A. 需要哪些感統器材
說道器材,關鍵看孩子准備訓練什麼。是大肌肉、小肌肉、精細、情景教育?一般而言,器材比較簡單,定做全套只需500元(我做過2次)。比如滑梯、滑板、按摩大籠球、平衡木(左右晃動平衡)等這些器材簡單但使用。千萬不要去買現成的,那樣很貴!!!————————————————————————讓孩子在天使之翼的庇護下成長!
B. 成長發育路上感統練習不可少,在家也能做的感統游戲有哪些呢
親子游戲,最好孩子和爸爸或媽媽一起來玩兒。一個人拿著桶子,另一個人在3米外朝桶內扔球,拿桶的一方需用桶接住球。嬰幼兒時期是感覺統合發展的重要時期。感覺統合訓練有助於兒童對感覺刺激做出適應性的反應,提高兒童在學習、運動、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生活中常見的游戲,在玩的同時促進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
C. 訓練前庭的感統訓練有哪些
訓練前庭的感統訓練如下:
1、前庭平衡覺訓練。
前庭平衡覺訓練包括搖晃、旋轉的活動。例如,盪鞦韆、晃平衡板、玩大陀螺、轉大龍球等;滑板活動,例如沖滑板、爬滑板、滑板推球等;還有跳跳床、走平衡木等。
常用的教具有平衡腳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各種滑車、平衡木、獨木橋等。
市面上各個感統訓練機構的課程設置各有不同,有的機構每節感統課30~45分鍾,一天2到3節課,訓練總時長達一個小時以上。還有的機構課時長較長,一節課持續60~90分鍾。
孩子在訓練機構的訓練時間大概每次1小時左右,一周2-3次即可;而在家中,可以利用平時陪孩子玩的時間進行一些親子互動,有意識的玩一些家庭感統訓練小游戲。互相輔助,幫助孩子高效提升。
D. 平衡和協調不好的孩子感統訓練器材有哪些
蹦床運動是兒童感統訓練的重要手段!在眾多感統失調的孩子中,平衡感、協調和前庭感覺的失調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問題。而針對這幾點的訓練方法中蹦床是最常見,效果明顯的一種方法。跳躍運動有助於刺激孩子的感覺系統,改善本體感覺和前庭感覺的統合,培養平衡感,還可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對孩子的自力運動和運動企劃的成熟幫助很大。跳蹦床還有助於孩子的情緒穩定及克服困難的進取精神。 那麼如何運用蹦床進行感統訓練呢? 對嬰幼兒、初期鍛煉蹦床或懼怕蹦床的孩子,可以: 1、由陪練者和孩子一起坐在蹦床上,利用蹦床的彈性,以身體為支撐其進行上下搖動; 2、對於不敢上去的孩子,為減少他的恐懼,開始可由家長或老師背著孩子在蹦床上面跳; 3、讓孩子在蹦床上俯卧,由陪練者站立跳躍,將孩子彈起,讓孩子體會蹦床上下起伏的感覺; 4、讓孩子俯卧在蹦床上,頭頸部用力抬起,胸部盡量抬高,可以強化前庭體系的感覺,促進全身肌肉本體感的形成; 當孩子熟悉蹦床運動和鍛煉方法後,可以: 5、讓孩子在蹦床上進行自由的跳躍,或雙手抱球在蹦床上跳躍,或與指導者做拋球接球的游戲; 6、讓孩子在蹦床上一邊跳躍,一邊將手中的球投入指定的籃子中; 7、在蹦床上跳繩; 8、在蹦床的上方懸掛一個氣球,讓孩子每次跳起時擊打目標。還可以在蹦床上懸掛一個網籃,讓孩子跳躍時投球入網,這種游戲可以協助孩子在半空中,以正確的前庭固有感覺,判斷視覺空間,對手眼協調及身體形象的幫助很大。 9、讓兩個孩子面對面手拉手站在蹦床上一起跳躍,或共同拉著一個小呼啦圈一起跳躍,從而訓練與對方協調運動的能力,通過跳動中的眼球對視,增強視覺的穩定性。 由於孩子的平衡性和協調性都在發育中,動作的突發性和不確定性很大,非常容易失去平衡,摔倒。為此選擇安全的蹦床在感統訓練中至關重要。蹦床的安全性需要考慮幾個重要因素: 1. 裸露的蹦床框架:堅硬的金屬框架是跳躍者面臨的最大危險之一,可導致嚴重骨折,劃傷,和顱骨傷害! 2. 保護墊不足:保護墊在被撞擊數次後便會開始磨損,變形,撕裂,並會嚴重喪失其對撞擊的吸收能力。 3.彈簧:彈簧會產生顛簸彈性,即使在保護墊的保護下有時也會傷害跳躍者。 4. 剛性護網支撐桿:剛性金屬桿即使纏有保護墊也無法保護跳躍者快速撞擊金屬桿導致傷害。 5.輕型框架:當跳躍者跳躍或撞擊護網支撐桿時,傳統彈簧式蹦床的輕型支撐框架會變軟,褶皺甚至垮塌。 為此,要選擇帶有軟脊護網(護網支撐桿不能是剛性材料例如金屬),孩子可以接觸到的蹦床空間內不能有任何堅硬物體。不要使用帶有彈簧的蹦床,因為即使安有海綿保護墊,也無法達到幼兒使用的安全級別。
E. 感統訓練的分類
感覺統合訓練主要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系統,可分為觸覺、前庭平衡訓練、運動感覺等等項目的訓練。
主要有以下幾種:
觸覺訓練: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
訓練器材有: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觸覺板。
適應症:愛哭、膽小、情緒化、怕陌生、笨手笨腳、怕人觸摸、發音不正確、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
前庭平衡覺訓練:調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經系統自動反應機能,促進語言組織神經健全、前庭平衡及視聽能力完整程度。
訓練器材:圓筒、平衡踩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平衡台、晃動獨木橋、袋鼠袋、圓形滑車。
適應症:身體靈活度不足、姿勢不正、雙側協調不佳、多動、愛惹人、語言發展遲緩、視覺空間不佳、閱讀困難、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學習能力以及習慣培養不起來。
彈跳訓練: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系統,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
訓練器材:羊角球、跳床。
適應症:站坐無相、姿勢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假、關節信息不足。
固有平衡訓練:調整脊髓中樞神經核對地心吸力的協調,強化中耳平衡體系,協調全身神經機能,奠定大腦發展基礎。
訓練器材:獨腳椅、大陀螺、腳步器、豎抱筒。
適應症:多動不安、容易跌倒、脾氣急躁、好惹人、語言發展不佳、缺乏組織能力及推理能力、雙側協調不良、手腳不靈活、自信心不足。
本體感訓練:強化固有平衡、觸覺、大小肌肉雙側協調,靈活身體運動能力、健全左右腦均衡發展。
訓練器材:跳床、平衡木、晃動獨木橋、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
適應症:語言發展緩慢、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情緒化、組織力及創造力不足。
F. 在家做感統訓練要哪些教具
一般家庭中有的羊角球、搖擺車、滑板、皮球、公共場所的鞦韆,這些都是感統訓練中可用到的工具。其實,感統訓練的項目有很多種,像孩子們玩的插棒也是感統器材。不知道樓主你是不是要做專業的感統訓練?那麼是一定要知道孩子在感覺統合上那些項目或者說機能上有欠缺。
G. 感統訓練方法有哪些
鏈接:https://pan..com/s/1UpWOId255XVLWW7fWSxXSg
名師感統訓練課程(0-12歲)
這里有免費的名師感統訓練課程希望能幫助到您
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