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軸承剛做了刀,只有氧氣燒,怎麼淬火最硬
軸承鋼是合金鋼,淬火時應該放在油中冷卻,低溫回火,就可以得到高硬度。
2. 軸承鋼是否需要淬火
很多帶鋸條焊接後立即使用,結果再次斷裂的很常見.焊接後立即保溫半小時以上,有一種礦渣棉可以用它保溫.就不用退火了
軸承鋼做的菜刀如何淬火,回火溫度是多少
找一些很細的石灰粉,將你的菜刀燒紅到暗紅的時候,將刃口升入石灰份中就能達到淬火的目的,這樣才能保證不馬上產生裂紋而損壞.水與油都很難控制火候,因為軸承鋼傳熱太快,容易淬過頭.至於紅的程度,那要多試了,這完全是個手藝活.
把鋼燒紅後放入空氣中屬於退火還是淬火
放入水裡就是淬火!
刀具如何淬火才合適?請教詳細步驟
不是所有的鋼(鐵)都可以通過淬火來增加硬度提高質量的.普通刀具(如普通水果刀.裁紙刀.不銹鋼手工刀等)是無法進行淬火的.淬火一半採用(水)爆冷或油(機油或潤滑油)爆冷.簡單地說就是將刀具燒紅(近似發白).立即放入水或油中即可.黑色金屬採用這種手段可增加材料的硬度提高質量.而有色金屬(如銅管.鋁.不銹鋼等)採用這種手段以後反而削弱了材料的硬度.以便用來二次加工或輔助成型.(如冰箱,空調機及機械設備上的歐姆管,u形管等)
45鋼用氧氣加液化氣熱處理方法
45鋼基本都是做調質,就是淬火(850°左右)加高溫回火(500-650°)
軸承鋼與鋒鋼做刀那個更好
鋒鋼好
鋒鋼和錳鋼作刀哪個更好
錳鋼好一點.刀具需要一定的韌性,高碳鋼剛性佳但是韌性很差,容易脆斷.65#錳鋼就韌性稍微好一點.錳鋼是一種鋼材,是一種高強度的抗錳鋼,主要用於需要承受沖擊、擠壓、物料磨損等惡劣工況條件,是典型的抗磨鋼,鑄態組織為奧氏體加碳化物.經1000°C左右水淬處理後組織轉變為單一的奧氏體或奧氏體加少量碳化物.
3. 軸承鋼做的刀淬火的問題
首先要搞清楚你做的是長刀還是短刀?用途是什麼?軸承鋼都有淬火數據,你可以去查一下。長刀回火到53-55就行了,短刀可以到55-58另外跟你刀刃開鋒的角度也有關,短刀主要用來切割,刮削,刀刃也可磨到15度,長刀主要用來砍劈刃可以開到30度甚至更大些。熱處理是個難關,國內的刀匠沒有多少自己做熱處理的,材料不同熱處理參數也不一樣,自己弄的話隨便搞搞算了,不用太較真。
4. 我用N690鋼做的刀淬火該怎麼淬
【N690鋼做的刀的淬火方式】N690鋼做刀,淬火溫度應接近鋼的熔點,達到1180~1210℃,提高淬火溫度可以增加鋼的紅硬性。一般採用雙介質淬火:工件先在較強冷卻能力介質中冷卻到300℃左右,再在一種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卻,先水淬後油淬,可有效減少馬氏體轉變的內應力,減小工件變形開裂的傾向。
淬火後一般需在 540~560℃之間回火3次。為了提高N690鋼刀具的使用壽命,可對其表面進行強化處理,如低溫氰化、氮化、硫氮共滲等。淬火後硬度可達58HRC。
【N690高鈷不銹鋼】有時也被稱為N690或N690Co,是奧地利伯勒爾(Bohler)鋼鐵公司研發的一種富鈷不銹鋼材質。N690與如ATS-34和VG-10等其他鈷鋼擁有一些相似的性能,N690鋼因FOX和極端武力(EXTREMA RATIO)經常使用而迅速在高端刀具中得到普及。對於率先在刀具製作中使用N690鋼的極FOX刀具公司,N690更是受到了極大的好評。它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性能超過ATS-34,VG-10,154CM的特種高端鋼材。
N690目前主要被應用在歐洲的刀具製造業中。 N690中添加的鈷元素提高了鋼材的耐磨損性和刃部保持性,此外還確保了鋼材中含有均勻的晶粒結構,令鋼材的性能更趨穩定。 總而言之,N690是一種摻有鈷、鉬和釩的馬氏體鉻鋼。當用來製作工具和部件時,這種鋼可以硬化到一個非常高的硬度水平。根據表面拋光需要鋼材擁有良好的耐蝕性可知,這種材質可以被細研磨或拋光。這鋼在冶煉過程中採用了電渣重熔的加工方式,所以鋼材的純凈度與組織結構都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5. 打好的刀怎麼淬火
問題一:最好的鋼刀是怎麼淬火的 好的鋼刀需要鍛打的,在鍛打的時候滲碳,添加稀有金屬,那是有比例的。分鋼的材料,是油淬還是水淬。熱處理硬度不易過高,最佳熱處理硬度大約HRC50左右。說白了,既有鋼的剛度也具備鋼的柔韌。不崩也不彎。2Gr13鍛打後,做鋼刀是不錯的材料之一,不易生銹。
問題二:刀子怎麼淬火 1 刀片肯定是鋼2 好刀的刀柄和刀刃是一體的3 淬火是一門技術,要考慮淬火材料,淬火溫度,淬火時間。淬火次數等等
問題三:打刀,如何淬火 20分 淬火是個技術活,溫度控制不好就淬不上火,這很正常,如果誰那塊鋼隨便燒燒就能淬火還要搞熱處理的做什麼。你這個彈簧鋼板也不知道是什麼材料的,另外估計你加熱也沒有加熱爐,所以具體工藝也沒法給你,給你也沒用,最好找個懂熱處理的給你淬一下。
問題四:軸承鋼做刀怎麼淬火 回火的時候溫度低一點就可以,200多度應該比較合適. GCR15球化退火工藝:加熱到790-810度.保溫.2-4小時.等溫700-720度.保溫.1-3小時,隨爐冷至500度出爐空冷. 淬火溫度850.C.油淬. 回火溫度240.C 保溫90-120分鍾.硬度HRC59。我在這里不是想說上面的辦法有什麼不對,但是對我們這樣的窮鳥來說條件有點夠不上了。我要說的方法是自己在鐵匠鋪就能做的方法,可能還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希望高手指教。直徑在220~250MM的軸承一般就是傳說的Gcr-15(52100)了,我用氣焊切開就直接鍛了。師傅鍛的時候說鋼料在黃的時候就可以鍛了,發白就過了,鍛到鋼變正紅色就應該停了,繼續就容易鍛裂了。我上次做的料子刀身長45CM厚0.7CM寬4.5CM(刀舌長12CM不算在內)就以它為例子吧,先粗磨外形,刃留到1MM左右厚度。我做的是凹磨刃型寬2.5CM。熱處理前先把鋼料全身燒到淺黃再抽出來風冷到鋼成暗紅然後埋進煤灰,這樣是消除磨大型的時候造成局部的硬度不均衡。料子冷後抽出來直接燒刃到淺黃(約850~900度)就放到廢機油里約1.5~2秒(不能淬到全冷),然後快速抽出來埋到煤灰里放冷。這樣就做完了淬火和回火,得到的料子刀口硬度測試估計HRC58~59,刀身約HRC50。感覺過得去,架在板磚上刀身前後各3CM我150斤站上去不斷。介紹這個辦法不是為了顯示什麼技術,而是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能有個選擇。在摸索經驗的過程里我也出現過弄出來的刀不利的情況,不要以為是硬度不夠。其實是晶體過粗刀口的精細度磨不出來,會磨刀的朋友摸摸刀口就能感覺出來。原因是回火不夠,我也是失敗了兩把刀才摸出來的。最後說一下退火的辦法:我是乘鐵匠下午准備收工的時候把鋼燒到800~850度然後弄兩鏟煤蓋上去,關上鼓風機第二天早上扒出來的時候就能隨便鑽了。
問題五:打刀怎麼淬火 把刀放火里燒紅,然後取出錘打。--這個是打刀。
打好後再放到火里燒紅,取出直接放到水裡--這個叫淬火
問題六:打刀怎麼淬火 淬火是個技術活,溫度控制不好就淬不上火,這很正常,如果誰那塊鋼隨便燒燒就能淬火還要搞熱處理的做什麼。你這個彈簧鋼板也不知道是什麼材料的,另外估計你加熱也沒有加熱爐,所以具體工藝也沒法給你,給你也沒用,最好找個懂熱處理的給你淬一下。
問題七:淬火次數越多,刀越好嗎? 你問的是超細化處理嗎?
淬火後採用中速加熱、回火等工藝可以切斷組織遺傳,再次淬火後可以細化處理。多次重復上述過程,可以得到超細化晶粒,從而提高性能。
如果操作不當,無法阻止阻止遺傳,就會出現樓上說的情況,淬火次數越多,性能惡化。
問題八:怎樣給一把刀淬火,高人進~~~ 如果單純的水淬的話,毛件(這里指的是未加工成型的)必須回火過,不然在加熱過程中坯件(這里指已經加工成雛形的)會因為硬力作用發生變形,另外就是你說的刀刃合手柄連接處斷裂應該是淬過頭了,硬度太高導致的,水淬可以在水裡適當放點鹽,水溫不能太低,不是越冷越好,還有就是你淬火件出來幾天就生銹,可以考慮過下油,在下油前適當打磨一下,去除一下氧化層,這樣有助於防銹,另外就是淬火不止有水淬一種,還有種叫油淬,相對難度比水淬更好控制些,出來的東西也不容易銹,淬火時門工藝,不是簡單幾句話能說清楚的,看你能淬出成品的樣子,你也不是個簡單的工匠,有機會來交流下。
問題九:打造刀在油中淬火幾次好 8次
問題十:我想打把刀可是不知道怎麼淬火,用機油淬火可以嗎,要燒到什麼樣子啊? 機油可以淬火的,但油煙大,易燃燒,冷卻性能不穩定,建議採用專用的熱處理淬火油淬火,保證淬火工件硬度高且均勻。煙台恆鑫化工生產的THIF-511快速光亮淬火油煙霧小,使用壽命長,性能穩定。建議採用加熱爐加熱工件。
6. 自己做小刀,如何淬火(蘸火)
加熱到橘紅(不是純紅,而是橘紅橙色),然後將工件(這里是刀具)迅速放入水或油或冰水或冷油(有時可在水或油中添加一些物質來改善表面特性) ,讓刀具迅速冷卻。
這一般刀具加工作坊都能做到,而且從古至今一直都在使用。淬火以後,鋼材變硬,刀具淬火以後容易出鋒口,從而鋒利,另一方面硬化以後刀具出鋒後耐用一些,不會磨刀後不久就變鈍,而且淬火後刀具多易出現崩缺而不會出現卷邊。
刀具加工淬火有時候不是對刀具整體淬火,而只是對刀口部分進行局部淬火。有的刀匠甚至只在刀鋒部分鑲嵌一條可淬硬性的鋼片,而刀具本體部分採用其他鋼材,這樣刀具鋒口可以淬火變硬而出鋒,而刀體部分不會淬火變硬而有足夠韌性。
(6)軸承鋼作刀如何淬火擴展閱讀:
淬火工件硬度
淬火工件的硬度影響了淬火的效果。淬火工件一般採用洛氏硬度計測定其HRC值。淬火的薄硬鋼板和表面淬火工件可測定HRA值,而厚度小於0.8mm的淬火鋼板、淺層表面淬火工件和直徑小於5mm的淬火鋼棒,可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測定其HRC值。
在焊接中碳鋼和某些合金鋼時,熱影響區中可能發生淬火現象而變硬,易形成冷裂紋,這是在焊接過程中要設法防止的。由於淬火後金屬硬而脆,產生的表面殘余應力會造成冷裂紋,回火可作為在不影響硬度的基礎上,消除冷裂紋的手段之一。
淬火對厚度、直徑較小的零件使用比較合適,對於過大的零件,淬火深度不夠,滲碳也存在同樣問題,此時應考慮在鋼材中加入鉻等合金來增加強度。
7. 軸承淬火有幾種熱處理方法
機械加工的熱處理可以分為兩類:
1、預先熱處理:軸承是部件,可根據零件分為內圈、外圈、滾動體和支撐架。內圈、外圈、滾動體採用軸承鋼製作,一般情況下熱處理工藝有鍛後去應力退火,球化退火、機加工後去應力退火,對於精密級軸承,還有均勻化退火、去氫退火。
2、最終熱處理:一般軸承鋼通常採用淬火+低溫回火,對於滲碳軸承鋼必須進行滲碳處理+淬火+低溫回火,對於高溫軸承則採用淬火+高溫回火,對於精密軸承有採用淬火+低溫回火+冷處理的,也有採用淬火+低溫回火+附加回火的,不一而足。
預先熱處理安排在機加工前,最終熱處理安排在機加工後,磨削前。
8. 軸承鋼做的菜刀如何淬火,回火溫度是多少
淬火後肯定要回火,以穩定組織及應力,只是回火溫度較低而已。
9. 軸承鋼打刀怎樣淬火
軸承鋼是一種不錯的做刀材料,鋼質精密細膩,硬度很高,非常適合做中小尺寸的軸承鋼打刀,為了保證淬火後刀件的硬度,淬火時可選用恆鑫THIF-502pag淬火液,淬火後工件硬度高且均勻,具體淬火液詳情可參考http://www.thi.com.cn/html/thif-502.htm
10. 軸承鋼怎麼淬火
回火的時候溫度低一點就可以,200多度應該比較合適.
gcr15球化退火工藝:加熱到790-810度.保溫.2-4小時.等溫700-720度.保溫.1-3小時,隨爐冷至500度出爐空冷.
淬火溫度850.c.油淬.
回火溫度240.c
保溫90-120分鍾.硬度hrc59。我在這里不是想說上面的辦法有什麼不對,但是對我們這樣的窮鳥來說條件有點夠不上了。我要說的方法是自己在鐵匠鋪就能做的方法,可能還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希望高手指教。直徑在220~250mm的軸承一般就是傳說的gcr-15(52100)了,我用氣焊切開就直接鍛了。師傅鍛的時候說鋼料在黃的時候就可以鍛了,發白就過了,鍛到鋼變正紅色就應該停了,繼續就容易鍛裂了。我上次做的料子刀身長45cm厚0.7cm寬4.5cm(刀舌長12cm不算在內)就以它為例子吧,先粗磨外形,刃留到1mm左右厚度。我做的是凹磨刃型寬2.5cm。熱處理前先把鋼料全身燒到淺黃再抽出來風冷到鋼成暗紅然後埋進煤灰,這樣是消除磨大型的時候造成局部的硬度不均衡。料子冷後抽出來直接燒刃到淺黃(約850~900度)就放到廢機油里約1.5~2秒(不能淬到全冷),然後快速抽出來埋到煤灰里放冷。這樣就做完了淬火和回火,得到的料子刀口硬度測試估計hrc58~59,刀身約hrc50。感覺過得去,架在板磚上刀身前後各3cm我150斤站上去不斷。介紹這個辦法不是為了顯示什麼技術,而是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能有個選擇。在摸索經驗的過程里我也出現過弄出來的刀不利的情況,不要以為是硬度不夠。其實是晶體過粗刀口的精細度磨不出來,會磨刀的朋友摸摸刀口就能感覺出來。原因是回火不夠,我也是失敗了兩把刀才摸出來的。最後說一下退火的辦法:我是乘鐵匠下午准備收工的時候把鋼燒到800~850度然後弄兩鏟煤蓋上去,關上鼓風機第二天早上扒出來的時候就能隨便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