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鑄件鑄造的過程中會有哪些問題產生
鑄件結構方面的原因鑄件結構方面的原因鑄件結構方面的原因鑄件結構方面的原因 由於鑄件斷面過厚,造成補縮不良形成縮孔。鑄件壁厚不均勻,在壁厚部分熱節處產生縮孔或縮松。 由於鑄孔直徑太小形成鑄孔的砂芯被高溫金屬液加熱後,長期處於高溫狀態,降低了鑄孔表面金屬的凝固速度,同時,砂芯為氣體或大氣壓提供了信道,導致了孔壁產生縮孔和綉松。 鑄件的凹角圓角半徑太小,使尖角處型砂傳熱能力降低,凹角處凝固速度下降,同時由於尖角處型砂受熱作用強,發氣壓力大,析出的氣體可向未凝固的金屬液滲入,導致鑄件產生氣縮孔。
❷ 鑄造行業的安全隱患問題有哪些
鑄造行業的安全隱患問題。
消防安全隱患,尤其是存在易燃可燃倉庫或作業的。
電氣事故隱患,廠內變電站,電氣設施的安裝存在的問題,如未按規定安裝漏電保護開關等等。
環境事故隱患,如廢水廢氣的異常排放,危險廢物的異常排放,化學品的異常泄漏等等。
特種設備安全隱患,如電梯、叉車等等,這類設備的安全隱患必須時刻注意。
操作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就取決於你們的操作方式了,如是否存在機械事故方面的風險、工業衛生方面的風險。
鑄造加工的特點,鑄造是將熔融金屬澆注、壓射或吸入鑄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後而得到一定形狀和性能鑄件的方法。
鑄造生產是機械製造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機械製造工業所用的零件毛坯中,約70%是鑄件。常用的鑄造方法有:砂型鑄造、熔模鑄造、殼型鑄造、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等。
❸ 鑄造技術的鑄造技術的問題
1)工藝水平低、質量差
①鑄件加工餘量大。由於缺乏科學的設計指導,工藝設計人員憑經驗難以控制變形問題,鑄造的加工餘量一般比國外大1—3倍。加工餘量大,鑄件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嚴重,加工周期長,生產效率低,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②大型鑄件偏析和夾雜物缺陷嚴重。大型鑄鋼件和大型鋼錠在凝固結束後,在冒口根部、鑄件的厚大斷面存在宏觀偏析、晶粒粗大問題。
③鑄件裂紋問題嚴重。
④澆注系統設計不合理。由於設計不當,存在卷氣、夾雜等缺陷,導致鑄件出品率和合格率低。
⑤模擬軟體應用不普及。鑄造過程模擬是鑄件生產的一個必要環節,在國外,如果沒有計算機模擬技術,就拿不到訂單。我國的鑄造業計算機模擬起步較早,雖然核心計算部分開發能力較強,但整體軟體包裝能力較差,導致成熟的商業化軟體開發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相當一部分鑄造企業對計算機模擬技術望而卻步,缺乏信任。這種局面雖有所好轉,但在購買了鑄造模擬軟體的企業中,能夠發揮其作用的還不多見,急需對企業員工進行軟體應用培訓。
⑥普通鑄件的生產能力過剩,高精密鑄件的製造依然困難,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仍依賴進口。
2)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高
我國鑄造行業的能耗占機械工業總耗能的25%—30%,能源平均利用率為17%,能耗約為鑄造發達國家的2倍。我國每生產1噸合格鑄鐵件的能耗為550—700公斤標准煤,國外為300—400公斤標准煤,我國每生產1噸合格鑄鋼件的能耗為800—1000公斤標准煤,國外為500—800公斤標准煤。據統計,鑄件生產過程中材料和能源的投入約占產值的55%—70%。中國鑄件毛重比國外平均高出10%—20%,鑄鋼件工藝出品率平均為55%,國外可達70%。
3)環境惡劣,污染嚴重
我國除少數大型企業如一汽、二汽、大起大重、沈陽黎明公司等生產設備精良、鑄造技術先進、環保措施基本到位以外,多數鑄造廠點生產設備陳舊、技術落後、一般很少顧及環保問題。上世紀80年代,政府對規模小、技術水平低、污染嚴重的企業進行了專業化調整,提高了企業的集約化程度,但鑄造生產的粗放型特徵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生產現場環境惡劣、作業條件差、技術落後、粗放式生產的鑄造企業佔90%以上;1998年在匈牙利舉辦的第63屆世界鑄造會議上頒發了環境保護獎,獲獎鑄造廠中沒有一個在中國,這與中國的鑄造大國地位極不相稱。我國鑄造業的環境問題還表現在對自然資源的超量消耗上。
鑄造生產中爐料主要是生鐵、廢鋼、焦炭、石灰石等、型砂、芯砂。主要是原砂、粘土、煤粉、樹脂等粘結劑、固化劑、舊砂等的運輸、混砂、造型、制芯、烘烤、熔化、澆注、冷卻、落砂、清理和後處理等工序,就其作業內容來講是在機械振動和雜訊中進行,有的還在高溫?如熔化、澆注中作業,有的產生刺激性氣味,粉塵作業環境更是惡劣。在我國鑄造車間每生產1噸鑄件,約散發50公斤粉塵,熔煉和澆注工序排放廢渣200公斤、廢氣20立方米,造型和清理排廢砂約13—15噸。以年產2200萬噸鑄件計,每年排污物總量為:廢渣440萬噸、廢砂近1650萬噸、廢氣4億立方米。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我國鑄造行業環境問題的嚴峻程度,採用高技術實現綠色鑄造是當前需要重點解決的關鍵問題。
❹ 鑄造生產為何應用廣泛其形成特點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謝謝 那我高人告訴我下!
鑄造是比較經濟的毛坯成形方法,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更能顯示出它的經濟性。如汽車發動機的缸體和缸蓋,船舶螺旋槳以及精緻的藝術品等。有些難以切削的零件 ,如燃汽輪機的鎳基合金零件不用鑄造方法無法成形。
另外,鑄造的零件尺寸和重量的適應范圍很寬,金屬種類幾乎不受限制;零件在具有一般機械性能的同時,還具有耐磨、耐腐蝕、吸震等綜合性能,是其他金屬成形方法如鍛、軋、焊、沖等所做不到的。因此在機器製造業中用鑄造方法生產的毛坯零件,在數量和噸位上迄今仍是最多的。
鑄造生產經常要用的材料有各種金屬、焦炭、木材、塑料、氣體和液體燃料、造型材料等。所需設備有冶煉金屬用的各種爐子,有混砂用的各種混砂機,有造型造芯用的各種造型機、造芯機,有清理鑄件用的落砂機、拋丸機等。還有供特種鑄造用的機器和設備以及許多運輸和物料處理的設備。
鑄造生產有與其他工藝不同的特點,主要是適應性廣、需用材料和設備多、污染環境。鑄造生產會產生粉塵、有害氣體和雜訊對環境的污染,比起其他機械製造工藝來更為嚴重,需要採取措施進行控制。
鑄造產品發展的趨勢是要求鑄件有更好的綜合性能,更高的精度,更少的餘量和更光潔的表面。此外,節能的要求和社會對恢復自然環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為適應這些要求,新的鑄造合金將得到開發,冶煉新工藝和新設備將相應出現。
❺ 鑄件常見的缺陷有哪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鑄造縮孔、鑄件表面粗糙不光潔、鑄件發生龜裂、球狀突起和鑄件飛邊這是常見的五種鑄造缺陷,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形成原因和解決辦法。
鑄造縮孔
原因:有合金凝固收縮產生鑄造縮孔和合金溶解時吸收了大量的空氣中的氧氣、氮氣等,合金凝固時放出氣體造成鑄造縮孔。
解決的辦法:
1、放置儲金球;
2、加粗鑄道的直徑或減短鑄道的長度;
3、增加金屬的用量。
鑄件表面粗糙不光潔
原因:型腔表面粗糙和熔化的金屬與型腔表面產生了化學反應,主要體現出下列情況。
1、包埋料粒子粗,攪拌後不細膩;
2、包埋料固化後直接放入茂福爐中焙燒,水分過多;
3、陪燒的升溫速度過快,型腔中的不同位置產生膨脹差,使型腔內面剝落;
4、焙燒的最高溫度過高或焙燒時間過長,使型腔內面過於乾燥等;
5、金屬的熔化溫度或鑄圈的焙燒的溫度過高,使金屬與型腔產生反應,鑄件表面燒粘了包埋料;
6、鑄型的焙燒不充分,已熔化的金屬鑄入時,引起包埋料的分解,發生較多的氣體,在鑄件表面產生麻點;
7、熔化的金屬鑄入後,造成型腔中局部的溫度過高,鑄件表面產生局部的粗糙。
解決的辦法:
1、不要過度熔化金屬;
2、鑄型的焙燒溫度不要過高;
3、鑄型的焙燒溫度不要過低(磷酸鹽包埋料的焙燒溫度為800度-900度);
4、避免發生組織面向鑄道方向出現凹陷的現象;
5、在蠟型上塗布防止燒粘的液體。
鑄件發生龜裂
原因:1、通常因該處的金屬凝固過快,產生鑄造缺陷(接縫);2、因高溫產生的龜裂。
解決的辦法:使用強度低的包埋料,盡量降低金屬的鑄入溫度,不使用延展性小的.較脆的合金。
球狀突起
原因:包埋料調和後殘留的空氣(氣泡)停留在蠟型的表面而造成。
解決的辦法:
1、真空調和包埋料,採用真空包埋後效果更好;
2、包埋前在蠟型的表面噴射界面活性劑;
3、先把包埋料塗布在蠟型上;
4、採用加壓包埋的方法,擠出氣泡;
5、包埋時留意蠟型的方向,蠟型與鑄道連接處的下方不要有凹陷;
6、防止包埋時混入氣泡;
7、灌滿鑄圈後不得再震盪。
鑄件飛邊
原因:因鑄圈龜裂,熔化的金屬流入型腔的裂紋中。
解決的辦法:
1、改變包埋條件。使用強度較高的包埋料,石膏類包埋料的強度低於磷酸鹽類包埋料,故使用時應謹慎,盡量使用有圈鑄造,無圈鑄造時,鑄圈易產生龜裂。
2、焙燒的條件。勿在包埋料固化後直接焙燒(應在數小時後再焙燒),應緩緩的升溫,焙燒後立即鑄造,勿重復焙燒鑄圈。
(5)鑄造的問題是什麼擴展閱讀
鑄造缺陷一直是鑄造行業無法避免和難以解決的問題。修復不合格鑄件,常規方法主要是進行焊補,需要熟練工人,耗費時間,並消耗大量材料。有時受部件材質的影響,焊接還會導致損壞加劇,造成部件報廢,加大了企業設備的生產成本。現市面上有一種金屬修補劑專門針對銅、鐵、鋼、鋁等不同材質進行修復,替代焊補工藝,避免應力損壞,為企業挽回巨大經濟損失。
❻ 鋁合金鑄造常見問題
鋁合金鑄造常見的問題有:氣孔、裂紋、縮孔和縮松、冷隔。
氣孔:
從氣孔的形成原因、形成過程氣孔缺陷可分為五種:侵入氣孔、裹攜氣孔、析
出氣孔、內生式反應氣孔、外生式反應氣孔。在鋁合金鑄件中最長見的為前三種氣孔缺陷。
裂紋:
熱裂紋的產生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鑄件的凝固方式和凝固過程中的鑄造應力。
鑄件具有較寬的凝固溫度范圍,合金呈糊狀或者體積凝固方式,Al—Cu系合金即屬於這一類。
縮孔和縮松
縮孔孔壁表面粗糙,形狀不規則,通常出現在鑄件最後凝固的位置和熱節處。Al—Si系合金,在鑄件補縮不足的部位形成管狀集中縮孔。Al—Cu系合金的凝固溫度區間較寬,在鑄件補縮不足的部位易形成枝杈狀縮孔。縮松是在凝固後期,凝固區的液相被枝晶分割成一個個孤立的小熔池,小熔池在凝固時體積收縮無法得到補償而形成的。結晶溫度范圍寬的合金最容易形成縮松。Al—Cu系、Al—Mg系為固溶體型合金,容易形成晶界縮松。Al-Si系合金為共晶型合金,容易形成集中縮松。
冷隔
冷隔呈現裂紋狀縫隙,但縫隙帶有圓角的棱邊。冷隔缺陷大部分是由流頭凝固阻塞形成的。冷隔缺陷的解決措施主要為提高金屬液的充型能力,包括提高澆注溫度,提高模具溫度,改善排氣,優化澆注系統設計等。
❼ 鑄件常見的缺陷有哪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鑄件的常見缺陷及其原因有:
1、氣孔
造成氣孔的原因是有造型材料中水分過多版或含有大量的發氣物質;權型砂和芯砂的透氣性差;澆注速度過快。
2、砂眼
造成砂眼的原因有型砂強度不夠;型砂緊實度不足;澆注速度太快等。
3、縮孔
造成縮孔的原因是鑄件在凝固過程中補縮不良。
4、粘砂
造成粘砂的原因是型砂的耐火性差或澆注溫度過高。
5、裂紋
裂紋造成的原因是鑄件壁厚相差大;澆注系統開設不當;砂型與型芯的退讓新差等。
❽ 鑄造過程中常見的安全問題以及加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呢
鑄造過程中常見的安全性問題
鑄造加工的特點,鑄造是將熔融金屬澆注、壓射或吸入鑄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後而得到一定形狀和性能鑄件的方法。鑄造生產是機械製造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機械製造工業所用的零件毛坯中,約70%是鑄件。常用的鑄造方法有:砂型鑄造、熔模鑄造、殼型鑄造、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等。
當前在我國,以砂型鑄造更為普遍,這種鑄造方法勞動條件差,生產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較多。鑄造加工一般有物料重而多,運輸量大而復雜,環境惡劣等特點。在鑄造過程中,澆注工序大多還是手工作業,即繁重又緊張;許多物料溫度很高;而有些金屬液體還需經特殊處理或運轉,所用的運輸設備多,運輸路線復雜,常是「多層」、「立體」交錯進行的,因此容易發生砸傷、碰傷等物體打擊事故以及燙傷、灼傷等事故。同時,鑄造生產多是在高溫、高輻射熱等環境下進行的,易發生火災爆炸;而粉塵、有害煙氣、雜訊、振動及照明不良則更進一步危害了操作者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也常是釀成事故的間接或直接原因。
鑄造加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根據鑄造加工過程的特點,可以分析出在鑄造加工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具體如下:
(1)由於高溫、高輻射熱,易發生火災及爆炸
(2)由於工作環境惡劣,易發生砸傷、碰傷、燙傷、灼傷等事故
(3)有害粉塵污染:在型、芯砂運輸、加工過程中,打箱、落砂及鑄件清理中,都會使作業地區產生大量的粉塵;在鑄鋼清砂過程中,常含有危害較大的矽塵,若沒有有效的排塵措施,易患矽肺病。
(4)煙害:沖天爐、電弧爐的煙氣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一氧化碳,在烘烤砂型或泥芯時也有一氧化碳排出。
(5)有害氣體:在用焦炭熔化金屬以及鑄型、澆包、澆注等過程中,會產生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二氧化硫;型芯乾燥室受熱達200-250℃,澆注鐵水型芯受熱達1000℃時,油質揮發出能引起急性結膜炎和上呼吸道炎症的丙烯醛蒸汽;在澆注鑄型時,型芯和塗料中的各有機物質都能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
(6)氣候因素:在鑄造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特別是在夏天,車間內的溫度經常達到40多度,影響生產,所以要注意改善勞動環境,防暑降溫。
(7)雜訊:在清理工序中,清鏟毛刺、清理鑄件、鑄件打箱時產生的噪音也是造成人身傷害的一種因素。
❾ 鑄造的優缺點,常見的缺陷以及如何改造
鑄造鑄鐵件常見的缺陷有:氣孔、粘砂、夾砂、砂眼、脹砂、冷隔、澆不足等
1、氣孔:氣體在金屬液結殼之前未及時逸出,在鑄件內生成的孔洞類缺陷。氣孔的內壁光滑,明亮或帶有輕微的氧化色。鑄件中產生氣孔後,將
會減小其有效承載面積,且在氣孔周圍會引起應力集中而降低鑄件的抗沖擊性和抗疲勞性。氣孔還會降低鑄件的緻密性,致使某些要求承受水壓試驗的鑄件報廢。另外,氣孔對鑄件的耐腐蝕性和耐熱性也有不良的影響。此類問題可採用美嘉華技術修補鑄造缺陷,簡便易行,省時省工,且修復治理效果良好,並且可以針對銅、鐵、鋼、鋁等不同材質進行修復,替代焊補工藝,避免應力損壞,為企業挽回巨大經濟損失。
防止氣孔的產生:降低金屬液中的含氣量,增大砂型的透氣性,以及在型腔的最高處增設出氣冒口等。
2、粘砂:鑄件表面上粘附有一層難以清除的砂粒稱為粘砂。粘砂既影響鑄件外觀,又增加鑄件清理和切削加工的工作量,甚至會影響機器的壽命
。
防止粘砂:在型砂中加入煤粉,以及在鑄型表面塗刷防粘砂塗料等。
3、夾砂:在鑄件表面形成的溝槽和疤痕缺陷,在用濕型鑄造厚大平板類鑄件時極易產生。
鑄件中產生夾砂的部位大多是與砂型上表面相接觸的地方,型腔上表面受金屬液輻射熱的作用,容易拱起和翹曲,當翹起的砂層受金屬液流不斷沖刷時可能斷裂破碎,留在原處或被帶入其它部位。鑄件的上表面越大,型砂體積膨脹越大,形成夾砂的傾向性也越大。
4、砂眼
:在鑄件內部或表面充塞著型砂的孔洞類缺陷。此類問題可採用美嘉華技術修補鑄造缺陷,簡便易行,省時省工,且修復治理效果良好,並且可以針對銅、鐵、鋼、鋁等不同材質進行修復,替代焊補工藝,避免應力損壞,為企業挽回巨大經濟損失。
5、脹砂
:澆注時在金屬液的壓力作用下,鑄型型壁移動,鑄件局部脹大形成的缺陷。為了防止脹砂,應提高砂型強度、砂箱剛度、加大合箱時
的壓箱力或緊固力,並適當降低澆注溫度,使金屬液的表面提早結殼,以降低金屬液對鑄型的壓力
。
6、冷隔和澆不足
:液態金屬充型能力不足,或充型條件較差,在型腔被填滿之前,金屬液便停止流動,將使鑄件產生澆不足或冷隔缺陷。澆不足
時,會使鑄件不能獲得完整的形狀;冷隔時,鑄件雖可獲得完整的外形,但因存有未完全融合的接縫,鑄件的力學性能嚴重受損。
防止澆不足和冷隔:提高澆注溫度與澆注速度。
鑄造缺陷的解決方法:鑄造缺陷如氣孔、縮孔、砂眼、粘砂和裂紋等,鑄造缺陷一直是鑄造行業無法避免和難以解決的問題。修復不合格鑄件,常規方法主要是進行焊補,需要熟練工人,耗費時間,並消耗大量材料。有時受部件材質的影響,焊接還會導致損壞加劇,造成部件報廢,加大了企業設備的生產成本。採用美嘉華技術修補鑄造缺陷,簡便易行,省時省工,且修復治理效果良好,並且可以針對銅、鐵、鋼、鋁等不同材質進行修復,替代焊補工藝,避免應力損壞,為企業挽回巨大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