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鑄造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概述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指將固態金屬熔化為液態倒入特定形狀的鑄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鑄金屬有:銅、鐵、鋁、錫、鉛等,普通鑄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樹脂及其他輔助材料。特種鑄造的鑄型包括: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金屬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鎂砂、鋯砂、鉻鐵礦砂、鎂橄欖石砂、蘭晶石砂、石墨砂、鐵砂等)
早期
中國商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尊盤,西漢的透光鏡,都是古代鑄造的代表產品。 早期的鑄件大多是農業生產、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藝術色彩濃厚。那時的鑄造工藝是與制陶工藝並行發展的,受陶器的影響很大。
發展
中國在公元前513年,鑄出了世界上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鑄鐵件-晉國鑄型鼎,重約270公斤。歐洲在公元八世紀前後也開始生產鑄鐵件。鑄鐵件的出現,擴大了鑄件的應用范圍。例如在15~17世紀,德、法等國先後敷設了不少向居民供飲用水的鑄鐵管道。18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後,蒸汽機、紡織機和鐵路等工業興起,鑄件進入為大工業服務的新時期,鑄造技術開始有了大的發展。
近代
進入20世紀,鑄造的發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產品技術的進步 ,要求鑄件各種機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時仍具有良好的機械加工性能;另一個原因是機械工業本身和其他工業如化工、儀表等的發展,給鑄造業創造了有利的物質條件。如檢測手段的發展,保證了鑄件質量的提高和穩定,並給鑄造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電子顯微鏡等的發明,幫助人們深入到金屬的微觀世界,探查金屬結晶的奧秘,研究金屬凝固的理論,指導鑄造生產。
鑄造定義
(GB/T5611-1998)
鑄造-熔煉金屬,製造鑄型,並將熔融金屬澆入鑄型,凝固後獲得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金屬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鑄造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的工藝過程。鑄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達到免機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製作時間.鑄造是現代裝置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之一。
鑄造分類
主要有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2大類。
1 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鑄造方法:濕型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
1.2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2.1 金屬模鑄造法
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2.2 脫蠟鑄造法
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膠)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確性,更可用作高熔點金屬(如鈦)的鑄造。但由於陶瓷價格頗高,而且製作需要多次加熱和復雜,故成本頗為昂貴。
成型工藝
1.重力澆鑄:砂鑄,硬模鑄造。依靠金屬自身重力將熔融金屬液澆入型腔。
2.壓力鑄造:低壓澆鑄,高壓鑄造。依靠額外增加的壓力將熔融金屬液瞬間壓入鑄造型腔。
鑄造工藝通常包括
①鑄型(使液態金屬成為固態鑄件的容器)准備,鑄型按所用材料可分為砂型、金屬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數可分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鑄型准備的優劣是影響鑄件質量的主要因素;
②鑄造金屬的熔化與澆注,鑄造金屬(鑄造合金)主要有各類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金屬及合金;
③鑄件處理和檢驗,鑄件處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鑄件表面異物、切除澆冒口、鏟磨毛刺和披縫等凸出物以及熱處理、整形、防銹處理和粗加工等。
鑄造工藝可分為三個基本部分,即鑄造金屬准備、鑄型准備和鑄件處理。 鑄造金屬是指鑄造生產中用於澆注鑄件的金屬材料,它是以一種金屬元素為主要成分,並加入其他金屬或非金屬元素而組成的合金,習慣上稱為鑄造合金,主要有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合金。
金屬熔煉不僅僅是單純的熔化,還包括冶煉過程,使澆進鑄型的金屬,在溫度、化學成分和純凈度方面都符合預期要求。為此,在熔煉過程中要進行以控制質量為目的的各種檢查測試,液態金屬在達到各項規定指標後方能允許澆注。有時,為了達到更高要求,金屬液在出爐後還要經爐外處理,如脫硫、真空脫氣、爐外精煉、孕育或變質處理等。熔煉金屬常用的設備有沖天爐、電弧爐、感應爐、電阻爐、反射爐等。
優點:1、可以生產形狀復雜的零件,尤其是復雜內腔的毛坯;
2、適應性廣,工業常用的金屬材料均可鑄造,幾克到幾百噸;
3、原材料來源廣,價格低廉,如廢鋼、廢件、切屑等;
4、鑄件的形狀尺寸與零件非常接近,減少了切削量,屬於無切削加工;
5、應用廣泛,農業機械中40%~70%、機床中70%~80%的重量都是鑄件。
缺點:1、機械性能不如鍛件,如組織粗大,缺陷多等;
2、砂型鑄造中,單件、小批量生產,工人勞動強度大;
3、鑄件質量不穩定,工序多,影響因素復雜,易產生許多缺陷。
鑄造的缺陷對鑄件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為選擇鑄造合金和鑄造方法打好基礎,應從鑄件的質量入手,並結合鑄件主要缺陷的形成與防治。
❷ 鑄造分為什麼
鑄造分為:
一、普通鑄造(指砂型鑄造,型砂有以下幾種,區分不同的砂型鑄造);
1、粘土為粘結劑的型(芯)砂;
2、水玻璃為粘結劑的型(芯)砂;
3、水泥為粘結劑的自硬型(芯)砂;
4、油類為粘結劑的型(芯)砂;
5、樹脂為粘結劑的型(芯)砂;
6、磷酸鹽為粘結劑的型(芯)砂;
7、特種砂為原砂的型(芯)砂;
二、特種鑄造(細分以下十幾個分支):
1、熔模鑄造;
2、陶瓷型鑄造;
3、金屬型鑄造;
4、低壓鑄造;
5、壓力鑄造;
6、差壓鑄造;
7、離心鑄造;
8、連續鑄造;
9、擠壓鑄造;
10、真空吸鑄;
11、真空密封造型鑄造;
12、實型鑄造;
13、磁型鑄造;
如有幫助,懇請採納!
❸ 按生產方法不同,鑄造可分為()兩大類
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
根據生產方法的不同,
鑄造方法可分為:
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兩大類
❹ 鑄造有哪些分類
問題一:鑄造的鑄造種類 為鑄造技術使用最多的材料。 砂模鑄造法(Sand Casting) 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依不同成份的砂可再細分為濕砂模鑄造法(Green Sand Mold)、表面干砂模鑄造法(Dry Sand Mold)等等,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 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金屬模鑄造法(Die Casting) 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失蠟法(Investment Casting、Lost-wax casting) 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的池中並待干,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確性,更可用作高熔點金屬(如鈦)的鑄造。但由於陶瓷價格頗高,而且製作需要多次加熱和復雜,故成本頗為昂貴。
問題二:鑄造分為幾類? 按壓力分:重力鑄造 低力鑄造 高壓鑄造
按成型方法:砂型鑄造 消失模鑄造 硅溶膠鑄造 金屬型鑄造 V發鑄造
問題三:鑄造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鑄造生產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工序的組合,它包括許多生產工序和環節,從金屬材料及非金屬材料的准備,到合金熔煉,造型,制芯,合型澆注,清理,鑄件消除缺陷熱處理以至獲得合格的鑄件,鑄造生產過程包括下列主要工序:
1. 型砂和芯砂的制備 型砂的制備過程直接影響到型砂的質量,型砂的制備一般分為原材料的准備及檢驗和型砂的制備及質量控制
2. 造型 用型砂及模樣等工藝裝備製造砂型的方法和過程稱為造型。造型的方法種類很多,它取決於鑄件的形狀,大小,和技術要求 等。
3. 熔煉 通過加熱使金屬由固態轉變為液體,並通過冶金反應去除金屬液中的雜質,使其溫度和成分達到規定要求的過程和操作成為熔煉。熔煉金屬的設備種類較多,我們生產鑄鐵平台,機床鑄件一般選用沖天爐。
4. 砂型烘乾 對一些較大型或質量要求高的鑄件一般採用干型澆注。例如大型鑄鐵平訂,機床床身鑄件,機床工作台,機床鑄件等。
5. 澆注 將熔融金屬從澆包注入鑄型的操作稱為澆注。
6. 清理 落砂後從鑄件上清除表面粘砂,型砂和多餘金屬等的過程稱為清理
7. 鑄件熱處理 將鑄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范圍,保溫一段時間,再以規定的速度冷卻到適當的溫度,以獲得預期的組織與性能的過程,叫鑄件熱處理。對鑄件進行熱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消除鑄件的鑄造應力。比如鑄鐵平台,機床鑄件,機床工作台都要經過熱處理後才能進行加工。
問題四:常用的鑄造方法有哪些 按照鑄造工藝來分: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兩大類。砂型鑄造又分為粘土砂,水玻璃砂,樹脂砂等鑄造;特種鑄造又分為:消失模,離心,連續,熔模精密鑄造(精鑄)等;
問題五:鑄件都有哪些種類和成分 按照逐漸的材料來分類:鑄鋼,鑄鐵(灰鐵,球鐵),高合金和有色金屬鑄件
按照鑄造方法來分類:砂型鑄造,熔模鑄造(恭要是失蠟鑄造),消失模鑄造(lost foam),壓鑄
成分可以說是任意的,可以按照國標,ASTM,EN等標准,在熔煉時配比。
問題六:鑄造屬於什麼行業 通常可以認為屬於機械製造行業,但現在又靠到了材料行業!怎麼說都行!
問題七:鑄造原材料有那些品種? 鑄造材料有很多種:有造型的(膨潤土,煤粉,粘結劑,潰散劑,樹脂,覆膜砂等),爐料類(除渣劑,增碳劑,孕育劑,脫氧劑,績鐵等)麵包鐵,廢鋼等。種類很多!不知你想哪方面的!
問題八:鑄造材料有哪些? 常用鑄造金屬
1.灰鑄鐵
2.球墨鑄鐵
3.可鍛鑄鐵
4.鑄鋼
常用鑄造有色金屬
1.黃銅
2.錫青銅
3.無錫青銅
4.鋁合金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1] 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❺ 鑄件的鑄件分類
鑄件有多種分類方法:按其所用金屬材料的不同,分為鑄鋼件、鑄鐵件、鑄銅件、鑄鋁件、鑄鎂件、鑄鋅件、鑄鈦件等。而每類鑄件又可按其化學成分或金相組織進一步分成不同的種類。如鑄鐵件可分為灰鑄鐵件、球墨鑄鐵件、蠕墨鑄鐵件、可鍛鑄鐵件、合金鑄鐵件等;按鑄型成型方法的不同,可以把鑄件分為普通砂型鑄件、金屬型鑄件、壓鑄件、離心鑄件、連續澆注件、熔模鑄件、陶瓷型鑄件、電渣重熔鑄件、雙金屬鑄件等。其中以普通砂型鑄件應用最多,約佔全部鑄件產量的80%。而鋁、鎂、鋅等有色金屬鑄件,多是壓鑄件。
❻ 鑄造分為幾類
鑄造種類很多,按造型方法習慣上分為:
①普通砂型鑄造,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
②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鑄造車間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❼ 常見鑄造機械的有哪些分類
鑄造是現代機械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之一。鑄造作為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在我國發專展逐步成熟。鑄造機屬械就是利用這種技術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的能用到的所有機械設備,又稱鑄造設備。
鑄造機械一般按造型方法來分類,習慣上分為普通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普通砂型鑄造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化學硬化砂型鑄造三類。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天然礦產砂石作為主要造型材料,如熔模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泥型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一類以金屬作為主要鑄型材料,如金屬型鑄造、離心鑄造、連續鑄造、壓力鑄造、低壓鑄造等。
❽ 鑄造方法主要分為哪兩大類
應該是砂型鑄造與特種鑄造吧!砂型鑄造方法佔了鑄造的大部分實際生產中運用最為普遍,而其他的就統稱為特種鑄造,如:消失模鑄造,熔模鑄造,壓力鑄造等。
❾ 金屬材料常用的加工工藝方法有哪些
金屬材料主要有冷加工和熱加工兩種加工方式。
冷加工:
1.在金屬工藝學中,冷加工是指金屬在低於再結晶溫度進行塑性變形的加工工藝,如冷軋、冷拔、冷鍛、沖壓、冷擠壓等。冷加工變形抗力大,在使金屬成形的同時,可以利用加工硬化提高工件的硬度和強度。
2.在機械製造工藝學中,冷加工通常指金屬的切加工。
熱加工:
熱加工是在高於再結晶溫度的條件下,使金屬材料同時產生塑性變形和再結晶的加工方法。熱加工通常括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等工藝。熱加工能使金屬零件在成形的同時改它的組織或者使已成形的零件改變既定狀態以改善零件的機械性能。
拓展資料:
冷加工方式的優點:
在強化金屬的同時可以獲得所需的形狀;
可以獲得很好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便宜;
有些金屬只能進行有限程度的冷加工,因為它們在室溫下表現為脆性;
冷加工削弱了延展性、導電性和耐腐蝕性。但因冷加工而導致的導電性減小的程度小於其他強化加工的影響,所以冷加工也被用來強化導電材料,如銅絲;
如果各向異性的特性和殘余應力控製得當的話,它們也會帶來好處。如果控制不當,就會大大削弱材料性能;
由於冷加工的效果會在高溫下降低甚至消失,所以對於那些工作在高溫環境下的部件來說,不適用冷加工強化;
❿ 鑄造設備的分類
鑄造是現代機械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之一。鑄造作為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 ,在我國發展逐步成熟。
鑄造機械設備一般按造型方法來分類,習慣上分為普通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 。
普通砂型鑄造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化學硬化砂型鑄造三類。
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天然礦產砂石作為主要造型材料,如熔模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泥型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一類以金屬作為主要鑄型材料,如金屬型鑄造、離心鑄造、連續鑄造、壓力鑄造、低壓鑄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