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銅器的鑄造方法有哪些每個時期的青銅器紋飾青銅器是用什麼材料鑄造出來的
一、青銅器的鑄造方法有哪些?(請按照出現的時間羅列)
一. 塊范法(商周時代)
塊范法(或稱土范法)是商周時代最先採用的,是應用最廣的青銅器鑄造法。
此方法簡單介紹如下:以鑄造容器為例,先製成欲鑄器物的模型。模型在鑄造工藝上亦稱作模或母範;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脫出用來形成鑄件外廓的鑄型組成部分,在鑄造工藝上稱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數塊,以便從模上脫下;此外還要用泥土製一個體積與容器內腔相當的范,通常稱為芯,或者稱為心型、內范;然後使內外范套合,中間的空隙即型腔,其間隔為欲鑄器物的厚度;最後將溶化的銅液注入此空隙內,待銅液冷卻後,除去內外范即得欲鑄器物。
1.塊范法鑄造的具體過程與渾鑄法
(1). 制模
模亦稱為「母範」,原料可選用陶或木、竹、骨、石各種質料,而已經鑄好的青銅器也可用作模型。具體選用何種質料要視鑄件的幾何形狀而定,並要考慮花紋雕刻與撥塑的方便。一般說來:形狀細長扁平的刀、劍,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較小的鳥獸動物形體可以用骨、石雕刻為模;對於形狀厚重比較大的鼎、彝諸器,則可以選用陶土,以便撥塑。
從出土發掘來看,陶范最為常見。陶范的泥料粘土含量可以多一些,混以燒土粉、炭末、草料或者其它有機物,並掌握好調配泥料時的含水量,使之有較低的收縮率與適宜的透氣性,以便在塑成後避免因為乾燥、焙燒而發生龜裂現象。陶模的表面還必須細致、堅實,以便在其上雕刻紋飾。
泥模在塑成後,應該使其在室溫中逐漸乾燥,紋飾要在其干成適當的硬度時雕刻。對於布局嚴謹、規范整齊的紋飾,一般先在素胎上用色筆起稿而後再進行雕刻,高出器表的花紋則用泥在表面堆塑成形,再在其上雕刻花紋。
泥模製成後,必須置入窯只焙燒成陶模才能用來翻范。
(2).制范
制范亦要選用和制備適當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砂。一般說來,范的粘土含量多些,芯則含砂量多些,顆粒較粗。且在二者之中還拌有植物質,比如草木屑,以減少收縮,利於透氣性。
范的泥土備制須極細致,要經過晾曬、破碎、分篩、混勻,並加入適當的水分,將之和成軟硬適度的泥土,再經過反復摔打、揉搓,還有經過較長時間的浸潤,使之定性。這樣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時才得心應手。
從模上翻范技術性很強,是塊范鑄造技術的中心環節。對於較簡單的實心器物象刀、戈、鏃等,只需由模型翻制兩個外范即可,此種外范稱為二合范。
而製造空心容器的范則復雜多了,簡介如下:
1.在翻范以前,首先要決定外范應該分為幾塊及應該在何處分界。
2.翻外范的方法是用范泥往模上堆貼而成,再用力壓緊。
3.對於芯的製做則有三種方法:一是已從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後,利用模型來制芯,即將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刮削的厚度即是所鑄銅器的厚度。二.是把模型做成空心的,從其腹腔中脫出芯,並使拖出的芯和底范連成一塊,再在底范上鑄耳,此種方法適用於大型器物。三.利用外范制芯。
(3).澆注
將已焙燒的且組合好的范可趁熱澆注,不然需在臨澆注前進行預熱。預熱時要將范芯裝配成套,捆緊後糊以泥砂或草拌泥,再入窯燒烤。預熱的溫度以400-500度為佳。焙好的型範需埋置於沙(濕沙)坑中防止范崩引起的傷害,並在外加木條箍緊,也是為了防止銅液壓力將范漲開。
范准備好後,將熔化的銅液(1100-1200為宜)注入澆口。器物之所以倒著澆,是為了將氣孔與同液中的雜質集中於器底,使器物中上部緻密,花紋清晰。澆入銅液時應該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為宜,直到澆口於氣孔皆充滿銅液為止。待銅液凝固冷卻後,即可去范、芯,取出鑄件。
一次澆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渾鑄」,或「一次渾鑄」,或者「整體澆鑄」。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鑄成。凡以此方法鑄成之器,其表面所遺留的線條是連續的,即每條范線均互相連接,這是渾鑄的范線特徵。
(4).修整
鑄件去陶范後還要進行修整,其經過錘擊、鋸銼、鏨鑿、打磨,消去多餘的銅塊、毛刺、飛邊,只有這樣才算製造完畢。
除渾鑄法之外還有分鑄法,即器物的各部位不是一次澆鑄完成的,而是分別鑄成的,並用連接方法使之連為一體。而連接則主要有鑄合法和焊接法。在此就不介紹了。
二.失蠟法
中國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於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范線失蠟法出現之後逐漸消亡。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蠟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黃蠟(蜂蠟),動物油(牛油)等製成欲鑄器物的蠟模,然後在蠟模表面用細泥漿澆淋,在蠟模表面形成一層泥殼,再在泥殼表面上塗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即做成鑄型,最後再烘烤此型模,使蠟油熔化流出,從而形成型腔,再向型腔內澆鑄銅液,凝固冷卻後即得無范痕,光潔精密的鑄件。
二、每個時期的青銅器紋飾?
1、春秋早期(公元770年—前7世紀上半葉)
這一時期青銅器的形制雖然是承襲西周晚期體系,但也出現了幾種新的器形。首先是盆的出現,傳世的如曾大保盆。春秋早期的紋飾與西周晚期形似,但有微小的變化,就是出現了龍類相交纏的紋飾。春秋早期交龍紋與其他紋飾一樣都顯得粗疏。這一時期的銘文長篇的甚少,內容多是諸侯、卿大夫等婚媾媵器和自作用器的記錄。銘辭書體也無顯著的變化。
2、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 前6世紀上半葉)
由於考古資料不夠充分,尤其是有絕對年代可考的標准器缺少,因此難於嚴格地標定分期的年限,同時各國青銅器的發展也不平衡。雖然如此,仍有少量的標准器或接近標准器的資料。
春秋中期青銅器和西周中期有某些相似之處,即具有早期到晚期過度的特點。春秋中期的紋飾在結構上雖然有新的式樣,但在技巧上還不是精工細作,因而仍具有某中粗獷的風味。
3、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紀下半葉—前476年)
春秋晚期青銅器的形制比較復雜,各個地區的器用也不盡相同,而有的地區發現甚少,情況未明。但總的來看,現存這一時期各個地區的青銅器,其形制與紋飾的共同點大於不同之點。
春秋晚期新出現了紅銅鑲的紋飾,包括龍、獸、鳳、鳥以及表現狩獵的各種題材。由於表現人之狩獵活動的圖像處於初始時期,因而帶有粗拙干。但是它已擺脫了青銅器紋飾的圖案規律,而成為構圖比較自然而生動的初級畫像。春秋晚期青銅器銘文,內容以記載自作用器的為多,銘辭或長或短,大體上有一定的格式,內容總以顯彰器主本人的世家、地位和身份及自詡品德之美為主,記載婚媵的銘文亦不在少數。銘辭除了諸侯或主要的卿大夫之名可與史籍相印證,以及部分有史跡可資考查外,關涉史料的內容不多,這是由於青銅器的社會功能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的緣故。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花紋較商代及西周有很大的變化,其特點是過去的饕餮紋、獸面紋等繁縟樣已淘汰,代之以動物紋、植物紋、幾何紋與圖像紋等。東周的花紋成網狀四方連續,說明採用了花版捺印技術,比過去全部雕刻范模的工藝前進了一大步,並出現了鑲嵌、鎏金、金銀錯、細線雕等新興工藝。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鑄造和工藝技術雖有很大發展和成就,但由於冶鐵術的產生和發展,中國的青銅時代終於為鐵器時代所取代。
三、青銅器是用什麼材料鑄造出來的?
青銅是紅銅和錫或鉛的合金,熔點在700~900℃之間,具有優良的鑄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較好的化學穩定性。鑄造青銅器必須解決采礦、熔煉、制模、翻范、銅錫鉛合金成份的比例配製、熔爐和坩鍋的製造等一系列技術問題
⑵ 古代酒壺用什麼打的
酒壺,英文Flagon,源於古代的一種酒具,用於飲酒斟酒時使用,有多種多樣的分類,也有不同的材質,在明至清中期被稱為執壺,到清晚期至民國時則通稱酒壺,形制一般為四方形,圓柱形,器物外常繪粉彩仕女圖及山水田園圖。明、清時期還出現了燙酒壺和燙酒杯,酒壺一般為陶瓷製,也有金銀制,在藏族中,甚至有木製酒壺,但是對於很多當代藏族青年來講,木質酒壺是較難見到了。木質酒壺外形與木質酥油桶差不多,現存的木製酒壺,實屬珍品。在現代,酒壺也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新型材質的酒壺,如不銹鋼酒壺等。得網
古代酒器有哪些?古人喝酒用什麼材料的容器?
2020-05-30 21:08
寫回答
最佳答案
186****7770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壺,是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裝酒,還能裝水,故後代用「簞食壺漿」指犒勞軍旅。彝、卣(you)、纍(lei)、缶(fou),都是形狀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飲酒器的總稱,作為專名是用來溫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溫酒。角,口呈兩尖角形的飲酒器。觥(gong),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隻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作罰酒,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杯,橢圓形,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杯的質料有玉、銅、銀、瓷器,小杯為盞、盅。卮,也是一種盛酒器,《鴻門宴》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壺,是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裝酒,還能裝水,故後代用「簞食壺漿」指犒勞軍旅。彝、卣(you)、纍(lei)、缶(fou),都是形狀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飲酒器的總稱,作為專名是用來溫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溫酒。角,口呈兩尖角形的飲酒器。觥(gong),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隻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作罰酒,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杯,橢圓形,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杯的質料有玉、銅、銀、瓷器,小杯為盞、盅。卮,也是一種盛酒器,《鴻門宴》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
⑶ 經常用玉石酒杯酒壺喝酒 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常用玉石酒杯酒壺喝酒可以提升人體的新陳代謝。
酒器中的玉酒器玉酒杯可以美化酒,也可以改變酒的結構,使酒變得醇厚香甜,入口綿軟,不刺激。用玉石酒杯喝酒不容易醉,可以減少喝酒傷身的幾率,延年益壽,長命百歲。因為玉杯是一個磁場,人體本身也是一個磁場。
玉石的注意事項和重點須知:
玉對人體的醫療保健作用很早就被人類所發現。中國著名的中醫葯巨著《神農本草》《唐本草》《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述用玉器具有「除胃中熱、喘急、煩悶、潤心肺、潤聲喉、活筋強骨、安魂魄、利血脈」之功能。
長期使用玉酒杯能使胃腸道平滑,有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消炎、消腫作用,對慢性炎症有明顯效果,平衡血液酸鹼度凈化血液。杯與盞,兩者相較,杯的產生在先,盞在後,杯多用以飲酒,盞多用以飲茶,也可通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玉石
⑷ 大明宣德年制的銅酒壺大概有什麼價值,清早期仿明朝的又是什麼價值,清晚期和民國仿明朝的又什麼價值,最
這樣給你說吧,不管是清仿明還是請晚期或者民國都有其價值,不過價值的高低而已,至於具體的價值這要看你的出售方式,收購、展覽、私下、拍賣 交易價格從幾萬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不止的(古董本無價,它不是商品,沒有固定價位的
⑸ 這是什麼時期的酒壺什麼材料的,
錫制酒壺,江西這邊是用來裝米酒水酒的。這個時代應該不會太久,清以後到民國甚至建國後都可能吧。
⑹ 請問塑料酒壺使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你說的是高密度聚乙烯或叫低壓聚乙烯,英文代號HDPE,英文全稱為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是一種無毒、無味、化學性質很穩定的半透明塑料。
⑺ 用黃銅鑄造酒壺是什麼時代
從古至今都有用黃銅鑄造酒壺.是什麼時代,上個圖.
⑻ 古時溫酒杯,溫酒器是如何使用的
最常見的是注子,其實就跟常見的酒壺差不多,區別就是注子的壺身相對比較細長,壺嘴較高,方便放進注有熱水的盆子或者大碗,各種材質的都有,最常見的是錫制的和瓷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