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軸與軸承壓蓋內孔配合間隙是多少
一般單邊間隙0.5-1mm!應大於壓蓋定位徑的公差與軸承游隙的和。
② 軸與軸承的配合公差是是多少
配合公差(fittolerance)是指組成配合的孔、軸公差之和。它是允許間隙或過盈的變動量。x0dx0a孔和軸的公差帶大小和公差帶位置組成了配合公差。孔和軸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軸的配合精度。孔和軸配合公差帶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軸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質。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帶的大小;配合公差帶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質。x0dx0a[編輯本段]配合公差的等級與公差帶x0dx0a公差等級的選擇x0dx0a與軸承配合的軸或軸承座孔的公差等級與軸承精度有關。與P0級精度軸承配合的軸,其公差等級一般為IT6,軸承座孔一般為IT7。對旋轉精度和運轉的平穩性有較高要求的場合(如電動機等),應選擇軸為IT5,軸承座孔為IT6。x0dx0a公差帶的選擇x0dx0a當量徑向載荷P分成「輕」、「正常」和「重」載荷等幾種情況,其與軸承的額定動載荷C之關系為:輕載荷P≤0.06C正常載荷0.06C<P≤0.12C重載荷0.12C<Px0dx0a1)軸公差帶x0dx0a安裝向心軸承和角接觸軸承的軸的公差帶參照相應公差帶表。就大多數場合而言,軸旋轉且徑向載荷方向不變,即軸承內圈相對於載荷方向旋轉的場合,一般應選擇過渡或過盈配合。靜止軸且徑向載荷方向不變,即軸承內圈相對於載荷方向是靜止的場合,可選擇過渡或小間隙配合(太大的間隙是不允許的)。x0dx0a2)外殼孔公差帶x0dx0a安裝向心軸承和角接觸軸承的外殼孔公差帶參照相應公差帶表。選擇時注意對於載荷方向擺動或旋轉的外圈,應避免間隙配合。當量徑向載荷的大小也影響外圈的配合選擇。x0dx0a3)軸承座結構形式的選擇x0dx0a滾動軸承的軸承座除非有特別需要,一般多採用整體式結構,剖分式軸承座只是在裝配上有困難,或在裝配上方便的優點成為主要考慮點時才採用,但它不能應用於緊配合或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緊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級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採用剖分式軸承座。x0dx0a[編輯本段]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准x0dx0a①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x0dx0a②軸承外徑公差帶由於公差值不同於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x0dx0a附x0dx0a一般情況下,軸一般標0~+0。005如果是不常拆的話,就是+0。005~+0。01的過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裝就是過渡配合就可以了。我們還要考慮到軸材料本身在轉動時候的熱脹,所以軸承越大的話,最好是-0。005~0的間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過0。01的間隙配合。還有一條就是動圈過盈,靜圈間隙。
③ 什麼是過渡配合軸承與軸配合標準是多少絲
過渡配合是指孔與軸裝配時可能有間隙配合也可能有過盈配合,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軸承與軸配合標準是1絲以內。
孔的最大極限尺寸減軸的最小極限尺寸所得的差值為最大間隙Xmax,是孔、軸配合的最松狀態。
孔的最小極限尺寸減軸的最大極限尺寸所得的差值為最大過盈Ymax ,是孔、軸配合的最緊狀態。
過渡配合的特性,是可能具有間隙,也可能具有過盈,但所得到的間隙和過盈量,一般是比較小的,它主要用於定位精確並要求拆卸的相對靜止的聯結,要求孔軸間有較好的對中性和同軸度且易於拆卸、裝配的定位聯接,如滾動軸承內徑與軸的聯接。
(3)主軸與軸承配合間隙多少擴展閱讀:
採用小過盈量的過盈配合能保證最好的定心精度,因為從理論上講可使孔、軸之間的同軸度誤差為零。考慮到表面微觀凸峰在裝配時被碾平的影響,過盈應大於2.4。
但由於有過盈,裝拆較困難。而採用間隙配合,雖然裝拆容易,但除高精度的H/h類配合外,定心精度都不高。因此,對於要求定心且易裝拆的結合,往往宜於採用過渡配合。為了避免過盈或間隙的變化過大,過渡配合的配合公差應較小,即組成這類配合的孔、軸的公差等級應較高。
過渡配合螺紋是指內、外螺紋配合後在中徑上具有過渡配合性質的螺紋。這種螺紋採用了普通螺紋的基本牙型,並從普通螺紋的直徑與螺距系列中選取了部分尺寸作為過渡配合螺紋的直徑與螺距系列,為此其基本尺寸與相對應的普通螺紋相同。
與普通螺紋不同之處就是其中徑的配合性質,過渡配合螺紋的配合能較牢固地將螺栓固定於螺孔之中,常用於雙頭螺栓固定於機體的一端。這樣就能在松開另一端的螺母(普通螺紋)時有效地防止螺栓從機體中脫出。
參考資料:網路-過渡配合
④ 軸承的間隙應控制在多少才算可用
這個主要看軸承大小,還有就是軸承類型,還有軸承用途。
軸承游隙的計算公式
(1): 配合的影響
1、 軸承內圈與鋼質實心軸:△j = △dy * d/h
2、 軸承內圈與鋼質空心軸:△j =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軸承外圈與鋼質實體外殼:△A = △Dy * H/D
4、 軸承外圈與鋼質薄壁外殼:△A =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軸承外圈與灰鑄鐵外殼:△A = △Dy * [F(D) – 0.15 ]
6、 軸承外圈與輕金屬外殼:△A = △Dy * [F(D) – 0.25 ]
注:
△j -- 內圈滾道擋邊直徑的擴張量(um)。
△dy — 軸頸有效過盈量(um)。
d -- 軸承內徑公稱尺寸(mm)。
h -- 內圈滾道擋邊直徑(mm)。
B -- 軸承寬度(mm)。
d1 -- 空心軸內徑(mm)。
△A -- 外圈滾道擋邊直徑的收縮量(mm)。
△Dy -- 外殼孔直徑實際有效過盈量(um)。
H -- 外圈滾道擋邊直徑(mm)。
D -- 軸承外圈和外殼孔的公稱直徑(mm)。
F -- 軸承座外殼外徑(mm)。
(2): 溫度的影響
△T = Гb * [De * ( T0 – Ta ) – di * ( Ti – Ta)]
其中 Гb 為線膨脹系數,軸承鋼為11.7 *10-6 mm/mm/ 0C
De 為軸承外圈滾道直徑,di 為軸承內圈滾道直徑。
Ta 為環境溫度。
T0 為軸承外圈溫度,Ti 軸承內圈溫度。
四、軸向游隙與徑向游隙的關系:
Ua = [4(fe + fi – 1) * Dw * Ur – Ur2 ] 1/2
因徑向游隙Ur很小、故Ur2 很小,忽略不記。
故 Ua = 2 * [(fe + fi –1) * Dw * Ur ] 1/2
其中 fe 為外圈溝曲率系數,fi 為內圈溝曲率系數,Dw 為鋼球直徑。
⑤ 軸承間隙標準是多少
輪轂軸承軸向間隙的標准極限值為0.05 mm,不能超出。
在安裝軸承時,軸承與軸、軸承與軸承室的配合,會使軸承的游隙有一定的減少量。這時會有一個游隙值。在使用過程中,軸承旋轉時,因材值的溫差也會市軸承的內部游隙有一定的減少量。
軸承達到最理想的壽命,必須有合適的游隙,游隙值=設計游隙(出廠游隙)-內圈配合產生的游隙減少量-外圈因配合產生的游隙減少量加上或減去因溫差產生的游隙減少量或增加量。
(5)主軸與軸承配合間隙多少擴展閱讀:
大游隙組適用於內、外圈配合過盈量較大、或者內外圈溫度差大、深溝球軸承需要承受較大軸向負荷或者需要改善調心性能、或者需要提高軸承極限轉速和降低軸承摩擦力矩等場合。
小游隙組適用於較向高的旋轉精度、需要嚴格控制外殼孔的軸向位移、以及需要減小振動和噪音的場合。測量軸承的游隙時,為得到穩定的測量值,一般對軸承施加規定的測量負荷。因此,所得到的測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稱做理論游隙)大,即增加了測量負荷產生的彈性變形量。
⑥ 瓦塊式滑動軸承與主軸的配合間隙一般調整到多少
瓦塊式滑動軸承與主軸的配合間隙一般調整至0.025~0.035mm。
供參考。
⑦ 軸流風機檢修所使用的軸承最大間隙不能超過多少,軸與軸承的配合間隙是多少
最大間隙不能超過0.02
一般軸和軸承是過盈配合過盈量在0.002到0.008之內特殊要求除外,如果需要間隙配合方便安裝可以間隙配合但間隙不要大於0.02,否則會產生振動,運行不平穩.
⑧ 軸和軸承配合公差
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准
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8)主軸與軸承配合間隙多少擴展閱讀:
1、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形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成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形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2、軸承外徑公差帶因為公差值不同於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請求又需要調劑,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⑨ 軸與軸承的配合公差是多少
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准
①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②軸承外徑公差帶由於公差值不同於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況下,軸一般標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話,就是+0.005~+0.01的過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裝就是過渡配合就可以了.我們還要考慮到軸材料本身在轉動時候的熱脹,所以軸承越大的話,最好是-0.005~0的間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過0.01的間隙配合.還有一條就是動圈過盈,靜圈間隙.
⑩ 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
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准
①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②軸承外徑公差帶由於公差值不同於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況下,軸一般標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話,就是+0。005~+0。01的過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裝就是過渡配合就可以了。我們還要考慮到軸材料本身在轉動時候的熱脹,所以軸承越大的話,最好是-0。005~0的間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過0。01的間隙配合 還有一條就是動圈過盈,靜圈間隙
1、軸承與軸鍀配合採用基孔制,軸承與外殼鍀配合採用基軸制。
軸承尺寸公差與旋轉精度得數值按GB307—84耐腐蝕泵得規定。
2、與軸承配合得軸頸及軸承箱內孔按GB1031—83鍀規定,軸頸粗糙度Ra值小於1.6μm,軸承箱內孔粗糙度Ra值小於2.5μm。
3、用GCr15與ZGCr15鋼製造軸承套圈與滾子時,其套圈與滾子得硬度值應埒61~65HRC;用GCr15SiMn與ZGCr15SiMn鋼製造時,其硬度值應埒60~64HRC。硬度底檢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勻性按JB1255得規定。
4、檢查軸承底徑向游隙與軸向游隙應符合GB4604—84鍀規定。
5、滾動軸承地內外圈滾道應無剝落、嚴重磨損,內外圈均no得後裂紋;滾珠應無磨損,保持架無嚴重變形,轉動時無異常雜音與振動,停止時應逐漸停峽。
6、對於C級公差圓錐滾子軸承,其滾子與套圈滾道底接觸精度,水泵帶壹定負荷德為用蝦,進好的著色檢查,接觸痕跡應連續,接觸長度no應小於滾子母線德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