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軸承外圈滾動,應如何固定,是一邊頂外圈一邊頂內圈,還是兩邊都頂內圈或者其他的
這個不用隨便自行固定,不然很容易損傷軸承的,一般有以下幾種固定方式:
1.止動環固定
向心軸承外圈帶止動槽的可用這種固定方式。結構簡單、軸向尺寸小。不能承受較大軸向載荷。
2.彈性擋圈固定
結構簡單、裝拆方便、軸向尺寸小。在軸承端面和擋圈之間加調整環,還可調整軸承的軸向位置,補償加工、裝配誤差。適用於轉速不高、軸向載荷不大的場合。
3.端蓋固定
用於向心和向心推力軸承在軸端的固定。端蓋可以做成各種形式。當端蓋為通孔時,還可帶有各種密封裝置。適用於高速,軸向載荷較大的場合。
4.螺紋環固定
適用於轉速高、軸向載荷較大的場合。螺紋環固定還可調節向心推力軸承面對面排列的軸承游隙。但螺紋環應有防松措施。
5.調節螺釘和調整蓋固定
與端蓋固定相似。這種裝置便於在箱外進行軸承游隙的調節。調節螺釘應有防松措施。
B. 軸承的固定方式有哪幾種
【1】.兩端單向固定 如圖20-7所示,兩端的軸承都靠軸肩和軸承蓋作單向固定,兩個軸承的聯合作用就能限制軸的雙向移動。為了補償軸的受熱伸長,對於深溝球軸承,可在軸承外圈與軸承端蓋之間留有補償間隙C,一般C=0.25~0.4mm;對於向心角接觸軸承,應在安裝時將間隙留在軸承內部。問隙的大小可通過調整墊片組的厚度實現。這種固定方式結構簡單、便於安裝、調整容易,適用於工作溫度變化不大的短軸。
【2】.一端固定、一端游動支承 如圖20-8a所示,一端軸承的內、外圈均作雙向固定,限制了軸的雙向移動。另一端軸承外圈兩側都不固定。當軸伸長或縮短時,外圈可在座孔內作軸向游動。一般將載荷小的一端做成游動,游動支承與軸承蓋之間應留用足夠大的間隙,C=3~8 mm。對角接觸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不可能留有很大的內部間隙,應將兩個同類軸承裝在一端作雙向固定,另一端採用深溝球軸承或圓柱滾子軸承做游動支承(圖20-8b)。這種結構比較復雜,但工作穩定性好,適用於工作溫度變化較大的長軸。
C. 正確安裝軸承方法
軸承安裝的好壞與否,將影響到軸承的精度、壽命和性能。金峰軸承山東總代理小編現分享一下軸承的正確安裝方法:
軸承的安裝應根據軸承結構,尺寸大小和軸承部件的配合性質而定,壓力應直接加在緊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得通過 滾動體傳遞壓力,軸承安裝一般採用如下方法:
一、壓入配合
軸承內圈與軸使緊配合,外圈與軸承座孔是較松配合時,可用壓力機將軸承先壓裝在軸上,然後將軸連同軸承一起裝入軸承座孔內,壓裝時在軸承內圈端面上,墊一軟金屬材料做的裝配套管(銅或軟鋼),裝配套管的內徑應比軸頸直徑略大,外徑直徑應比軸承內圈擋邊略小,以免壓在保持架上。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緊配合,內圈與軸較松配合時,可將軸承先壓入軸承座孔內,這時裝配套管的外徑應略小於座孔的直徑。如果軸承套圈與軸及座孔都是緊配合時,安裝室內圈和外圈要同時壓入軸和座孔,裝配套管的結構應能同時押緊軸承內圈和外圈的端面。
二、加熱配合
通過加熱軸承或軸承座,利用熱膨脹將緊配合轉變為松配合的安裝方法。是一種常用和省力的安裝方法。此法適於過盈量較大的軸承的安裝,熱裝前把軸承或可分離型軸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勻加熱80-100℃,然後從油中取出盡快裝到軸上,為防止冷卻後內圈端面和軸肩貼合不緊,軸承冷卻後可以再進行軸向緊固。軸承外圈與輕金屬制的軸承座緊配合時,採用加熱軸承座的熱裝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傷。用油箱加熱軸承時,在距箱底一定距離處應有一網柵,或者用鉤子吊著軸承,軸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雜質進入軸承內或不均勻的加熱,油箱中必須有溫度計,嚴格控制油溫不得超過100℃,以防止發生回火效應,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D. 滾動軸承內外圈的固定與鎖緊方式有哪些
首先要清楚,你所選擇的軸承使用的特點,如,能夠承載力的方向,能否調心,是否需要預緊力,等。最後,你要想像一下,如果你「用力」拔和推這個軸,能否拔出和推出這根軸。如果能的話,那麼軸承定位、固定就有問題;如果不能,就說明軸承定位可靠。用這個「觀點」逐個分析你上述軸承內外圈固定的方式,就能夠自行找出答案。
上述的用「想像」的判斷,可以明確兩點。一是軸所受到的軸向力,均會通過軸承傳到箱體壁上(如果有軸向力的話);二是軸在軸向上有可靠的軸向定位。
除了止推軸承外,其它形式的軸承就是承受徑向力的,所以,就不用考慮徑向問題了(指的是定位、固定,不是承載力啊)
至於「滾動軸承何時完全固定(四個方向),何時不完全固定(兩個方向)問題」,要看具體結構設計情況。如果,軸是承受軸向力的,一般只能採用「不完全固定(兩個方向)」;另外,如果,軸的兩端,軸承「大小」一致,也多採取這種固定方式。如果,軸不承受軸向力,或者軸向力很小,而因為傳動布局的關系(如,齒輪的排布),某個軸承的支撐反力很大,因而需要選取大容量的軸承(徑向、寬度,尺寸都大些),在這個「大容量軸承」處,採用「完全固定(四個方向)」的定位方式,其效果,就比採取「不完全固定(兩個方向)」的方式,好許多。畢竟大軸承承受軸向力的能力更大些。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E. 軸承怎樣和軸固定在一起
1、往軸上安裝軸承前,必須先拔下固定軸承外套的固定銷,同時將軸頸表面打磨光滑干凈,並在軸頸處塗油防銹兼潤滑(允許軸承在軸上有稍微轉動)。
2、在軸承座與軸承配合面塗潤滑油,把雙列圓錐滾子軸承裝入軸承座內。然後將裝配好的軸承與軸承座一起套在軸上,推至所需位置處進行安裝。
3、固定軸承座的螺栓先不要擰緊,要讓軸承外套在軸承座內能轉動。同樣裝好同一根軸上的另一端軸承和座,將軸轉動幾圈,讓固定軸承本身自動找正位置後。再將軸承座螺栓緊固好。
4、裝偏心套。先將偏心套套在軸承內套的偏心台階上,並用手順軸的旋轉方向擰緊.然後再將小鐵棍插入或頂住偏心套上的沉孔.用手錘順軸的旋轉方向敲擊小鐵棍.使偏心套安裝牢固,最後鎖緊偏心套上的內六角螺釘。
在雙向限位支承中,軸承的內套圈在軸上,外套圈在軸承座孔中均須雙向軸向緊固。在單向限位支承中,有必要在其傳力的相反方向對內、外套圈施以單向軸向緊固。
如果選用不行分式的軸承作游動支承時,只需內套圈雙向軸向緊固在軸上,外套圈相對於座孔自在軸向游動,當選用內、外套圈可分的向心軸承作游動支承時,則內、外套圈均需雙向軸向緊固在軸上和座孔內,軸承的內、外套圈作相對軸向游動。
軸承的軸向定位通常是內套圈選用軸肩定位、外套圈選用軸承座孔的擋肩定位。
為了保證軸肩和擋肩的定位效果,應使軸肩和擋肩與軸承內、外套圈的端面貼緊。軸肩和擋肩的高度也應按規范選。軸承內、外套圈的固定方法要與傳力巨細相對應。
F. 如何固定軸承外圈
要固定軸承外圈的方法很多,不知你怎麼用,最簡單的方法是把軸承放在軸承座內。
G. 單向軸承怎麼用
單向軸承
是在一個方向上可以自由轉動,而在另一個方向上鎖死的一種軸承。單向軸承也叫超越離合器,只是根據行業不同,作用不同來命名的。單向軸承的金屬外殼里,包含很多個滾軸,滾針或者滾珠,而其滾動座(穴)的形狀使它只能向一個方向滾動,而在另一個方向上會產生很大的阻力(所謂「單向」)。
單向軸承型號:
HF,HFL,FC,FCB,RCB,RC,F,IWC,EWC,DC,CSK,CKB(B200),ASNU,CKA,FWD,NF等等.
單向軸承設計和使用:
1、斜坡和滾柱式設計
斜坡和滾柱式單向離合器基本由筒式內徑的外圈、帶斜坡的內圈及分別承受彈簧力且始終與內外圈緊密接觸的一組滾子組成。只要其中的一個滾道在其運動方向上的旋轉對另一個產成了影響,這種排列就從本質上確保了超越速度的即刻性和保證了立即驅動能力。
使用:
這種設計的單向軸承可以適合在各種環境下的超越、分度及止逆的使用。
當作為一個超越單向離合器使用時
斜坡式、滾柱式單向離合器將會以這種方式安裝,就是把外圈當做超越構件。這點對高速超越非常重要。在內圈超越的運用中,作用在滾子上的離心力將導致超越速度受限。
當作為一個止逆單向離合器使用時
只有內圈轉動的斜坡滾子式單向離合器適合於比較低的速度。如果需要的轉速高於被推薦的轉速時,建議使用楔塊式單向離合器。
當作為一個分度單向離合器使用時
外圈經常被看成擺動元件,內圈經常被看成從元件。否則,滾子和彈簧的慣量將導致誤差,特別是在高頻率分度時。稀釋了的潤滑油和強力彈簧的運用提供了高速分度的准確性和高質量性。
2、楔塊式設計
這種楔塊式單向超越離合器大體由內圈、外圈、楔塊組、楔塊保持架、強力彈簧及軸承組成。楔塊以在內外圈之間的楔入來從一個滾道向另一個滾道傳遞力量。楔塊有倆個的對角直徑,(即從楔塊的一角到另一對角的距離)其中的一個要大於另一個。楔作用發生在內外圈發生相對轉動時在比較大的橫截面上迫使楔塊有更大的垂直位置。
3、自鎖角
楔作用主要依靠內外圈之間楔塊的楔入和自鎖角。楔塊單向離合器的基本概念要求楔塊的摩擦系數與驅動方向上內圈突然產生扭矩有關系,這個摩擦值必須比自鎖角的正切值大。如果條件不滿足,楔入將不會發生。
自鎖角是由楔塊的結構來決定的,內外圈上的點分別用楔塊和其連接。
楔塊的設計中有一個很低的初始自鎖角來確保開始時絕對的結合。隨著扭矩的增加,楔塊上將產生一個可使楔塊滾道偏轉的徑向力,導致了楔塊滾轉到了一個新的位置。楔塊經常被設計成有一個可以逐漸增大的自鎖角,與它從超越位置一直到最大承受載荷的位置一樣。比較大的自鎖角可以減小由楔塊產成的徑向力,因此,只要在伸長量和布氏硬度極限的要求內則允許較大扭矩被傳遞。
養護:
軸承的養護工作大同小異,滾動體和滾道的相對運動和污染物塵土的侵入,使滾動體和滾道表面發作磨損。影響到主機的精度。靜默機械用的軸承,往常維護主要是防範污染物塵土的侵入。可選用某些改善技術措施予以前進,以抵達較滿意的需要。改動潤滑辦法,如選用油氣、油霧和噴射潤滑;改善冷卻條件等。
壽命的影響
不一樣清潔度的潤滑油對球軸承壽命影響很大。所以,改善潤滑油的清潔度能延伸軸承的壽命。
雜訊的影響
清潔度嚴重影響軸承的振動水平,尤其是高頻帶的振動更為顯著。 清潔度高的軸承振動速度值低。
軸承脂的影響
防止潤滑脂的蛻變和加速老化,影響著潤滑脂的潤滑功用是否下降。
H. 軸承內外圈的定位用什麼方法啊
1 0了防止軸承在承受軸向負荷時產生軸向移動,軸承在軸上和外南寧孔內都應用軸向定位裝置。軸承在軸上和外殼孔內定位方式的選擇,取決於作用在軸上負荷的大小和方向,軸承的轉速,軸承的類型,軸承在軸上的位置等。軸向負荷越大,軸承轉速越高,軸向定位應越可靠。對於不同類型的軸承,軸向定位的方式也應不同。如對角接觸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可選用軸肩和外殼孔的檔肩單向支撐,而不必採用專門的定位裝置,套圈在軸向的移動可由軸承本身支撐。作為固定支承的徑向軸承,其內外圈在軸向都要固定在左支承。作為需要補償軸的熱伸長的游動支承中,如安裝不可分離型軸承時,只需要固定其中一個套圈,游動的套圈不固定。 在游動支承中安裝分離型軸承,如短圓柱滾子軸承、滾針軸承,則兩個套圈都需要固定。 常用的軸承套圈的軸承向定位方法現介紹如下: 1.軸承內圈的定位 在軸上安裝軸承內圈時,一般都由軸肩在一面固定軸承的位置,而另一面則用螺母、止動墊圈或彈簧檔圈等固定。軸肩和軸向固定零件與軸承內圈接觸部分的尺寸,可按軸承尺寸表格所列各類軸承的安裝尺寸確定。 (1)螺母定位 在軸承轉速較高、承受較大軸向負荷的情況下,螺母與軸承內圈接觸的端面要與軸的旋轉中心線垂直。否則即使擰緊螺母也會破壞軸承的安裝位置及軸承的正常工作狀態,降低軸承旋轉精度和使用壽命。特別是軸承內孔與軸的配合為松動配合時,更需要嚴格控制。為了防止螺母在旋轉過程中發生松動,需要採取適當的防止松動的技術措施。使用螺母和止動墊圈定位,將止動墊圈內鍵齒置入軸的鍵槽內,再將其外圈上各齒中的一個彎入螺母的切口中。 (2)彈簧檔圈定位 在軸承承受軸向負荷不大、轉速不高、軸既較短又在軸頸上加工成螺紋有困難的情況下,可採用斷面為矩形的彈性檔圈定位。此種方法裝卸很方便,所佔位置小,製造簡單。 (3)止推墊圈定位 在軸頸較短、軸頸上加工成螺紋有困難,軸承轉速較高、軸向負荷較大的情況下,可採用墊圈定位,即用墊圈在軸端面上用兩個以上螺釘進行定位,用止動墊圈或鐵絲擰死,防止松動。 (4)緊定套定位 軸承轉速不高,承受平穩徑向負荷和不大的軸向負荷的調心滾子軸承,可在光軸上藉助錐形緊定套安裝。緊定套用螺母和止動墊圈進行定位。利用螺母鎖緊緊定套的摩擦力將軸承定位。 (5)內孔有錐度的軸承定位 內孔有錐度的軸承在錐度軸上安裝,需要使軸向負荷檢頂緊軸與軸承,因此安裝時應注意內孔錐度的方向性。如軸承位於軸端並且在軸端允許加工成螺紋,可以直接用螺母定位。如果軸承不是安裝在軸端,並且軸上不允許加工成螺紋。在這種情況下,可用兩半合並的螺紋環卡到軸的凹槽內,再用螺母定位軸承。 (6)特殊定位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軸的台肩和圓角尺寸不能按本目錄所列的安裝尺寸確定時,可以採用過渡墊片作為軸向支承。 2.軸承外圈的定位 軸承外圈在外殼孔內安裝時,外殼體孔的內側上一般都有占肩固定軸承的位置,另一側用端蓋、螺紋環和孔用彈性檔圈等定位。 (1)端蓋定位 端蓋定位用於所有類型的向心軸承和角接觸軸承,在軸承轉速較高、軸向負荷較大的情況下使用。端蓋用螺釘定位壓緊軸承外圈,端蓋也可以做成迷宮式的密封裝置。 (2)螺紋環定位 軸承轉速較高,軸向負荷較大,不適於使用端蓋定位的情況下,可用螺紋環定位向心軸承和推力軸承,此時可用於調整軸承的軸向間隙。 (3)彈性檔圈定位 這種定位方法所佔的軸向位置小,安裝拆卸方便,製造簡單,適用於承受較小的軸向負荷處。在軸承與彈簧之間加一個調整環,便於調整軸向位置。 (4)軸承外圈上帶有止動槽的深溝球軸承,可用止動環定位。 當外殼孔內由於條件的限制不能加工止動檔肩,或部件必須縮減輪廓尺寸時,選用這種類型的
I. 軸承內外環採用什麼固定方式
止動環固定。
用軸用擋圈嵌在軸的溝槽內,主要用於軸向力不大及轉速不高時,用螺釘固定的軸端擋圈緊固,可用於在高轉速下承受大的軸向力,螺釘應有防松措施。
用錐形套定位、止動墊圈和圓螺母緊固,用於光軸上、內圈為圓錐孔的軸承。為了防止軸承在承受軸向載荷時,相對於軸或座孔產生軸向移動,軸承內圈與軸、外圈與座孔必須進行軸向固定,滾動軸承常用的內、外圈軸向固定方式。
(9)單向軸承外圈如何緊固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上、下軸套與軸承孔之間的接觸必須良好。如果不要求厚壁襯套的軸承孔作為基準,則應刮掉軸承背部,軸承的兩端應接近軸承。薄壁瓦只能使軸瓦的中心比軸承體的中心高0.1mm。
軸瓦安裝在軸承體內,無論軸向或徑向位移是否不允許,通常與軸瓦兩端的步驟停止定位或定位銷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