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式天鵝縫紉機質量怎麼樣
好。根據查詢老式天鵝縫紉機官網顯示得知,該縫紉機機殼的鐵材料是鑄鐵,也就是生鐵,因為鐵皮或者鋼板是有規則的,厚薄都一樣,然而縫紉機可是厚薄不一樣,有的地方則是實芯的,
② 縫紉機頭採用什麼方法鑄造
砂型鑄造就可以了呀。。。灰鐵的東西。。很容易。。只是下芯應該比較大
③ 縫紉機頭在大批量生產時宜採用什麼鑄造方法
以都用砂鑄,不過現在基本改用溶模精鑄了
④ 以前縫紉機架子什麼鐵做的
鑄鐵,好像是鑄造的
⑤ 鋁合金活塞、縫紉機頭、汽輪機葉片、發動機鋼背痛套大批量生產採用什麼鑄造方法
大批量的話,還是壓鑄比較好
⑥ 縫紉機的發展歷程
縫紉機的發展歷程:縫紉機行業經歷了由歐洲、美國向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的轉移後,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向中國全面轉移,21世紀初全球已有70%以上的縫紉機產量在中國。
但是,國內70%-90%的高端機市場被日本、德國企業所佔領。而在中低端縫紉機產品上,世界縫紉機產業已經完成了向中國轉移,產業轉移逐步向中高端產品延伸。
隨著縫紉機械製造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縫紉機械製造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縫紉機械製造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產業發展環境和產品購買者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縫紉機械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縫紉機械製造行業中的翹楚。
1869年,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訪問英國,歸國時帶回了一架鍍金勝家縫紉機,作為禮物送給慈禧太後。當時,英國媒體還報道了此事。
1880年左右,勝家公司在上海南京路(今南京東路446號)設立了上海豐公司。為了推銷產品,公司以較高的報酬僱用中國女工,經培訓後讓她們帶上縫紉機沿街表演,向市民介紹縫紉機的操作方法,很快勝家縫紉機就在上海成為眾所周知的先進制衣機器。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勝家幾乎成為縫紉機的代名詞,它也是較早進入中國的西方工業產品之一。在中國,最早的時候縫紉機被叫作「鐵車」、「洋機」、「針車」等。末代皇帝溥儀曾送給皇後婉容一台勝家縫紉機,可見當時它在中國還是一件稀罕物。
1905年,上海首先開始製造縫紉機零配件,並建立了一些零配件生產小作坊。
1928年,由上海協昌縫紉機廠生產出了第一台44-13型工業用縫紉機。同年,上海勝美縫紉機廠也生產出第一台家用縫紉機。
縫紉機縫和原理:
當針的尖端穿過織物時,它在一面向另一面拉出一個小線圈。織物下面的一個裝置會抓住這個線圈,然後將其包住另一根線或者同一根線的另一個線圈。在下面兩節中,我們將會看到這個系統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最簡單的線圈縫合是鏈式縫合。若要縫出鏈式縫合,縫紉機會在線的後面用相同長度的線打環。織物位於針下面的一塊金屬板上,用壓腳固定。每次縫合開始時,針穿過織物拉出一個線圈。一個做線圈的裝置在針拉出前抓住線圈,該裝置與針同步運動。一旦針拉出織物,送布牙裝置(稍後介紹)就會將織物往前拉。
當針再次穿過織物時,新的線圈將直接穿過前一個線圈的中間。做線圈的裝置會再次抓住線,圍繞下一個線圈做線圈。這樣,每個線圈都會把下一個線圈固定到位。
⑦ 下列鑄件在大批量生產時,應採用什麼鑄造方法為宜 鋁活塞、摩托車汽缸體、縫紉機頭、大模數齒輪銑刀、汽
鋁活塞用低壓鑄造,摩托車氣缸體用離心鑄造,縫紉機頭用實型鑄造,大模數齒輪銑刀用熔模鑄造
⑧ 工業縫紉機的外殼是什麼材料生鐵嗎
主題是鑄鐵 部分是鋁合金
⑨ 我想買芳華牌的505縫紉機,可是看到好多外包裝一樣的,不知道那種才是真正的芳華牌的大家有知道的嗎
一是看商標,芳華生產的縫紉機機身上都會印有紅色「芳華」字樣的商標。二是看線跡,芳華正品505縫紉機是8線跡的。10 線跡的是仿冒的偽劣產品。三是看專利號,芳華505縫紉機機身上會有一串專利號數字,是跟機身為一體的,不是印上去的,也不是貼上去的哦。以上三種方法足以辨別真偽。
⑩ 縫紉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是怎麼縫上去的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製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
1790年,英國的聖托馬斯發明縫制靴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的手搖縫紉機,這台縫紉機是用木材做機體,部分零件用金屬材料製造,它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台縫紉機。
1841年,法國的蒂莫尼埃設計和製造了實用的雙線鏈式線跡縫紉機;1846年,美國的豪取得曲線鎖式線跡縫紉機專利,縫紉速度為300針/分,效率超過五名手工操作的縫紉師;1851年,美國機械工人勝家獨立設計並製造出勝家縫紉機,縫紉速度為600針/分,並於1853年取得美國專利。此後,縫紉機便開始大量用於生產,並逐步增加了釘鈕扣、鎖鈕孔、加固、刺綉等功能。
1975年美國發明了微型計算機控制的家用多能縫紉機。專業性工業縫紉機發展更為廣泛,縫紉速度越來越高,如包縫機已達到1萬針/分。1979年,世界縫紉機的總產量達到15885000台,其中中國產量為5870000台,是世界上縫紉機產量最高的國家 。
縫紉機的分類方法很多,比較普遍的是按線跡和用途區分。縫紉機的線跡可歸納為鎖式線跡和鏈式線跡兩類。鎖式線跡最為常見,它由兩根縫線組成,像搓繩那樣相互交織起來,其交織點在縫料中間。從線跡的橫截面看,兩縫線像兩把鎖相互鎖住一樣,因而稱為鎖式線跡。這種線跡用在收縮率小的棉、毛織物或皮革等縫料,正面和反面形狀相同,如同一條虛線。線跡分布密實,縫紉的牢度一般超過手工縫紉。
鏈式線跡是由縫線的線環自連或互連而成,常用的有單線鏈式、雙線鏈式和三線包縫線跡。這種線跡的特點是線跡富有彈性,能隨縫料一起伸縮而不會崩斷縫線,適用於線制彈性織物的服裝或包縫容易鬆散的製品和衣坯等。
一般縫紉機都由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四部分組成。
機頭是縫紉機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鉤線、挑線、送料四個機構和繞線、壓料、落牙等輔助機構組成,各機構的運動合理地配合,循環工作,把縫料縫合起來。
機座分為台板和機箱兩種形式。台板式機座的台板起著支承機頭的作用,縫紉操作時當作工作台用。台板有多種式樣,有一斗或多斗折藏式、櫃式、寫字台式等。機箱式機座的機箱起著支承和貯藏機頭的作用,使縫紉機便於攜帶和保管。
縫紉機的傳動部分由機架、手搖器或電動機等部件構成。機架是機器的支柱,支承著台板和腳踏板。使用時操作者踩動腳踏板,通過曲柄帶動皮帶輪的旋轉,又通過皮帶帶動機頭旋轉。手搖器或電動機多數直接裝在機頭上。
縫紉機的附件包括機針、梭心、開刀、油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