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失蠟鑄造工藝怎麼去除蠟

失蠟鑄造工藝怎麼去除蠟

發布時間:2022-12-18 03:39:28

Ⅰ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什麼

製作模種→翻模具→翻制蠟型→配製石膏漿料→真空灌漿→硬化、乾燥→脫蠟,焙燒→熔銅→真空澆注→炸石膏→清理→切割水口→打磨、拋光、著色→成品入庫。

古代的工藝是在蠟模外面精細地塗上潮濕的粘土,然後一層一層厚厚的粘土塗上去,為下一步形成澆注青銅融液的空腔做准備。現代方法是先把蠟模在水玻璃溶液里浸泡,水玻璃又叫泡花鹼,化學名稱叫偏硅酸鈉,是一種黏合劑。在外面掛上5-6層的耐火材料,稍大型的物件甚至要掛8-9層之多。

失蠟法鑄造工藝的特點

曾侯乙墓尊盤底座為多條相互纏繞的龍,它們首尾相連,上下交錯,形成中間鏤空的多層雲紋狀圖案,這些圖案用普通精密鑄造工藝很難製造出來,而用失蠟法精密鑄造工藝,可以利用石蠟沒有強度、易於雕刻的特點。

用普通工具就可以雕刻出與所要得到的曾侯乙墓尊盤一樣的石蠟材質的工藝品,然後再附加澆注系統,塗料、脫蠟、澆注,就可以得到精美的曾侯乙墓尊盤。

Ⅱ 失蠟法鑄造工藝

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熔液,便鑄成器物。

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於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范線失蠟法出現之後逐漸消亡。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中國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



(2)失蠟鑄造工藝怎麼去除蠟擴展閱讀:

脫蠟法在中國的歷史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最早採用脫蠟法鑄造的青銅器是楚共王熊審盂,此外,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中期雲紋銅禁和隨州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青銅盤尊也是失蠟法製作的典型器物。

中國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於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范線失蠟法出現之後逐漸消亡。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中國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


Ⅲ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怎麼樣的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

失蠟法模具制好後,再用耐火的泥料等材料填充模具的空芯部分形成泥芯,並進一步對模具包敷製成外范。

外范固化定型後,對整個模具加熱烘烤,蜂蠟受熱後熔化並流失,這時整個鑄模就變成可以澆鑄的空殼。

銅水灌注在「空殼」的模具內冷卻後,經去殼、打磨、做舊,一件精美絕倫的仿古青銅器就展現於您的面前。失蠟法製成的模具造型可以達到玲瓏剔透的鏤空效果。

失蠟法的優點:

熔模精密鑄造最大的優點就是由於熔模鑄件有著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所以可減少機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較高的部位留少許加工餘量即可,甚至某些鑄件只留打磨、拋光餘量,不必機械加工即可使用。由此可見,採用熔模精密鑄造方法可大量節省機床設備和加工工時,大幅度節約金屬原材料。

熔模精密鑄造方法的另一優點是,它可以精密鑄造各種合金的復雜的鑄件,特別可以精密鑄造高溫合金鑄件。

如噴氣式發動機的葉片,其流線型外廓與冷卻用內腔,用機械加工工藝幾乎無法形成。用熔模精密鑄造工藝生產不僅可以做到批量生產,保證了鑄件的一致性,而且避免了機械加工後殘留刀紋的應力集中。

Ⅳ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什麼

工藝過程:

將蠟製成所要製作的型器樣式,後將耐高溫細泥漿淋至蠟型表面,並撒細沙在泥漿表層,反復多次,使之形成完整的型殼,乾燥後加溫使蠟質熔出,形成型腔,用以澆鑄銅液(即:紫銅加鉛、鋅、錫等金屬元素的溶液)。

完成澆鑄後,經去殼、打磨、做舊,一件精美絕倫的仿古青銅器就展現於您的面前。

一般用於鑄造立體結構非常復雜的,用常見合犯法既模具組合法所不能勝任的產品。

模型製作:

藝術家或模具製造商用蠟、粘土或其他材料創建原始模型。

蠟和油基粘土比較常用,因為這些材料比較柔軟。

Ⅳ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怎麼樣的

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是用泥料塑造熏爐腹部內芯,陰干後在芯上貼蠟片,並在蠟片上雕空、刻紋飾,形成腹部蠟模。

用蠟料塑制出熏爐的蟠龍形底座;然後,還是用蠟料,在底座下麵塑制出一個澆冒口;接著,將帶有澆冒口的蠟質底座,與腹部蠟模焊接組裝在一起,這就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蠟模。

在蠟模表面,用稀釋的泥漿反復塗敷,形成能夠承受銅液沖擊的厚度;陰干後,在泥漿層外,用草拌泥包覆,製成整體泥范。

石蠟法的步驟

將泥范的澆冒口朝上,向內澆注銅液。等銅液冷卻後,去除外范內芯,打磨精加工。將泥范的澆冒口朝下,入窯低溫烘焙。經過烘焙後,泥范不僅變硬,而且使得泥范內的蠟模融化,順著澆冒口流出。這樣,就自然而然在泥范與內芯之間形成了空腔,這個空腔就是即將鑄造成型的熏爐的造型。

失蠟法,是失模法的一種。失模法,就是用耐火造型材料包覆於可失性模之外,成為無范線的整體鑄型。這種可失性模的材料,是所有可融、可揮發、或經燃燒後只剩餘少量灰燼、因而易於清理的可成形材料,例如:堅硬的動物脂肪、蜂蠟、松香、植物纖維等。

Ⅵ 什麼是失蠟鑄造

失蠟法也稱「熔模法」,在過去,它曾被用來製作佛像、鈡、鼎等,但現在卻被用來製作各種產品、零件。例如,我們熟悉的一些產品如戒指,以及一些連桿、曲柄等零件,應用非常廣泛。

通常有以下步驟:

  1. 刮蠟製作原型;

  2. 用鑄砂等硬化原型;

  3. 融化蠟形成空腔;

  4. 將熔融金屬倒入型腔。

以戒指的鑄造為例,用作戒指原型的材料是「蠟」,因此可以輕松切削。使用特殊的工具手動刮蠟製作原型。當前,還可以在PC上設計3D CAD,CG等原型,然後通過3D列印製作原型。

接著用石膏在原型周圍固化並融化蠟可產生空腔。然後,將金屬倒入型腔並製成環。

簡單的文字可能說不清楚,失蠟法也是很重要的鑄造方法,詳細文章講解:原文鏈接

Ⅶ 古代青銅器失蠟法的實驗材料和步驟

失蠟鑄造也叫精密鑄造。藝術品也常用此種方式澆注。古代的藝術品大部分是此種方法。材料:蠟、制殼耐火材料(如石英砂、鋁礬土等)、粘結劑(如水玻璃、硅酸乙酯、硅溶膠等)第一步,設計工藝第二步,製作模具第三步,向模具里打蠟,再把蠟件取出。蠟件的形狀即澆注後鑄件的樣子第四步,修理蠟件第五步,將蠟件組到澆注系統上第六步,制殼。首先將組好的蠟件放到漿料桶中,沾上漿料,然後取出,把蠟件放到砂子中,這樣蠟件表面就會沾上一層砂子。晾乾。待這一層乾燥後,繼續這樣的程序,一般五至六層即可。最後一層只沾漿料,不沾砂子第七步,脫蠟。在制殼時,蠟件表面不是完全被砂子包住,而是在水口頂露出一部分,這時把蠟件放到設備中,加熱,把蠟熔化,流出。第八步,澆注。澆注時需要把殼預熱一下。第九步,振殼最後,清理

Ⅷ 什麼是失蠟法

失蠟法,是失模法的一種。失模法,就是用耐火造型材料包覆於可失性模之外,成為無范線的整體鑄型。這種可失性模的材料,是所有可融、可揮發、或經燃燒後只剩餘少量灰燼、因而易於清理的可成形材料,例如:堅硬的動物脂肪、蜂蠟、松香、植物纖維等。

早在1980年代,巴納發現,有繩紋提梁的青銅器,提樑上沒有范線痕跡,有些器耳有明顯的粗大纖維遺跡。他認為,這些提梁,是以繩狀物為模,用耐火材料包裹後,加以焚燒,模子被燒成灰燼,清理完灰燼後,在澆鑄成型。

(8)失蠟鑄造工藝怎麼去除蠟擴展閱讀

中國失蠟法鑄造技術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採用失蠟法鑄造青銅器,先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其他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然後往內澆灌熔液,鑄成器物。經漢唐到明清,失蠟法被一代代匠人傳承和發揚,歷久不衰。

20世紀40年代,大部分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採用精鍛工藝製造,容易斷裂,一位美國工程師借鑒失蠟法鑄造工藝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這位工程師將此方法改進,命名為熔模鑄造,使之成為生產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的關鍵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引進精鑄渦輪葉片技術的同時,榮科和師昌緒兩位院士聯手,用失蠟法結合石英管填充鑄模,完成精密鑄造後,用氫氟酸腐蝕去除石英管,成功製造出空心渦輪氣冷葉片。

Ⅸ 什麼是脫蠟鑄造法

脫蠟鑄造是玻璃加工成形方法之一,其主要過程是將玻璃加熱到高溫使其具有流動性,流入預先制好的模殼內成形。由於模殼是經由加熱後脫除蠟模而製得,故稱脫蠟鑄造。

一、介紹

由於含氧化鉛的玻璃(俗稱人造水晶)具有鑽石般的高折光率及在高溫下的高流動性,因此,鑄造玻璃常選用人造水晶為材質。在目前的中國市場上,一般將上述脫蠟鑄造鉛水晶玻璃製品稱作琉璃。採用脫蠟鑄造法可製作出造型復雜精美的工藝品。[1]二、脫蠟精密鑄造法 脫蠟鑄造工藝是由古代鑄造工藝發展而來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古代工匠就在青銅器的製造中廣泛採用了失蠟鑄造工藝。當時的工匠根據蜂蠟的可塑性和熱揮發性的特點,首先將蜂蠟雕刻成需要形狀的蠟模,再在蠟模外包裹黏土並預留一個小洞,晾乾後焙燒,使蠟模氣化揮發,同時黏土則成為陶瓷殼體,殼體內壁留下了蠟模的陰模。這時再將熔化的金屬沿小孔注入殼體,冷卻後打破殼體,即獲得所需的金屬鑄坯。現代失蠟鑄造技術的基本原理並無二致,只不過更加復雜精密。這主要體現在對蠟模的型位精確的要求更加嚴格。現代工藝中蠟模的獲得不只是對蠟的直接雕刻,還可以通過對金屬原模(版)的硅膠模壓得到陰模,再由硅膠陰模注蠟後得到蠟模。澆鑄材料也不再是黏土,而代以鑄造石膏。這樣的產品比古代的鑄件精細得多。流程編輯
脫蠟澆鑄的工序流程是:模具設計——開模具——注蠟(模)——修整蠟模(焊蠟模)——種蠟樹(——稱重)——製作殼模——殼模焙燒——澆鑄——振殼——清砂處理下面分別講述各個工序。

一 .製作產品模具

一般是模具是採用的鋁模也有使用鋼模的 但是使用起來不方便,廠里拿到圖紙工程部分根據圖紙設計出相應的模具,設計澆口。然後用鋁材通過數控機床一系列的加工,製造出模具。

二. 注蠟

模具開好後就可以進行注蠟操作了。注蠟操作應該注意對蠟溫、壓力以及膠模的壓緊等因素。

製作蠟模使用的蠟一般是蘭色的模型石蠟,其融化溫度在60℃左右,注蠟溫度在65℃左右。還有一些其他顏色的石蠟,性質略有不同。蠟溫及注射壓力是由注蠟機決定的。注蠟機的類別通常有風壓式和真空式兩種。這兩種注蠟機的注蠟原理基本相似,就是利用氣壓將熔融狀態的蠟注入膠模。兩者的區別在於真空式注蠟機能夠先將膠模抽真空,在向膠模注蠟;而風壓式注蠟機只能直接向膠模注蠟。所以通常操作以真空式注蠟機比較容易掌握,而風壓式注蠟機則需要具有一定的經驗。

注蠟機中的加熱器和感溫器能夠使蠟液達到並保持一定的溫度。通常注蠟機中蠟的溫度應該保持在70~75℃之間,這樣的溫度能夠保證蠟液的流動性。如果溫度過低,蠟液不易注滿蠟模,造成蠟模的殘缺;反之蠟液溫度過高,又會導致蠟液從膠模縫隙處溢出或從注蠟口溢出,容易形成飛邊或燙傷手指。

注蠟機蠟筒內的壓力是由外接氣泵提供的,一般應該保持在0.5~0.7at(或kgf/cm2)即0.051~0.071Bar之間,也可以根據蠟模的體積和復雜程度進行適當的調整。

注蠟之前,首先應該打開膠模,檢查膠模的完好性和清潔性。如果是使用過的膠模,就應該向膠模中尤其是形狀比較細小復雜的位置噴灑脫蠟劑(也可撒上少量滑石粉),以利於取出蠟模;其次應該預熱注蠟機,打開氣泵,調整好壓力和溫度。

注蠟時,應該用雙手將夾板(可以是有機玻璃板或木板、鋁板等)中的膠模夾緊,注意手指的分布應該使膠模受壓均勻;將膠模水口對准注蠟嘴平行推進,頂牢注蠟嘴後雙手不動,用腳輕輕踏合注蠟開關並隨即松開,雙手停留1~2秒後,將膠模放置片刻,即可打開膠模(如果膠模有底,應該首先將模底拉出),取出蠟模。蠟模取出後仔細檢查,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缺邊、斷腳等問題,這樣的蠟模就屬於廢品。如果是一些比較細小的缺陷,則應該進行蠟模的修整。
四. 修整蠟模

一般而言,注蠟後取出的蠟模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如飛邊、多重邊、斷爪、肉眼可見的砂眼、部分或整體結構變形、小孔不通、花頭線條不清晰、花頭搭邊等等。對於飛邊、多重邊、花頭不清晰、花頭搭邊等缺陷可以用手術刀片修光;對於砂眼、斷爪可以用焊蠟器進行焊補;小孔不通的可以用焊針穿透;對於蠟模的變形可以在40~50℃的熱水中進行校正.

另外,對於手寸不同的戒指,如果等到執模時再改指圈,無疑既費工又費料。所以一般的生產企業都是在修蠟模時直接改指圈。改指圈使用焊蠟器非常方便,焊好後用刀片修整一下焊縫即可。

五 . 焊樹組

蠟模經過修整後,需要種蠟樹,才能進行進一步的操作。

種蠟樹就是將製作好的蠟模按照一定的順序,用焊蠟器沿圓周方向依次分層地焊接在一根蠟棒上,使最終得到一棵形狀酷似大樹的蠟樹,再將蠟樹進行灌石膏等工序。種蠟樹的基本要求是,蠟模要排列有序,關鍵是蠟模之間不能接觸,既能夠保持一定的間隙,又能夠盡量多地將蠟模焊在蠟樹上,也就是說,一棵蠟樹上要盡量「種」上最多數量的蠟模,已滿足批量生產的需要。

種蠟樹必須「種」在一個圓形橡膠底盤上。這個橡膠底盤的直徑是與不銹鋼筒的內徑配套的。一般橡膠底盤的直徑有3吋、3吋半和4吋。底盤的正中心有一個突起的圓形凹孔,凹孔的直徑與蠟樹的蠟棒直徑相當。「種蠟樹」的第一步,就是將蠟棒頭部蘸一些融化的蠟液,趁熱插入底盤的凹孔中,使蠟棒與凹孔結合牢固。第二步,逐層將蠟模焊接在蠟棒上,可以從蠟棒底部開始(由下向上),也可以從蠟棒頭部開始(由上向下)。如果「種樹」的技術比較熟練,兩種方法操作起來的差別不大;但是一般使用從蠟棒頭部開始(從上向下)的方法比較多,因為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可以防止融化的蠟液滴落到焊好的蠟模上,能夠避免因蠟液滴落造成的不必要的返工。

種蠟樹的操作過程應該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種蠟樹的蠟模水道與蠟棒之間一般有45°的夾角,也就是說,蠟模的方向是傾斜向上的。只有這樣才能便於金水順利注入石膏模。這個夾角可以根據蠟模的大小和復雜程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小而復雜的蠟模可以減小夾角;反之,比較大的蠟模可以增大夾角。

2)在種蠟樹之前,應該首先對橡膠底盤進行稱重。種蠟樹完畢,再進行一次稱重。將這兩次稱重的結果相減,可以得出蠟樹的重量。將蠟樹的重量按石蠟與鑄造金屬的密度比例換算成金屬的重量,就可以估算出大概需要多少金屬進行澆鑄。

3)種蠟樹完畢,必須檢查蠟模是否都已焊牢。如果沒有焊牢,在灌石膏時就容易造成蠟模脫落,影響澆鑄的進行。最後,應該再檢查蠟模之間是否有足夠的間隙,蠟模若貼在一起,應該分開;如果蠟樹上有滴落的蠟滴,應該用刀片修去。

六. 制殼型

蠟模的烘焙是保證澆鑄正常進行的重要工序。一般而言,18K金的鑄模烘焙時間為6~12小時,鉑金的鑄模烘焙時間為12~20小時。烘焙的作用主要有:脫蠟、乾燥和澆鑄保溫。以18K金的烘焙為例,脫蠟溫度為0~350℃,保溫時間2小時;乾燥溫度為350~700℃,保溫時間2~3小時;澆鑄保溫溫度為600~500℃,保溫時間1~2小時。

最後就是鋼水澆鑄到做好的殼里

Ⅹ 除蠟工藝一般會使用什麼方法

在工業生產中的除蠟工藝,一般採用除蠟水來進行除蠟,配合噴淋、浸泡等清洗手段,可以很快的去除表面的蠟。並且不會損傷需要除蠟的基材

閱讀全文

與失蠟鑄造工藝怎麼去除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氨壓縮機皮帶傳動裝置 瀏覽:81
哪裡做養殖設備的多 瀏覽:206
廣州廣一閥門廠 瀏覽:242
閥門as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696
902軸承是什麼地方用的 瀏覽:179
維西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95
手持電動工具的導線長度不得超過多少米 瀏覽:551
閥門上面帶細管是什麼閥門 瀏覽:928
a6怎麼改啟動儀表 瀏覽:6
汽車儀表盤靜電干擾怎麼辦 瀏覽:766
白色儀表盤燈什麼顏色 瀏覽:265
ed工具箱2進不了游戲 瀏覽:555
冰櫃沒製冷紅燈不亮什麼原因 瀏覽:4
蒸汽和空氣管道用什麼閥門 瀏覽:964
球磨機支撐裝置的作用 瀏覽:75
機械設備有安全控制裝置 瀏覽:439
本田雅閣儀表盤有顆數是什麼標志 瀏覽:401
機械制圖如何繪畫表格 瀏覽:951
找墓用什麼器材 瀏覽:790
人受到超聲波有什麼反應 瀏覽: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