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幫助孩子增強前庭的平衡感
可以給他們進行一些運動,比如單腳站立和轉圈圈的方式來達到平衡。
❷ 感統課的秘密:前庭平衡覺訓練真不難,這些運動非常有效!
• 經常過於興奮,到處跑滿地打滾;
• 出現丟字、漏字、跳行;
• 語言發展遲緩,語言表達困難;
• 注意力不集中不專心,愛做小動作;
• 喜歡旋轉,但久轉不暈或一轉就暈;
• 總是跌倒或碰倒東西,但都不是出自孩子自願。
一、旋轉運動
孩子們喜歡不停地轉圈,直到把自己轉暈了,覺得很好玩,其實這就是屬於前庭平衡覺的一種訓練。
當孩子頭部以頸部為支點,做各個方向、角度的旋轉運動時,前庭覺得到刺激和按摩,從而幫助前庭神經發育成熟。
在感統訓練中,人體大陀螺、旋轉圓桶、旋轉木馬、旋轉椅子等都是訓練前庭平衡的項目。
大陀螺
讓孩子盤腿坐在大陀螺內,由家長或老師通過擺動大陀螺進行旋轉,或者是讓孩子盤腿坐在大陀螺中,孩子靠扭動自己的身體使大陀螺旋轉起來。
原地轉圈
讓孩子身體站直,在原地向同一方向轉圈,可按照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
二、搖晃運動
孩子坐搖搖車,往往樂此不疲,也因為在晃的過程中,他訓練了前庭平衡覺。通過對孩子進行適度地將搖晃的感覺輸入,可以促使其前庭系統正常化。在感統訓練中,採取腹卧位、仰卧位、側卧位、頭腳顛倒等體位進行千秋、吊床等都是訓練前庭平衡的項目。
吊纜
讓孩子輕松隨意地仰躺在網纜中,老師或家長協助做前後左右方位的旋轉搖晃擺動。
三、平衡運動
很多孩子在戶外時,就很喜歡走到馬路牙上張開雙臂走一走,這常被家長忽視的運動,恰恰也是一種訓練孩子前庭平衡覺的方式。
在感統訓練中,經常通過走平衡木、平衡板、平衡腳踏車、跳跳球、騎大馬等訓練前庭平衡覺。
獨腳凳
讓孩子用手扶住獨腳凳,坐在上面,雙手叉腰,抬起左腳或右腳,保持身體平衡,也可以讓孩子閉眼抬起左腳或右腳。
單腳站立
身體站直,雙手側平舉,單腳站立,另一隻腳抬高,與地面距離不低於10厘米。要求手伸直,腳盡量抬高,身體保持不晃動。
四、跳躍運動
彈跳運動是上下性質的直線加速運動,對前庭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感統訓練中,經常通過讓孩子蹦床、翻滾、墊上運動、袋鼠跳等訓練前庭平衡覺。
蹦床
讓孩子自由地在蹦床上跳躍,也可以與老師或者家長拋接球。另外,也可以指定跳躍高度,讓孩子盡量跳高。
跳跳球
讓孩子雙腳踩實跳板並夾緊圓球,同時用力向地面踩下,藉助球的反彈力量把身體彈起來,身體保持直立,抬頭挺胸。
五、加速度運動
通過大滑板、溜冰、接投球等帶來速度、位置、距離感覺變化的的運動訓練前庭平衡覺。
大滑板
讓孩子的身體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為中心,手向兩側伸平,頭頸部抬高。兩腳向後伸直並攏,身體呈飛機起飛狀,用手抓住滑梯的兩側用力往後拉,藉助反彈力向前滑行。
大滑板是訓練前庭平衡的必備器材,由大滑梯的高處向下滑行,這對前庭系統的刺激較強烈,亦可以促進抗重力反應。
六、姿勢反應運動
通過踩腳踏車、三級跳、爬行等訓練激發姿勢反射,加強前庭器官的穩定性,從而改善平衡功能。
平衡腳踏車
孩子腳踩低的踏板,手伸直,雙手握住把柄,保持身體平衡,用腳的力量踩踏,向前或向後移動。
❸ 感統訓練方法有哪些
鏈接:https://pan..com/s/1UpWOId255XVLWW7fWSxXSg
名師感統訓練課程(0-12歲)
這里有免費的名師感統訓練課程希望能幫助到您
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❹ 家庭感統訓練前庭覺篇
說到前庭覺,不了解的家長一定會誤以為是在人體前面的某個感覺系統,但實際上,前庭覺雖然帶個「前」字,它的大本營卻在大腦的後下方。
在大腦後下方腦乾的前面,有個微小的雷達式感應器官,叫做前庭神經核,以此組成的神經體系的功能,就是前庭覺。
通俗來講,前庭覺就像電腦的處理器一樣。
今天我們就著重來說說前庭覺失調的表現和干預方法。
前庭覺是什麼
前庭覺是大腦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感覺信息的輸入必須靠前庭覺過濾、整理和統合,讓大腦能正確了解環境的狀況。大腦輸出的訊息,也是由前庭覺來進行輕重緩急的調整,才能夠很快的讓大腦和身體取得協調。
此外,前庭覺還負責接受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的信息,然後進行過濾及辨識再傳入大腦。這樣會使大腦不至於太忙碌,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前庭覺失調有何表現
前庭覺敏感:
前庭覺遲鈍:
哪些原因會導致前庭覺失調
1. 媽媽在懷孕時,活動量不足、飲食不當或者出現長期、頻繁的負面情緒。
例如,在孕期仍然有抽煙、喝酒的不良習慣,就會導致臍帶這條給寶寶輸送營養的通道發生收縮,造成不良影響。
2. 寶寶出生後,搖抱不足、俯趴抬頭不足或爬行不足。
3. 有些家長把寶寶視若珍寶,禁止寶寶做各種「危險動作」,於是寶寶的寶寶鑽、爬、跑、跳或攀爬等活動不足。
4. 過早讓寶寶進行過多的靜態活動,如坐著讀、寫、算、繪畫等。
5. 允許寶寶長時間看電視、接觸電子產品,如電視寶寶、iPad寶寶等。
6. 寶寶的活動空間不足或活動范圍受限,如家中活動空間不足或長期讓寶寶坐在嬰兒車等。
改善前庭覺失調的家庭小 游戲
蹦蹦床上跳躍
目標 :彈跳運動是一種上下性質的直線加速運動,對前庭器官可以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通過蹦床跳躍,對前庭覺和本體覺以及肌肉的張力鍛煉有幫助。
操作要點 :上、下蹦床時注意孩子是否需要幫助。
如果孩子感覺緊張,家長可以先示範,熟悉後,孩子可以在蹦床上進行雙腳跳、單腳跳,自如的控制自己的身體。
延伸活動 :孩子躺在蹦床上閉上眼睛,家長在旁邊跳躍,對孩子的前庭覺的調節有更有幫助。
前滾翻和側滾翻
目標 :身體滾動翻轉是一種加速運動,以旋轉的方式刺激孩子的前庭器官,對孩子的前庭覺訓練很有幫助。
操作要點 :
前滾翻動作要領 :雙手支撐重心向前,兩腿蹬直、綳緊腳尖,然後頭、頸、背、腰、臀依次翻滾向前,到背部時收腹屈膝、蹲立。
側滾翻動作要領 :兩腳前後分立,哪只腳向前就從哪個方向側翻,身體翻滾的順序為肩、背、腰部側面和腿部側面。側滾翻是在前滾翻的基礎上形成的,兩個動作都是身體的自我保護動作。訓練前應先給孩子講解動作分解要領,在地上鋪好墊子,做好保護工作。
趴地推球
目標 :對手眼協調能力、手臂力量的訓練都有幫助作用,對前庭覺起到強化作用。
操作要點 :讓孩子趴在軟墊上,腹部著地,頭部、上肢、小腿、雙腳抬起來。
手心向外、五指相對把球推向牆壁,等球彈回後,再推球。
速度由慢到快,距離由近到遠,推球次數由少增多,可以自行調整。
活動延伸 :推球時腳部可以加個皮球或放上沙袋,增強孩子的注意力,增加連推數量或增加推球時間以提高 游戲 難度。
立定拍球或拍球行走
目標 :通過拍球,收縮頸部、背部肌肉,對眼球控制身體形象,視空間知覺等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操作要點 :雙腳分立,保持身體平衡,拍球時可以計數,加強注意力。
邊拍球邊行走,保持身體的平衡。
另外,可以讓孩子接受下列各種運動的訓練來預防前庭覺失調:
孩子走路的時候,喜歡走到道牙(路緣石)上面去,張開雙臂,通過這種方法來鍛煉平衡能力。
有時,他們喜歡彎下腰,從兩腿之間,倒過來看世界,這會讓他想起出生前三個月看到的那個倒立的世界。
孩子喜歡做一件事情,就是不停的轉圈,直到把自己轉暈了,覺得很好玩,他們還會發現先正著轉幾圈,之後倒過來轉一下,暈的程度會降低很多,這都是屬於一種平衡的學習。
孩子坐搖搖車,往往樂此不疲,也因為在晃的過程中,他得到了一種過去從未有過的感覺——平衡訓練。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最好使用搖籃或者經常搖抱小孩,使孩子前庭覺得到鍛煉。
大點的孩子,可以多玩一些如電動木馬,坐電動玩具,滑板,盪秋天,跳彈簧墊等活動,這些對於孩子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前庭覺敏感的孩子出現了如惡心,嘔吐等反應,家長應該給與孩子心理上的支持,並且鼓勵孩子堅持從事這些活動。
只要適度加強保護,並且循序漸進,孩子就會逐漸的適應和改善。
*注意:在沒有專業人士指導的情況下,感統訓練過量,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永久不可逆的傷害。
❺ 感統訓練器材有哪些
《名師感統訓練課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❻ 感統訓練維貝尼早教都有哪些感統器材
感統器材會有很多的,經常用到的比如說球池,大龍球鍛煉前庭覺的,大滑板,彩虹傘等
❼ 前庭覺失調怎麼訓練
對於前庭覺失調的孩子最主要的前庭覺的訓練方法,主要是六類運動。
前庭覺感統失調的表現和訓練方法旋轉抱筒、旋轉木馬、旋轉座椅等
搖晃運動:鞦韆上的,大龍球上的,床上的,父母把孩子抬起來搖晃。
平衡運動:踩平衡板,走平衡木等。
跳躍性運動:蹦床、跳球、有彈性的床上跳等。
要求一定姿勢的運動:踩踏車;三級跳;特別是小孩子的爬行。
帶來速度感、位置感、距離感變化的運動:滑板車;接、投球的游戲。
在訓練中要注意的是,這些活動完全是可以組合起來同時進行的。一般來說,前庭覺的訓練強度必須根據孩子的現有水平來定,過低可能毫無效果,過高則可能引發不適的反應,如嘔吐等。
❽ 原來鍛煉前庭平衡覺,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美國心理學家之父,威廉·詹姆士曾說:「孩子能夠克服注意力轉移的問題,是其形成判斷力、性格和意志的基礎。所以,培養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教育,才是最優秀的教育!
據調查,在我國有75%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是難以集中的,無法達到課堂要求以及學習效果,從而導致學習困難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通常有以下表現
1、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左摸摸右看看,容易受到外界干擾;
2、做事粗心大意,虎頭蛇尾,大題不會做,小題總出錯;
3、記憶力特差,單詞、課文、知識點記不住,剛教過轉眼就忘;
4、做作業拖拉,一會要喝水、一會要吃東西,總是有各種借口;
5、課堂隨便插嘴、違反紀律,打擾老師教學;
6、智力非常優秀,但成績卻與之不符,丟三落四,有始無終。
以上幾點是不是令家長朋友們特別頭疼,並對此一籌莫展?這里我告訴大家一個方法,可以通過鍛煉前庭平衡覺的功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哦!
前庭平衡覺
前庭平衡覺是指利用內耳的三對半規管及耳石來探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保持身體的平衡。前庭核在懷孕後第九周就已經出現,在第十周或第十一周便開始發揮功能。在子宮中到第五個月,前庭系統已發展的很好。所以,出生不久的孩子即使在半睡時也知道抱他的人停止走動了。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啊!
前庭覺是大腦功能的門檻,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訊息,並作過濾及辯識再傳入大腦,使大腦不至於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別成長後視、聽性質的學習,前庭覺的影響最大。
如何鍛煉前庭平衡覺?
可以通過運動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以下運動都可以刺激孩子的平衡能力:
1. 旋轉運動:旋轉木馬、旋轉椅子、甚至讓孩子在原地打轉等 游戲 都有助於訓練孩子的前庭覺。
2. 搖晃運動:讓寶寶採取俯卧位、仰卧位、側卧位、頭腳顛倒等不同的體外進行鞦韆、吊床等 游戲 。
3. 平衡運動:走平衡木、平衡板等。有些孩子喜歡走花壇、走邊邊等這也可以訓練平衡能力。
4. 跳躍性運動:蹦床、翻滾、墊上運動等。
5. 兒童踏板車、沙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姿勢反應性運動。讓寶寶騎扭扭車、滑板車、自行車等也可以訓練孩子的速度感、位置感和距離感。
6. 除此以外,跳繩、拍球、上下台階、單腳跳等都可以訓練孩子的前庭覺。
今天我整理了一些簡便易行、效果明顯的前庭覺 游戲 ,希望能幫助家長們鍛煉孩子的前庭平衡,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大籠球 游戲
適合年齡 :3歲 12歲
主要目的 :訓練寶寶對重力的感受與身體平衡。
游戲 方式 :讓兒童俯卧或仰卧在大龍球上,家長雙手抓住孩子的雙腳,讓兒童在球上,使其身體力量適當地在各部位擠壓。
走直線 游戲
適合年齡 :2歲~4歲
主要目的 :能極大地鍛煉寶寶的平衡感和協調能力
游戲 方式 :在房間的地上設計出一條直線,可以是毛線,也可以是貼紙,讓寶寶腳尖頂著腳後跟沿著直線走,這個 游戲 對2、3歲的寶寶來說還是比較有挑戰性的。起初可以拉著寶寶的手走,再慢慢讓寶寶自己嘗試。為了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可以讓寶寶做運送任務,比如把玩偶從一端送到另一端。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要讓寶寶因為心急走路而摔倒,不然會打擊寶寶的 游戲 積極性。
踩石頭 游戲
適合年齡 :3歲~12歲
主要目的 :鍛煉兒童平衡協調能力
游戲 方式 :可以給寶寶設計一個場景模式——踩著石頭過河。石頭可以用彩紙剪成圓形來代替,或者如果家裡有類似半圓球之類的道具就更好了,小碗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意防滑。我們可以告訴寶寶,現在面前是一條小河,我們要踩著石頭才能到河對面去,如果踩不到上面就會掉進小河,要重新開始哦。可以在對面放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激發寶寶的 游戲 興趣,剛開始可以拉著寶寶的手一起走,熟悉之後就可以自己嘗試了。
踩踏平衡板
適合年齡 :3歲~12歲
主要目的 :鍛煉寶寶的身體協調性
游戲 方式 :其實平衡踩踏板是有專門的教具的,但是我們在家中可以找代替的物品。比如,找一根圓柱形的泡沫讓娃踩,很多快遞包裝里都有,再或者給娃制個類似的翹板,家長輔助讓孩子進行踩踏活動。
注意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礎,然而注意力並不是天生的,仍然需要後天訓練,孩子的注意力需要身體各部分感覺器官能准確獲取信息,通過大腦進行處理分配,並使肢體及感覺器官作出適應性反應。感知覺能力越准確,協調性越好,反應速度及正確率高,注意力自然更加地集中。
若想要快速、有效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帶孩子到專業感統機構如全納優童,進行一對一感統測評,了解孩子注意力發展情況,進行專業性,針對性感統訓練。
重點
全納優童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全納優童注意力課程主要通過 生理、心理、認知 三方面能力進行訓練提升!
生理方面
通過針對性的感覺統合訓練,平衡孩子的感統器官,調節孩子的前庭覺、本體覺、觸覺、視知覺、聽知覺等影響孩子注意力的重要感官的功能。
心理方面
通過情緒引導、行為控制、學習策略、學習方法,讓孩子在喜歡、好奇、感興趣的前提下進行操作,使孩子快速進入到自控狀態,從而達到注意力持久集中的效果。
認知方面
通過國外進口的認知教具和注意力專項訓練圖卡,讓孩子以動手操作的形式,統一把大腦中處於游離狀態的腦細胞激活,從而訓練和提升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聽覺專注力等能力。
❾ 如何利用前庭功能訓練教具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前言感覺統合訓練在我國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迅速,在康復機構、特殊教育學校、學前教育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雖然廣為應用,但發展良莠不齊。要麼把感統教具簡單的看做了玩具,而操作僅僅是教兒童如何去使用玩具或者如何與兒童玩玩具;要麼是無視兒童發展現狀,簡單的套用訓練計劃進行康復訓練,諸如此類現象在感統訓練領域較為常見。
全納優童教育將分為五個板塊:感統訓練中的觸覺功能訓練、前庭功能訓練、本體功能訓練、視知覺訓練功能及聽知覺功能訓練。
為解決廣大家長朋友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今天我為大家介紹前庭功能訓練的感統教具。
6.平衡台
讓孩子站在或坐在平衡板上,雙手抓緊吊纜,做前後左右晃動,同時保持身體平衡。調節固有前庭感覺,發展平衡力。
❿ 如何訓練寶寶的前庭覺
前庭功能訓練前庭功能不良會給個體的生活、學習以及其他心理活動造成諸多不利影響,如難以精確高效完成肢體動作、平衡控制性差、注意力不集中,以及閱讀、聽寫及寫字上的困難等。根據前庭器官的結構及其適宜刺激,前庭功能訓練的基本方法是使兒童軀體出於「失衡狀態」,前庭器官得到速度刺激,具體採取以下刺激形式來實施訓練。01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前庭覺,提高孩子的視知覺、聽知覺和自身控制能力,促進孩子在上課時集中注意力。2主要感統器材1.滑梯俯卧在滑板上,雙手抓住滑梯兩側用力向下滑,滑下時雙臂朝前伸展,雙腿並攏頭抬高。強烈刺激前庭體系,頭部、頸肌同時收縮,促進身體保護伸展行為的成熟。
2.滑板爬調節前庭感覺和觸覺,引發豐富的平衡反應,運動中大量的視覺情報,脊髓及四肢的本體感,使整體感覺統合運作功能積極發展3.圓筒帽俯卧在網纜中,頭部抬高向前,指導者協助前後擺動,讓孩子在擺動中用雙手從左至右,從上往下按次序插棍。強化前庭刺激及作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4.圓筒吊纜孩子屈曲身體,用手緊抱圓筒並保持身體平衡,做前後左右大回轉。促進身體協調以及固有前庭感覺輸入統合。5.獨腳凳坐在獨腳椅上,手平伸,雙腳交叉踢高或單腳連續踢,身體保持平衡。練習伸展和保持平衡,協調身體,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覺機能。6.平衡台讓孩子站在或坐在平衡板上,雙手抓緊吊纜,做前後左右晃動,同時保持身體平衡。調節固有前庭感覺,發展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