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鑄造件尺寸前期良好,為什麼近期尺寸逐漸偏小
有沒有砂芯?看砂芯模具有沒有問題,污垢什麼的,另外模具也有磨損,尺寸小一點很正常,還有就是型砂,型砂的緊實度也會有影響
Ⅱ 鋁合金(ACD12)鑄造產品兩孔距離變小如何改善
問題描述:壓鑄模具型芯間距是ok的,但是,型芯鑄孔尺寸超下限,NG。
這是因為壓鑄件該部位的壁厚比較厚,鋁合金收縮率超過0.5%造成的。
我們以前的公司,一般都是通過修改模具,一勞永逸修正尺寸。
解決方法一:把其中一根型芯的安裝孔擴大幾絲,向增大尺寸的方向,用線切割重新切割型芯孔,移動型芯的圓心位置,使型芯間距增大。
維修模具雖然費力,但是,壓鑄件尺寸以後100%合格。
解決方法二:用工藝的方法,就是用最低的鋁合金溫度(如600攝氏度)來鑄造產品。缺點:會造成壓鑄件冷隔流痕發黑等缺陷;而且,效果可能會波動不穩定。
求採納!
Ⅲ 怎麼樣才能讓鑄造模縮水小一點,怎麼樣把鋼水倒在模型里不會縮水,變短或者縮水均勻大家幫幫忙不會的勿打
不讓鑄件縮水是不可能的,而且強行阻止鑄件凝固時的收縮,會增加鑄件鑄造應力,導致鑄件變形甚至開裂。為保證鑄件尺寸精確的話,可以根據鑄件的尺寸大小,以及鑄件結構判斷自由收縮與受阻收縮,然後採用不同的縮尺製作模型就可以了。
Ⅳ 鑄造品的角部全部需要倒角的原因是從安全考慮對不對為什麼
1,鐵水的流動條件更好;
2,主要是應力問題,我們廠鑄過鏈軌板,圓角小於R5時,開裂基本在預料之中。
3,一般來說,鑄鋼的圓角比鑄鐵的大些。
Ⅳ 地彈門開啟凈空寬度偏小,怎麼整改
A.畫線,使地彈簧轉軸中心與門夾轉軸重合.B.根據說明書和實物在地面開孔,孔的大小要與地彈簧殼體配緊,不能松動.C.將地彈簧放入開好的孔內擺正.D.抬起裝好門夾的門扇,使地彈簧的轉軸插入門扇的轉軸孔內.E.調節地彈簧三個方向的螺絲.保持門扇垂直,及上下轉動軸心重合.F.調節關門的速度.G.蓋上地彈簧裝飾蓋地彈簧的安裝精度對其使用壽命影響很大。地彈簧的質量缺陷主要有:本體漏油和地軸偏心。本體漏油是由於地彈簧鑄造加工工藝造成,鑄造過程中如果造成砂眼在安裝後本體內部液壓力加大,而造成漏油現象。地軸偏心可導致門體安裝後偏離門扇中心線,雖然通過本體位置調整可以彌補一些質量缺陷,但是最好還是聯系生產商予以更換。地彈簧使用壽命的終結就是軸心漏油和彈力減弱,如果天軸與地彈簧主軸的軸心連線不嚴格垂直地面,門扇的運動就會對地彈簧帶來極大的扭力,增大主軸與軸承之間磨損,最終導致軸心漏油。彈簧在長期拉伸運動後不可避免的會使彈力減弱。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望採納。
Ⅵ 請問在鑄造中倒角去多少比較合適還有拔模斜度的范圍
我以前設計滑輪模具的時候,倒角一般R3,金屬件的話一般R0.5-1估計就差不多,拔模斜度這個沒具體的,主要考慮脫模容易就好,我們以前用的事4°,如果產品簡單的,不厚的話1°、2°都可以的。
Ⅶ 徐州豐縣環保局,以後鑄造怎麼整改
為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減少鑄造企業污染物排放,推動我縣鑄造行業健康協調發展,根據國家工信部《鑄造行業准入公告管理辦法》、《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實施細則》等文件精神,特製定本方案。
找鑄件訂單,咨詢鑄造技術問題,請登錄【鑄件訂單網】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產業升級、企業准入為目標,以防止環境污染為宗旨,立足我縣鑄造行業發展現狀,按照「規范提升、關停取締」的總體思路,創新工作方式,加大整合、整治力度,促進我縣鑄造產業提升和污染物排放達標,按要求逐步達到國家和省鑄造企業准入條件。
二、工作目標
按照「關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園一批、規范提升一批」的基本思路,嚴格執行工信、環保、能源、國土、衛生等方面法律法規,對全縣鑄造企業和有鑄造生產環節的相關企業開展專項整治,在2014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三、實施步驟
專項整治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部署發動階段(2014年12月12日-12月31日)
層層發動,精心組織,迅速行動,貫徹落實專項整治工作各項任務。召開行業座談會,宣傳貫徹實施辦法,促使鑄造企業自願開展關停、轉型升級的各項工作,分類拿出集體整改整合辦法。在2014年12月20日前,縣政府、鄉鎮政府和鑄造企業簽訂整治提升、搬遷入園或關閉停產的三方協議。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4年1月1日-6月31日)
1.原地整治提升企業。對規模較大,工藝設備比較先進、管理相對規范的鑄造園區內的虹光鑄造、群山鑄造、寶特鑄造等11家企業,新興園區的銳利公司等,對照鑄造行業准入條件,進行整改、規范,力爭今年獲得國家准入公告。對規模較小,潛力較大的鑄造企業,通過改造提升,生產能力要達到4000噸以上(鑄鋼企業3000噸以上),產值3000萬元以上,沖天爐熔化能力達到3噸/小時以上,能耗小於140千克標准煤/噸金屬液,2014年6月31日之前完成改造工作。(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2.就地整合企業。對相鄰企業,所在鄉鎮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鼓勵和幫助其就地整合重組改造,有關鄉鎮政府要在2014年1月31日前拿出企業就地整合重組改造方案,上報縣政府,2014年6月31日前完成整合重組改造任務。(責任單位:有關鄉鎮政府,配合單位:縣發改局、國土局、工商局、供電公司)
3.搬遷到園區或創業輔導基地。加快鑄造園區擴區和武豪緊固件製造有限公司建設進度,盡快建成鑄造創業輔導基地,對分散在鑄造園區、開發區以外,又無條件進行就地改造整治提升的小鑄造企業,要鼓勵其聯合搬遷到小寨鑄造園區創業輔導基地或雙塔鑄造產業創業輔導基地。進入鑄造創業輔導基地企業要嚴格按照新建企業准入標准進行建設,實行統一熔煉、統一退火、統一檢測、統一辦公用地,鑄造車間按加工類型進行集約分布。2014年6月31日完成此項工作。(責任單位:有關鄉鎮政府,配合單位:縣環保局、國土局、工商局、供電公司)
4.強制關閉企業。對不能就地改造、不能就地整合重組、不能搬遷的「三不能」小企業要拆除設備,強制關閉。關閉停產企業必須在2014年6月31日前完成。(責任單位:縣環保局,配合單位:有關鄉鎮政府、縣國土局、工商局、供電公司)
(三)鞏固提高階段(2014年7月1日-12月31日)
指導幫助未獲得准入的企業完善手續,力爭全部獲得准入;加強准入企業的跟蹤檢查,避免出現反彈;組織相關部門對企業整治情況進行驗收,建立長效機制,鞏固專項整治工作成果。(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環保局)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組織,加強領導。成立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相關縣領導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鑄造行業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分解落實整治任務,明確責任,限期推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地點設在縣發改局,具體負責綜合協調、政策解釋、業務指導、審核把關、督促調度等工作。
2.要素保障,推進整治。
(1)土地要素保障。對於就地整治和搬遷進園的企業,以所在鄉鎮或園區為主,縣住建、國土等部門配合做好項目規劃、土地調規工作,優先解決用地指標,保障企業整治工作順利推進。
(2)資金要素保障。一是金融部門對整治提升的鑄造企業,要優先支持,落實好貸款。二是對於原地整治提升的企業和搬遷到園區的企業,縣發改局要積極幫助上報省、市技改專項資金項目,爭取獲得資金支持。原地整治提升的企業兩年內按上年新增稅收地方留成部分50%給予獎勵。改造逾期或改造後未達到標準的企業不能享受獎勵政策。對搬遷至園區和創業輔導的企業,待建設完畢達到標准後,三年內按新增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給予全額獎勵。未按規定期限完成搬遷或搬遷後未達到標準的企業不能享受獎勵政策。三是對手續齊全的強制關停企業,縣發改局要積極幫助上報爭取關閉小企業專項資金補助。
3.強化責任,嚴格獎懲。各責任部門要各司其職,協調聯動,對推諉扯皮、進展遲緩的給予黃牌警告。整治結束後,縣政府將對各有關單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考核評比,對貢獻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作為年終考核優秀領導班子的主要依據之一。對按期未完成整治任務的單位,實施年終考核一票否決,單位主要負責人不得參與評優或者被推薦為先進個人。
Ⅷ 鑄造的時候用的冒口過大或過小有什麼害處
冒口過小,會導致鑄造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不易排出,鑄件易形成氣孔、疏鬆等缺陷,還有可能產生變形。
冒口過大,砂型結構不穩,易塌箱,或者形成夾砂結疤等缺陷。
冒口過大還會導致氣體逸出過快,使鑄件質量下降,表面質量不好。
另外冒口過大還會導致金屬液填充動力不足,造成鑄不滿,易在拐角處等形成缺陷。
Ⅸ 鋁合金重力鑄造中各種缺陷 產生原因和解決方法
鋁鑄件常見缺陷及整改辦法
1、欠鑄(澆不足、輪廓不清、邊角殘缺):
形成原因:
(1)鋁液流動性不強,液中含氣量高,氧化皮較多。
(2)澆鑄系統不良原因。內澆口截面太小。
(3)排氣條件不良原因。排氣不暢,塗料過多,模溫過高導致型腔內氣壓高使氣體不易排出。
防止辦法:
(1)提高鋁液流動性,尤其是精煉和扒渣。適當提高澆溫和模溫。提高澆鑄速度。改進鑄件結構,調整厚度餘量,設輔助筋通道等。
(2)增大內澆口截面積。
(3)改善排氣條件,增設液流槽和排氣線,深凹型腔處開設排氣塞。使塗料薄而均勻,並待乾燥後再合模。
2、裂紋:
特徵:毛坯被破壞或斷開,形成細長裂縫,呈不規則線狀,有穿透和不穿透二種,在外力作用下呈發展趨勢。冷、熱裂的區別:冷裂縫處金屬未被氧化,熱裂縫處被氧化。
形成原因:
(1)鑄件結構欠合理,收縮受阻鑄造圓角太小。
(2)頂出裝置發生偏斜,受力不勻。
(3)模溫過低或過高,嚴重拉傷而開裂。
(4)合金中有害元素超標,伸長率下降。
防止方法:
(1)改進鑄件結構,減小壁厚差,增大圓角和圓弧R,設置工藝筋使截面變化平緩。
(2)修正模具。
(3)調整模溫到工作溫度,去除倒斜度和不平整現象,避免拉裂。
(4)控制好鋁塗成份,成其是有害元素成份。
3、冷隔:
特徵:液流對接或搭接處有痕跡,其交接邊緣圓滑,在外力作用下有繼續發展趨勢。
形成原因:
(1)液流流動性差。
(2)液流分股填充融合不良或流程太長。
(3)填充溫充太低或排氣不良。
(4)充型壓力不足。
防止方法:
(1)適當提高鋁液溫度和模具溫度,檢查調整合金成份。
(2)使充填充分,合理布置溢流槽。
(3)提高澆鑄速度,改善排氣。
(4)增大充型壓力。
4、凹陷:
特徵:在平滑表面上出現的凹陷部分。
形成原因:
(1)鑄件結構不合理,在局部厚實部位產生熱節。
(2)合金收縮率大。
(3)澆口截面積太小。
(4)模溫太高。
防止方法:
(1)改進鑄件結構,壁厚盡量均勻,多用過渡性連接,厚實部位可用鑲件消除熱節。
(2)減小合金收縮率。
(3)適當增大內澆口截面面積。
(4)降低鋁液溫度和模具溫度,採用溫控和冷卻裝置,改善模具熱平衡條件,改善模具排氣條件,使用發氣量少的塗料。
5、氣泡
特徵:鑄件表皮下,聚集氣體鼓脹所形成的泡。
形成原因:
(1)模具溫度太高。
(2)充型速度太快,金屬液流捲入氣體。
(3)塗料發氣量大,用量多,澆鑄前未揮發完畢,氣體被包在鑄件表層。
(4)排氣不暢。
(5)開模過早。
(6)鋁液溫度高。
防止方法:
(1)冷卻模具至工作溫度。
(2)降低充型速度,避免渦流包氣。
(3)選用發氣量小的塗料,用量薄而均勻,徹底揮發後合模。
(4)清理和增設排氣槽。
(5)修正開模時間。
(6)修正熔煉工藝。
6、氣孔(氣、渣孔)
特徵:捲入鑄件內部的氣體所形成的形狀規則,表面較光滑的孔洞。
形成原因:
(1)鋁液進入型腔產生正面撞擊,產生漩渦。
(2)充型速度太快,產生湍流。
(3)排氣不暢。
(4)模具型腔位置太深。
(5)塗料過多,填充前未揮發完畢。
(6)爐料不幹凈,精煉不良。
(7)模腔內有雜物,過濾網不符合要求或放置不當。
(8)機械加工餘量大。
防止方法:
(1)選擇有利於型腔內氣體排除的導流形狀,避免鋁液先封閉分型面上的排溢系統。
(2)降低充型速度。
(3)在型腔最後填充部位開設溢流槽和排氣道,並避免被金屬液封閉。
(4)深腔處開設排氣塞,採用鑲拼形式增加排氣。
(5)塗料用量薄而均勻。
(6)爐料必須處理干凈、乾燥,嚴格遵守熔煉工藝。
(7)用風槍清潔模腔,過濾網製作符合工藝要求並按規定擺放。
(8)在加湯前後扒干凈機台保溫爐內的渣。
(9)調整慢速充型和快速充型的轉換點。
7、縮孔特徵:鑄件在冷凝過程中,由於內部補償不足所造成的形狀不規則,表面粗糙的孔洞。
形成原因:
(1)鋁液澆鑄溫度高。
(2)鑄件結構壁厚不均勻,產生熱節。
(3)補縮壓力低。
(4)內澆口較小。
(5)模具的局部溫度偏高。
防止方法:
(1)遵守作業標准,降低澆鑄溫度。
(2)改進鑄件結構,消除金屬積聚部位,緩慢過渡。
(3)加大補縮壓力。
(4)增加暗冒口,以利壓力很好的傳遞。
(5)調整塗料厚度,控制模具的局部溫度。
8、花紋
特徵:鑄件表面上呈現光滑條紋,肉眼可見,但用手感覺不出,顏色不同與基體金屬紋路,用0#砂紙稍擦即可除去。
形成原因:
(1)充型速度太快。
(2)塗料用量太多。
(3)模具溫度低。
防止方面:
(1)降低充型速度
(2)塗料用量薄而均勻。
(3)提高模具溫度。
9、變形
特徵:鑄件幾何形狀與設計要求不符的整體變形。
形成原因:
(1)鑄件結構設計不良,引起不均勻的收縮。
(2)開模過早,鑄件剛性不夠。
(3)鑄造斜度小,脫模困難。
(4)取置鑄件的操件不當。
(5)鑄件冷卻時急冷起引的變形。
防止方法:
(1)改進鑄件結構,使壁厚均勻。
(2)確定最佳開模時間,增加鑄件剛性。
(3)放大鑄造斜度。
(4)取放鑄件應小心,輕取輕放。
(5)放置在空氣中緩慢冷卻。
10、錯位
特徵:鑄件一部分與另一部分在分型面錯開,發生相對位移。
形成原因:
(1)模具鑲塊位移。
(2)模具導向件磨損。
(3)模具製造、裝配精美度。
防止方法:
(1)調整鑲塊加以緊固。
(2)交換導向部件。
(3)進行修整,消除誤差。
11、縮松
特徵:在X-RAY的探射下,部位呈點狀、曲線裝、或塊裝的透明狀。
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附低壓鑄造輪轂冷卻方向和輪轂各個部分說明):
鑄件的凝固順序:
A環--B環--(C環、D環)--輻條--斜坡--PCD--分流錐--湯口。A、B環縮松:
(1)適當加快充型速度。
(2)補噴保溫塗料。
(3)塗料太厚或何溫性能差,則擦乾凈塗料後再補噴。
(4)縮短鑄造周期。
C環縮松:
(1)推遲或關掉輪網與輻條交接處風道。
(2)上模輻條補噴保溫塗料,塗料太厚擦乾凈重噴。
(3)可適當加快充型速度。
輻條根部(輻條與輪網交接處)
(1)在上模對應處拉排氣線。
(2)補噴上、下模輻條處的塗料。
(3)適當縮短或延遲上、下模斜坡、PCD處的冷卻參數。
(4)對應處塗料太厚擦乾凈重噴,建議補噴39#塗料。
(5)適當縮短鑄造周期。
斜坡縮松:
(1)推遲或關掉分流錐冷卻參數。
(3)上、下模斜坡冷卻時間延長,期待時間縮短。
(4)局部噴水冷卻。
(5)塗料太厚擦乾凈重噴。
PCD縮松:
(1)適當延長保壓時間及鑄造周期。
(2)適當提前或延長PCD處的冷卻參數。
(3)在上模PCD和下模PCD處採用處吹風或噴水處理。
解決壓鑄件及其它鑄造件縮孔縮松問題的終極方法
Ⅹ 壓鑄鋁件常見不良現象有那些對應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1、常見的不良現象有:有產品表面起皺和起皺。
根據羅啟全《壓鑄工藝及設備模具實用手冊》第一章:
表面起皺:產品表面形成的不規則褶皺,主要出現在壁較薄的前段部分。
起皺:鑲件附近的圓柱狀部分,表面的皮膜出現起皺現象起皺的表面部分,根據發生狀態有差異。
2、解決方法
根據羅啟全《壓鑄工藝及設備模具實用手冊》第一章:
表面起皺解決方法:排氣徹底,清除多餘的脫模劑。調整高速高壓區的位置以防止溶液降溫;
起皺解決方法:對模具進行預熱,在設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生產是很重要的,將模具溫度設定在適當的范圍。
壓鑄機設計規范
壓鑄件的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壓鑄件壁厚、壓鑄件鑄造圓角和脫模斜度、加強筋、壓鑄件上鑄孔和孔到邊緣的最小距離、壓鑄件上的長方形孔和槽、壓鑄件內的嵌件、壓鑄件的加工餘量七個方面 。
1、鑄造圓角設計規范
通常壓鑄件各個部分相交應有圓角(分型面處除外),可使金屬填充時流動平穩,氣體也較容易排出,並可避免因銳角而產生裂紋。對於需要進行電鍍和塗飾的壓鑄件,圓角可以均勻鍍層,防止尖角處塗料堆積。壓鑄件的圓角半徑R一般不宜小於1mm,最小圓角半徑為0.5 mm。
2、壓鑄件內的嵌件設計規范
首先,壓鑄件上的嵌件數量不宜過多;其次,嵌件與壓鑄件的連接必須牢固,同時要求在嵌件上開槽、凸起、滾花等;再次,嵌件必須避免有尖角,以利安放並防止鑄件應力集中,鑄件和嵌件之間如有嚴重的電化腐蝕作用,則嵌件表面需要鍍層保護;
最後,有嵌件的鑄件應避免熱處理,以免因兩種金屬的相變而引起體積變化,使嵌件松動。
3、壓鑄件壁厚的設計規范
薄壁比厚壁壓鑄件具備更高的強度和更好的緻密性,鑒於此,壓鑄件設計中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在保證鑄件具有足夠強度和剛性的前提下應該盡可能減少壁厚,並保持壁厚具有均勻性。
實踐證明,壓鑄件壁厚設計一般以2.5-4mm為宜,壁厚超過6mm的零件不宜採用壓鑄工藝生產。壓鑄件壁太厚、壁太薄對鑄件質量影響的表現:如果設計中鑄件壁太薄,會使金屬熔接不好,直接影響鑄件強度,同時會給成型造成困難;
壁太厚或者嚴重不均勻時,容易產生縮癟及裂紋,另一方面,隨著壁厚的增加,鑄件內部氣孔、縮松等缺陷也隨之增多,同樣會降低鑄件強度,影響鑄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