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軸承安裝方法及注意事項
軸承的安裝方法,因軸承結構、配合、條件而異,一般,由於多為軸旋轉,所以內圈需要過盈配合。圓柱孔軸承,多用壓力機壓入,或多用熱裝方法。錐孔的場合,直接安裝在錐度軸上,或用套筒安裝。
安裝到外殼時,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過盈量,通常用壓力機壓入,或也有冷卻後安裝的冷縮配合方法。用乾冰作冷卻劑,冷縮配合安裝的場合,空氣中的水分會凝結在軸承的表面。所以,需要適當的防銹措施。
軸承的安裝是否正確,影響著精度、壽命、性能。因此,設計及組裝部門對於軸承的安裝要充分研究。希望要按照作業標准進行安裝。作業標準的項目通常如下:
(1)清洗軸承及軸承關連部件
(2)檢查關連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3)安裝
(4)安裝好軸承後的檢查
(5)供給潤滑劑
(1)錐孔軸承游隙減少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軸承日常檢修要點
1、軸承質量
首先,檢查潤滑油脂是否有變質、結塊、雜質等不良情況,這是判斷軸承損壞原因的重要依據。
其次,檢查軸承有無咬壞和磨損;檢查軸承內外圈、滾動體、保持架其表面的光潔度以及有無裂痕、銹蝕、脫皮、凹坑、過熱變色等缺陷,測量軸承游隙是否超標;檢查軸套有無磨損、坑點、脫皮,若有以上情況應更換新軸承。
2、軸承的配合
軸承安裝時軸承內徑與軸、外徑與外殼的配合非常重要,當配合過松時,配合面會產生相對滑動稱做蠕變。
蠕變一旦產生會磨損配合面,損傷軸或外殼,而且磨損粉末會侵入軸承內部,造成發熱、振動和破壞。
過盈過大時,會導致外圈外徑變小或內圈內徑變大,減小軸承內部游隙。
為選擇適合用途的軸承,要考慮軸承負荷的性質、大小、溫度條件、內圈外圈的旋轉狀各種條件因素。
3、 軸承間隙的調整
軸承間隙過小時,由於油脂在間隙內剪力摩擦損失過大,也會引起軸承發熱,同時,間隙過小時,油量會減小,來不及帶走摩擦產生的熱量,會進一步提高軸承的溫升。
但是,間隙過大則會改變軸承的動力特性,引起轉子運轉不穩定。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設備和使用條件選擇核實的軸承間隙。
Ⅱ 安裝角接觸軸承或圓錐滾子軸承時應有有一定的軸向間隙,那麼間隙過大或過小對軸系的工作情況有什麼影響
滾動軸承在機床上的使用主要用於下列三個部位:主軸、滾珠絲杠和一般傳動軸。
一,精密機床主軸系統的旋轉精度
滾動軸承用於精密機床主軸上的軸承精度應為P5及其以上級,而對於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速、高精密機床的主軸支承,應選用P4及其以上級超精密軸承。主軸軸承作為機床的基礎配套件,其性能直接影響到機床的轉速、回轉精度、剛性、抗顫振動切削性能、雜訊、溫升及熱變形等,進而影響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表面質量等。因此,高性能的機床必須配用高性能的軸承。
主軸系統的旋轉精度是指機床處於空載手動或機動低速旋轉情況下,在主軸前端基準面上測量的徑向跳動、斷面跳動和軸向竄動的精度。
主軸系統的精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1)軸承套圈的溝道徑向跳動,將對應使主軸系統主軸軸線產生徑向跳動,從而將這些誤差部分的復映在被加工表面上。
2)軸承滾動體直徑不一致和形狀誤差將會使得主軸產生有規律的誤差。
3)溝道對端面的側擺將引起主軸的軸向竄動,主軸的軸向竄動對精密磨床,特別是軸承磨床影響尤其顯著,假如工藝上採用支溝磨溝的方式,將使得廢品率大幅度提升,雜訊也會大幅度提高。
4)軸承安裝工作面的尺寸和形位誤差將使軸承滾道產生相應的變形,使軸承內外圈傾斜,使得軸承在各個方向的剛度不一致,從而會降低主軸系統的旋轉精度。調整間隙的螺母、隔套、墊圈端面均需要研磨加工,且與軸系回轉軸線的垂直度要和所安裝的軸承精度相對應,否則會降低軸承的工作精度。
二,精密機床主軸潤滑和密封
前面我們提到過潤滑劑是軸承配置的重要一部分,採用不同的潤滑方式,軸承的極限轉速的數據是不同的。潤滑劑要按照設計要求及時補充(高速精密主軸系統潤滑脂填充量一般為軸承空間的10%~20%),合理的添加潤滑劑,可以減少軸系的摩擦和磨損,延長軸承的疲勞壽命,同時可以排出軸承系統的摩擦熱並起到冷卻軸承系統的作用;除了潤滑脂之外,軸承系統的潤滑還有液體油潤滑、油霧潤滑和油氣潤滑等方式,油氣潤滑在國外高速主軸系統當中已經普遍採用,油氣潤滑省油,無污染,並且能夠顯著提高主軸系統的DN值,並能夠智能控制軸系對潤滑劑的要求補給量。
Ⅲ 游隙大小對軸承有哪些方面性能會產生影響
游隙(英文free)主要影響到軸承的壽命,游隙大了其使用壽命會大大減少。從下圖可以看出,負游隙(有預緊)時候壽命是最大值。
可是,游隙小了軸承內部的摩擦會增大,所以會影響使用過程中的發熱量和雜訊。所以游隙對於兩者是一對矛盾,設計中要綜合考慮游隙的量。
(圖片來自網路),橫坐標為游隙大小,縱坐標為壽命。不對請指正。
Ⅳ 錐形電機軸承游隙會越用越大嗎
錐形電機軸承游隙不會越用越大。因為錐形電機軸承游隙孔和軸的配合一般為過盈配合,軸承質量沒有問題是不會隨著使用時間長短導致孔和軸游隙變大。
Ⅳ 軸承游隙如何調整
軸承游隙又稱為軸承間隙。所謂軸承游隙,即指軸承在未安裝於軸或軸承箱時,將其內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後便軸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徑向或軸向移動時的移動量。根據移動方向,可分為徑向游隙和軸向游隙。運轉時的游隙(稱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對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溫升、雜訊、振動等性能有影響。
根據軸承使用條件,選擇最合適的游隙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選事實上軸承游隙時,必須充分考慮下列幾種主要因素:
(1)軸承與軸和外殼孔配合的松緊會導致軸承游隙值的變化。一般軸承安裝後會使游隙值縮小;
(2)軸承在機構運轉過程中,由於軸與外殼的散熱條件的不同,使內圈和外圈之間產生溫度差,從而會導致游隙值的縮小;
(3)由於軸與外殼材料因膨脹系數不同,會導致游隙值的縮小或增大。
通常向心軸承選擇最適宜的工作游隙值就是軸承游隙標准中所規定的基本組游隙值。基本組游隙值適用於一般條件,應該優先選用。對於在特殊條件下工作的向心軸承不能採用基本組游隙時,可選用輔助組游隙值。如深溝球軸承的第3、4、5組游隙值,適用於軸承與軸和外殼孔採用比正常配合更緊的過盈配合或軸承內圈與外圈工作溫差較大的機械部件中。在軸中心與外殼孔中心線傾斜度較大,和為了增加其承受軸向負荷能力,提高軸承極限轉速,以及降低軸承摩擦阻力等工況條件下,亦可採用第3、4、5組游隙值。對於要求旋轉精密或限制軸向游動的軸,一般採用第2組游隙值(小游隙值)的軸承,必要時還給予一定的預加負荷"預緊",以提高軸的剛性。
Ⅵ 滾動軸承的游隙是怎樣調整的
滾動軸承的游隙調整方法常用調整墊片法和螺釘調整法。
滾動軸承裝配時,其游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游隙太大,會造成同時承受載荷的滾動體的數量減少,使單個滾動體的載荷增大,從而降低軸承的旋轉精度,減少使用壽命,游隙太小,會使摩擦力增大,產生的熱量增加,加劇磨損,同樣能使軸承的使用壽命減少。因此許多軸承在裝配時都要嚴格控制和調整游隙。
(6)錐孔軸承游隙減少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北方地區,當冬季環境溫度較低時,在修理減速機時,因軸承油膜受冷凍結,容易造成檢測得到的軸承的工作油隙較小的錯覺,如果把實測的軸承工作游隙調整到既定標准時,無形中加大了軸承的工作游隙。
因此在調整軸承的工游隙時,通常以測得的工作游隙小於軸承的工作游隙標准 10~20m, 並長時間跑合看軸承是否發熱。如果軸承不發熱,則說明滿足技術要求,如果軸承發熱則重新調整。
Ⅶ 滾動軸承的游隙大小,對軸承的壽命和精度有哪些影響
軸承中存在游隙是為了保證軸承得以靈活無阻滯地運轉,但是同時也要求能保證軸承運轉平穩,軸承的軸線沒有顯著沉降,以及承擔載荷的滾動體的數目盡可能多。因此,軸承的游隙對軸承的動態性能(雜訊,振動和摩擦)和旋轉精度,使用壽命(磨損與疲勞)的承載能力都有很大影響。
游隙太大,會造成同時承受載荷的滾動體的數量減少,使單個滾動體的載荷增大,從而降低軸承的旋轉精度,減少使用壽命;游隙太小,會使摩擦力增大,產生的熱量增加,加劇磨損,同樣能使軸承的使用壽命減少。因此,許多軸承在裝配時都要嚴格控制和調整游隙。
一般情況下,微量的負游隙下壽命最長,具體為+5~-10um左右為最佳。
Ⅷ 什麼是游隙以及如何測量滾動軸承的游隙
所謂滾動軸承的游隙,是將一個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徑向或軸向的最大活動量。沿徑向的最大活動量叫徑向游隙,沿軸向的最大活動量叫軸向游隙。一般來說,徑向游隙越大,軸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軸承所處的狀態,游隙可分為下列三種: 一、原始游隙 軸承安裝前自由狀態時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製造廠加工、裝配所確定的。 二、安裝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軸承與軸及軸承座安裝完畢而尚未工作時的游隙。由於過盈安裝,或使內圈增大,或使外圈縮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裝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三、工作游隙 軸承在工作狀態時的游隙,工作時內圈溫升最大,熱膨脹最大,使軸承游隙減小;同時,由於負荷的作用,滾動體與滾道接觸處產生彈性變形,使軸承游隙增大。軸承工作游隙比安裝游隙大還是小,取決於這兩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有些滾動軸承不能調整游隙,更不能拆卸,這些軸承有六種型號,即0000型至5000型;有些滾動軸承可以調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6000型(角接觸軸承)及內圈錐孔的1000型、2000型和3000型滾動軸承,這些類型滾動軸承的安裝游隙,經調整後將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軸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調整游隙,有7000型(圓錐滾子軸承)、8000型(推力球軸承)和9000型(推力滾子軸承)三種,這三種軸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型和7000型滾動軸承,徑向游隙被調小,軸向游隙也隨之變小,反之亦然,而8000型和9000型滾動軸承,只有軸向游隙有實際意義。 合適的安裝游隙有助於滾動軸承的正常工作。游隙過小,滾動軸承溫度升高,無法正常工作,以至滾動體卡死;游隙過大,設備振動大,滾動軸承雜訊大。 徑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一、感覺法 1、有手轉動軸承,軸承應平穩靈活無卡澀現象。 2、用手晃動軸承外圈,即使徑向游隙只有0.01mm,軸承最上面一點的軸向移動量,也有0.10~0.15 mm。這種方法專用於單列向心球軸承。 二、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確認滾動軸承最大負荷部位,在與其成180°的滾動體與外(內)圈之間塞入塞尺,松緊相宜的塞尺厚度即為軸承徑向游隙。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調心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 2、用千分表檢查,先把千分表調零,然後頂起滾動軸承外圈,千分表的讀數就是軸承的徑向游隙。 軸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1、感覺法 用手指檢查滾動軸承的軸向游隙,這種方法應用於軸端外露的場合。當軸端封閉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檢查時,可檢查軸是否轉動靈活。 2、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操作方法與用塞尺檢查徑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軸向游隙應為 c=λ/(2sinβ) 式中c——軸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軸承錐角,(°)。 (2)用千分表檢查,用撬杠竄動軸使軸在兩個極端位置時,千分表讀數的差值即為軸承的軸向游隙。但加於撬杠的力不能過大,否則殼體發生彈性變形,即使變形很小,也影響所測軸向游隙的准確性。
滾動軸承的徑向游隙系指一個套圈固定不動,而另一個套圈在垂直於軸承軸線方向,由一個極端位置移動到另一個極端位置的移動量。軸承游隙的選擇正確與否,對機械運轉精度、軸承壽命、摩擦阻力、溫升、振動與雜訊等都有很大的影響。如對向心軸承游隙的選擇過小時,則會使承受負荷的滾動體個數增多,接觸應力減小,運轉較平穩,但是,摩擦阻力會增大,溫升也會提高。反之,則接觸應力增大,振動大,而摩擦阻力減小,溫升低。因此,根據軸承使用條件,選擇最合適的游隙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選事實上軸承游隙時,必須充分考慮下列幾種主要因素:
(1)軸承與軸和外殼孔配合的松緊會導致軸承游隙值的變化。一般軸承安裝後會使游隙值縮小;
(2)軸承在機構運轉過程中,由於軸與外殼的散熱條件的不同,使內圈和外圈之間產生溫度差,從而會導致游隙值的縮小;
(3)由於軸與外殼材料因膨脹系數不同,會導致游隙值的縮小或增大。
通常向心軸承選擇最適宜的工作游隙值就是軸承游隙標准中所規定的基本組游隙值。基本組游隙值適用於一般工作條件,應該優先選用。對於在特殊條件下工作的向心軸承不能採用基本組游隙時,可選用輔助組游隙值。如深溝球軸承的第3、4、5組游隙值,適用於軸承與軸和外殼孔採用比正常配合更緊的過盈配合或軸承內圈與外圈工作溫差較大的機械部件中。在軸中心與外殼孔中心線傾斜度較大,和為了增加其承受軸向負荷能力,提高軸承極限轉速,以及降低軸承摩擦阻力等工況條件下,亦可採用第3、4、5組游隙值。對於要求旋轉精密或限制軸向游動的軸,一般採用第2組游隙值(小游隙值)的軸承,必要時還給予一定的預加負荷「預緊」,以提高軸的剛性。
Ⅸ 軸承游隙的選擇要注意什麼
當軸承游隙過小時,比較容易出現了軸承溫度過高,轉速再快的話,有可能出現了燒爛問題。假若長期在高溫、高速環境下運轉,還有可能出現了軸承抱死問題,並造成對軸承配套軸或殼體軸承位的挫傷受損。陌貝網為您提供更多軸承知識,而軸承游隙過大時,運轉時會造成轉子的竄動。故此軸承游隙的大小可以直接干擾到軸承的運轉精度、旋轉靈活性、振動、雜訊等性能。不符合標準的的游隙會引發軸承初期不起作用,故此對於真空傳動用的軸承,採用全過程中需用考慮溫度的變化等各類的原因引發的游隙的變化及固體潤滑軸承中轉移膜和微量磨屑引發的游隙的變化。
游隙的選擇
(1)球軸承徑向游隙應接近於零,滾子軸承剛性比球軸承大,為避免因內外圈溫差導致徑向卡死,滾子軸承應保留一定的徑向游隙。而對於剛性或旋轉精度有要求的軸承,如汽車輪轂雙列角接觸球軸承,還需施加一定的預緊力,形成「負游隙」。
(2)輕載、高速、高精度、工作溫度較低場合
游隙的測量
軸承游隙測量採用專用的的游隙測量儀,同樣也可以充分利用塞尺或千分表來測量。
用塞尺檢查,核實滾動軸承最大的負荷位置,在與其成180°的滾動體與外(內)圈相互間塞入塞尺,松緊相宜的塞尺的厚度也就是軸承徑向游隙。這樣的具體方法普遍適用於調心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用千分表測量,先把千分表調零,之後頂起滾動軸承外圈,千分表的讀數也就是軸承的徑向游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