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生火災時如何逃生
發生火災時如何逃生
發生火災時如何逃生,我們誰也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會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常見的災害就是火災和地震,這兩種情況發生的時候都是很突然的,下面是發生火災時如何逃生?
1、貼地爬行。要注意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一般做法是用濕毛巾、口罩蒙鼻、在煙霧濃烈時,應該盡量貼近地面爬行撤離。先離開房間,開房間門時,先用手背接觸房門,看是否發熱、如果門已經熱了,則不能打開,否則煙和火會沖進房間;如果門不熱,火勢可能不大,離開房間以後,一定要隨手關門。
2、走下樓梯。一般建築物都會有兩條以上的逃生樓梯,高層著火時,要盡量往下面跑、即使樓梯被火焰封住,也要用濕棉被等物作掩護迅速沖出去。
3、不乘電梯。千萬不要乘普通的電梯逃生、高層建築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隨時會斷電,乘普通的電梯就會被關在裡面,直接威脅到人的生命。
4、盡量暴露。暫時無法逃避時,不要藏到頂樓或者壁櫥等地方、應該盡量呆在陽台、窗口等易被人發現的、地方。
5、撲滅火苗。身上一旦著火,而手邊又沒有水或滅火器時,千萬不要跑或用手拍打,必須立即設法脫掉衣服,或者就地打滾,壓滅火苗。
6、消防人員進入室內時,都是沿牆壁摸索進行的,所以當被煙氣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時,應努力滾向牆邊或者門口。
火場上我們要掌握的火災逃生方法
( 1 )毛巾、手帕捂鼻護嘴法 。
因火場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氧氣少、一氧化碳多的特點,人吸入後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神經中樞中毒,因此在疏散過程中,應採用濕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與手帕不要超過六層厚)。
注意:不要順風疏散,應迅速逃到上風處躲避煙火的侵害。由於著火時,煙氣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向上蔓延快、橫向蔓延慢的特點,因此在逃生時,不要直立行走,應彎腰或匍匐前進,但遇石油液化氣或城市煤氣火災時,不應採用匍匐前進方式。
( 2 )遮蓋護身法。
將浸濕的棉大衣、棉被、門簾子、毛毯、麻袋等遮蓋在身上,確定逃生路線後,以最快的速度直接沖出火場,到達安全地點,但注意,捂鼻護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3 )封隔法。
如果走廊或對門、隔壁的火勢比較大,無法疏散,可退入一個房間內,可將門縫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織物封死,防止受熱,可不斷往上澆水進行冷卻。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從而達到抑制火勢蔓延速度 、延長時間的目的。
( 4 )衛生間避難法。
發生火災時,實在無路可逃時,可利用衛生間進行避難。因為衛生間濕度大,溫度低,可用水潑在門上、地上,進行降溫,水也可從門縫處向門外噴射,達到降溫或控制火勢蔓延的目的
1、出口逃生法: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打開門離開火場;如果房門已經被火包圍,就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比如從窗口跳出。
2、二關門隔火法: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如果火勢太大無法沖出房間,應立即關緊門窗,用毛毯等織物堵住縫隙,並不斷往上面澆水令其冷卻,防止外部火焰和焰火侵入,等待救援。
3、三毛巾捂鼻法: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可以用折疊多層的濕毛巾捂住口鼻,這樣能夠有效阻擋火災的煙氣,過濾掉多數毒氣。
4、四匍匐前進法: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逃生過程中應盡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行。
5、五濕被保護法:在居室內,可以把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等)浸濕披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沖到安全區域。
6、繩索自救法:如果樓層不高,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結實的繩索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後順繩索滑落到地面;如果沒有繩索,可以把床單、被罩、窗簾等撕成條,擰成麻花狀並連接在一起當繩索逃生使用。
7、管線下滑法:如果樓層不高,還可以藉助建築外牆或陽台邊上的水管、電線桿等下滑到地面。
8、喊叫求救法:發生火災時,可在窗口、陽台或屋頂大聲呼叫,敲擊金屬物品或投擲軟物品,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9、空間逃避法:身處高層樓房,暫時無法向外疏散時,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可選擇衛生間、廚房等空間小且有水源和新鮮空氣的地方暫時避難,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
10、跳板轉移法:可以在陽台、窗檯、屋頂平台等處用木板、木樁、竹竿等有足夠長度的結實物體,搭到相鄰單元或相鄰建築物上,以此作為跳板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區域。
11、逆風疏散法:在比較開闊的空間,要辨別風向,迅速逃到火場上風處躲避火焰和煙氣。
1、尋找避難處所逃生: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避難處所。如到室外陽台、樓層屋頂、洗手間等待救援;選擇火勢、煙霧難以蔓延的房間,關好門窗,堵塞間隙房間如有水源,要立刻將門、窗和各種可燃物澆濕,以阻止或減緩火勢和煙霧的蔓延時間。無論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應大聲呼救,不斷發出各種呼救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幫助自己脫離困境。
2、利用疏散通道逃生:每個商場都按規定設有室內樓梯、室外樓梯,有的還設有自動扶梯、消防電梯等,發生火災後,尤其是在火災初期階段,這都是逃生的良好通道。在下樓梯時應抓住扶手,以免發生踩踏。不要乘坐普通電梯逃生,因為發生火災時,停電將無法保證電梯的正常運行。
3、自製器材逃生:百貨商場是物資高度集中的場所,商品種類多,發生火災後,可就近利用逃生的物資或工具。如將毛巾、口罩浸濕後捂住口、鼻,可製成防煙工具;
利用繩索、布匹、床單、地毯、窗簾來開辟逃生通道;如果還經營五金等商品,還可以利用各種機用皮帶、消防水帶、電纜線來開辟逃生通道;商場如果經營有勞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摩托車頭盔、工作服等,可就地使用以避免燒傷和墜落物資的砸傷。
4、利用建築物逃生:發生火災時,如上述二種方法都無法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內外的突出部位、各種門窗以及建築物的避雷網(線)進行逃生或轉移到安全區域再尋找機會逃生。這種逃生方法使用時,要大膽還要細心,特別是老、弱、病、殘、婦、幼等人員,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則容易出現傷亡,三樓以上絕對禁止跳樓的不理智行為。
2. 發生火災四種疏散逃生方法
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那麼,你知道發生火災如何有效進行疏散嗎?下面就由我給你介紹發生火災四種疏散逃生 方法 ,希望對你有用。
發生火災時的疏散方法
一、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每個商場都按規定設有室內樓梯、室外樓梯,有的還設有自動扶梯、消防電梯等,發生火災後,尤其是在火災初期階段,這都是逃生的良好通道。在下樓梯時應抓住扶手,以免被人群撞倒。不要乘坐普通電梯逃生,因為發生火災時,停電也時有發生,無法保證電梯的正常運行。
二、自製器材逃生。
商場是物資高度集中的場所,商品種類多,發生火災後,可利用逃生的物資是比較多的。如“將毛巾、口罩浸濕後捂住口、鼻,可製成防煙工具;利用繩索、布匹、床單、地毯、窗簾來開辟逃生通道;如果商場還經營五金等商品,還可以利用各種機用皮帶、消防水帶、電纜線來開辟逃生通道;穿戴商場(集貿市場)經營的各種勞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摩托車頭盔、工作服等,以避免燒傷和墜落物資的砸傷。
三、利用建築物逃生。
發生火災時,如上述二種方法都無法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內外的突出部位、各種門窗以及建築物的避雷網(線)進行逃生或轉移到安全區域再尋找機會逃生。這種逃生方法使用時,要大膽又要細心,特別是老、弱、病、殘、婦、幼等人員,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則容易出現傷亡。
四、尋找避難處所逃生。
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避難處所。如到室外陽台、樓層平頂等待救援;選擇火勢、煙霧難以蔓延的房間,關好門窗,堵塞間隙,房間如有水源,要立刻將門、窗和各種可燃物澆濕,以阻止或減緩火勢和煙霧的蔓延時間。無論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應大聲呼救,不斷發出各種呼救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幫助自己脫離困境。
火災逃生方法
1、一旦發生火災,做到盡快報警,而且必須做到正確無誤,以免耽誤救火時間。要講清楚發生火災的具體地點和樓層,並盡可能講清起火的具體物象、類型和范圍。
2、如火勢不大,可浸濕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從火中沖出去。這樣做,要當機立斷,切不可猶豫不決,以免火勢越燒越大,錯過逃身時機。
3、若被困周圍煙霧很大,煙霧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如果不加防備,就會被有毒有害煙氣熏倒,一定要沖出煙霧區,必須用濕毛巾等唔住鼻嘴,盡可能地貓腰貼地跑出,這樣才能減少煙氣的吸入量,以免中毒倒下。
4、如果建築物有避難房、疏散樓梯的,可以先躲進避難房或由疏散樓梯撤至安全地方。
5、如多層建築物火災,樓梯已被燒斷,或者火勢已相當猛烈時,可以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陽台、下水管道或其他可以接地牢固的物件逃生。
6、如生命受到威脅,又無逃身之路時,可以用繩索或將床單撕成條狀連接起來,一端拴在固定物件上,再順著繩索道或布條滑下。
7、如果萬分情急決定跳樓出逃時,可先往地下拋出一些衣物棉被等,以增加緩沖,然後手扶窗檯往下滑,以縮小跳落高度,並盡力保持雙腳著地,盡可能地保全性命。
8、如處在較高樓層,且又無法採取跳樓逃生的辦法時,可在室內,關閉通向火區的門窗,如有條件,盡可能向門窗上澆水以緩火勢蔓延。這時,要採取一切辦法(如可用打電話,拋物件等辦法)向樓下的人發出求救信號,以贏得救援的機會。
火災發生的原因
一、電氣
電氣原因引起的火災在我國火災中居於首位。有關資料顯示,全國因電氣原因引發的火災占火災總數的32.2% 。
電氣設備過負荷、電氣線路接頭接觸不良、電氣線路短路等是電氣引起火災的直接原因。其間接原因是由於電氣設備故障或電器設備設置和使用不當所造成的,如將功率較大的燈泡安裝在木板、紙等可燃物附近,將熒光燈的鎮流器安裝在可燃基座上,以及用紙或布做燈罩緊貼在燈泡表面,在易燃易爆的車間內使用非防爆型的電動機、燈具、開關等。
二、吸煙
煙蒂和點燃煙後未熄滅的火柴溫度可達到800℃,能引起許多可燃物質燃燒,在起火原因中,佔有相當的比重。2012年,全國因吸煙引發的火災佔到了總數的6.2%。具體情況如:
1)將沒有熄滅的煙頭和火柴梗扔在可燃物中引起火災;
2)躺在床上,特別是醉酒後躺在床上吸煙,煙頭掉在被褥上引起火災;
3)在禁止火種的火災高危場所,因違章吸煙引起火災事故等等。
三、生活用火不慎
生活用火不慎主要是指城鄉居民家庭生活用火不慎如:炊事用火中炊事器具設置不當,安裝不符合要求,在爐灶的使用中違反安全技術要求等引起火災;家中燒香祭祀過程中無人看管,造成香灰散落引發火災等。2012年,全國因生活用火不慎引發的火災佔到了總數的17.9%。
四、生產作業不慎
生產作業不慎主要是指違反生產安全制度引起火災。2012年,全國因生產作業不慎引發的火災佔到了總數的4.1% ,具體情況如:
1)在易燃易爆的車間內動用明火,引起爆炸起火;
2)將性質相抵觸的物品混存在一起,引起燃燒爆炸;
3)在用氣焊焊接和切割時,飛迸出的大量火星和熔渣,因未採取有效的防火 措施 ,引燃周圍可燃物;
4)在機器運轉過程中,不按時加油潤滑,或沒有清除附在機器軸承上面的雜質、廢物,使機器該部位摩擦發熱,引起附著物起火;
5)化工生產設備失修,出現可燃氣體,以及易燃、可燃液體跑、冒、滴、漏現象,遇到明火燃燒或爆炸等。
五、設備故障
在生產或生活中,一些設施設備疏於維護保養,導致在使用過程中無法正常運行,因摩擦、過載、短路等原因造成局部過熱,從而引發火災。例如,一些電子設備長期處於工作或通電狀態下,因散熱不力,最終過熱導致內部故障而引發火災。
六、玩火
未成年 兒童 因缺乏看管,玩火取樂,也是造成火災發生常見的原因之一。此外,每逢節日慶典,不少人喜愛燃放煙花爆竹來增加氣氛,被點燃的煙花爆竹本身即是火隙,稍有不慎,就易引發火災,還會造成人員傷亡。
我國每年 春節 期間火災頻繁,其中有70%~80% 是由燃放煙花爆竹所引起的。2012年,全國因玩火引發的火災佔到了總數的3.8%。
七、放火
放火主要是指採用人為放火的方式引起的火災。一般是當事人以放火為手段達到某種目的。這類火災為當事人故意為之,通常經過一定的策劃准備,因而往往缺乏初期救助,火災發展迅速,後果嚴重。2012年,全國因放火引發的火災佔到了總數的2% 。
八、雷擊
雷電導致的火災原因,大體上有3種,在雷擊較多的地區,建築物上如果沒有設置可靠的防雷保護設施,便有可能發生雷擊起火:
1)雷電直接擊在建築物上發生熱效應、機械效應作用等;
2)雷電產生靜電感應作用和電磁感應作用;
3. 消防救援裝備工具有哪些
1、消火栓
消火栓包括室內消火栓系統和室外消火栓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包括室內消火栓、水帶、水槍。
室外消火栓包括地上和地下兩大類,室外消火栓在大型石化消防設施中用的比較廣泛,由於地區的安裝條件、使用場地不同,受到不同限制,石化消防水系統已多數採用穩高壓水系統,消火栓也由普通型漸漸轉化為可調壓型消火栓。
2、破拆工具類,包括消防斧、切割工具等。至於其它的,都屬於消防系統了,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防火分隔系統、消防廣播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應急疏散系統等。
3、滅火器是一種可由人力移動的輕便滅火器具,它能在其內部壓力作用下,將所充裝的滅火劑噴出,用來撲救火災。滅火器在繁多,其適用范圍也有所不同,只有正確選擇滅火器的類型類型,才能有效地撲救不同種類的火災,達到預期的效果。
我國現行的國家標准將滅火器分為手提式滅火器和車推式滅火器。下面就人們經常見到和接觸到手提式滅火器的分類、適用及使用方法作一直簡要的介紹。
4、火災探測器
火災探測器具體包括感溫火災探測器、感煙火災探測器、復合式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紫外火焰火災探測器、可燃氣體火災探測器、紅外對射火災探測器。
5、水箱
水箱是連接消防管道的儲存水箱,主要用於火災中的供水設備,能更好的防止火災的蔓延和熄滅。
4. 普通農村居民家庭應配備哪種消防器材
普通農村居民家庭應配備1千克或2千克乾粉滅火器,家中發生小火時可以使用。小手電筒,當你所住的高樓發生火災時,大樓一定會停電,而這時有個小手電筒就可以應急照明逃生使用。
自救式逃生面具,在以往火災事故中統計,死亡的人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被物體燃燒後所產生的氣體熏死的,因為人在逃生時會吸入有毒氣體而暈倒,而戴上面具後過濾了有毒氣體,為逃生創造機會。
逃生繩,當大火封鎖大門和走廊,你可以把逃生繩一端系在結實的地方,另一端系在身上通過窗戶緩慢降下逃生所用。
逃難技巧
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來行動。就地震而言,據說地下街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生停電,緊急照明電也會即刻亮起來,請鎮靜地採取行動。如發生火災,即刻會充滿煙霧。
以壓低身體的姿勢避難,並做到絕對不吸煙。搭乘電梯的話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高層大廈以及近來的建築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運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的動作,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系、求助。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象輪胎泄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
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都市中心地區的絕大部分道路將會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車收音機的廣播,附近有警察的話,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5. 梯類逃生器材有哪些
繩索類、滑道類或梯類等逃生避難器材,適用於二層及二層以下樓層使用呼吸器類逃生避難器材適用於人
繩索類、滑道類或梯類等逃生避難器材,適用於二層及二層以下樓層使用呼吸器類逃生避難器材適用於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的二層及二層以下樓層和地下公共建築。()
6. 火災疏散的四種方法
1、充分利用疏散通道逃生:每個商場都按規定設有室內樓梯、室外樓梯,有的還設有自動扶梯、消防電梯等。發生火災後,尤其是在初起火災階段,這都是逃生的良好通道。在下樓梯時應抓住扶手,以免跌倒或被人群撞倒。不要乘坐普通電梯逃生,因為發生火災時,停電也時有發生,無法保證電梯正常運行。
2、自製逃生器材:商場(集貿市場)是物資高度集中的場所。商品種類繁多,發生火災後,可利用逃生的物資是比較多的,如將毛巾、口罩浸濕後捂住口、鼻子,可製成防煙工具;利用繩索、布匹、床單、地毯、窗簾來開辟逃生通道。如果商場(集貿市場)還經營五金商品,則可以利用各種機用皮帶、消防水帶、電纜線來開辟逃生通道。穿戴商場(集貿市場)經營的各種勞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摩托車頭盔、工作服等,以避免燒傷和墜落物資砸傷。
3、利用建築物設施逃生:發生火災時,如上述兩種方法都無法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內外的突出部位、各種門以及建築物的避雷網(線)進行逃生或轉移到安全區域再尋找機會逃生。這種逃生方法在利用時,既要大膽又要細心,特別是老、弱、病、殘、婦。幼等人員,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則容易出現意外。
4、尋找逃生避難處所: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避難處所,如到室外陽台、樓層屋頂等待救援;選擇火勢、煙霧難以蔓延的房間,關好門窗,堵塞間隙。房間如有水源,要立即將門、窗和各種可燃物澆濕,以阻止或減緩火勢和煙霧的蔓延時間。無論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應大聲呼救,不斷發出各種呼救信號,已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幫助自己脫離困境。
7. 家裡有必備和高樓逃生的消防工具有哪些
家庭必備的消防用品有防火毯、滅火器、逃生繩、強光手電筒和防煙面具。家庭消防用品以防火為主、滅火為輔,居民家中不慎發生火災,自救滅火比消防官兵到場處置效率往往更高,家中常備實用性消防器材顯得很必要。
1、防火毯
防火毯又稱滅火毯、消防被、消防毯等,是由玻璃纖維等材料經過特殊處理編織而成的織物,能起到隔離熱源及火焰的作用,可用於撲滅油鍋火或者披覆在身上逃生。火災初期將防火毯直接蓋在火源或著火物體上,可在短時間內撲滅火源。
在無破損的情況下,防火毯可重復使用,沒有失效期。日常保存時應將其固定放置於易取之處,每隔12個月檢查一次,發現有損壞或污染立即更換。
2、滅火器
家庭常備滅火器宜選用手提式ABC類乾粉滅火器,配置在便於取用的地方,注意防止被水浸漬和受潮生銹。
滅火器主要功用是滅火,不能直接噴在人身上作為防火使用;應存放在乾燥通風且隨手可拿到的地方,避免陽光照射、雨淋、遠離腐蝕性物質,不可放在衛生間或者暖氣上。同時,還要注意定期檢查,看是否過期或者壓力不足。
(7)繩索類火災逃生避難器材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家庭消防注意事項
1、不能隨意亂扔火種,小孩不能玩火,家長應妥善放置火柴、打火機等物品,不要讓小孩拿來玩耍。
2、不要在酒後、疲勞時或臨睡前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
3、外出時、臨睡前要熄滅室內外的火種,關閉燃氣(煤氣、液化氣、天然氣)的總閥門。
4、要保持居室的走道、樓梯暢通,不隨意堆物;不允許以防盜為名,擅自安裝鐵門封堵樓房通道、安全出口。
5、不應亂拉亂接電線;使用電熨斗、 電吹風、電熱杯、電取暖器等家用電熱器具時,人不能離開;也不要用燈泡取暖或烘烤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