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列印機常見部件檢修方法與技巧
列印機是一種常用的辦公設備,它主要包括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激光列印機等。同時列印機也是一種易出故障的辦公設備,而維修列印機說到底就是對其損壞部件的維修,因此了解並精通列印機各種部件的檢測與維修無疑會對我們的維修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常見列印機部件的檢測維修方法與技巧,希望能對大家的維修列印機工作有一定幫助。
一、針式列印頭的檢修
當針式列印機出現漏線故障時,大多是由於列印頭斷針。可用無水酒精擦凈出針處,如有缺空針位則大多是由於斷針所致,若無則是其他故障導致不出針,如信號線斷路、列印針線圈燒毀或列印針導向孔堵塞等。出現斷針後,可將斷針換掉後繼續使用。
1.幾種通用針式列印機的列印頭換針方法
(1) LQ-1900K/LQ-1600KⅢ/LQ-1600K4列印頭
LQ-1900K/LQ-1600KⅢ/LQ-1600K4列印頭為雙層針排列結構,列印針分長、短兩種規格,各12根,長針的長度為36mm,短針長度為26mm。該列印頭的24根針分奇、偶雙列排列。從列印頭前面的導向板端看,左面一列為奇數,右面一列為偶數。其中長針為:2、6、10、14、18、22、3、7、11、15、19、23;短針為:4、8、12、16、 20、 24、 1、 5、 9、 13、 17、 21。
首先用列印頭斷針測試程序檢查出哪幾號針出現故障,然後切斷列印機電源,取下色帶盒,用十字頭螺絲刀卸下兩個列印頭固定螺絲,從兩邊捏住列印頭的散熱片(即外殼),輕輕地向上提起列印頭就可以看到連著的兩根柔性扁平電纜,拔去電纜便可拿出列印頭。用酒精棉球擦洗列印頭前面的墨污,查看一下是否有缺針情況。
若有斷針,則需要進行換針。換針前應准備好工具,主要有鑷子、刀片、金剛銼、鋼尺、油石和列印頭專用夾具(一種專門用於拆卸列印頭散熱片的工具)。先用十字頭螺絲刀卸下固定列印針套和散熱片的兩顆螺絲,用專用工具退下散熱片,可以看到該列印頭有好幾層結構,然後按以下順序換針:
1)將列印頭的頭部朝下,挑開固定上、下兩層列印針的三角爪,取下最上面的後銅蓋,便可看到環行分布的12根長針,從測試結果區分出所斷的針是長針還是短針,然後確定所斷長針的位置,用鑷子取出斷針放在一邊;如果還有短針斷針,則要把長針全部取出,再用刀片沿著中間的黃色銅墊片下方分開,露出12根短針,用同樣的方法取出斷針。繼而從列印頭上取下一根好針(取長針還是短針要視所斷針而定),然後用鋼尺精確量出該針的長度,將新針按所量的尺寸用金剛銼磨好(注意將針的頭部毛刺磨去)後,再從原來的位置上插入。換好後用手輕壓這12根針的尾部,使針頭從列印頭前面的導向板探出,此時應看到1號針和24號針位置上有針露出,且各列的針與針之間應間隔一孔,若有位置插錯,必須重新調整。同時,當手指放開後每根針都能立即收回,保證每根針的出針都暢通。再合上銅座,注意在合上銅座之前還必須讓每根針的定位銷落入其槽內。
2)在確認短針全部到位後,將上層線圈座(即長針線圈座)連同底座(銅座)一起壓上,用一組+10V的直流電壓分別施加到各組列印針的驅動線圈上(加電時間要短, 一般應小於1秒,相當於在線圈上施加一個脈沖電壓), 以此測試每根列印針出針的靈活性和飛行距離的一致性。以免在裝好上層列印針(長針組)後再返工。
3)按照原順序安裝上層針。將長針層定位孔連同線圈座一起裝上,檢查邊上沒有縫隙後就可以安裝長針了。長針只須照著對應孔位置插下去即可。長針自尾部到探出頭,要經過好幾道導向槽,最上面的槽孔是很容易插下去的。第二道槽孔稍微難一些,只要穿過去,列印針就能順勢而下,很容易到達所在位置,同樣用手指壓住12根針的尾部,針頭應從列印頭前面的導向板探出lmm,表示換上去的針是好的。全部插入後,檢查一下每根長針的定位銷必須落入其槽內後,再合上後銅蓋,此時從側面看應無縫隙。最後裝好三角爪,套上散熱片,按照短針組的測試方法用+10V電源檢查長針組,確認正常後便可裝到原列印機上進行測試。
測試之前,先不要安裝色帶,開機自檢列印一張單頁紙,以防新針掛色帶。再用列印頭斷針測試程序進行測試,確定正常後就可以投入使用。
( 2)AR-3200/AR-3200Ⅱ/CR-3240Ⅱ列印頭
AR-3200/AR-3200Ⅱ/CR-3240Ⅱ這三種針式列印機的列印頭結構上基本相同,除三者列印針復位彈簧的彈力和列印針驅動線圈阻值不一樣外,其他均一樣,列印針都是單層排列結構,其列印針的長度為35.2mm。
檢查斷針方法同上述的EPSON LQ系列列印頭一樣。換針按以下步驟進行:
1)將列印頭的頭部朝下,拆下列印頭的黑色塑料外殼,取下一塊活動的工字型墊板後再用手掰開兩個金屬固定卡子後,依次取下後蓋板、列印針銜鐵壓簧片和白色塑料托架,這時就可以看到呈環行排列的24根列印針的銜鐵。
2)用鑷子取出斷針(用鑷子取斷針時,動作要輕,勿把列印針下面的尼龍銷子和復位彈簧帶出來),同樣再從該列印頭上取下一根好的列印針,用剛尺精確量出該針的長度,把新針按所量的尺寸,用金剛銼磨去針頭部毛刺後,再從原來的位置上插入,用手指輕壓24根針的銜鐵,使針頭從前面的導向板上露出,觀察24根針是否全部出來。
3)按照原來的順序依次裝回白色塑料托架、列印針銜鐵壓簧片、後蓋板及固定卡後,裝上列印頭外殼,用一組+10V的直流電壓分別施加到各組列印針的驅動線圈上 (方法同LQ系列列印頭),依次測試每根列印針出針的靈活性和飛行距離的一致性。
4)把列印頭裝回到原列印機上,先不裝色帶,自檢列印一張單頁紙(以防止新裝的列印針將色帶掛斷)後,再用列印頭斷針測試程序進行測試,檢查正常後便可使用。
2.列印針線圈故障檢修
列印頭另一個常見故障是驅動線圈損壞。判定驅動線圈是否損壞的方法是:將一根列印頭電纜一端插入列印頭,用萬用表測量另一端對應的驅動線圈的直流電阻,一般驅動線圈的直流電阻應為33歐±2歐,如果測得的阻值偏差較大,可能是線圈開路或短路,會引起不出針或出針無力的現象。測試時可將萬用表的一支表筆接公共端,另一支表筆接各個驅動線圈的對應點,更換單個線圈時可先用吸錫器將線圈上的焊錫去掉再用刀片將周圍的膠割開,取下單個線圈,更換即可。
引起列印驅動線圈開路故障的原因大多是主板上的列印針驅動管損壞。驅動管被擊穿短路,會引起驅動電流過大,將驅動線圈燒壞。判斷驅動管是否有故障,可用萬用表測量列印頭電纜:紅表筆接公共端(公共端為驅動電源正極),黑表筆接驅動管的各個對應位置。正常時,測得的直流電阻應為18千歐左右,如偏差較大,則說明該驅動管已損壞。每個驅動管對應——根列印針,例如LQl600K列印機主板上有24個驅動管Q1~Q24,分別對應1—24號列印針。
3.列印頭電纜故障
通用針式列印機中列印頭的連接電纜一般都採用塑料柔性帶狀電纜(扁平電纜)。列印頭電纜故障一般用萬用表的電阻擋進行檢查。方法是將萬用表的兩支表筆分別搭在所查電纜兩端的對應線上,測量其電阻值是否為零,必要時還要在摺痕處做彎曲試驗,觀察萬用表上所測阻值有無變化。一旦確診該電纜上有斷線後,必須用相同的列印頭電纜更換,不能用焊接的方法處理斷裂部位,否則在使用過程中稍有不慎會引起信號短路,嚴重時將導致信號對地(機架)短路,致使針式列印機主控電路出現故障
當列印頭電纜出現摺痕,而未折斷時,可截取一段約1.5cm的粘膠帶,隨後用一條長約0.5cm、寬度與粘膠帶寬度相同的薄紙片粘貼到膠帶的中部,以免膠帶中部與電纜線粘在一起。然後使電纜在摺痕處微微向外彎曲,讓紙片對正摺痕,將膠帶粘到電纜線上。這樣,膠帶片產生的拉力就會始終迫使電纜線在摺痕出微微向外彎曲,從而使電纜線在摺痕處產生一個適當的向外張力,這樣就可以可靠地避免列印頭在列印過程中向右運動致使電纜線在摺痕處產生折卷,防止列印頭電纜中信號線的折斷。
二、字車故障的檢修
正常情況下,針式列印機字車機構中的字車左右位移應平滑穩定,這樣在列印機開機後,無論字車在原來什麼位置,都能返回左端初始位置,在列印機工作時字車盛載著列印頭來回運動。如字車出現故障就會使列印頭移動不到位或根本不移動,導致不能完成列印工作。
字車檢查順序一般為:列印機字車機構(機械故障)---字車電機(各相線圈阻值和力矩)---字車電機 驅動輸出插座的電阻值(正、反相電阻)---字車電機驅動電源電壓---驅動電路輸入、輸出端的對地電阻 ---字車電機相位控制電路。
字車故障主要有以下幾種:
1、字車機構中污物太多,常常會引起字車不能順利歸位,這時可用清洗的辦法排除故障。
2、就是字車機構機械故障,如字車皮帶磨損、前後導軌平行度變位等等,也會使得字車不能順利歸位、移動。這種情況只能更換字車皮帶或字車導軌。
3、字車電機故障
位元組電機本身故障主要是步進電機的一組或多相繞組線圈燒壞(短路、開路),這種故障可用萬用表直接測量電機線圈繞組的直流阻值再與正常阻值(一般來說,電機的四組線圈不會全部燒壞,總有一組或多組是好的)比較,進行判斷。若電機線圈的一相或兩相燒壞,只要線圈骨架不變形(用手轉動的轉軸,無明顯卡澀即可),此時可以按照該電機原來的線徑和匝數(在拆已燒壞的線圈時,注意數一下匝數,再用分厘卡量一下線徑)自行燒制;若電機的線圈骨架已嚴重變形,則應更換新電機。另外,列印機在長期使用中,由於振動等原因,可能會造成電機中磁鋼部分退磁,致使電機轉動力矩不足,導致列印機在列印過程中字車移動困難。遇到這種情況則應更換同型號的新電機。
4.切換電路故障
對於採用“高壓驅動低壓鎖定”字車電機驅動系統的列印機來說,如AR-3240,AR-2463,AR-3200,LQ-1500,LQ-800/1000等列印機,經常會出現高/低壓切換電路中供給高壓的三極體c~e極極間擊穿或開路的情況。若 c~e極極間擊穿,驅動高壓就一直加在步進電機的繞組上,這就有可能進一步引起電機繞組燒壞並燒壞用作驅動步進電機相位信號的三極體。若c~e極極間開路,高壓不能供給字車電機,電機不運轉,字車就不動。
另外,也有可能在高/低壓切換的控制信號部分出現故障。此時,則應根據具體列印機機型的電路,予以檢測和排除。
5.字車電機缺相故障
列印機在加電工作後,若字車步進電機的四相繞組上有一組或兩組開路,就會出現字車在原來位置上抖動或字車乏力,甚至字車不動。這種現象有可能是字車電機的插頭接觸不良或斷線,也有可能是字車電機控制與驅動電路中相位控制部分發生故障。由於各種列印機的電路有所不同,因此要針對具體電路進行分析測試,查出故障點,予以排除。
6.步進電機驅動器或其外圍元件損壞
步進電機驅動器是一些列印機用於控制與驅動字車電機的三極體或專用集成電路。如AR-3240列印機和M-2724列印機中的字車步進電機分別採用三極體D1579和D1789作為各自的字車電機驅動器,而在DLQ-2000K,AR-4400和CR-3240列印機中則用SLA7026M作為字車電機驅動器,若這些器件損壞,字車就不能正常工作。只有更換損壞的元器件才能排除故障。
7.字車電機驅動電路的專用門陣列電路故障
由CPU通過專用門陣列電路(如LQ-1600K列印機中的E05A09BA)或I/O介面電路(如DLQ-2000K列印機中的E05A24GA和AR-3200列印機中的XBL-2)對字車電機驅動電路進行控制的。若這部分電路損壞就會影響字車的正常運行,甚至於在列印機加電工作時字車不返回初始位置。
三、感測器故障的檢修
列印機感測電路是列印機核心控制電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印機感測器將所檢測到的信號送入列印機的微處理器中,使微處理器發出相應的處理指令。
列印機的種類很多,感測器的種類也各不相同,列印機中的感測器按其結構和工作原理可分為:機械位置感測器(利用彈簧片的閉合和彈開兩種狀態作為列印機狀態識別檢測信號)、光電耦合式感測器(分為遮斷式光敏感測器和反射式光敏感測器)、列印頭溫度檢測感測器(採用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壓電式感測器(採用壓電晶體檢測墨水量,安裝在墨盒內部)、薄膜式壓力感測器(主要用在噴墨列印機中,用來檢測墨盒中有無墨水,安裝在墨盒內部)。
1.字車初始位置感測器故障檢修
(1)故障分析
字車初始位置感測器由HOME感測器和相應的電路組成字車初始位置檢測電路。HOME感測器有光敏遮斷器和簧片開關兩種:
1)由光敏遮斷器組成的字車初始位置檢測電路。
當由光敏遮斷器組成的字車初始位置感測器失效時,其故障現象主要有以下三種:
①列印機加電工作後,字車不是返回初始位置,而是一直向左移動直至撞到左牆上,其原因一般是光敏遮斷器上積塵太多,影響了光敏三極體接收發光二極體的光束。還有一種情況是光敏遮斷器的器件老化,導致光敏三極體的接收靈敏度下降。
②列印機的字車在返回初始位置的過程中,碰撞左邊的牆板並報警。其原因為 HOME感測器檢測電路中有短路,造成CPU(或門陣列電路)的檢測輸入埠始終處於低電平。對於這種故障的檢查可以採用以下方法進行:先准備一片小擋片(其大小以能夠擋在光敏遮斷器的發光二極體與光敏三極體之間為宜),然後把字車拉到列印機的右側,再接通列印機電源,當字車往左移動時迅速將小擋片插在遮斷器的發光二極體與光敏三極體之間並抽出,觀察此時字車是否停止移動。若字車能夠停止移動,說明該光敏遮斷器工作正常;反之則為光敏遮斷器故障。
③列印機加電工作以後,字車移動一小段距離後即停止移動,進入離線狀態且報警,這種現象一般是CPU(或門陣列電路)的檢測輸入埠一直處於高電平所致,這種故障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光敏遮斷器與電路板之間開路(連接線斷線);另一種是光敏遮斷器的光敏三極體c-e極開路,遇到這種情況時通過測量光敏遮斷器的光敏三極體 c-e極正、反向電阻的方法進行鑒別。
2)由簧片開關構成的字車初始位置感測器。
在LQ-300K、KX—1121等列印機中,用簧片開關作為字車初始位置感測器。當字車返回到初始位置時,字車撞擊簧片開關,簧片開關觸點閉合和迅速斷開,然後才能執行列印程序。隨著列印機使用時間的增加,簧片開關的簧片會因疲勞而導致彈性減弱,即開關失靈。若簧片開關失靈,字車雖然能夠返回初始位置,但卻不能正常列印。這種故障一般用萬用表可以直接檢查出來。
2.紙盡感測器的檢修
一般來說,列印機上只裝一隻紙盡檢測的感測器,而對於具有前後送紙槽的列印機如LQ-1600KⅢ、LQ-1600K4和LQ-1900KⅡ等來說,都裝有兩個以上的紙盡感測器,以滿足列印機對不同位置的進紙處理需求。
(1)紙盡感測器及其檢測電路故障的檢查
列印機的紙盡感測器一般有三種:
1)由簧片開關構成的紙盡感測器
簧片開關是一種常閉(或常開)型觸點的機械開關,各種列印機根據其檢測電路接收信號電平(高或低)的不同,採用相應的常開或常閉觸點的簧片開關。 隨著列印機使用時間的增加,簧片開關會因疲勞而導致彈性減弱,即開關失靈。從而引起紙盡檢測誤操作,其表現為列印機上雖然有紙,但其操作面板上的紙盡指示燈亮,列印機不列印。這種故障的檢查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把感測器的輸出插頭從主控電路板上拔下,用萬用表(放在RXl擋上)接在其輸出插頭上,再在列印機的走紙路徑上(此時走紙方式撥桿處於鏈輪走紙位置上)插入一張列印紙並抽出,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同時觀察萬用表上指針有無反應。若有反應,說明簧片開關正常,應進一步檢查其檢測電路;若無反應,則說明開關失靈,應將開關拆下修理或更換。
2)由光敏遮斷器構成的紙盡感測器
用於檢測列印機紙盡的光敏遮斷器本身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與字車初始位置HOME檢測感測器一樣。只是在紙盡光敏遮斷器的發光二極體與光敏三極體之間裝有一片杠桿式擋片: 與字車初始位置檢測感測器一樣,這種紙盡檢測感測器出現故障的原因是光敏遮斷器上的積塵太多,影響了光敏三極體接收發光二極體的光束的靈敏度,從而引起紙盡檢測錯誤。檢查這類檢測電路故障時,可以先把萬用表(用DCl0V擋)接在光敏遮斷器的輸出插座上,列印機加電工作,再在列印機的走紙路徑上(此時走紙方式撥桿處於鏈輪走紙位置上)插入一張列印紙並抽出,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同時觀察萬用表上的電壓有無變化(0~+4.5V)。若電壓在上述范圍內變化,說明感測器正常,此時應進一步檢查其檢測電路;若電壓無變化或輸出電壓很低(+3V以下),則說明感測器有故障,應把感測器拆下檢查其靈敏度。採用這種感測器的列印機多數是由於杠桿式擋片卡住或脫落 (由於使用不當的方法處理列印機卡紙故障),造成列印機始終顯示缺紙故障。
3)裝有反射式光敏感測器構成的紙盡感測器
反射式光敏感測器被廣泛用於列印機的紙盡檢測感測器,如:AR-3200Ⅱ、 CR-3240Ⅱ、NEC-P3300J+等。這種感測器的特點是:當列印機有紙時,感測器中的發光二極體發出的光束經由列印紙反射到光敏三極體上,光敏三極體由此而導通並輸出低電平信號PE給CPU的某輸入埠;當列印機無紙時,光敏三極體因接收不到二極體發出的光束而截止,輸出高電平信號,CPU接收到這個高電平信號後根據列印機控製程序的要求,停止或終止列印機的當前列印。
這種紙盡檢測感測器出現故障的原因多數是感測器上的積塵太多,影響了光敏三極體接收發光二極體的光束的靈敏度,光敏三極體不能導通,這樣感測器在列印機加電工作時就發出高電平的PE信號,從而引起紙盡檢測錯誤,其表現為列印機上雖然有紙,但其操作面板上的紙盡指示燈卻亮著,列印機不列印。其檢測方法與光敏遮斷器故障的檢測方法一樣。另外有少數感測器是本身損壞或光敏三極體靈敏度下降。
3.列印頭溫度感測器的檢修
當列印頭連續工作時間較長時,必然會出現過熱現象,為了避免列印頭閃過熱而損壞,幾乎所有的列印機生產廠家推出的針式列印機都設置了列印頭溫度檢測電路;其溫度感測器普遍採用了具有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即把這個阻值隨列印頭的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熱敏電阻裝在列印頭內,用於監控列印頭的當前溫度。當列印頭的溫度高於列印機所設定的上限溫度時,列印機停止列印,且操作面板上聯機燈閃爍, 待溫度下降時,列印機自動以半速(正常列印速度的一半)列印,直到溫度下降到所設定的下限溫度以下後才恢復正常速度列印。列印機所設定的列印頭溫度監控范圍因機器的型號不同而略有差別。
列印頭溫度檢測電路發生故障時,往往會出現誤報警,即列印頭的溫度並不高,但開機後列印機列印幾行後就不列印,甚至一開機列印機就報警。其原因一般為熱敏電阻損壞(電阻值變小、開路或短路)、檢測電路中的元器件損壞(如檢測電路晶元的輸入埠、電容漏電等)、列印頭連接電纜開路(主要是熱敏電阻埠)或線路板上斷線所致。
在檢查這部分電路故障時,要根據具體列印機的型號採用不同的檢查方法。對一些不安裝列印頭,列印機在自檢列印時字車能夠正常移動的如NEC P-3300J+、 KX-1121、NEWMAXP-2000等列印機,可以先把列印頭從列印機上拆下,再開機自檢列印。若字車能夠正常移動,則說明列印頭內熱敏電阻有故障,需繼續檢查列印頭;若故障仍然存在,則應檢查溫度檢測電路。對於那些必須裝上列印頭後列印機的字車才能正常移動的列印機如AR-3200Ⅱ、LQ-300K、CR-3240Ⅱ、LQ—1600KⅢ等來說,應先檢查列印頭的熱敏電阻後再檢查其檢測電路。
四、 步進電機的檢修
列印機步進電機的製造精度較高,其故障主要表現為不進紙。判斷該類電機是否損壞,可採用以下方法。
(1)根據步進電機上所標注的阻值測量其電阻。步進電機分為兩個繞組,兩個繞組的結構形式完全相同,每個繞組的中心端對另兩端電阻對稱相等,且與標注阻值相符,不同電機引線的排列順序有所不同。
測量時可先用萬用表將引線分為兩組(各引線相通的為一組),再用測電阻的方法找出每一組的中心抽頭端,中心端應對其他兩端等電阻且與標注電阻值相符。若阻值不對稱或與標注電阻值不同,則電機可能已損壞。
(2)用步進電機上所標注的電源電壓(或電路中電機的工作電壓)進行試驗。若電機上無標注,開始可用較低電壓,然後逐漸升高電壓來試驗。電源的一端(正、負極均可)接某一繞組的中心端,電源的另一端交替碰觸該繞組的其他兩端(注意碰觸時間不宜太長),此時步進電機應一步步轉動,且每步應同樣有力,否則說明電機已損壞。檢測時應注意,若步進電機繞組有嚴重短路時切勿試驗,否則會燒壞電源。
(3)有的步進電機具有兩個相同的繞組,但無中心抽頭端。測量時可先測兩繞組電阻值是否相等,並應與電機標注相符,然後再用電源試驗。試驗時將電源兩極交替碰觸每一繞組的兩端,此時步進電機應步步轉動,且步步同樣有力,否則電機已損壞。應該指出的是,步進電機損壞時,應同時檢查步進電機驅動電路是否損壞。
五、 介面電路的快速檢修方法
若列印機能列印,但列印不出指定內容,出現“@@@@@……”或其他字元,進行自檢列印也出現類似故障時,則大多是由於介面電路損壞。列印機的介面電路屬於數字電路,判斷其是否損壞,可採用集成電路檢測儀進行檢測。由於介面晶元的型號大致相仿,也可採用代換法進行檢修,如代換後能正常工作,則說明介面晶元已損壞。新型列印機的介面晶元大多不是採用直接焊接方式,而是採用集成電路插座進行安裝,故代換起來不是太難。對於老式列印機安裝集成電路時,可加焊一個集成電路插座,這樣將方便維修。
六、噴墨頭清洗系統故障
正常情況下,噴墨列印機開機後噴墨頭在字車帶動下,移動到噴頭清洗單元執行自動清洗噴頭程序,噴墨頭清洗系統中的吸墨機構開始對噴頭進行吸墨、清洗,清洗結束後,噴頭被噴頭架上的密封橡膠件密封住,以保證噴墨頭的清潔。當噴墨頭清洗系統出現故障時,噴頭在清洗過程中出錯。此時可進行以下處理:
1.噴墨頭清洗系統中的某些部件損壞,如密封橡膠件老化等。應更換損壞的元件。
2.主控電路板故障。必須根據檢查情況確定更換還是修理主控電路板。
3.走紙電機運轉異常。由於噴墨頭中的清洗單元的驅動是通過走紙電機來傳遞動力的,當該電機出現故障時,噴墨頭清洗系統自然受到影響。檢查並修理走紙電機。必要時應更換該電機。
4.字車電機驅動部分有故障。由於字車返回左端(有的列印機是在右端)初始位置後,才能使走紙電機由驅動走紙機構轉向驅動噴墨頭清洗系統和自動送紙器等,當字車電機驅動出現故障時,字車就不能正常移動到噴頭清洗單元處執行清洗程序。檢查並修理字車電機及其驅動電路。
❷ 常見的針式列印機故障有哪些,如何進行維護修理
針式列印機的故障大概分成3類:
1,卡紙
2,斷針
3,其他各種故障
不過很多品牌的機器都有三年保修,OKI還有三年免費換針,出現故障了建議去維修點修。
❸ 列印機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導語:列印機是一種機電一體化的精密設備,結構一般都比較復雜,相對計算機的其他外部設備,故障率也比較高,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列印機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吧。
噴墨列印機的列印頭是其工作最繁重的部分,因此發生問題也最多,常見的有列印字跡模糊不清,列印斷線等等。
發生上述問題的原因,絕大部分是因為列印機長期未用或添加非原裝墨水等原因,造成墨水輸送系統障礙或列印機頭堵塞所致。排除的方法一般就是執行清洗操作,如果堵賽情況嚴重,還需將噴頭取下,浸泡在約50-60℃的純凈水中,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注意清洗完畢後一定要晾幹才能使用。如果多次清洗仍無明顯效果,則說明噴頭噴孔已被堵死,此時就只能更換噴頭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噴頭使用壽命已到,噴孔的精度已經大為降低,導致列印模糊。
噴墨列印機的清洗泵嘴出毛病是較多的,同時也是造成堵頭的主要因素之一。列印機清洗泵嘴對列印機噴頭的保護起決定性作用。噴頭小車回位後,要由清洗泵嘴對噴頭進行弱抽氣處理,對噴頭進行密封保護。在列印機安裝新墨盒或噴嘴有斷線時,機器下端的抽吸泵要通過它對噴頭進行抽氣,此嘴的工作精度越高越好。但在實際使用中,它的性能及氣密性會因時間的延長、灰塵及墨水在此嘴的殘留凝固物增加而降低。如果使用者不對其經常進行檢查或清洗,它會使列印機的噴頭不斷出現類似堵頭的故障。所以我們要經常養護此部件。具體的方法是:將列印機的上蓋卸下移開小車,用針管吸入純凈水對其進行沖洗,特別要對嘴內鑲嵌的微孔墊片充分清洗。在此要特別提醒用戶,清洗此部件時,千萬不能用乙醇或甲醇對其進行清洗,這樣會造成此組件中鑲嵌的微孔墊片溶解變形,也千萬不能將潤滑油接觸到泵嘴部位,油脂將使泵嘴部位的橡膠密封圈變形而無法密封保護噴頭。
對於愛普生的噴墨列印機,還常見有更換新墨盒後,列印機在開機時面板上的「墨盡」燈亮的故障。在正常情況下,當墨水已用完時「墨盡」燈才會亮。更換新墨盒後,列印機面板上的「墨盡」燈還亮,發生這種故障,一是有可能墨盒未裝好或墨盒本身及檢測電路有問題,另一種可能是在關機狀態下自行拿下舊墨盒,更換上新的墨盒。因為重新更換墨盒後,列印機將對墨水輸送系統進行充墨,而這一過程在關機狀態下將無法進行,使得列印機無法檢測到重新安裝上的墨盒。另外,有些列印機對墨水容量的計量是使用列印機內部的電子計數器來進行計數的(特別是在對彩色墨水使用量的統計上),當該計數器達到一定值時,列印機判斷墨水用盡。而在開機更換墨盒的過程中,列印機將對其內部的電子計數器進行復位,從而確認安裝了新的墨盒。若關機時自行更換上新墨盒,列印機內的計數器未能復位,因此仍舊報告「墨盡」。解決的方法就是在開機的狀態下重新安裝墨盒。但如果故障依舊,就必須嘗試使用一個正常的墨盒來替換驗證到底是墨盒問題還是檢測電路的問題。
類似愛普生列印機,佳能及惠普的'噴墨列印機也有檢測不到墨盒的故障,但這兩個品牌的噴墨列印機的噴頭與愛普生不同,是可以獨立拆卸可更換,並且一般噴頭與墨水盒是一體的形式。因此,檢測不到墨盒的問題大多是因為安裝墨盒的墨盒架上的電氣觸點被墨水污染或腐蝕,導致與墨盒接觸不良,因此檢測不到墨盒。解決的方法就是用酒精將觸點清洗干凈或更換墨盒架。
針式列印機相對另外兩種列印機來講,其機械成分在機器中的比重是最大的,因此,它的機械問題就很多,尤其是在進行主要操作的部分,如列印頭、字車機構、走紙機構等等。
針式列印機的列印工作最終是由列印頭完成的,列印頭是其工作負荷最繁重的部分,所以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部分。列印頭的常見問題有斷針,列印模糊等等。
列印頭斷針表現為列印的文本上每行明顯的出現一條或數條擺線,或缺少某一水平筆畫。要判斷是否斷針,需取下列印頭後蓋,壓下每根針的銜鐵,看列印頭前部是否有針頭伸出,如未伸出,即可認為該針已斷,一般更換新針即可解決。當然,也有可能出現每根針都正常但也有類似斷針表現的問題,這一般是由列印頭的針驅動線圈開路或短路或針驅動電路故障引起,需檢查上述電路部分,這里就不詳述了。
針式列印機的列印頭工作任務繁重,因此,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列印頭內可能會被污物堵賽,造成列印模糊;而列印針也可能因機械磨損而變短,導致擊打力度下降,表現也同樣是列印不清晰。對堵賽的情況,可將列印頭浸泡在無水酒精中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干凈即可;對針磨損的情況,可適當調近列印頭與紙張間距嘗試,若故障無明顯改善,一般只能更換列印頭解決。當然,色帶用舊無油墨,或是列印頭與紙張間距過遠,也可能導致列印模糊不清,但這就不是列印頭本身的問題了,只要更換新色帶或調整間距就可解決了。
針式列印機是逐行列印,每列印一行字車機構就要來回移動一次,因此,字車機構也是其故障高發的部位,常見故障有列印文本上下錯位,字車撞牆,字車走動異常等等。
列印文本上下錯位,其表現為列印文本的上下起始位不固定,在列印一行或數行文字後起始位向左或向右偏移,偏移距離不定,造成文本上下錯位脫節,無法閱讀。字車走動異常,表現為字車不能運行或運行速度不均勻、加電後字車不能回到初始位置、列印過程中列印頭不回車或回車不正常。導致上述問題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字車電機負荷過重。這一般都是因為字車導軌太臟或生銹,使字車來回移動的阻力太大或阻力不均勻,產生上述問題。要解決上述問題,一般要將字車導軌清理干凈並加上優質潤滑油,情況嚴重的,還要將字車機構與導軌分離拆開,清理字車滑動軸承部分,以保證字車運行自如。這樣處理過後,錯位及走動異常的現象基本都可解決了。
字車撞牆是指列印機在列印過程中字車回到左邊界後仍繼續前進,撞擊左邊界,字車電機發出異常聲音。這通常是因為列印機的初始位置感測器沒檢測到字車所致,一般情況下,只需將感測器向右邊稍作調整即可,少數情況下應檢查該檢測電路。當然,字車導軌阻力太大也同樣能造成撞牆的故障。另外,字車電機損壞或其驅動電路損壞,都可能造成上述故障,此時就需要檢查上述電路部分了。
走紙機構相對列印頭和字車機構來說,負荷較小,故障率也較低,常見的有不走紙或走紙不均勻、缺紙等。
不走紙或走紙不均勻的原因通常是走紙電機或驅動電路損壞,傳動機械故障,驅動軟體不匹配等等。一般來講,走紙電機損壞的情況比較多,通常是因為用戶在通電的情況下用手轉動進紙手柄,或正常列印時強行撕紙,導致走紙電機負載過重而燒壞。此時在斷電情況下手動轉動進紙手柄,能明顯感覺輕微的振動感,與電機正常時轉動的平滑的感覺有很大不同。一般更換走紙電機就能解決問題。機械部分的故障大多表現為傳動齒輪之間咬合不緊密,或齒輪磨損打滑導致。此時需仔細觀察傳動機構,將錯位、脫落的齒輪重新定位或更換磨損的齒輪即可。而列印機無規則走紙的情況大多是由於驅動軟體不匹配的原因。只要作一下列印機自檢測試和聯機DOS下的直接文本列印,如能正常走紙,即可確定列印機無硬體上的故障,問題是出在驅動軟體上。
缺紙的表現為列印機加電並裝好列印紙後,面板仍顯示缺紙狀態,無法聯機列印。這時要重點檢查紙張感測器及其電路。紙張感測器一般有機械開關式和光電耦合式兩種。機械開關式在長時間使用後,容易發生觸點接觸不良,導致檢測不到紙張,此時需要清洗或更換感測器。對光電耦合式的,要注意是否有灰塵堵住感測器槽孔,一般清理干凈即可解決問題。
❹ 針式舊的列印機怎麼維修,壞到如此程度了怎麼處理
針打,維修很費事,配件少,如果是列印頭斷針,或者色帶更換這樣故障,可以更換維修,
像列印變壓器燒毀,齒輪斷齒,基本沒有維修價值,需要換新。
❺ 如何維修針式列印機列印頭
一、針式列印機列印頭故障維修 列印頭常見故障包括:1.列印頭斷針;2.列印針線圈燒壞;3.列印頭與列印輥之間的間隙偏離;4.列印頭電纜斷線。 1.列印頭斷針 故障原因: A、 打
4. 列印頭電纜斷線故障
故障原因:
列印頭電纜一般都採用塑料柔性帶狀電纜。這種電纜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摺痕,一種是插在列印頭插座一端的電纜,隨著列印頭的插拔次數增多,在摺痕處就會發生斷裂(修理時需將列印頭拆下);
另一種是隨著列印時間的增加,列印電纜的中間部分很容易在字車移動過程中被磨損或產生摺痕。若將電纜上的絕緣層磨掉,會使列印針驅動信號與列印機機架短路,導致列印機主控電路故障;若列印電纜摺痕處斷裂則會使列印針驅動信號開路,引起對應的列印針不出針列印,致使列印字元/漢字缺點少劃。
維修辦法:
電纜的這兩種故障可以用萬用表檢查。方法是將萬用表的兩根表筆分別搭在電纜兩端的對應線上,量其電阻是否為零,必要時還要在摺痕處作彎曲試驗,觀察萬用表上的阻值有無變化。在確診有斷線後,用相同機型的列印頭電纜更換即可。切記電纜的斷裂處不能用焊接的方法處理,因為這樣會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信號短路法處理,嚴重時將導致信號對地短路,引起列印機的主控電路產生故障。
在列印頭電纜出現摺痕,但末折斷時,可採取預防措施,避免信號線折斷。其方法是:先截一段長約1.5cm的粘膠帶,隨後將一條長約0.5cm、寬度與粘膠帶寬度相同的薄紙片貼到膠帶的中部,以避免膠帶中部與電纜粘在一起。然後使電纜在摺痕處微微向外彎曲,讓紙片對正摺痕,將膠帶貼到電上。
這樣,膠帶片產生的拉力就會始終迫使電纜在摺痕處微微向外彎曲,從而使電纜在摺痕處產生一個向外的合適張力,這樣可以可靠地避免列印頭在列印過程中向右運動致使電纜在摺痕處產生折卷,防止列印頭電纜中信號線的折斷。
5,針式機的字車異常
故障原因與解決辦法:
通常造成字車異常的情況是字車電機缺相,判斷方法是用手拖動字車,感覺比正常情況過輕或過重都不正常。
與噴墨列印機不同,針式機字車異常通常都不用更換字車,但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將字車軸取出,擦乾凈,將油加註到油氈上。如果是HP感測器造成的字車異常,只需更換感測器即可解決問題。
6,LQ-300K列印時,使用LQ-300K列印跳行,但使用1600K列印正常。
故障原因檢查:
1、按照常規方法,進入LQ-300K列印機的內部設置,查看其自動跳行是否打開,查看結果沒有。
2、懷疑進紙感應器不太好,更換感應器後,當時列印正常,不跳行,判定為感應器壞,列印一段時間(無規律)仍出現跳行現象。
3、 懷疑主板不好,首先更換主板的EEPROM,更換後也不正常,但一天不到故障依舊,然後更換主板,故障也依舊。
4、懷疑電源板供電問題,更換後也一樣跳行且時間不規律。
5、最後判定PC主板有問題,更換PC後,測試無問題,問題解決。
維修總結:PC主板能兼容1600K列印機,未必兼容LQ-300K列印機。
附:關於LQ-300K+列印機常見故障
故障現象:列印機在高溫20℃以上工作正常,低溫8℃左右工作時開機無反應或反應慢(幾秒或數分鍾後正常)。
故障原因檢查:就列印機在較高溫度下能正常工作,低溫下工作不穩定來判斷可能是由於低溫下電源負載能力低或集成電路功耗增大,CPU檢測某部分電路工作狀態不穩定而不能正常工作。常溫下測量電源輸出——電壓、電流、紋波時,紋波偏大。此時列印機基本正常工作。而低溫下測量電源輸出——電壓、電源、紋波時,電源5V、3.3V紋波大(600mv/300mv),線性差。初步診斷為低溫下主控電路功耗大,電源負載能力低,CPU檢測到電源特性差而中斷工作。將5V電源濾波電容C54(470u/6.3V)、3.3V濾波電容C75(47u/35V)更換為C54(1000u/6.3V)、C75(220u/25V)後電源紋波正常(200mv/8mv)。此時列印機在高低溫下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維修總結:本故障是由於低溫下電路功耗增大,電源濾波電容小,負載能力低,紋波增大,主控電路不能穩定而產生故障,加大濾波電容後電源特性得到改善,電路穩定工作,故障排除。
LQ-630K維修實例
實例1:列印第七聯不清
故障原因:列印機擊打力度小,頭間隙太大,復寫紙有問題。
維修方法:
1、降低列印速度,加大解析度,用調節桿調節頭間隙。
2、調節頭間隙,並調節紙薄紙厚感測器,使感測器在厚紙的位置上,而頭間隙在薄紙的位置上。
3、更換復寫紙。
實例2:開機正常,進紙時紙進到最里端後停下報警
故障原因:該現象與LQ-680K撥掉頭感測器線纜的現象一樣(不同點是紙達不到列印頭處,而630K則超過列印頭)所以懷疑與感測器有關,經查果然是後端感測器的Flag已折斷,不起作用。
維修辦法:更換感測器
實例3:打增值稅票時上下錯位或最後一列內容丟失
維修辦法:建議在金穗軟體中使用微調整方法,按照實際列印情況輸入「向下調整「及「向右調整「的參數。
前進紙:在航天金穗防偽稅控系統的發票列印窗口中,調整上邊距為+2,左邊距為-5,進紙板上紙張定位器調整到10mm。
後進紙:在發票列印窗口中將上邊距調整為+2,左邊距為-5,同時將後部左側連續紙的定位拖紙鏈輪輪齒高速到6-7之間。
實例4:客戶新購買的LQ630K,列印多層紙時,從後向前列印時卡紙。
故障原因:進紙感測器安裝的角度不對略微偏前(設計問題),當紙列印到出口(進紙感測器)處將感測器翻起造成卡紙。
維修辦法:將進紙感測器拆下,用銼刀將白色支架頭部銼一下。
LQ-670K不聯機
故障原因檢查:
1、 DOS狀態下進行針測試時,電腦未做任何錯誤提示,但列印機始終無反應。
2、 打98測試頁,列印頭會來回移動幾下,之後發出連續不斷的報警聲,電腦提示聯機出錯。
3、 量並口插座CN1的/STB,/ERR,/PE,BUSY,/ACK等命令腳的信號均正常。
4、 換聯機線纜及電腦主機後,總是依舊。
5、 確定是列印機主板故障,可是主板到介面的信號均正常,那麼問題就只可能出在輸出介面上;通過一個個的比對測量,終於發現第一腳「/STB」端的簧片變形了,以致CN1與聯機線纜的接觸不緊密,造成了不聯機的故障。
維修辦法:在變形的簧片上鍍上焊錫,使CN1與聯機線纜緊密聯系,故障即被排除。——漢高機械
❻ 列印機會出現什麼故障,怎麼維修
列印機十大共性故障解決方法
一、列印機輸出空白紙
對於針式列印機,引起列印紙空白的原因大多是由於色帶油墨乾涸、色帶拉斷、列印頭損壞等,應及時更換色帶或維修列印頭;
對於噴墨列印機,引起列印空白的故障大多是由於噴嘴堵塞、墨盒沒有墨水等,應清洗噴頭或更換墨盒,如果改裝了連續供墨,也可能是外置墨盒的透氣孔沒有打開,應在外置墨盒上留有透氣孔。
對於激光列印機,引起該類故障的原因可能是顯影輥未吸到墨粉(顯影輥的直流偏壓未加上),也可能是感光鼓未接地,使負電荷無法向地釋放,激光束不能在感光鼓上起作用。
另外,激光列印機的感光鼓不旋轉,則不會有影像生成並傳到紙上。斷開列印機電源,取出墨粉盒,打開盒蓋上的槽口,在感光鼓的非感光部位做個記號後重新裝入機內。開機運行一會兒,再取出檢查記號是否移動了,即可判斷感光鼓是否工作正常。如果墨粉不能正常供給或激光束被擋住,也會出現列印空白紙的現象。因此,應檢查墨粉是否用完、墨盒是否正確裝入機內、密封膠帶是否已被取掉或激光照射通道上是否有遮擋物。需要注意的是,檢查時一定要將電源關閉,因為激光束可能會損壞操作者的眼睛。
二、列印紙輸出變黑
對於針式列印機,引起該故障的原因是色帶脫毛、色帶上油墨過多、列印頭臟污、色帶質量差和推桿位置調得太近等,檢修時應首先調節推桿位置,如故障不能排除,再更換色帶,清洗列印頭,一般即可排除故障;
對於噴墨列印機,應重點檢查噴頭是否損壞、墨水管是否破裂、墨水的型號是否正常等;
對於激光列印機,則大多是由於電暈放電絲失效或控制電路出現故障,使得激光一直發射,造成列印輸出內容全黑。因此,應檢查電暈放電絲是否已斷開或電暈高壓是否存在、激光束通路中的光束探測器是否工作正常。
三、列印字元不全或字元不清晰
對於噴墨列印機,可能有兩方面原因,墨盒墨盡、列印機長時間不用或受日光直射而導致噴嘴堵塞。解決方法是可以換新墨盒或注墨水,如果墨盒未用完,可以斷定是噴嘴堵塞:取下墨盒(對於墨盒噴嘴不是一體的列印機,需要取下噴嘴),把噴嘴放在溫水中浸泡一會兒,注意一定不要把電路板部分浸在水中,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針式列印機,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列印色帶使用時間過長;列印頭長時間沒有清洗,臟物太多;列印頭有斷針;列印頭驅動電路有故障。解決方法是先調節一下列印頭與列印輥間的間距,故障不能排除,可以換新色帶,如果還不行,就需要清洗列印頭了。方法是:卸掉列印頭上的兩個固定螺釘,拿下列印頭,用針或小鉤清除列印頭前、後夾雜的臟污,一般都是長時間積累的色帶纖維等,再在列印頭的後部看得見針的地方滴幾滴儀表油,以清除一些臟污,不裝色帶空打幾張紙,再裝上色帶,這樣問題基本就可以解決,如果是列印頭斷針或是驅動電路問題,就只能更換列印針或驅動管了。
四、列印字跡偏淡
對於針式列印機,引起該類故障的原因大多是色帶油墨乾涸、列印頭斷針、推桿位置調得過遠,可以用更換色帶和調節推桿的方法來解決;對於噴墨列印機,噴嘴堵塞、墨水過干、墨水型號不正確、輸墨管內進空氣、列印機工作溫度過高都會引起本故障,應對噴頭、墨水盒等進行檢測維修;對於激光列印機,當墨粉盒內的墨粉較少,顯影輥的顯影電壓偏低和墨粉感光效果差時,也會造成列印字跡偏淡現象。此時,取出墨粉盒輕輕搖動,如果列印效果無改善,則應更換墨粉盒或調節列印機墨粉盒下方的一組感光開關,使之與墨粉的感光靈敏度匹配。
五、列印時字跡一邊清晰而另一邊不清晰
此現象一般出現在針式列印機上,噴墨列印機也可能出現,不過概率較小,主要是列印頭導軌與列印輥不平行,導致兩者距離有遠有近所致。解決方法是可以調節列印頭導軌與列印輥的間距,使其平行。具體做法是:分別擰松列印頭導軌兩邊的調節片,逆時針轉動調節片減小間隙,最後把列印頭導軌與列印輥調節到平行就可解決問題。不過要注意調節時調對方向,可以逐漸調節,多列印幾次。
六、列印紙上重復出現污跡
針式列印機重復出現臟污的故障大多是由於色帶脫毛或油墨過多引起的,更換色帶盒即可排除;
噴墨列印機重復出現臟污是由於墨水盒或輸墨管漏墨所致;當噴嘴性能不良時,噴出的墨水與剩餘墨水不能很好斷開而處於平衡狀態,也會出現漏墨現象;
而激光列印機出現此類現象有一定的規律性,由於一張紙通過列印機時,機內的12種軋輥轉過不止一圈,最大的感光鼓轉過2~3圈,送紙輥可能轉過10圈,當紙上出現間隔相等的污跡時,可能是由臟污或損壞的軋輥引起的。
七、列印頭移動受阻,停下長鳴或在原處震動
這主要是由於列印頭導軌長時間滑動會變得干澀,列印頭移動時就會受阻,到一定程度就會使列印停止,如不及時處理,嚴重時可以燒壞驅動電路。解決方法是在列印導軌上塗幾滴儀表油,來回移動列印頭,使其均勻分布。重新開機後,如果還有受阻現象,則有可能是驅動電路燒壞,需要拿到維修部了。
八、列印機不列印
引起列印機不列印的故障原因有很多種,有列印機方面的,也有計算機方面的。以下分別進行介紹:
1. 檢查列印機是否處於聯機狀態。在大多數列印機上「OnLine」按鈕旁邊都有一個指示聯機狀態的燈,正常情況下該聯機燈應處於常亮狀態。如果該指示燈不亮或處於閃爍狀態,則說明聯機不正常,重點檢查列印機電源是否接通、列印機電源開關是否打開、列印機電纜是否正確連接等。如果聯機指示燈正常,關掉列印機,然後再打開,看列印測試頁是否正常。
2. 檢查列印機是否已設置為默認列印機。點擊「開始/設置/列印機」,檢查當前使用的列印機圖標上是否有一黑色的小鉤,然後將列印機設置為默認列印機。如果「列印機」窗口中沒有使用的列印機,則點擊「添加列印機」圖標,然後根據提示進行安裝。
3. 檢查當前列印機是否已設置為暫停列印,方法是在「列印機」窗口中用右鍵單擊列印機圖標,在出現的下拉菜單中檢查「暫停列印」,選項上是否有一小鉤,如果選中了「暫停列印」請取消該選項。
4. 在「記事本」中隨便鍵入一些文字,然後單擊「文件」菜單上的「列印」。如果能夠列印測試文檔,則說明使用的列印程序有問題,重點檢查WPS、CCED、Word或其他應用程序是否選擇了正確的列印機,如果是應用程序生成的列印文件,請檢查應用程序生成的列印輸出是否正確。
5. 檢查計算機的硬碟剩餘空間是否過小。如果硬碟的可用空間低於10MB則無法列印,檢查方法是在「我的電腦」中用右鍵單擊安裝Windows的硬碟圖標,選擇「屬性」,在「常規」選項卡中檢查硬碟空間,如果硬碟剩餘空間低於10MB,則必須清空「回收站」,刪除硬碟上的臨時文件、過期或不再使用的文件,以釋放更多的空間。
6. 檢查列印機驅動程序是否合適以及列印配置是否正確。在「列印機屬性」窗口中「詳細資料」選項中檢查以下內容:在「列印到以下埠」選擇框中,檢查列印機埠設置是否正確,最常用的埠為「LPT1(列印機埠)」,但是有些列印機卻要求使用其他埠;如果不能列印大型文件,則應重點檢查「超時設置」欄目的各項「超時設置」值,此選項僅對直接與計算機相連的列印機有效,使用網路列印機時則無效。
7. 檢查計算機的BIOS設置中列印機埠是否打開。BIOS中列印機使用埠應設置為「Enable」,有些列印機不支持ECP類型的列印埠信號,應將列印埠設置為「Normal、 ECP+EPP」方式。
8. 檢查計算機中是否存在病毒,若有需要用殺毒軟體進行殺毒。
9. 檢查列印機驅動程序是否已損壞。可用右鍵單擊列印機圖標,選擇「刪除」,然後雙擊「添加列印機」,重新安裝列印機驅動程序。
10. 列印機進紙盒無紙或卡紙,列印機墨粉盒、色帶或碳粉盒是否有效,如無效,則不能列印。
九、列印機卡紙或不能走紙
列印機最常見的故障是卡紙。出現這種故障時,操作面板上指示燈會發亮,並向主機發出一個報警信號。出現這種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紙張輸出路徑內有雜物、輸紙輥等部件轉動失靈、紙盒不進紙、感測器故障等,排除這種故障的方法十分簡單,只需打開機蓋,取下被卡的紙即可,但要注意,必須按進紙方向取紙,絕不可反方向轉動任何旋鈕。
如果經常卡紙,就要檢查進紙通道,清除輸出路徑的雜物,紙的前部邊緣要剛好在金屬板的上面。檢查出紙輥是否磨損或彈簧松脫,壓力不夠,即不能將紙送入機器。出紙輥磨損,一時無法更換時,可用纏繞橡皮筋的辦法進行應急處理。纏繞橡皮筋後,增大了搓紙摩擦力,能使進紙恢復正常。此外,裝紙盤安裝不正常,紙張質量不好(過薄、過厚、受潮),也會造成卡紙或不能取紙的故障。
十、列印出現亂字元
無論是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還是激光列印機出現列印亂碼現象,大多是由於列印介面電路損壞或主控單片機損壞所致,而實際檢修中發現,列印機介面電路損壞的故障較為常見,由於介面電路採用微電源供電,一旦介面帶電拔插產生瞬間高壓靜電,就很容易擊穿介面晶元,一般只要更換介面晶元,該類故障即可排除。另外,字型檔還沒有正確載入列印機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❼ 針式列印機打不清楚,每行都有一點打不出來,是不是斷針了,怎麼換啊!
故障原因分析:
1、列印色帶使用時間過長。
2、列印頭長時間沒有清洗,臟物太多,列印頭有斷針。
3、列印頭驅動電路有故障。
解決方法:
1、先調節一下列印頭與列印輥間的間距,故障不能排除,可以換新色帶。如果還不行,就需要清洗列印頭了。
2、如果是列印頭斷針或是驅動電路問題,就只能更換列印針或驅動管了。建議聯系維修人員進行換針處理。
(7)針式列印機軸承壞了怎麼修擴展閱讀:
針式列印機常見故障:
1、列印機不走紙,這時候你要確認紙張是否正確安裝,對列印模式進行查看。
2、列印機走空白紙,可能因色帶乾涸或未定不正確,列印頭與壓紙捲筒接觸受影響等。如果是普通紙可將紙厚調節桿位置調成「1」。
3、列印頭移動受阻。擦去列印導軌上的灰塵,查看能夠正常移動。如果是色帶卡死,則因立刻關機檢查。
4、列印出現亂碼。列印機與電腦主機接觸不良,或驅動程序安裝錯誤,以及列印機主板損壞等都可能會導致亂碼現象。
5、列印字元不全、不清晰。更換新色帶、查看列印頭是否有斷針、驅動電路故障等。
6、列印機無法執行列印任務。這時應查看聯機狀態是否正常,以及該台列印機是否設置為默認列印機。
7、列印機在通電後指示燈不亮。對交流電壓輸入、電源板輸出電壓、列印機電源板保險絲、插件等進行檢查。
❽ 教你如何解決列印機常見故障
導語:相對計算機的其他外部設備,列印機故障率也比較高,因為列印機是一種機電一體化的精密設備,結構一般都比較復雜,但通常也比較容易處理,下面,我就噴墨列印機和針式列印機這兩種類型,各自介紹一下常見故障和解決方法。
●針式列印機的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針式列印機相對另外兩種列印機來講,其機械成分在機器中的比重是最大的,因此,它的機械問題就很多,尤其是在進行主要操作的部分,如列印頭、字車機構、走紙機構等等。
針式列印機的列印工作最終是由列印頭完成的,列印頭是其工作負荷最繁重的部分,所以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部分。列印頭的常見問題有斷針,列印模糊等等。
列印頭斷針表現為列印的文本上每行明顯的出現一條或數條擺線,或缺少某一水平筆畫。要判斷是否斷針,需取下列印頭後蓋,壓下每根針的銜鐵,看列印頭前部是否有針頭伸出,如未伸出,即可認為該針已斷,一般更換新針即可解決。當然,也有可能出現每根針都正常但也有類似斷針表現的問題,這一般是由列印頭的針驅動線圈開路或短路或針驅動電路故障引起,需檢查上述電路部分,這里就不詳述了。
針式列印機的列印頭工作任務繁重,因此,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列印頭內可能會被污物堵賽,造成列印模糊;而列印針也可能因機械磨損而變短,導致擊打力度下降,表現也同樣是列印不清晰。對堵賽的情況,可將列印頭浸泡在無水酒精中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干凈即可;對針磨損的情況,可適當調近列印頭與紙張間距嘗試,若故障無明顯改善,一般只能更換列印頭解決。當然,色帶用舊無油墨,或是列印頭與紙張間距過遠,也可能導致列印模糊不清,但這就不是列印頭本身的問題了,只要更換新色帶或調整間距就可解決了。
針式列印機是逐行列印,每列印一行字車機構就要來回移動一次,因此,字車機構也是其故障高發的部位,常見故障有列印文本上下錯位,字車撞牆,字車走動異常等等。
列印文本上下錯位,其表現為列印文本的上下起始位不固定,在列印一行或數行文字後起始位向左或向右偏移,偏移距離不定,造成文本上下錯位脫節,無法閱讀。字車走動異常,表現為字車不能運行或運行速度不均勻、加電後字車不能回到初始位置、列印過程中列印頭不回車或回車不正常。導致上述問題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字車電機負荷過重。這一般都是因為字車導軌太臟或生銹,使字車來回移動的阻力太大或阻力不均勻,產生上述問題。要解決上述問題,一般要將字車導軌清理干凈並加上優質潤滑油,情況嚴重的,還要將字車機構與導軌分離拆開,清理字車滑動軸承部分,以保證字車運行自如。這樣處理過後,錯位及走動異常的現象基本都可解決了。
字車撞牆是指列印機在列印過程中字車回到左邊界後仍繼續前進,撞擊左邊界,字車電機發出異常聲音。這通常是因為列印機的初始位置感測器沒檢測到字車所致,一般情況下,只需將感測器向右邊稍作調整即可,少數情況下應檢查該檢測電路。當然,字車導軌阻力太大也同樣能造成撞牆的故障。另外,字車電機損壞或其驅動電路損壞,都可能造成上述故障,此時就需要檢查上述電路部分了。
走紙機構相對列印頭和字車機構來說,負荷較小,故障率也較低,常見的有不走紙或走紙不均勻、缺紙等。
不走紙或走紙不均勻的原因通常是走紙電機或驅動電路損壞,傳動機械故障,驅動軟體不匹配等等。一般來講,走紙電機損壞的情況比較多,通常是因為用戶在通電的情況下用手轉動進紙手柄,或正常列印時強行撕紙,導致走紙電機負載過重而燒壞。此時在斷電情況下手動轉動進紙手柄,能明顯感覺輕微的振動感,與電機正常時轉動的平滑的感覺有很大不同。一般更換走紙電機就能解決問題。機械部分的故障大多表現為傳動齒輪之間咬合不緊密,或齒輪磨損打滑導致。此時需仔細觀察傳動機構,將錯位、脫落的齒輪重新定位或更換磨損的齒輪即可。而列印機無規則走紙的.情況大多是由於驅動軟體不匹配的原因。只要作一下列印機自檢測試和聯機DOS下的直接文本列印,如能正常走紙,即可確定列印機無硬體上的故障,問題是出在驅動軟體上。
缺紙的表現為列印機加電並裝好列印紙後,面板仍顯示缺紙狀態,無法聯機列印。這時要重點檢查紙張感測器及其電路。紙張感測器一般有機械開關式和光電耦合式兩種。機械開關式在長時間使用後,容易發生觸點接觸不良,導致檢測不到紙張,此時需要清洗或更換感測器。對光電耦合式的,要注意是否有灰塵堵住感測器槽孔,一般清理干凈即可解決問題。
●噴墨列印機的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噴墨列印機的列印頭是其工作最繁重的部分,因此發生問題也最多,常見的有列印字跡模糊不清,列印斷線等等。
發生上述問題的原因,絕大部分是因為列印機長期未用或添加非原裝墨水等原因,造成墨水輸送系統障礙或列印機頭堵塞所致。排除的方法一般就是執行清洗操作,如果堵賽情況嚴重,還需將噴頭取下,浸泡在約50-60℃的純凈水中,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注意清洗完畢後一定要晾幹才能使用。如果多次清洗仍無明顯效果,則說明噴頭噴孔已被堵死,此時就只能更換噴頭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噴頭使用壽命已到,噴孔的精度已經大為降低,導致列印模糊。
噴墨列印機的清洗泵嘴出毛病是較多的,同時也是造成堵頭的主要因素之一。列印機清洗泵嘴對列印機噴頭的保護起決定性作用。噴頭小車回位後,要由清洗泵嘴對噴頭進行弱抽氣處理,對噴頭進行密封保護。在列印機安裝新墨盒或噴嘴有斷線時,機器下端的抽吸泵要通過它對噴頭進行抽氣,此嘴的工作精度越高越好。但在實際使用中,它的性能及氣密性會因時間的延長、灰塵及墨水在此嘴的殘留凝固物增加而降低。如果使用者不對其經常進行檢查或清洗,它會使列印機的噴頭不斷出現類似堵頭的故障。所以我們要經常養護此部件。具體的方法是:將列印機的上蓋卸下移開小車,用針管吸入純凈水對其進行沖洗,特別要對嘴內鑲嵌的微孔墊片充分清洗。在此要特別提醒用戶,清洗此部件時,千萬不能用乙醇或甲醇對其進行清洗,這樣會造成此組件中鑲嵌的微孔墊片溶解變形,也千萬不能將潤滑油接觸到泵嘴部位,油脂將使泵嘴部位的橡膠密封圈變形而無法密封保護噴頭。
對於愛普生的噴墨列印機,還常見有更換新墨盒後,列印機在開機時面板上的“墨盡”燈亮的故障。在正常情況下,當墨水已用完時“墨盡”燈才會亮。更換新墨盒後,列印機面板上的“墨盡”燈還亮,發生這種故障,一是有可能墨盒未裝好或墨盒本身及檢測電路有問題,另一種可能是在關機狀態下自行拿下舊墨盒,更換上新的墨盒。因為重新更換墨盒後,列印機將對墨水輸送系統進行充墨,而這一過程在關機狀態下將無法進行,使得列印機無法檢測到重新安裝上的墨盒。另外,有些列印機對墨水容量的計量是使用列印機內部的電子計數器來進行計數的(特別是在對彩色墨水使用量的統計上),當該計數器達到一定值時,列印機判斷墨水用盡。而在開機更換墨盒的過程中,列印機將對其內部的電子計數器進行復位,從而確認安裝了新的墨盒。若關機時自行更換上新墨盒,列印機內的計數器未能復位,因此仍舊報告“墨盡”。解決的方法就是在開機的狀態下重新安裝墨盒。但如果故障依舊,就必須嘗試使用一個正常的墨盒來替換驗證到底是墨盒問題還是檢測電路的問題。
類似愛普生列印機,佳能及惠普的噴墨列印機也有檢測不到墨盒的故障,但這兩個品牌的噴墨列印機的噴頭與愛普生不同,是可以獨立拆卸可更換,並且一般噴頭與墨水盒是一體的形式。因此,檢測不到墨盒的問題大多是因為安裝墨盒的墨盒架上的電氣觸點被墨水污染或腐蝕,導致與墨盒接觸不良,因此檢測不到墨盒。解決的方法就是用酒精將觸點清洗干凈或更換墨盒架。
❾ 列印機和復印機的維修..
激光列印機維護保養完全手冊
雖然激光列印機的型號很多,但由於其工作原理和使用的材料都基本相同,只是有些規格不同而已,所以,對於激光列印機的一般維護,基本上都能適合各種激光列印機,只是一些特殊的有所差別而已。
1.電極絲的維護 由於列印機內有殘余的墨粉..
雖然激光列印機的型號很多,但由於其工作原理和使用的材料都基本相同,只是有些規格不同而已,所以,對於激光列印機的一般維護,基本上都能適合各種激光列印機,只是一些特殊的有所差別而已。
1.電極絲的維護
由於列印機內有殘余的墨粉、灰塵及紙屑等雜物,充電、轉印、分離和消電電極絲將被污染,使電壓下降,而影響正常工作性能。一般來說,若充電、轉印電極絲沾污了廢粉、紙灰等,會使列印出來的印件墨色不夠,甚至很淡,這主要是由於電極絲臟污後對硒鼓上充電不足,因此它在硒鼓上產生的潛影的電壓不夠而吸墨粉不足,轉印電極絲被污染而使電壓不夠,則當紙走過時使紙張與硒鼓的接觸不夠緊密,而使轉印到紙上的墨粉不夠,因此都會使輸出的紙樣墨色太淡。此外,轉印電極絲(槽)污染嚴重時還會使輸出的紙樣背面臟污,因為紙樣輸出時要經過轉印電極絲槽。而消電電極污染則會使紙張分離不暢而產生卡紙等故障,
消電電極污染則會使硒鼓上的殘餘墨粉清掃不幹凈,使輸出的紙樣底灰嚴重。維護電極絲時應小心地取出電極絲組件(一些機型號的列印機不必取出電極絲,可直接在機子上清理),先用毛刷刷掉其上附著的異物,之後再用脫脂棉花將其輕輕地仔細擦拭乾凈。
2.激光掃描系統的維護
當激光掃描系統中的激光器及種種工作鏡被粉塵等污染後,將造成列印件底灰增加,圖象不清。可用脫脂棉花將它們擦拭乾凈,但應注意不要改變它們的原有位置或碰壞。
3.定影器部分的維護
定影器部分的維護主要有定影加熱輥(包括橡皮輥)、分離爪、熱敏電阻和熱敏開關。
(1)定影加熱輥的維護
定影加熱輥在長期使用後將可能粘上一層墨粉,一般來說,加熱輥表面應當是非常干凈的,若有臟污則就會影響列印效果。如果列印出來的樣稿出現黑塊、黑條,以及將圖文的墨粉粘帶往別處,這表示熱輥表面已被或傷,若較輕微,清潔後可使用(但不宜用於輸硫酸紙),若嚴重,則只有更換加熱輥了。與加熱輥相配對的橡皮輥,長期使用後也會粘上廢粉,一般較輕微時不會影響輸出效果,但若嚴重時,會使輸出的樣稿背面變臟。清潔加熱輥和橡皮輥時,可用脫脂棉花蘸無水酒精小心地將其擦拭乾凈。但不可太用力擦拭加熱輥,更切忌用刀片及利物去刮,以免損壞定影加熱輥。而橡皮輥的擦拭可簡單一些,只需將其表面擦乾凈即可。
(2)分離爪的維護
分離爪是緊靠著加熱輥的小爪,其尖爪平時與加熱輥長期輕微接觸摩擦,而背部與輸出的紙樣長期摩擦,時間一長,會把外層的膜層摩掉,從而會粘上廢粉結塊,這樣一方面會使其與加熱輥加大摩擦損壞加熱輥,另一方面,背部粘粉結塊後變得不夠光滑,阻止紙張的輸送,從而使紙張輸出時變成彎曲褶皺狀,影響質量,甚至會紙張無法輸出而卡在此處。因此,如發現輸出紙張有褶皺時應注意清潔分離爪。方法是小心地將分離爪取下,仔細擦掉粘在上面的廢粉結塊,並可細心地將背部磨光滑,尖爪處一般不要磨,若要磨時,一定要小心操作。擦拭乾凈後即可小心地重新裝上(裝上時可將各個分離爪調換使用,以使各處的磨損相近)。
(3)熱敏電阻和熱敏開關的維護 熱敏電阻和熱敏開關都是與加熱輥靠近的部件,早期的激光列印機其裝在熱輥近中心部位,後來改進的都是裝在加熱輥的兩頭,這兩個部件平常無須很大維護,但在使用較長時間(輸出量較大)的列印機,由於熱敏電阻外殼(外包裝殼)上會粘上廢粉及一些臟物,影響它對溫度的感應,使其對熱輥的感溫發生變化,從而使加熱輥的表面溫度加大,這首先會影響熱輥的壽命,加速橡皮輥的老化和分離爪等部件的磨損,加大預熱等時間,從而使定影燈管的使用壽命減小。其次,溫度太高會使紙張發生捲曲而影響輸出,造成卡紙,有時甚至會使硫酸紙、銅版紙等起泡而不能使用。情況嚴重時甚至會使加熱輥燒壞。 維護的方法是要小心地拆下定影器,取下熱敏電阻和熱敏開關,用棉花蘸些酒精將其外殼的臟物擦拭乾凈,操作時一定要小心,不要將其外殼損壞。然後小心地其裝回,裝上時一定要注意熱敏電阻與熱輥的距離,以免感溫太高損壞部件等。一般來說,要將熱敏電阻盡量地接觸靠緊加熱輥,熱敏開關可適當空開一些距離。
4.光電感測器的維護
光電感測器被污染,會導致列印機檢測失靈。如手動送紙感測器被污染後,列印機控制系統檢測不到有、無紙張的信號,手動送紙功能便失效。因此應該用脫脂棉花把相關的各感測器表面擦拭乾凈,使它們保持潔凈,始終具備感測靈敏度。
5.硒鼓的維護
激光列印機的硒鼓為有機硅光導體,存在著工作疲勞問題,因此,連續工作時間不可太長,若輸出量很大,可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停下來休一會兒再繼續輸出。有的用戶用兩個粉盒來交替工作,也是一種辦法。至於硒鼓的保養維護,一般可這樣進行:
(1)小心地拆下硒鼓組件,用脫脂棉花將表面擦拭乾凈,但不能用力,以防將硒鼓表層劃壞。
(2)用脫脂棉花蘸硒鼓專用清潔劑擦試硒鼓表面。擦拭時應採取螺旋劃圈式的方法,擦亮後立即用脫脂棉花把清潔劑擦乾凈。
(3)用裝有滑石粉的紗布在鼓表面上輕輕地拍一層滑石粉,即可裝回使用。
(4)平常在更換墨粉時要注意把廢粉收集倉中的廢粉清理干凈,以免影響輸出效果。因為廢粉堆積太多時,首先會出現「漏粉」現象,即在輸出的樣稿上(一般是縱向上)出現不規則的黑點、黑塊,如若不加以排除而繼續使用,過一段時間在「漏粉」處會出現嚴重底灰(並有縱向劃痕)。產生這種故障的原因是起先廢粉堆積過滿,使再產生的廢粉無法進入廢粉創倉,而廢粉倉中的廢粉也會不斷「擠」出來而產生「漏粉」現象,接著,由於廢粉中包含著紙灰、纖維等臟物,較粗糙,與硒鼓長時間摩擦,而且越來越緊,壓力越來越大,最終將硒鼓表面的感光膜磨掉了,硒鼓就損壞了。因此輸出的紙樣底灰嚴重,由於它們一直是縱向摩擦,因此在底灰中可見到縱向劃痕。所以,在發現輸出「漏粉」時就馬上清理廢粉倉。最後應注意,硒鼓清潔要盡量避光。
6.感測器條板及傳輸器鎖盤的維護
用軟布略蘸清水,將銀白色長條板及傳輸器鎖盤上積存的紙灰等異物擦拭乾凈,以確保傳輸無阻。
7.輸紙導向板的維護
輸紙導向板位於墨粉盒的下方,其作用是使紙張通過墨粉盒傳輸到定影組件。進行清潔時,用軟布略蘸清水將輸紙導板的表面擦拭乾凈,以確保列印件清楚潔凈。
噴墨列印機維護列印機:
1. 要保持列印機有清潔的工作環境,包括列印的紙張清潔干凈,以免環境中或列印紙上的雜質顆粒造成堵頭。
2. 墨盒一旦裝機,在未確信要將其更換之前,不要將其從列印機上取下及再裝入,因為將墨盒從列印機上取下,會使空氣進入墨盒的出墨口,再裝機後這部分空氣會被吸入列印頭而使列印機出現空白,並對列印頭造成致命損害。
3. 一定要先關機再斷電,因為不論是人為還是非人為的斷電,都是不正常情況,並會對列印機壽命造成嚴重影響。一旦出現非正常斷電,請及時讓列印頭回復到停機待命位置,以避免列印頭噴孔乾涸造成堵頭而形成永久性損害。
4. 更換墨盒必須按《使用手冊》中規定的程序進行。任何違反規定程序的更換墨盒操作不僅會對列印機的機械部件造成破壞。還會使列印機不能正常識別新舊墨盒,導致列印機不能正常工作,影響列印效果。
5. 舊墨盒用完及從列印機上取走後,都應立即換上新墨盒,否則,讓列印機過長時間的暴露在空氣中會使列印頭乾涸而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害。
如出現異常情況,請不要讓列印機繼續工作,按一般處理方法仍未能解決,請找有關專業人士處理。
針式列印機維護經驗14大法
雖然目前市場上針式列印機的份額在不斷下降,噴墨、激光列印機的佔有率在急劇上升,但由於針式列印機的結構簡單耐用,適合高強度列印,並且價格低廉以及它的特殊用途與獨特功能,深受廣大計算機用戶尤其是特殊行業的青睞,它在銀行、證券、保險,商務、運輸以及稅務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與其他列印機一樣,針式列印機同樣需要正確的維護與保養。
一、 列印機必須放在平穩、干凈、防潮、無酸鹼腐蝕的工作環境中,並且應遠離熱源、震源和避免日光直接照曬。針式列印機工作的正常溫度范圍是10℃~35℃(溫度變化會引起電氣參數的較大變動),正常濕度范圍是30%~80%。
二、要保持清潔。定期用小刷子或吸塵器清掃機內的灰塵和紙屑,要經常用在稀釋的中性洗滌劑(盡量不要使用酒精等有機溶劑)中浸泡過的軟布擦拭列印機機殼,以保證良好的清潔度。
三、列印機上面請勿放置其他物品,尤其是金屬物品如大頭針,回行針等,以免將異物掉入針式列印機內,造成機內部件或電路板損壞。
四、 針式列印機並行介面電纜線的長度不能超過2米。各種介面連接器插頭都不能帶電插拔,以免燒壞列印機與主機介面元件,插拔一定要關掉主機和列印機電源,不要讓列印機長時間地連續工作。
五、定期檢查列印機的機械裝置,檢查其有無螺釘松動或脫落現象,字車導軌軸套是否磨損。輸紙機構、字車和色帶傳動機構的運轉是否靈活,若有松動、曠動或不靈活,則應分別予以緊固、更換或調整。
六、正確使用操作面板上的進紙、退紙、跳行、跳頁等按鈕,盡量不要用手旋轉手柄。若發現走紙或小車運行困難,不要強行工作,以免損壞電路及機械部分。
七、檢查列印頭前面的色帶保護片是否破損?若有破損會在列印過程中出現列印針刮色帶或刮紙現象,最終將列印針掛斷。應及時更換。
八、列印頭的位置要根據紙張的厚度及時進行調整。在列印中,一般情況不要抽紙。因為在抽紙的瞬間很可能刮斷列印針,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九、針式列印機工作時,其列印頭表面溫度較高,不要用手隨意觸摸列印頭表面。不要將手伸進列印機內,以免妨礙字車移動,甚至弄壞某些部件。
十、為保證列印機及人身安全,電源線要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否則在機架和邏輯地上會有100多伏的交流電壓。針式列印機的電源要用AC220±10%、50Hz的雙相三線制中性電,尤其要保證良好的接地,以防止靜電積累和雷擊燒壞列印通信口等。
十一、要選擇高質量的色帶。色帶是由帶基和油墨製成的,高質量的色帶帶基沒有明顯的接痕,其連接處是用超聲波焊接工藝處理過的,油墨均勻,而低質量的色帶帶基則有明顯的雙層接頭,油墨質量很差。
十二、定期檢查色帶及色帶盒,若發現色帶盒太緊或色帶表面起毛就應及時更換(注意色帶的質量),否則色帶盒太緊會影響字車移動,色帶破損則會掛斷列印針。
十三、應盡量減少列印機空轉。許多用戶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打開主機即開列印機,這既浪費了電力又減少了列印機的壽命,故用戶最好在需要列印時再打開列印機。
十四、要盡量避免列印蠟紙。因為蠟紙上的石蠟會與列印膠輥上的橡膠發生化學反應,使橡膠膨脹變形。另外石蠟也會進入列印針導孔,易造成斷針。
復印機維護保養
復印機在復印達到一定數量後,或副本質量明顯下降時,需要進行保養。只有適時地進行維修、保養,機器才不容易發生損壞,並能經常保持滿意的復印效果。
復印機的使用常識
大家還要注意,日常正確的使用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1、選擇合適的地點安裝復印,要注意防高溫、防塵、防震、防陽光直射,同時要保證通風換氣環境良好,因為復印機會產生微量臭氧,而操作人員更應該每工作一段時間就到戶外透透氣休息片刻。平時盡量減少搬動,要移動的話一定要水平移動,不可傾斜。為保證最佳操作,至少應在機器左右各留出90厘米,背面留出13厘米的空間(如機器接有分頁器,大約需要23厘米的距離。),操作和使用復印機應小心謹慎。
2、應使用穩定的交流電連接使用,電源的定額應為:220-240V、50Hz、15A。
3、每天早晨上班後,要打開復印機預熱預熱半小時左右,使復印機內保持乾燥。
4、要保持復印機玻璃稿台清潔、無劃痕、不能有塗改液、手指印之類的斑點,不然的話會影響復印效果。如有斑點,使用軟質的玻璃清潔物清潔玻璃。
5、在復印機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在蓋好上面的擋版,以減少強光對眼睛的刺激。
6、如果需要復印書籍等需要裝訂的文件,請選用具有"分離掃描"(split scan feature)性能的復印機。這樣,可以消除由於裝訂不平整而產生的復印陰影。
7、如果您的復印件的背景有陰影,那麼您的復印機的鏡頭上有可能進入了灰塵。此時,您需要對復印機進行專業的清潔。
8、當復印機面版顯示紅燈加粉信號時用戶就應及時對復印機進行加碳粉,如果加粉不及時可造成復印機故障或產生加粉撞擊噪音。加碳粉,時應搖松碳粉並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切不可使用代用粉(假粉),否則會造成飛粉、底灰大、縮短載體使用壽命等故障,而且由於它產生的廢粉率高,實際的復印量還不到真粉的2/3。
9、當添加復印紙前先要檢查一下紙張是否乾爽、結凈,然後前後理順復印紙疊順整齊再放到紙張大小規格一致的紙盤里。紙盤內的紙不能超過復印機所允許放置的厚度,請查閱手冊來確定厚度范圍。為了保持紙張乾燥,可在復印機紙盒內放置一盒乾燥劑,每天用完復印紙後應將復印紙包好,放於乾燥的櫃子內。
10、每次使用完復印機後,一定要及時洗手,以消除手上殘余粉塵對人體的傷害。
11、工作下班時要關閉復印機電源開關,切斷電源。不可未關閉機器開關就去拉插電源插頭,這樣會容易造成機器故障。
12、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立即關掉電源,並請維修人員。A、機器里發出異響;B、機器外殼變得過熱;C、機器部分被損傷;D、機器被雨淋或機器內部進水。
復印機的日常保養
復印機是聚集了光學、機械、電路等高科技的精密產品,定期的清掃、整理、加油、調整是確保復印機正常運行的關鍵。必要的保養可以提高復印機的工作質量,延長使用壽命,節約維修費用。
在復印機的運行過程中,它的光學系統、機械繫統、電路系統,除了正常的磨損外,還受到來自復印機內部和外部的灰塵等雜物的侵害,造成復印品質變差和運行故障。保養主要是對復印機的光學、顯影、充電、轉印、分離、消電電極定影、轉送等部件和色粉回收等系統進行清潔或進行局部調整。通常,光學系統中的雜物會造成復印件底灰較重,出現黑色斑點,機械繫統中的雜物會造成卡紙,復印件出現污跡等問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注意復印機的清潔保養。通常,用戶可以做以下工作:
1、蓋板的清潔
由於接觸各種原稿和被手扶摸,會使潔白的塑料襯里或傳送帶變黑,造成復印件的邊角出現黑色污跡。用棉紗布蘸些洗滌劑反復擦拭,然後用清水擦拭,再擦乾即可。注意:不要用酒精、乙醚等有機溶劑擦拭。
2、稿台玻璃的清潔
由於稿台玻璃容易受到稿件和手的沾污,同時也容易被劃傷,所以應定期清潔保養才能保證良好的復印效果。在工作中要 避免用手直接接觸稿台玻璃,如有裝訂,應將原稿上的大頭針、曲別針、訂書釘等拆掉,並放在指定位置。塗改後的原件一定要等到塗改液幹了以後再復印。清潔稿台玻璃時,應避免用有機溶劑擦拭。因為稿台玻璃上塗有透光塗層和導電塗層,這些塗層不溶於水,而溶於有機物質。
3、電路系統
電路系統因長時間在高壓下工作,吸附了大量的粉塵,從而造成電子元件間的電阻率降低,引起電流擊穿電子元件,燒毀線路板。以下部分的清潔工作應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光學系統的清潔、機械繫統的清潔、進紙系統的清潔、出紙系統的清潔。
4、清除廢舊墨筒
小心地清除廢舊墨筒,以防墨粉充斥在空氣中過多的被人體吸入。
5、更換部件
在復印到一定張數後,復印機的易耗性零件(如:清潔刮片、電極絲、分離爪(片)、搓紙輪等,這些零件在保修期內也不屬於免費提供)由於磨損,可能需要進行必要的更換。而這類維修及零備件費用的支出,是正常的,不應認為是設備的質量問題。
復印機維護常識
1、靜電復印機技術狀態良好的主要標准
(1)驅動系統啟動要容易,運轉要平穩,無不正常響聲,不應過熱。
(2)光學系統無論是台式或固定式靜電復印機對光學系統的鏡頭、反射鏡片及光源都有嚴格的要求。要求鏡頭要清潔,反光鏡片除保持清潔外不要隨便搬動、改變位置,以免影響其入射角與反射角的數值。光源一定要清潔,不要有障礙物造成遮光,使光路不通,影響曝光、充電、轉印、消電等正常工作。
(3)復印機要忠實於原稿從復印件是否忠實於原稿,可反映出靜電復印機的性能和工作狀態的好壞。判斷靜電復印機性能好壞主要以復印件的黑度值、底灰大小、對比度、解析度、層次感等為依據。黑度是指復印件黑區的光學反射密度,其數值越小說明靜電復印機越好。解析度是指復印件上能清晰地分辨出每毫米內所包含的線對數,包含的線對數越多說明靜電復印機性能越好。層次感是指復印件對測試板上的灰度級的復印效果,層次越豐富說明靜電復印機性能越好。
2、復印3000張的保養
取出廢粉盒,倒掉廢粉,將盒擦凈後裝入機內,然後抽出各電極,擦拭電極絲、柵極絲和電極架;清潔顯影器底部上、下導紙板,分離輥、分離帶;最後清潔稿台玻璃。
3、復印10000張的保養先進行3000張的保養。取出顯影器,卸下顯影器輥上的防塵板,檢查顯影輥表面,若有異常,要進行處理;擦拭進紙口處紙板。拆開定影器護罩,更換定影清潔毛氈和上、下分離爪。清除落在定影下部的墨粉及油垢,再拆開原稿台玻璃的下表面,進行清潔處理。將硒鼓取出,用鏡頭紙擦拭。
4、復印50000張的保養
(1)進行復印10000張保養
(2)清潔光學系統
①掃描器的清潔。掃描器驅動由掃描傳動機構完成的,若掃描器的導軌太臟,將會增加掃描阻力,所以,掃描器應定期清潔和潤滑。取下原稿台玻璃,清潔導軌,反復擦拭幾遍,然後在導軌的油氈上加少量的機油。用手推動掃描器來回移動幾次,使得導軌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油膜,檢查掃描器在移動過程中是否遇到阻力,是否有異常聲音,工作結束後,可順便將掃描區域內的灰塵消除。
②反光罩、反光鏡和鏡頭的清潔。反光罩、反光鏡和鏡頭上積累的灰塵過多時會阻礙光線的傳播,影響復印質量。清潔方法如下:打開原稿台蓋,取下原稿台玻璃,使一塊反光鏡處於中間位置,然後用鏡頭紙進行擦拭,不能用力過大,不能來回擦拭。若反光鏡上有拭不掉的污點,可用玻璃清潔劑清洗,也只能單方向清洗,其他幾塊反光鏡用同樣方法清洗。第四塊反光鏡在暗箱內,掀開蓋板,即可看到。清潔反光罩的方法與上面的方法相同。
③清潔密封玻璃。因為通過反光鏡,鏡頭傳到硒鼓上的光線,中間還要穿過密封玻璃。當它上面落有灰塵時,復印件上同樣會出現底灰,影響復印件質量。
(3)檢查刮板
拆下硒鼓清潔器,檢查刮板,如有損壞應更換。更換後的刮板應在刃口上塗一點墨粉,最後再檢查稿台驅動鋼線繩,如有扭曲或損傷應更換。
6、維護保養注意事項
①保養時應關閉復印機主電源開關,拔下電源插頭,以免金屬工具碰觸使靜電復印機短路。
②使用各種溶劑時應嚴格按要求操作,不耐腐蝕的零部件切不可使用溶劑清潔。使用時應避免明火。
③一些絕緣部件用酒精等擦拭後一定要等液體完全揮發後再裝到復印機上,否則會使其老化。
④使用潤滑油時,要按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一般塑料橡膠零件不得加油,否則會使其老化。
⑤拆卸某一部件時,應注意拆下的順序。零件較多時,可以記錄下來,以防忘記。特別是墊圈、彈簧、軸承之類,安裝時應以相反的順序操作。
⑥機器內、外部所使用的螺釘容易混淆,應在拆下後分別放置,以免上錯,使之損壞。
⑦在拆卸內驅動鏈條、皮帶、齒輪時,應記住其走向,一般可用紙畫下來後再拆,以免裝錯,使機件損壞。
❿ 針式列印機常見的故障有哪些及解決措施
針式列印機的種類繁多,型式各異,一般分為列印機械裝置和控制與驅動電路兩大部分。 針式列印機在正常工作時有三種運動,即列印頭的橫向運動、列印紙的縱向運動和列印針的擊針運動。這些運動都是由軟體控制驅動系統,通過一些精密機械進行的。列印機械裝置主要包括字車與傳動機構、列印針控制機構、色帶驅動機構,走紙機構和列印機狀態感測器,這些機構都為精密機械裝置,以保證各種機構能實現下面的各種運動。
針式列印機常見故障包括:
列印機的故障很多,常見的故障大體上有幾大種。
1、列印機能正常完成自檢列印,但在聯機狀態下卻不能進行正常的列印。
列印機無法聯機工作是比較常見的故障,硬體故障和軟體故障這兩種可能 。
⑴、能正常進行自檢打油證明列印機本身是正常的,然後看連接下電源線及數據線是否連接正常?
⑵、還是有問題的話,看看軟體方面,第一、檢查驅動程序是否正確;第二、檢查列印機埠的設置;第三、是否中了病毒(「2708」病毒),病毒可以通過封鎖列印介面使主機和列印機之間無法進行正常通訊,用一張系統引導盤啟動,然後再用「Print Screen」鍵來檢查列印是否正常?
⑶、問題還沒解決掉,採用替換排除。
2、列印機在通電狀態下不能進行任何操作
首先找到列印機通電後不能工作的原因,我們可採用排除法一一排除找到問題所在
⑴、查看列印機的電源指示燈是否已亮,沒有亮就應先檢查電源插頭和電源線是否存在斷路故障,查看電源開關和保險絲是否已損壞,這些地方如果都沒有問題,要是保險絲已斷換後又熔斷的話證明電路部分存在短路故障,如果在電路中還沒有發現有什麼明顯損壞的元件的話,就應及時送到維修部門由專業人員進行維修。
⑵、列印機綠色指示燈發亮光的話,證明電源供電部分正常,這時可觀察列印機是否有復位動作,開機後列印頭字車會先向右再向左後又回到起始位置,如沒有看到復位動作證明是列印機的控制電路部分出現了故障。
還有對於個別型號的列印機來說,看列印機的上蓋是否蓋好,這些列印機具有一個檢測機蓋是否蓋上的限位開關,沒有蓋好的話控制電路就會認為此時並不能進行列印工作而使列印機處於等待狀態。
⑶、列印機能夠進行正常的復位動作,再看列印機的自檢列印是否正常,不能自檢列印的話,說明列印機的控制電路存在故障。如果自檢列印正常,說明列印機的主要部分無故障,故障點可能在介面電路或連接數據電纜上。
⑷、連接電纜和介面都沒有問題安裝好列印紙後,屏幕上提示「列印機沒有準備好」或「列印紙沒有安裝好」等信息,那就可能是重了病毒了。
3、在列印時突然出現無故停止列印、報警或列印錯位、錯亂等情況。
⑴、列印頭在列印時都會發熱,為了避免列印頭因過熱而損壞,都設有列印頭溫度檢測和自動保護電路,如果是超負荷列印造成停止列印,並不能算是故障,而是使用不當才造成的。
⑵、列印紙被用完了暫停列印,紅色缺紙指示燈就會發亮光,同時蜂鳴器也會發出代表報警信號的`聲音,只要安裝好列印紙後並按聯機鍵(ON LINE)就可以繼續工作了。
⑶、個別情況列印完未及時收好堆積在一起的列印紙被捲入列印機里,就會造成阻塞,列印機就會處於停機狀態。
⑷、色帶在列印過程中運轉不暢發生了阻塞,如果字車導軸的污垢過多,會造成字車運行受阻,可在關機後用手移動字車看是否有很大阻力或移動不均,那就該清洗字車導軸並適當加適量潤滑油,移動時感到阻力均勻、運行自如時就行了。
4、列印字跡不清晰、無法正常觀看
⑴、列印色帶的問題,看色帶是否安裝正確,或是色帶該更換新的了。
⑵、檢查一下列印頭間隙調整桿的位置是否正確?間隙過大就會列印不上字,重新調整一下即可。
5、存在缺點、斷線
⑴、列印針出針口堵塞導致出針不暢而造成的,清洗一下列印頭就行了。
⑵、列印頭有斷針或個別針磨損變短而造成的,更換列印針即可。現在的列印機都可以自動更換列印針,但建議用戶還是換上較好。
⑶、列印針驅動電路或列印頭驅動線圈燒毀也會造成此類故障現象,我們首先檢查一下驅動線圈和列印針驅動電路是否已經燒毀,不要急於換列印頭或列印針,否則很有可能再次被損壞。
6、列印漢字出現錯誤、甚至不能列印漢字
列印西文正常,無法正確列印漢字時,就在電腦軟體方面找找:
⑴、檢查是否已安裝了正確的漢字列印驅動程序
⑵、是否裝有中文列印字型檔,是否字型檔文件已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