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鍛煉關節的器材有哪些 鍛煉
鍛煉關節的健身器材有哪些鍛煉關節的健身器材匯總一覽
跑步機
跑步機是健身房裡必備的健身器材,也是家庭健身器的最佳選擇。電動跑步機是通過電機帶動跑帶使人以不同的速度和坡度被動的跑步或走動,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方式。因其運動方式幾乎沒有蹬伸動作,這樣與在實地跑步相比,可以減小運動強度,提高運動量,同等條件下可以比陸地多跑幾乎三分之一的路程,這對於提高使用者的心肺功能、肌耐力以及減肥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跑步機深受廣大健身愛好者的歡迎,是一種最好的有氧運動方式之一。
使用跑步機鍛煉要注意正確的跑步姿勢:兩腳前腳掌依序平行著落,不可跺腳滑行,步子要有節奏。兩手抓握扶手,頭自然擺放,不要仰頭或低頭,或者邊跑步邊看電視;雙肩與身體微夾緊,腿不宜抬過高,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過於挺直,肌肉稍微緊張,維持軀干姿勢,同時注意緩沖腳著地的沖擊;運動中一隻腳落地時,應是腳跟先著地,然後由腳跟滾動到腳掌,這樣可減少跑步對踝關節的傷害,落地時的膝關節保持微曲,不要挺直,以減少對膝關節的傷害;跑步擺臂時盡量放鬆。
劃船器
劃船器是模擬劃船動作而設計的健身器械。劃船動作需要人體的肩關節、肘關節和髖關節配合運動。它不僅可以使腰、背、腿部的肌肉得到充分鍛煉,還可以提高人體的耐力和協調性。
劃船器的使用方法簡單易學,最基本的運動方式是:坐在座椅上,兩腿向前自然伸直,腳蹬踏板,雙手握住拉把,然後雙臂屈肘用力後拉,兩腿屈膝收縮,帶動座椅在滑軌上隨之前移,當座椅不能再向前移動時,雙臂向前推動拉把,同時兩腿前蹬至伸直,使座椅沿軌道向後滑動,恢復原位。此練習難度不大,需要上下肢協調配合。待臂力增強後,可轉動阻力旋鈕,調整運動強度。
健騎機
健騎機造型別致,彷彿一批奇特的木馬,故也叫騎馬機。其結構並不復雜,主要是由支架、騎坐扶手和腳蹬架組成,以杠桿原理巧妙連接。主要有普通型健騎機、液壓型健騎機、和配重型健騎機三種類型。健騎機不僅可以作為專業運動員訓練的器械,也可以作為大眾鍛煉的家庭健身器,更是養身、娛樂、康復、保健的理想選擇。在運動時,隨著身體的彎曲伸展和上下起伏,既可鍛煉上下肢肌肉,又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和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而且對於頸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北部和膝關節疼痛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運動時的阻力同時來自鍛煉者體重及可調油缸所產生的運動阻力。二者均可進行調節,從而具有較為合理的載荷,適應不容年齡、不同體質的鍛煉者進行不同強度的運動,得意高效發揮該機所獨有的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功能。
健騎機的基本運動方法簡單易學。坐在騎坐上,雙臂前伸握住扶手,兩腳用力蹬腳蹬架,身體由屈而直。隨著身體上下起伏與腳蹬位置的變換,彷彿爭駕馭著一匹駿馬。健騎機是以髖關節為軸的屈伸運動兒,不是很多人認為的以背部為軸心。開始練的時候,動作幅度不宜過大,鍛煉一段時間後,當肌肉變得強韌有力時,再開始做大幅度運動,還可變換姿勢,增加運動花樣,使整個機體得到鍛煉。
健步機
健步機主要針對雙腿進行鍛煉,不僅可提高雙腿的肌肉力量和增強腿部關節能力,還可提高雙腿骨骼的骨質密度,防止骨質疏鬆。
主要靠採用不同力度(具體方法採用不同壓控制進行調節)來對腿部進行鍛煉,這種方法主要是以提高腿部的能力為主要目的。如提高大腿主要肌群的力量,提高抬腿能力,提高髖和膝、踝的能力。並可保持腿部的健美。
Ⅱ 跑步到底需要哪些裝備
跑步需要的裝備:
1、跑鞋。
跑鞋又名運動鞋,根據生物力學的需要跑鞋可分為提供減震性、提供穩定性、提供運動控制三大類。提供減震性的跑鞋,通常有較柔軟的夾層鞋底,輔助足部在運動時均勻受力,幫助足部減震。鞋體通常較輕,穩定性會相對較差。
要根據不同的路段選擇不同的跑鞋。柔軟的地面是最傷腳踝的,如果在比較柔軟的地上跑步,要選擇護踝功能較強的鞋。硬地面很傷膝蓋,如果選擇在較硬的平面跑步,要選擇鞋底相對軟一些的鞋,這樣可以產生緩沖,減少跑步對膝蓋的沖擊力,降低對膝蓋的損傷。
2、速乾衣。
戶外出行運動量一般較大,衣褲被汗水浸濕後貼在身上非常難受。為了擺脫大量汗水淤積在皮膚表面難受的感覺,有些人會選擇穿上「舒適透氣」的純棉服裝。
3、護膝。
是指用於保護人們膝蓋的一種物品。具有運動保護、防寒保暖、關節養護的作用。分為運動護膝、保健護膝。適宜運動員、中老年人、膝部疾病患者使用。
4、運動型耳機。
是為運動時候佩帶的耳機,而是一種區別於一般耳機的能穩定固定在佩戴部位的耳機,該種耳機不會因為身體運動而使耳機從耳朵里掉落,普遍帶有防滴濺、輕便等特性,透氣性能較好,屬於開放式耳機。
5、運動腕錶。
也叫運動手錶,可以跟手機之間建立起藍牙連接,將佩戴人員的運動數據傳輸到手機端。可以按照其運動感測器的類型分為三大類:計步手錶, GPS 手錶,心率手錶。
Ⅲ 練腿的健身器材有哪些
1、動感單車
動感單車只要運用得當,會有很不錯的減脂效果,並且有很好的運動氛圍,讓人不知不覺地就瘦了下來,腿部肌肉也會更加緊致。不過,很多人騎動感單車的時候,為了想讓腿部快速瘦下來,操之過急,站在踏板上恨不得用盡全力,這是非常傷膝蓋的做法。所以,在使用動感單車之前,一定要調試好,腳踏和腳不要固定太死,防止軟骨磨損,以及損傷半月板。
Ⅳ 用什麼健身器材鍛煉不傷膝蓋
用啞鈴這種健身器材鍛煉不傷膝蓋。
根據權威參考資料,有以下兩種啞鈴的健身運動:
1、坐姿啞鈴推舉。選擇兩只適合你能力、重量相同的啞鈴,將其緊握在手中,背部保持挺直坐在長凳上。然後,讓背部呈反弓姿態,向上推舉啞鈴,將其舉過頭頂,然後下放到肩部位置。可以多重復幾次。
2、坐姿啞鈴側平舉。選擇合適的啞鈴並坐下後,手臂下垂在身體兩邊。如果想增強三角肌後束,就前傾上半身。接著,將啞鈴從兩側抬起,擠壓肩部肌肉,當啞鈴與肩同高後,回到開始姿態,再重復。
這兩種方法都是坐著健身,絲毫不會傷到膝蓋。並且能夠給肩部塑造出很好的造型,對上肢的力量鍛煉很有幫助。
(4)跑步膝蓋可以應該用什麼器材擴展閱讀:
除了健身運動之外,在日常生活,運動中,我們也要保護好膝蓋,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有晨跑的習慣,跑步之前要先做准備活動,防止韌帶拉傷。跑步的時候應該遵循「先走後跑,先快後慢」的原則:先快走,然後再慢跑,接著才可以快跑。
2、戶外爬山時,剛開始爬山的時候速度要慢,之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逐漸加快速度。對膝關節不太好的中老年人來說,爬山時可以選擇一根適合本人的登山手杖。
3、對於愛經常踢球的人很容易損傷膝關節。建議大家,在踢足球的時候要做好防護措施,比如佩戴護膝、護腿板等。
Ⅳ 聽說跑步機上跑步傷膝蓋,哪種器材更適合室內健身
可以試試橢圓機,類似踏步機的器械,減少膝蓋負擔,但是也有足夠的消耗,再進階就是爬山及,消耗很大,需要一定基礎進行。
Ⅵ 什麼跑步機最好用,對膝蓋好些的的。給家裡學生用的。
鳳凰跑步機。弓形彈板和跳水彈板系列都可以。減震好,所以對膝蓋保護的不錯。尤其對長身體的孩子。
Ⅶ 想鍛煉腿部,選擇什麼健身器材比較合適
一般來說,最好用的練腿器材主要有坐式蹬腿器、坐姿外展訓練器、動感單車和最常見的跑步機。
1.坐式蹬腿器
這款器材主要針對大腿後半部分和臀部,而且安全性較高,比一些重量過大、強度過高的器材好很多。當我們坐在器材上時,不需要盡力維持全身平衡,腰部和背部承受的壓力會小很多,力量集中在大腿上,效果顯然會事半功倍。
使用坐式蹬腿器的時候,只需要將背部到臀部緊靠著椅背,中間稍微留出一點空隙。然後挺胸收腹,雙腳放在踏板上,寬度比肩寬稍多一點,慢慢下落即可,保證腳尖和膝蓋平行,能夠降低受傷的幾率。
2.坐姿外展訓練器
這是一款提高大腿力量的器材,由於過程往往比較漫長,因此不要從一開始就猛增重量,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匹配最合適的重量和強度。使用器材的時候,一定要放緩動作,輕輕將大腿向外展開,並且盡可能打開角度,維持一定時間,能夠有效降低受傷幾率,提高健身效果。
3.動感單車
這款器材的名字聽起來就很動感,雖然主要是鍛煉腿部,其實對於全身都能夠起到減脂塑形效果。使用這款器材時,其實和平時騎自行車沒有太大不同,只是動作更加標准規范,姿勢需要保持得更到位。
長期騎單車的人,腿部線條大多更優美一些,但由於現在交通情況復雜,在室外騎車很不安全。使用動感單車就不需要擔心這些,只要選擇符合自己能力的強度,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騎行」。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器材對膝蓋的損傷較大,因此腳踏板不要固定太緊,如果在踩踏的過程中,感覺膝蓋承受不住,就要及時降低強度。
4.跑步機
最常見的健身器材,往往最容易被人們忽視,但它們的效果其實並不比更尖端、更復雜的器材差多少。跑步機就是一款很好的健身器材,既省去了外出的麻煩,又能夠隨時調整速度,不僅鍛煉腿部,還可以加強全身運動。
對於很多宅男宅女來說,去健身房的次數屈指可數,不妨在家裡准備一台初級跑步機,這樣就能隨時隨地鍛煉身體。
Ⅷ 跑步是非常常見的鍛煉方法,跑步的時候怎麼保護我們的膝蓋
賽普健身:
經常運動會知道在跑動的過程當中,有一個單腳落地的過程,如果體重相對來說要是過大,那麼每一次的落地都會對膝關節造成很大的壓力。長時間這樣下去膝關節就會出現一些疼痛,所以如果體重相對來說較大,那麼並不建議進行跑步的練習。雖然不建議進行跑步練習,但是可以在健身房或是在家裡進行動感單車、橢圓機等運動的練習,因為這些運動可以更好地保護膝蓋。
如果體重相對來說並不是非常大,完全可以進行跑步練習,在這個過程當中怎樣去更好的保護膝蓋呢。
這就需要去練習一項運動,就是落地時的緩沖,因為就跟剛才所說的一樣,在跑步的過程當中會有一個過程是單腳落地,這時身體的重力還有慣性等一系列力學上的因素,都會積壓在單側腿的膝蓋上面,所以一定要有一個很好的緩沖能力,才能減少膝關節的壓力。
那麼這個能力怎麼去練習呢,給大家推薦一個動作,這個動作可以很好地鍛煉到落地時的緩沖。首先需要有一個很高的跳箱,如果沒有跳箱的話,可以站在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高的台階上面,雙腳站在台階上面,然後將一側腿伸出去,往前邁出一步產生一個落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做到的並不是快,而是要做到穩。具體動作是站在高台上,將一側腿伸出,重心往前移身體緩慢前傾,隨後雙腿同時落地並彎曲,緩解下墜壓力。
這個動作會有一個非常好的緩沖過程,長時間訓練這樣的運動,可以很好的提高這個緩沖能力。如果覺得雙腿已經很穩定了,那麼還可以進行單腿的練習。將右腿邁出去身體前傾,右腿在即將落地前左腳抬起,接下來右腿穩定落地,屈膝緩解壓力。也可以將右腿邁出去以後在落地的時候,讓左腿作為支撐穩定,這樣子進行交替式的一個訓練,這樣左右兩側的穩定能力都會提高,長時間這樣訓練就可以很好的保護膝蓋。
總結:
1、在跑動當中,會有一個單腳落地的過程
2、如果體重過大,那每次落地都會對膝關節造成很大的壓力
3、動感單車、橢圓儀等器械可以很好的保護膝蓋
4、常做落地時的緩沖練習,可以很好的提高緩沖能力,保護膝蓋
Ⅸ 老年人鍛煉膝關節用的器材
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軟組織的鍛煉,增加其強度,保持其彈性,可以預防關節炎,那麼老年人鍛煉膝關節用的器材有哪些,如何鍛煉膝關節呢?下面我帶你一一了解!
鍛煉膝關節可以不用器材的,但如果您非要應器材,可以用動感單車。
1、動感單車運動後會消耗很多的能量,出很多的汗,是用來減脂的。同時還增強你的腿部的力量,美化下肢形體。練習動感單車膝關節和腰部著力教大,因此如果有膝關節和腰椎病痛,不能參加此項運動。
2、如果是膝關節內側長期疼痛,很可能是關節炎,比如退行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你要去醫院看,根據醫生建議運動還有敷葯,理療等。
3、在鍛煉後肌肉酸痛是正常的。但在鍛煉中如果出現關節肌肉尖銳的疼痛、突然的疼痛就說明有什麼不對了,你要馬上停止鍛煉,有必要的話聯系骨科醫生。
1、坐位伸膝
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右)膝伸直,並保持直腿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2、俯卧屈膝
俯卧位,雙手在頭前交叉,將頭部放在手臂上,然後將左(右)膝關節逐漸屈膝,盡量靠近臀部,並保持屈膝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兩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3、伸肌鍛煉
仰卧位,將一側膝關節屈曲盡量貼向胸部,用雙手將大腿固定5—10秒鍾,然後逐漸伸直膝關節,兩腿交替進行。重復進行10—20次。
4、股四頭肌鍛煉
俯卧位,將一側腿屈膝靠向臀部,雙手反向握住踝部(或用毛巾環繞踝部),逐漸將下肢向臀部牽拉,並保持這一姿勢5—10秒鍾,然後放下,雙腿交替進行。
5、推擦大腿
坐在椅上,雙膝屈曲,用兩手的掌指面分別附著左(右)腿兩旁,然後稍加用力,沿著大腿兩側向膝關節處推擦10—20次,雙腿交替進行。
6、指推小腿
坐在椅上,雙膝屈曲,雙腿微分,將兩手的虎口分別放在一側膝蓋的內外側,然後拇指與其餘四指對合用力,沿小腿內、外側做直線的指推動作盡量至足踝。反復指推10—20次,然後換腿重復此動作。
7、拳拍膝四周
坐在椅上,雙腿屈曲,雙足平放在地板上,並盡量放鬆雙腿,雙手半握拳,用左右拳在膝四周輕輕拍打50次左右。
8、按揉髕骨
坐在椅子上,雙膝屈曲約90°,雙足平放在地板上,將雙手掌心分別放在膝關節髕骨上,五指微張開緊貼於髕骨四周,然後稍用力均勻和緩有節奏地按揉髕骨20—40次。
9、直腿抬高
如果你的膝關節狀態不適非常好,可以先從簡單的動作開始。這個直腿抬高可以鍛煉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同時對膝關節基本沒有壓力。躺在瑜伽墊上,彎曲一條腿,踩在地面。另一條腿伸直抬起,達到另一條腿膝關節的高度,保持3秒。每天三組,每組10-15次。
10、屈小腿
這個動作可以鍛煉大腿後側肌群。面對椅背站立,手扶椅背。向後抬起一隻腳至膝關節彎曲90度,保持3秒。每天3組,每組15次。如果慢慢這個動作太輕鬆了,可在踝關節增加重物,比如一瓶礦泉水,重量逐步增加。
11、直腿背伸
俯卧。收緊臀部、大腿和小腿後側肌肉。抬起一條腿,保持3-5秒,放低,重復。做10-15次然後換腿。同樣也可以在踝關節增加重量。這個動作不會導致腰痛,如果出現腰痛,及時停止鍛煉。
12、靠牆靜蹲
這是一項進階的鍛煉。背靠牆站立,雙腳與肩同寬,慢慢彎曲膝關節,背與臀部緊靠牆壁。保持10-15秒。蹲的不能太深,不然會損傷膝關節。可以逐步延長每次鍛煉時間。
1、年輕時不會得關節炎
由於人在年輕時高頻率運動健身、高強度職場工作和家務勞動及頻繁行走和上下樓等因素,使膝關節不能適度休息,關節軟骨在反復屈伸膝活動中受磨損,一部分人可以早在30幾歲甚至更年輕時就產生輕微症狀的關節退行性改變,感覺膝無力酸痛,走路多運動劇烈就發生,以至於不敢多走路和停止運動,如不及時重視治療,等到年齡四五十歲時出現劇烈疼痛和關節軟骨大面積缺損時才開始治療,往往亡羊補牢為時晚矣。
2、女性只在更年期後才得關節炎
中老年女性因體內雌性激素下降,極易導致骨質疏鬆及關節軟骨變薄變脆和老化發生關節炎。但近年臨床多見青壯年女性,因長期月經紊亂導致低骨量和骨質疏鬆,發生膝關節退變,因此40歲上下的女性長期月經不調,應及時到醫院檢查骨密度和體內激素水平。多因素可以導致女性骨質退變,30歲年齡段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會動用母體骨骼中的鈣使骨鈣溶出,40歲以後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開始走下坡路使骨量流失加重,50歲以後女性人體缺鈣和鈣代謝紊亂是關節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肥胖只易引發內科病不易得關節炎
體重過大會增加膝關節負荷,標准體重的人,在走路時膝關節所受力是體重3倍,在跑步跳躍時膝關節瞬時承受力量可達體重的5~6倍,故肥胖人群是關節炎的高發人群。此外,無節制飲食隨時可能誘導血尿酸濃度迅速到達發作狀態引發痛風性關節炎,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得痛風的人越多,雖然痛風可以由飲食、天氣變化、溫度氣壓和外傷等多方面引起,但主要原因還是由於餐桌上的極大豐富與飲食習慣的不合理有關,平日需合理膳食,進食高鈣及高維生素D食物如牛奶、雞蛋、海帶及多種維生素,不暴飲暴食,控體重減輕膝關節負擔,減少“三高”等內科復雜疾病發生,降低膝關節軟骨合並症。
4、越高強度鍛煉關節越有力
登山、足籃球、羽毛球等強身健體運動,如果過於頻繁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加速關節軟骨磨損,造成關節損傷。正常人膝關節骨骼表麵包裹一層約3~5毫米厚的軟骨以保護關節,有厚度有強度有彈性,雖伴隨年齡增長軟骨會逐漸磨損變薄屬正常生理退變,但如果過度活動則會加速軟骨磨損破壞進程,引發膝關節炎早至。因此鍛煉時應注意保護關節軟骨,運動方式不宜高強度,“驢友”平日需規律堅持膝關節股四頭肌等長、等張、等動力、靈活度訓練及靜蹲等練習,並藉助手杖分擔關節壓力,選擇氣墊軟底鞋緩沖關節應力,勞逸結合讓關節得到有效休息。
5、中老年人走得越多越快關節越好
中老年人適宜慢走鍛煉,不適宜選擇長時間快步走作為健身手段,特別不要暴走,以免加速已經衰老關節軟骨的磨損速度,誘發膝關節炎。走路鍛煉身體對於中老年人簡單有效,建議走路過程中攜帶計步器,每分鍾內不超過100步,鍛煉時間不超過1小時,此外在日常生活和旅遊中,盡量多乘車少走路,減少上下樓梯和爬山,保護好膝關節。
Ⅹ 跑步什麼護膝好用
推薦一款邁克達威,這款護膝在體育界運用的都是非常廣泛,它的舒適性可以說是公認的。
選購護膝幾個方法考慮入手:
1:材料。
在挑選護膝時,首先就要看它使用的是什麼材料。一般優質的就比較柔軟些,用手摸著不發硬,這樣在穿戴時才會比較舒適,膝蓋不會覺得不舒服。而且它的保暖效果也要好,特別是在大量運動之後,排汗比較多,如果受風就會誘發關節疼痛,能保護好膝蓋。
2:帶孔,透氣排汗。
綁在腿上,不僅僅要求暖和,如果在出汗比較多的情況下,就會覺得濕乎乎,也不會太舒服。所以可以選擇一個帶孔的,因為它的透氣性就比較好點,能排出裡面的汗氣,給以膝蓋舒適的環境。
3:粘貼。
再者,就是它的粘貼部位了。在戶外的運動量比較大時,容易導致護膝不與關節處在一致的位置上,就會出現掉落下來的狀態,不僅影響著活動,而且還要停下來重新粘好,比較麻煩。所以呢,它的防滑性就要好,還要柔軟。這樣也能保護好膝蓋,不用擔心汗液多使它滑落。
護膝指的是用於保護人們膝蓋的一塊布料,在現代體育運動中,護膝的使用是非常廣泛的。膝蓋既是一個在運動中極其重要的部位,同時又是一個比較脆弱容易受傷的部位,還是一個受傷時極其疼痛且恢復較慢、甚至個別人會出現下雨陰天就隱隱作痛的情況。
幾乎所有的體育用品商店都可以買得到的厚氈材料的「護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和避免受傷,冬天使用還能夠起到防寒作用,且價錢不貴。這里不是把「護膝」作為必備品來推薦,但所有體育活動中被廣泛使用也是事實。
一般的運動不需要護膝。因為普通護膝通常具有保暖的作用,並且戴上以後對膝蓋前方的髕骨會形成一定的壓迫,影響運動效果。如果登山,則需要間歇性使用,不要全程使用。在膝蓋感覺不適時穿上,狀況好時要拿下,否則會影響肌肉的正常訓練。
在護膝的選擇上,不需要功能特別強的護膝,因為功能性越強的護膝,保護和支持效果越好,影響運動效果的范圍也越大,而且用久了會使肌肉鍛煉效果大打折扣。專業護膝一般是膝蓋曾受過傷的人使用。因為他們的膝蓋受過傷,所以力量不足,在運動時需要藉助兩旁的加強護條作力量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