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解決摩托車鏈輪是橢圓形的問題
以下是我專門收藏的鏈條保養常識, 很有用的,復制給你看看, 你看看前面的就知道了問題出在哪裡了,我車子以前開起來鏈條一松一緊的 後來就看了這個自己調過來的 ,挺順的 。
還有救樓上哥們說的齒輪翻個面再用很有道理 以後我也要實踐 哈哈 祝你早日解決問題
摩托車鏈條鏈輪的生產廠家很多,質量參差不齊,選擇時要認准有質
量信譽的生產廠家。另外,鏈條是否耐久與可*,跟用戶的使用保養和安裝方法
關系也很大。在這里我們來談一下鏈條的安裝、保養與調整。
一、安裝 選擇鏈條和鏈輪時一定要注意兩者是否匹配,並保證鏈輪與輪胎(鏈輪座)
的同心度,否則會導致鏈條一緊一松而使其早期磨損。
安裝時,把鏈輪放在無磨損的鏈輪座上,裝上鏈輪固定螺絲,要套上鎖緊墊片,
不要把螺絲擰得太緊,連同輪胎裝上車後再裝鏈條,並稍微拉緊鏈條後慢慢地轉
動後輪,觀察鏈條的松緊。如果鏈條一松一緊,說明鏈輪和輪胎(鏈輪座)不同
心。調整時轉動後輪至鏈條最緊處,用木榔頭或橡膠榔頭輕輕地向前敲擊鏈輪,
使鏈條鬆弛(不可用鐵榔頭,否則會損傷鏈條鏈輪)。轉動後輪觀察鏈條是否還
一松一緊,反復幾次直至鏈條大致平穩後,擰緊鏈輪固定螺絲並鎖緊墊片,再檢
查鏈條的松緊度。這樣,輪胎和鏈輪就基本同心了,車跑起來會很輕松。
二、保養 有條件最好用鏈條專用潤滑油保養。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看有用戶
將發動機換下來的廢機油刷在鏈條上,以致輪胎、車架上也濺滿黑乎乎的機油,既影
響美觀又會使鏈條粘上厚厚的灰塵。特別是雨雪天,粘上的沙粒使鏈條鏈輪早期
磨損,壽命縮短。
正確的保養方法是:用干凈的4T機油和液壓油或變壓器油
(商店有售)按1:1或1:2的比例混合後,用干凈的刷子將配好的潤滑油均勻地
滴在鏈條中間的滾子上,形成一層薄薄的油膜,對鏈條起到保護作用,使用一段
時間後,待油膜快乾時再滴一遍。原則是「油抹少點,次數多點」,並保持鏈條
的松緊適度,這樣鏈條和鏈輪就會即干凈又耐用了。
三、摩托車鏈條調整應適宜 摩托車鏈條應按要求定期進行調整,在調整過程中要求其
保持良好的直線度和松緊度。所謂直線度便是保證大小齒盤與鏈條在同一直線上,只有
這樣才能保證齒盤和鏈條不致磨損過快和在行駛中不致掉鏈子。對松緊度的要求一般是
看鏈條松緊的程度進行調整,正確的調整應是用手上下拔動鏈條,使鏈條上下移動距
離在15mm~20mm的范圍內為標准。過松或過緊都會加快鏈條和齒盤的磨損或損壞。
1、鏈條過松 摩托車鏈條調整過松的現象一般不多見,但如果行駛較長時間不做調整,鏈
條會因磨損或變形而被拉長。有不少駕駛員因缺乏保養常識不能及時調整,便出
現了掉鏈子的現象。不管新舊鏈條、齒盤,只要鏈條從齒盤上脫落過一次,按要
求一般是不能復用的,因為在脫落過程中,鏈條會被齒盤頂彎變形,鏈條帶彎後
,不管前後齒盤調整得如何准確,帶彎的鏈條不可避免的會咬齒盤,這樣不僅損
壞鏈條,齒盤的壽命也會大大縮短。同時在掉鏈子的過程中,鏈條還可能被頂斷
,行車中斷鏈子更是麻煩,有時會因離維修站較遠不能及時修復,誤時誤事。
JH70類摩托車還會因斷鏈子將磁電機護蓋及定子盤觸發線圈固定架打碎,增加維
修難度,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鏈條過緊 鏈條調整過緊比較常見。這其中大致有三種原因。
(1)不懂維修常識自己動手調整,誤把鏈條調緊。此屬概念摸糊,只知鏈條
調整是保養的范疇,不知怎樣調整才是正確的標准。
(2)因齒盤鏈條磨損嚴重,但時間或經濟不允許,或異形車當地當時購不到
同型號的齒盤,便將鏈條調緊後免強維持車輛行駛。
(3)更換鏈要齒盤時,誤將失園偏心的齒盤裝到摩托車上,致使鏈條忽緊忽
松,檢查與調整時,巧遇松的一端,另一端則過緊。不管以上哪種原因致鏈條調
整過緊,都會因此而大大降低鏈條和齒盤的使用壽命。當鏈條調整過緊時,因與
齒盤的接觸壓力增大,鏈條易拉長,鏈節板易變形或拉斷,鏈條滾柱也會因此而
破碎。除此之外,齒盤也會因此磨損而過早地使齒形變尖,嚴重時呈鋸齒狀。
另外,鏈條調整過緊,還會損壞副軸軸承及滾針(襯套),後輪緩沖體軸承的壽
命也會因此而大大縮短。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鏈條拉緊後,會在副軸與後輪
緩沖體之間形成一個較大的強制性的牽制力矩,在此力矩的影響下,軸承的工作特
性被破壞,單面受力較大,易發熱破損。即使不破損,也會在較短的時間內造成間
隙增大。軸承間隙增大後,副軸的工作直線性被破壞,滾針軸承也會很快因此而破損,
此時故障會由鏈條齒盤轉移到發動機上……由此可見,正確適時地調整摩托車鏈條的
松緊是非常重要的。
3、怎樣正確地調整摩托車鏈條呢?
(1)適時調整使摩托車鏈條的松緊度保持在15mm-20mm為宜,經常檢查緩沖
體軸承並按時加註潤滑脂,因該軸承工作環境較惡劣,一旦失去潤滑,損壞的可
能極大,軸承一旦損壞,會引起後齒盤傾斜,輕則使齒盤鏈條側面磨損,重則易
使鏈條脫落。
(2)調整鏈條時除按車架鏈條調整刻度調好外,還應用眼觀察前後齒盤與鏈
條是否在同一直線上,因為車架或後輪*若受過損傷,變形後,再按其刻度調整
鏈條會進入一個誤區,誤以為齒盤鏈條在同一直線上,其實直線性已被破壞,所
以此項檢查非常重要(最好調整時取下鏈盒),萬一發現問題應立刻校正,免除
後患,確保萬無一失。
Ⅱ 軸承損害的原因有哪些
一、軸承安裝不當(約佔16%)
1、安裝軸承時使用不當,用錘子直接敲擊軸承,靠滾動體傳遞力,是造成損壞的主要原因。
2、安裝調整不到位,安裝有偏差或未裝到軸承位,造成軸承游隙過大或小。內外圈不處於同一旋轉中心,造成不同心。
3、對於帶密封的,很多客戶在安裝前,喜歡先把密粉拆掉,再填充一些潤滑脂,這種方法都是錯誤的,密封的直接使用即可,因為在生產時已經填充好了潤滑脂,不建議拆封再加油,如有必要,建議把軸承內原裝的潤滑脂全部清洗後,再換新的潤滑脂,避免潤滑脂型號不一致,造成軸承過早損壞。
建議:選擇適當的或專業的軸承安裝工具,安裝完畢要用專用儀器檢測軸的徑向跳動和軸向竄動是否滿足工藝要求。
二、軸承潤滑不良(約佔50%)
據調查,潤滑不良是造成軸承過早損壞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原因包括:未及時加註潤滑脂或潤滑油;潤滑脂或潤滑油未加註到位;潤滑脂或潤滑油選型不當;潤滑方式不正確等等。一般轉速低於3000轉的,建議採用脂潤滑,比如電機上使用的,一般都採用脂潤滑。
建議:選擇正確的潤滑脂或潤滑油,使用正確的潤滑方式和合理的加註周期。
三、軸承污染(約佔14%)
污染也會導致軸承過早損壞,污染是指有沙塵、金屬屑等進入軸承內部。主要原因包括:安裝前過早打開軸承包裝,造成軸承工作表面侵入污染物;安裝時工作環境不清潔,造成軸承工作表面侵入污染物;軸承的工作環境不清潔,工作介質污染等。
建議:在使用前最好不要拆開軸承的包裝;安裝時保持安裝環境的清潔,對要使用的軸承進行清洗;增強軸承的密封裝置。
四、軸承疲勞(約佔34%)
疲勞破壞是軸承常見的損壞方式。常見的疲勞破壞的原因可能是:軸承長期超負荷運行;未及時維修;維修不當;設備老化等。
建議:合理的選擇軸承的額定負荷,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並保證其回轉精度。
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大類。其中滾動軸承已經標准化、系列化,但與滑動軸承相比它的徑向尺寸、振動和雜訊較大,價格也較高。
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按滾動體的形狀,滾動軸承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兩大類。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發明滾動軸承的國家之一,在中國古籍中,關於車軸軸承的構造早有記載。從考古文物與資料中看,中國最古老的具有現代滾動軸承結構雛形的軸承,出現於公元前221~207年 (秦朝)的今山西省永濟縣薛家崖村。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在改革開放的強大推動下,軸承工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高質快速發展時期。
軸承是各類機械裝備的重要基礎零部件,它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對主機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機械產品中,軸承屬於高精度產品,不僅需要數學、物理等諸多學科理論的綜合支持,而且需要材料科學、熱處理技術、精密加工和測量技術、數控技術和有效的數值方法及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技術等諸多學科為之服務,因此軸承又是一個代表國家科技實力的產品。
滾動軸承的潤滑目的是減少軸承內部摩擦及磨損,防止燒粘、其潤滑效用如下。
減少摩擦及磨損在構成軸承的套圈、滾動體及保持器的相互接觸部分,防止金屬接觸,減少摩擦、磨損。
延長疲勞壽命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
在旋轉中,滾動接觸面潤滑良好,則延長。相反地,油粘度低,潤滑油膜厚度不好,則縮短。排出摩擦熱、冷卻循環給油法等可以用油排出由摩擦發生的熱,或由外部傳來的熱,冷卻。防止軸承過熱,防止潤滑油自身老化。
其他
也有防止異物侵入軸承內部,或防止生銹、腐蝕之效果。
Ⅲ 軸承打黃油從外套擠咋么辦
軸承跑內套也可稱為軸承跑內圈,通常是指軸承的內圓與軸的接觸有了間隙,產生與軸不同步旋轉現象。
什麼是軸承跑外套?
軸承跑外套也可稱為軸承跑外圈,通常是指軸承的外圓與軸承室配合間隙過大,產生外圈在軸承室內打滑,有跟隨軸旋轉的現象。
導致軸承跑內圈的主要原因:
1、軸承滾珠、或是保持器損壞,使內外圈卡死為-體,在軸的扭矩作用下, 強制的使內圈或外圈轉動。
2、軸承與軸配合的過盈量不足,導致軸承與軸頸之間的摩擦力不足而跑內圈。
3、軸的定位不好,導致軸在軸向的較大竄動,引起軸承跑內圈。
4、軸承的軸向固定不合理,或者軸承的內墨和軸肩不穩固。
5、軸承不合格,使用劣質材料。
6、潤滑不足,導致軸承轉動不暢,造成跑內圈。
軸承跑外圈的原因:
軸承與軸(孔)的配合,對軸、孔、軸承的加工精度、配合公差、安裝裝配精度、材質、以及使用維護方面要求非常嚴格,哪一方面不好都有可能使軸承跑圈。
1、配合公差:軸承與軸(孔)的配合公差有嚴格的標准,不同規格、精度、受力狀況,使用環境等對配合公差要求不同。滾動體與軸承內外套的磨擦為滾動磨擦,兩接觸面的摩擦系數都非常小,摩擦力也就非常小。軸承與軸(孔)配合的非常緊,一般為過盈配合,少數情況為過渡配合。如果軸承與軸、孔的配合公差偏大,為間隙配合,擠壓力變小,軸(軸承)會在扭力作用下,破壞相互間的靜止,產生滑動,發生了小編們稱之為的「跑圈現象」。
2、加工精度、安裝精度:是指軸、軸承、軸承座孔的加工工差、表面粗糙度、安裝裝配的精度等技術參數。這些都有行業標准。一旦達不到標准,會影響到配合公差,造成軸承跑圈。再如,安裝的同軸度不夠,會使軸承振動大、造成軸彎曲、載荷變大、造成軸承失效、增加更換軸承的次數、影響了軸承與軸或孔的尺寸公差,進而破壞了其與軸(孔)的配合公差,所有這一切都有可能造成軸承跑圈和軸承失效。
3、軸、軸承的材質也是非常關鍵。不同種類的軸承要用相適應的軸承鋼製造,強度、剛度要大,耐磨性要好,軸承合金的摩擦系數要小,這樣才能保證軸承的正常使用,減少跑圈的可能性。
4、日常維護保養不佳:
(1)聯軸器及其易損件磨損嚴重,同軸度、同心度超差都會破壞安裝度。
(2)軸承的鎖緊件,如鎖母,卡圈,端蓋等鎖緊不到位,破壞軸承的配合精度。
(3)潤滑不良,滾珠磨損增大,溫度增高,軸承及配合件的熱膨脹不均勻,也破壞配合精度。
(4)軸承拆裝的時候不規范,損壞軸或軸承,破壞配合精度。
軸承跑圈的危害:
1、對設備造成的負面影響非常大,它加劇配合部件的磨損,嚴重的甚至報費,損壞了設備,降低了機器精度;
2、由於增大了摩擦力,把大量能量轉化成了無用的熱能和雜訊,降低了運行效率。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停止運行,安排檢修。
針對軸承跑內圈常見的解決方法:
針對軸跑內圈,緊急情況下有採用打麻點方式,但僅是應急;條件允許情況下有補焊機加工、鑲軸套刷鍍、噴塗、微弧焊、激光焊等,下面文明就幾種修復技術的優劣勢做簡單分析,供大家參考。
1、打麻點工藝
打麻點修復工藝是一種應急措施,修復後軸承內圈和軸的配合僅為點接觸,所以當重載運行情況下,麻點極易產生疲勞磨損,修復失效。
2、電刷鍍工藝
其優點就是可以實現在線修復,其缺點非常明顯。電刷鍍工藝其刷鍍塗層受到磨損量的限制,一般電刷鍍塗層刷鍍厚度小於0.2mm。當磨損量大於0.2mm時,其刷鍍效率將成倍下降,且刷鍍層過厚時,使用過程中刷鍍層容易脫落,使用壽命短。
3、熱噴塗修復技術
熱噴塗是指一系列過程,在這些過程中,細微而分散的金屬或非金屬的塗層材料,以一種熔化或半熔化狀態,沉積到一種經過制備的基體表面,形成某種噴塗沉積層。它是利用某種熱源(如電弧、等離子噴塗或燃燒火焰等)將粉末狀或絲狀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加熱到熔融或半熔融狀態,然後藉助焰留本身或壓縮空氣以一定速度噴射到預處理過的基體表面,沉積而形成具有各種功能的表面塗層的一種技術。利用由燃料氣或電弧等提供的能量。
熱噴塗工藝最大的局限性就是無法實施現場修復,且噴塗後仍然需要機加工,效率低,對於大型軸頭磨損應用局限性大。
4、補焊機加工工藝
補焊機加工修復工藝是傳統工藝修復工藝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其特點就是修復精度高。其缺點熱應力對材質造成的損傷大,運行過程中易出現斷軸現象,造成停機或停產事故。
5、索雷碳納米聚合物修復技術
索雷碳納米聚合物材料修復技術屬於一種「冷補」技術,可實施離線機加工修復,也可以實施現場在線修復,應用比較靈活。該技術對軸頭磨損的形式及缺損程度無嚴格要求,只要軸頭的基本機械強度滿足使用,均可以利用此技術修復。
索雷碳納米聚合物修復技術分為在線修復和離線修復兩大類,其中在線修復即為工裝修復、刮研修復和部件定位修復;離線修復即為機加工修復,索雷碳納米聚合物材料具有優異的車、銑、刨、磨特性。
5.1、機加工修復工藝
5.2、工裝修復工藝
5.3、多點定位修復工藝
針對軸承跑外圈常見的解決方法:
1、應急搶修
1.1、軸承室打麻坑或滾花處理。軸承室打麻坑是將電棚拆卸取下端蓋,用磨尖的鋼沖將端蓋軸承室與軸承配合的圓周面均勻地布沖小坑,每個小坑周邊翻起毛刺使軸承室表面粗糙度增加,從而孔徑減小,清理灰塵等雜物後重新裝上即可。如此處理後,運轉一段時間或再拆裝幾次,小坑或滾花凸起的峰值很快被磨壓變小,軸承室粗糙度降低,孔徑很快恢復原來尺寸,軸承外套可能再次發生旋轉。這種修理方法只能作短時應急維修處理。
1.2、墊波形墊片處理。中心高H160及以下的一般小型電機,其軸承結構比較簡單,甚至沒有軸承內蓋或外蓋,軸承與端蓋軸向墊有波形彈簧墊片調整軸向間隙以減少軸承雜訊和振動,如圖1。
如遇軸承外套旋轉,可增加一個波形墊片或鐵平墊加大軸向壓力以緩解軸承外套旋轉。亦可加墊耐油耐熱的石棉橡膠墊(可用國標GB539耐油石棉橡膠板剪制),加大軸承與外蓋或波形墊片的摩擦力,減緩外套的旋轉。這種處理是在軸承單面加墊,會加大原結構軸承的軸向壓力,易導致雜訊、振動的加大,加速軸承的損壞,因此這種加墊要適度,這種處理也只能作短時應急搶修採用。
1.3、卡住軸承外套。若電機兩端分別採用一個球軸承,一個柱軸承,如軸承外套旋轉可在軸承外套兩端面加墊卡緊軸承外套,以防外套在軸承室中旋轉(如圖2)。對隔爆電機,若其隔爆面設置在內蓋平面上,這種處理會因加硬質墊片造成原有隔爆間隙加大。注意控制內蓋與端蓋的平面隔爆間隙應小或等於0.2mm(ⅡB類工廠用隔爆電機),如屬Ⅰ類礦用隔爆電機該間隙應小或等於0.5mm。
2、簡便修理
2.1、軸承室加放O型橡膠條處理。將電機拆卸取下端蓋,上車床找正,在軸承室撤一個安放橡膠條的槽,寬和深為3×1.6~6x3.2mm,清除加工後的毛刺,然後用氯丁膠把Ø2~Ø4耐油耐熱的O型橡膠條粘在其中,如圖3。注意保證膠條圓弧面略高於軸承室內圓柱面,待粘牢干透後重新裝配電機,組裝後軸承擠壓橡膠條,橡膠條的O形截面變成橢圓形,加大了橡膠條與軸承外套的摩擦,從而阻止了外套在軸承室內爬行旋轉,這是一種簡便可行的修理措施,也是近年來國產和國外電機常採用的類似結構。這種措施適用范圍較寬,可在大小軸承室採用。
2.2 軸承內、外蓋加放繞制壓簧。拆卸電機取下內、外蓋,在它們的止口平面處加工三個Ø6~Ø11等深、均布的安放彈簧的孔,如圖4。一般內、外蓋的止口平面較窄,可在止口內緣配焊三個搭子,車平後再加工繞制壓簧比孔徑小0.5~1mm,宜為平頭,長短一致,壓力適中,繞簧的一端用膠粘牢在小蓋的銑孔內,裝配後內、外彈簧把軸承外套壓(抱)緊,使外套很難再旋轉。這一措施適用於310以上稍大的軸承,它可承受轉軸的冷縮熱脹,不改變原機結構的軸向預留間隙。類似這種結構在新系列電機中已開始採用,也是一種可行的好措施。
3、復原修理
3.1、電鍍軸承室。將軸承外套旋轉的端蓋清洗干凈後低溫刷鍍鐵層,控制鍍層均勻和厚度,鍍後用細砂紙清理,最後軸承室尺寸公差應在H6范圍內,採用這種措施修理效果較好,但需具備刷鍍設備和掌握刷鍍的工藝。
3.2、軸承室粘附膠層。將端蓋的軸承室加工車大1.5~2mm,粗糙度為40~63μm,用酒精、丙酮仔細擦洗干凈,熱風吹乾。用結構膠XHI1~13號或AR一5號耐磨膠粘劑調勻,均勻塗在加工後熱風烘乾的軸承室內徑上,塗膠厚度1.5~2mm,室溫固化24h以上,上車床加工,公差控制在H6范圍內,粗糙度為1.6μm。裝配時軸承塗抹一薄層潤滑脂即可。
3.3、軸承室鑲套處理。將端蓋軸承室內徑放大6~10mm,精車鋼套與其配鑲,鋼套內徑和長度預留嵌套後的加工餘量,可加熱端蓋熱套,也可冷縮鋼圈冷套,將鋼套過盈配合在軸承室內,在嵌套接合面附近雙面鑽2~4個螺孔,擰平端緊定螺釘並用膠粘加固,防止鋼套轉動或拆卸時鋼套軸向串動,最後精車軸承室內徑和端面,內徑公差控制在H6,粗糙度1.6μm為宜,同時注意控制軸承室與止口的同軸度,徑向跳動不超過7級和軸承室圓柱度不超過7級。這種修理效果可靠,適用於310以上稍大軸承的軸承室修理。
4 更換端蓋
4.1、用原機廠家端蓋替換。按電機型號規格及出廠年代向生產廠家或配件生產廠或配件供應商購買對號的端蓋予以更換。買到後注意驗收相關裝配的尺寸及公差,特別是止口部位和軸承室部位,經檢查無誤後更換使用。這種措施是最理想的修配方案之一。
4.2、用仿製原機端蓋替換。若因種種原因買不到原機的端蓋,可利用原端蓋做模型,翻砂鑄造或鋼板焊接毛坯,注意修理砂型留出需金加工部位的加工餘量和鑄件冷卻的收縮量,粗車、精車最好間隔24h以上,以釋放毛坯的內應力,減少變形誤差。加工尺寸公差、粗糙度及形位公差與前幾項相同。這種修理方法亦不失為較理想的修配方案。
總結:以上是中華軸承網針對軸承跑圈問題的介紹,針對內、外跑圈的常見原因及解決方法做出了詳細的回答,希望當大家遇到這樣故障問題是要找到正確的原因,根據具體情況採用最佳解決方法,好讓軸承重回正常運行的軌道。
Ⅳ 如何保證高速轉子的平穩性
軸承由上下兩半軸瓦組成。上軸瓦1的內孔中心為0,下軸瓦2 的內孔中心為02,O 為軸承的幾何中心。
轉子在工作時,即使其中心上浮到軸承的幾何中心O,但由於下軸瓦的中心在O2,所以軸仍處於較大的偏心距下工作,結構上保證了軸工作的穩定性。
與此同時,由於上軸瓦與軸頸之間也可產生油楔而具有一定的油膜壓力,會對軸頸的振動起到抑製作用,因此也增加了軸承工作的穩定性。
圖中a 為橢圓軸承的半徑項間隙,b 為半徑側間除,橢圓軸承的橢圓度m= 1-a/b,常用的橢圓形軸承的橢圓度有1/2、2/3、3/4 等幾種。
加工橢圓形軸承的方法,通常是先在上下兩半軸瓦的中分面之間加人一定厚度的墊片,然後把內孔加工到規定直徑。
抽去墊片後,便可得到一定橢圓度要求 的橢圓軸承。例如,一軸頸為d40mm,加工一橢圓軸承與其相配,中分面之間墊片厚度為0.06mm,內孔尺寸加工至640.12mm,抽去 0.06mm 厚度的墊片後,即成為 橢圓軸承。
此軸承半徑頂間隙為0.03mm,半徑側間隙為0.06mm,因此橢圓度m=1-a/b=1-0.03/0.06=1/2 橢圓軸承由於結構簡單,加工難度不大,所以在汽輪機等空壓機中已使用多年。
這種軸承在低速重載下,即轉子在軸承中運轉時偏心距較大的情況下,工作 才比較穩定; 在高速輕載的情況下,由於偏心距較小,常會發生半速渦動或油膜振盪的不穩定現象。
可傾瓦軸承按其支瓦塊數可分為三瓦式、五瓦式、六瓦式等多種形式。三瓦式軸承,瓦塊通過一球面頭支撐。
軸頸轉動時,帶動油流擠入軸和軸瓦間隙中, 並迫使軸瓦繞球頭擺動,從而形成油碶並提高軸承運轉的穩定性。
Ⅳ 為什麼內圈轉速越大軸承打滑率越大
內圈轉速高,滾動體的離心力越大,這意味滾動體離開內圈靠近外圈的趨勢越大,這導致內圈和滾動體間的壓力減小,零件間的摩擦力減小,運動形式由滾動轉為滑動,因此打滑率高。
Ⅵ 橢圓形和可傾瓦軸承形式有什麼好處
橢圓瓦軸承與圓瓦軸承相比,其優點首先是,它穩定性好,在運轉中若軸上下晃動,如向上晃動,上面的間隙變小,油膜壓力變大。下面的間隙變大,油膜壓力變小,兩部分分力的合力變化會把軸頸推回原來的位置,使軸運轉穩定。其次由於側間隙大,沿軸向流出的油量大,散熱性好,軸承的溫度較低。但是這種軸承承載能力較低,由於產生上、下兩個油膜,功率消耗大,在垂直方向抗振性好,但在水平方向抗振性較差。
可傾瓦軸承與其他軸承相比,其優點是每一塊瓦均能自由擺動,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形成最佳油楔,高速穩定性非常好,不易發生油膜振盪,在離心式壓縮機中普遍應用。可傾瓦軸承主要由軸承體、兩側油封和瓦塊構成。這種軸承的瓦塊一般採用五塊瓦,每個瓦塊可以自由擺動,沿軸頸的周圍均勻分布五個瓦塊,各自可以繞自身的一個支點擺動。瓦塊與軸頸有正常的軸承間隙量,一般取間隙值為直徑的0.15-0.2%,每塊瓦的外徑都小於軸承體的內徑,瓦背圓弧與軸承體內孔是線接觸,它相當於一個支點,當機組轉速、負荷等運行條件變化時,瓦塊能在軸承體的支撐面上自由地擺動,自動調節瓦塊位置,形成最佳潤滑油楔。
Ⅶ 軸承套內徑橢圓怎麼辦
我分析軸承套圈內圓橢圓可能原因:
磨內徑的上一道工序橢圓太大,由內圓磨削誤差復映規律造成磨削後仍然是橢圓。
電磁無心夾具、支承等選擇不良造成的誤差。
基準面加工精度較低造成的誤差。
工序需要優化。
機床參數設定誤差。
這軸承內徑磨削橢圓可能的原因很多,必須要請軸承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看,並在現場調試試驗加工試件才能解決,如果你不是此類專業人員,僅憑網上查資料,你只能知道個大概,基本上不太容易解決。
找個哈瓦洛大廠的技術科的技術員,給人家掏點錢就能解決了。如果需要長遠解決此類相似問題,那你就招個專業的年輕大學生慢慢培養,中國目前只有河南科技大學開設有軸承專業,培養軸承設計與製造專業的大學生,去招一個培養吧。
Ⅷ 橢圓形軸承與圓筒形軸承有什麼區別
橢圓形支持軸承的結構與圓筒形支持軸承基本相同,只是軸承側邊間隙加大了,通常側邊間隙是頂部間隙的2倍。軸瓦曲率半徑增大。使軸頸在軸瓦內的絕對偏心距增大,軸承的穩定性增加。同時軸瓦上、下部都可以形成油楔(因此又有雙油楔軸承之稱)。由於上油楔的油膜力向下作用,使軸承運行的穩定性好,這種軸承在大、中容量汽輪機組中得到廣泛運用。
Ⅸ 軸承內套溝道橢圓形是什麼原因
軸承所工作的軸受到不應有的過大的徑向力,就會形成這樣效果。
Ⅹ 偏心軸承易損是何原因
滾動軸承是一種易損機件,一個軸承不可能無限期的運轉下去。在設計、安裝、負荷、潤滑、維護等正常的情況下,軸承有一定的使用壽命(以運轉小時計算),叫額定使用壽命。當使用到一定時間後,軸承由於滾動體和軸承套圈金屬疲勞,產生剝落而磨損,使軸承間隙增大,精度降低,便不能再用,應更換新軸承。 安裝、潤滑、維護保養好的機器設備上的軸承,不但可以達到額定使用壽命,而且還可以超過額定使用壽命。反之,由於安裝不好等原因,造成軸承很快損壞和磨損.少則幾分鍾、幾十分鍾,或者幾天就使一個新軸承損壞,影響機器正常運轉。潤滑不良,是軸承損壞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就產生軸承磨損快,或者不能達到額定使用壽命的原因分析如下: (1)沒有按正確的安裝方法安裝軸承,例如用軸承的外圈傳遞力,使軸承滾動體與滾遭之問造成小凹坑,在運轉時,除了產生不正常響聲外,使軸承過早磨損。 (2)在安裝推力球軸承和雙向推力球軸承時,沒有先預緊,軸承的游隙較大,在軸承旋轉時,由於離心力的作用,使鋼球力求在滾道的邊緣切線方向上運轉,使推力軸承滾道過早磨損。 (3)把軸承安裝在有橢圓度及錐度的箱體孔時,使軸承產生變形。或者把軸承安裝到有橢圓形及錐形的軸頸上時,使軸承也產生變形。 (4)在安裝軸承時,軸承外圈與箱體孔配合處落入金屬小顆粒,或者內圈與軸頊處落入金屬小顆粒,使軸承產生變形。 (5)安裝軸承外圈的箱體孔中心線對安裝軸承內圈的軸中心線歪斜,使軸承在運轉中產生別勁」、發熱或者磨擬過快。6、安裝軸承用的軸承肩與軸承頸部位傾斜,以及箱體孔軸擋肩與孔不垂直。當把軸承安裝到達樣不符台技術要求的軸或箱體孔中時,使軸承產生傾斜,運轉時使軸承發熱,或者磨損過快。 (7)安裝在軸上的旋轉部件(側如電動機轉子、水泵葉輪、風扇}葉輪等),與箱休中部件產生碰撞和摩擦。 (8)在安裝軸承時,採用加熱法安轉時,軸承加熱溫度太高超過規定加熱溫度,使軸承退火,硬度降低。 (9)用聯軸器連接的設備,在安裝時沒有找正,或超出規定,例如電動機和它所傳動的機組中心線不重合時,軸承將承受一附加負荷,在某些情況下,此附加負荷很大,使軸承很快磨損。 (1 D】設備旋轉的部件,特別是在高速旋轉下的部件的重心對旋轉軸中心線功不平衡時,由於離心力的作用,使設備產生振動。由於振動將造成軸承過早損壞。特別是象透半機、風壓機.水泵、電動機等,旋轉零部件製造的不精確(有橢圓度、偏心),是造成振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