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醫用器材破壞怎麼處理

醫用器材破壞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2022-11-15 14:29:44

『壹』 國家規定醫療用品使用後應該怎麼處理

1、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用品應全部收集統一處理
2、各使用科室將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收回後,進行初步的毀型,滴管(袋)剪斷,注射器、針筒、針芯分解,內窺器關節分解,針頭折彎用1:1000消毒浸泡
3、每日按規定要求送到指定地點,供應室進行再次機器毀型處理,滴管剪到3cm,注射器、窺器等硬質塑料類完全性粉碎。
4、注射針頭、穿刺針用1:50消毒凈,橡膠類、敷料等用1:100消毒凈浸泡消毒後,每日規定要求送至指定焚燒處進行焚燒處理。
5、負責再回收處理的科室、供應室、總務科(鍋爐房)應按照規定要求每日早8時由3名專職人員進行回收清點,焚燒處理,並做好相應的回收、焚燒處理記錄。

『貳』 若發現疑似不合格醫療器械應當怎麼處理

若發現疑似不合格醫療器械應當怎麼處理?
如果發現疑似不合格,醫療器械應當上報相關的管理單位進行處理
不合格醫療器械管理制度
一、不合格醫療器械是指質量不符合法定的質量標准或相關法律法規 及規章的要求,包括內在質量和外在質量不合格的醫療器械。
二、質管部是負責對不合格醫療器械實行有效控制管理的部門,做好不合格醫療器械的管理工作。如因主觀原因導致不合格醫療器械進入流通渠道,視其情節輕重,給予有關人員相應的處罰。
三、不合格醫療器械的確認:
(一)質量驗收人員在驗收的過程當中發現的外觀質量、包裝質量不符合要求的或通過質量復檢確認為不合格的;
(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部門的質量公報品種、通知禁售的品種,並經公司質管部核對確認的;
(三)在保管養護過程中發現過期、失效、淘汰及其他有質量問題的醫療器械;
四、不合格醫療器械的報告:
(一)在入庫驗收過程中發現不合格品,應存放於不合格品區,報質量部,同時填寫有關單據,並及時通知供貨方,明確退貨或報廢銷毀等處理辦法。
(二)在養護檢查及出庫復核中發現,應立即停止銷售,經質量部確認後,按銷售記錄追回售出的不合格品,並將不合格醫療器械移放入不合格醫療器械區,掛紅牌標志
(三)葯監部門檢查中發現的或公布的不合格醫療器械,要立即進行追回,集中置於不合格品區,按照監管部門的意見處置。
五、不合格品應按規定進行報損和銷毀。
(一)凡屬報損商品,倉庫要填寫不合格醫療器械報告單,質量 部審核,並填寫報損銷毀審批表,經總經理審批簽字後, 按照規定在質量部的監督下進行銷毀。
(二) 發生質量問題的相關記錄,銷毀不合格品的相關記錄及明細表,應予以保存。
六、不合格醫療器械的處理應嚴格按不合格醫療器械的管理程序執 行。

『叄』 報廢醫療器械包裝如何處理

這個沒有具體的條例說明,企業可以自行制定不合格品的處置,可以退回廠家,也可自行銷毀,但必須確保不能被錯誤的使用

『肆』 護士損壞醫療器械如何賠償

法律分析:在就醫過程中,如果是醫療器械過去造成的,受害人損傷的這個責任,一般是由醫療器械的生產商或者是醫療機構來承擔責任,護士沒有任何責任,而且是由於醫療機構一直不換新設備導致過期的生產商也不負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三)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伍』 醫療器械該怎麼清洗

醫用超聲波清洗機是一種無污染的設備,整個過程是一種純物理清洗過程,安全可靠、不產生電磁波及輻射、對人體無害。而且清洗液直接對醫療機械進行清洗,消毒和殺菌,無須人手接觸清洗液,消除二次污染。對醫護人員也可以有效隔離細菌病毒,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衛生。

目前,空氣消毒設備、醫用超聲波清洗設備在醫療機構隨處可見

它可以經過粗洗、精洗、漂洗、噴淋、烘乾、酸洗等多個清洗槽及拋動系統組成,利用適當的超聲頻率和功率達到良好的清洗、徹底清洗消毒的最佳效果,為避免感染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證,且完全符合高效、耐酸鹼、環保、美觀、人性化的要求。

除此以外,福洋醫用超聲波清洗機還具備以下優勢

(1)清洗效果好

利用醫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不僅可以取代人工手洗,還可以達到人工手洗無法達到要求。即使是蒸汽清洗、高壓水射流也無法滿足一些表面凹凸不平、盲孔小(比如針尖)、對清潔度要求很高的器械。超聲波的空化作用也促進了化學反應,並加速了器械表面膜的溶解,清洗效果更徹底。

(2)清洗效率高

傳統的手工清洗需要將回收器械多酶浸泡、手工刷洗、沖洗或者用毛刷機對一些瓶類進行清洗,可以說費時費力,而且人為因素的影響還無法保證器械清洗質量。而使用醫用超聲波清洗機,將清洗器械浸泡多酶清洗液後,直接放入清洗槽內,按比例放入清洗劑,溫度、定時設置好,即可自動開始清洗工作,根據清洗槽的大小、功率高低等因素可進行大批量的進行清洗。

(3)相對的減少了清洗成本、縮短了時間、人工場地及人員勞損費。

『陸』 一次性醫療器械都是怎麼處理的

使用過的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必須毀形後銷毀,使其零部件不再具有使用功能,並經消毒
無害化處理

『柒』 醫療器械發生可疑不良事件,採取哪些措施

第四十七條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使用單位應當對所生產經營或者使用的醫療器械開展不良事件監測;發現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或者可疑不良事件,應當按照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技術機構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或者可疑不良事件,有權向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技術機構報告。
第四十九條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評估結果及時採取發布警示信息以及責令暫停生產、銷售、進口和使用等控制措施。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衛生計生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組織對引起突發、群發的嚴重傷害或者死亡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及時進行調查和處理,並組織對同類醫療器械加強監測。

第五十條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使用單位應當對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技術機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調查予以配合。
詳情可以去看看醫療器械監督條例裡面有。

『捌』 " 醫用器材不符合標准" 怎麼處罰量刑

生產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的處罰量刑: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應當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條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玖』 患者在搶救期間不慎破壞醫療器材怎麼處理

在搶期間不慎損破醫療器材所無意損壞不是破壞要破壞不能說無意破壞要賠償的無意損壞醫院對此搶救不利造成損壞我想不用賠償

『拾』 醫療器械傷處理過程

您好,猜您問的是醫療器械不良時間處理程序
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發現、收集、報告和控制工作程序
第一章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發現和收集
1 醫療器械使用單位相關人員應接受過本單位和(或)其他相關單位組織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法規的相關培訓,具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意識,了解醫療器械產品的使用常識,發現或者知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能夠完整地予以記錄、分析、控制。
2 獲知發生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後應按有關要求向單位監測部門報告,單位監測部門的監測員負責對本單位內發生的所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進行收集匯總,並按規定記錄有關情況,填寫有關表格,如:《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並上報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第二章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調查與分析
1 應當對發現的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進行調查與評價。對於死亡、突發、群發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單位應當立即組織評價小組進行評價,內容包括:事件發生與醫療器械的關聯性、事件的危害程度、原因分析及已經採取的控制措施;並在完成評價工作後24小時內將詳細評價意見書面報告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2 單位監測部門的監測員應按有關工作程序組織核實「事件」發生的過程,了解器械使用狀況、病人相關信息等,如:患者情況(原來時否患過導致事件發生的直接或間接性疾病、患者相關體征及各種檢查數據、治療情況、不良事件後果、出現不良事件的時間、救治措施、轉歸情況等)、使用情況(目的、使用依據、是否合並用葯(械)、使用人員的操作過程、相同或同批次產品的其他用戶的情況、食用和存放環境、維護和保養情況、使用期限)等。必要時還應向國家監測管理部門報告,申請監管部門的專家協同進行分析討論。
3 對能夠基本確認為醫療事故的應報單位有關部門按相關規定處理;對能夠基本確認為產品質量問題的應按質量事故報屬地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按相關規定處理;對屬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應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章 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報告
1 發現疑似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因登記備案,報告售後部門進行後續跟蹤觀察,並通過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在線報告。如不具備上網條件,則可以以傳真、電子郵件及信函形式報送市葯品監測中心。
2 對於不能確定是否為嚴重傷害,但導致或者可能導致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員傷害的事件,應當進行報告。
3 發現並確定為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後,應當填寫《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
4 導致嚴重傷害、可能導致嚴重傷害或死亡的事件,須立即報告不良事件應急預案小組,並向所在地的省(區、市)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技術機構報告。
5 《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填報內容應真實、完整、准確,應與醫療器械說明書、注冊證書等文件一致。
6 使用單位在完成以上報告的同時,應當通告相關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7 使用單位認為必要時,可以越級報告,但是應當及時告知被越過的所在地省(區、市)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技術機構。
7 使用單位應主動配合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收集有關醫療器械突發、群發不良事件信息,並提供相關資料。
8 建立並保存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記錄。記錄應當保存至醫療器械標明的使用期後2年,但是記錄保存期限應當不少於5年。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記錄包括:《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補充報告表》以及不良事件發現、報告、評價和控制過程中有關的文件記錄。
9 在發現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發現並確定為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時,都應按照本細則報告,並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根據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危害程度,必要時對問題器械採取停用、封存等控制措施,並向市葯品監測中心報告,同時通知相關生產經營企業。

第四章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控制
1 發現或知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後應及時分析事件發生的可能原因,詳細記錄有關監測情況,適時反饋有關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對報告事件,還應當積極配合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和監測主管部門對報告事件的調查,提供相關資料並根據事件的嚴重性和重復發生的可能性,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暫停使用、封存「樣品」和記錄保存等)。
2 獲知行政監管部門、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針對嚴重不良事件採取控制措施後,使用單位應及時積極配合。
3對醫療器械突發、群發不良事件應高度重視,在採取相應控制措施的同時應當積極配合各級監管部門的調查、處理,並按照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發布的有關應急預案,配合監管部門、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經營企業及時響應。

閱讀全文

與醫用器材破壞怎麼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用燃氣閥門怎樣安裝 瀏覽:906
閥門銘牌的壓力是什麼壓力 瀏覽:406
軸承代號LF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22
手動控制噴泉用什麼閥門 瀏覽:148
閥門閥桿閥芯怎麼製作 瀏覽:970
用圖1裝置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實驗中 瀏覽:861
空調閥門結冰是怎麼回事 瀏覽:968
怎麼把默認設備揚聲器改成耳機 瀏覽:569
復合材料的軸承用什麼潤滑 瀏覽:486
dec在數控機床上是什麼意思 瀏覽:964
冰櫃換什麼製冷液效果好 瀏覽:916
全自動洗衣機軸承壞了需要多少錢 瀏覽:121
自控閥門儀表怎麼裝配 瀏覽:81
主通風振動檢測裝置 瀏覽: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 瀏覽:745
清潔保養維護機械或電器裝置前 瀏覽:736
石灰石脫硫再熱裝置作用 瀏覽:780
鞋廠設備多少錢 瀏覽:444
閥門上開過力是什麼 瀏覽:353
汽車改裝排氣閥門開關控制盒壞了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