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軸承和軸一般是什麼配合
軸承和軸一般選取k6配合。如果直徑尺寸比較大,如Φ100以上,或者軸受沖擊載荷的話,可以選取m6配合。
B. 軸承與軸和軸承座分別是什麼配合
軸承座與軸承配合的選擇方法:
1)軸承座套圈相對於載荷的狀況
相對於載荷方向為旋轉或擺動的套圈,應選擇過盈配合或過渡配合。相對於載荷方向固定的套圈應選擇間隙配合。當以不可分離型軸承作游動支承時,則應以相對於載荷方向為固定的套圈作為游動套圈,選擇間隙配合或過渡配合。
2)載荷的類型和大小
當受沖擊載荷或重載荷時,一般應選擇比正常、輕載荷時更為緊密的配合。對於向心軸承,載荷大小以徑向當量動載荷pr與徑向額定動載荷cr的比值來劃分。載荷越大,配合過盈越大。
3)軸承座尺寸大小
隨著軸承尺寸的增大,選擇的過盈配合其過盈越大;間隙配合其間隙越大。
4)軸承游隙
採用過盈配合會導致軸承游隙的減小,應檢驗安裝後軸承的游隙是否滿足使用要求,以便正確選用配合及軸承游隙。
5)其他因素的影響
軸和skf進口軸承座的材料、強度和導熱性能、外部及在軸承中產生的熱量及其導熱途徑、支承安裝和調整性能等都影響配合的選擇。
C. 軸承內圈與軸應該用什麼配合
肯定是過盈配合。
軸承內圈和軸之間不允許出現相對運動,內圈和軸實際上是通過過盈配合固定在一起。
無論多大的公差也必須是過盈,不允許間隙配合。所以將軸承安裝在軸徑上,需要預先加熱軸承再安裝,冷卻後內圈收縮,與軸緊固在一起。
D. 軸承與軸及軸承座孔的配合方式
軸承與軸是採用過盈工藝配合,而軸承與軸承座孔是採用緊配固定方式配合。
E. 軸承和軸的配合問題
還是要看你的具體設計。
如果是內圈旋轉,內徑50,轉速不是很快的話,過渡配合也可以考慮,但是通常還是用小過盈比較好
實際上如果你的軸(內徑50)的公差選擇H6或者H7的話,軸的公差我們一直推薦用m5或者m6;如果軸徑大於100,應該考慮n6或者p6。
F. 軸與軸承一般選用什麼配合
軸承與軸的配合一般都是過盈配合。因為軸承是標准件,它的內徑公差是標準的,可以從手冊上查到,你也可以下載gb/t307.1標准,查看軸承的內外徑公差。對照一下就知道和軸的配合性質了。
G. 軸和軸承用什麼配合
軸和軸承的配合:
(1)軸承配合一般都是過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況下可選過盈配合,但很少;
(2)因為軸承與軸配合是軸承的內圈與軸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來軸承是應該完全對零的,我們在實際使用中也完全可以這樣認為,但為了防止軸承內圈與軸的最小極限尺寸配合時產生內圈滾動,傷害軸的表面,所以我們的軸承內圈都有0-幾um的下偏公差來保證內圈不轉動,所以軸承一般選擇過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選擇過渡配合也不能超過3絲的過盈量;
(3)配合精度等級一般就選6級,有的時候也要看材料,還有加工工藝,理論上7級精度有點偏低了,5級配合的話就要用磨;
(4)一般選用是:
軸承內圈與軸配合,軸選k6;
…….外……孔……,孔選K6或K7
軸和皮帶輪的配合:
電機軸和皮帶輪間隙配合,然後加的定位鍵,如果是 過度配合的話,電機軸發熱膨脹會漲壞皮帶輪,因此要有間隙!
H. 絲桿固定側和軸承是過盈配合嗎怎麼安裝謝謝!
1、滾珠軸承的外圈與安裝孔的配合為過渡配合(不是過盈配合)建議選擇ΦxxK7/h6
2、滾珠軸承的內圈與軸的配合為過渡配合(不是過盈配合)建議選擇ΦxxH7/k6
3、具體數值需要按照基本尺寸(上面說的Φxx查手冊)
4、過渡配合的裝配是要用木錘進行敲擊裝配,或是靜壓力裝配
5、絲桿的端部肯定是要裝滾軸軸承的,絲桿的光桿部分裝在軸承內孔中,那麼,絲桿的光桿部分就按照Φxxk6加工
6、絲桿上裝上了軸承,而這個軸承必須要裝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一般是軸承座上,那麼,軸承座的孔就按照ΦxxK7加工
7、擔心裝軸承會不會對絲桿造成損害?不會的,一般絲桿的端部都是做成光桿的,專門用於安裝軸承
8、建議找一個機械工程師幫著設計一下,設計是很重要的
9、將螺母旋合在螺桿上,夾持住螺母,或是架空螺母,在敲擊安裝軸承時,讓螺母受力
10、實際上,螺桿也不是那麼的脆弱,就是直接敲擊螺桿的軸端,只要是敲擊不要偏斜,裝軸承的力還是能夠承受的
11、對於軸承內孔與軸的配合,應該選擇基孔制的配合,因為:在設計中,我們一般是把軸承作為一個標准件來看待的,也就是說,軸承的孔應該看成是一個基準,軸要做相應的變化,而ΦxxH7/k6就是基孔制的,ΦxxH7可以看成是軸承孔,而Φxxk6則是軸的配合。
12、抱歉,不太了解你說的這個
I. 軸承與軸的配合
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准
①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②軸承外徑公差帶由於公差值不同於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況下,軸一般標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話,就是+0.005~+0.01的過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裝就是過渡配合就可以了.我們還要考慮到軸材料本身在轉動時候的熱脹,所以軸承越大的話,最好是-0.005~0的間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過0.01的間隙配合.還有一條就是動圈過盈,靜圈間隙.
J. 軸承和軸是什麼配合
一般零件配合(比如齒輪和軸,或軸套和軸)由於轂和軸不是標准件,所以轂和軸的尺寸必須都標注(配合代號);對於軸承和其它零件(軸或箱體)配合,由於軸承是標准件,故只標注與軸承配合的零件(非標准件)尺寸(配合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