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鑄造球環怎麼脫硫

鑄造球環怎麼脫硫

發布時間:2022-11-08 00:09:51

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要詳細過程

煉鐵:

輸料系統把燒結礦(由燒結廠燒成的)、焦碳、石灰石等原料輸入到高爐頂的布料系統,由布料系統均勻的按一定比例布入爐內。熱風系統將風吹進高爐,焦碳燃燒形成一定的高溫(1150--1200度)化學氣氛,燒結礦中鐵的氧化物在這種溫度和環境下發生還原反應。

礦石中的氧一部分形成二氧化碳,一部分變成一氧化碳,還有一些雜質氣體被高溫排走,進入除塵凈化系統和高爐燃氣回收系統,無用的二氧化碳被排走,一氧化碳被回收再利用。礦石中的鐵被還原後在高溫下行成液態鐵水。

鐵水又叫生鐵。生鐵可分三類:一類是供煉鋼用的鋼鐵(硅SI含量小於1.25%);一類是供澆鑄機件和工具的鑄造鐵(硅含量大於1.25%);還有一類是鐵合金(主要是錳鐵和硅鐵)。

煉鋼:

實質上是將鐵水(生鐵)加溫並添加不同的元素,通過吹氧等手段,使鐵的含碳量降低到0.2-1.7%的冶煉過程。可煉出多種不同質地的鋼。如加錳,就煉出錳鋼;加鎳、鉻、鈦就煉出不易生銹的鋼。

(1)鑄造球環怎麼脫硫擴展閱讀:

鐵碳合金分為鋼與生鐵兩大類,鋼是含碳量為0.03%~2%的鐵碳合金。碳鋼是最常用的普通鋼,冶煉方便、加工容易、價格低廉,而且在多數情況下能滿足使用要求,所以應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鋼又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隨含碳量升高,碳鋼的硬度增加、韌性下降。

合金鋼又叫特種鋼,在碳鋼的基礎上加入一種或多種合金元素,使鋼的組織結構和性能發生變化,從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韌性、耐腐蝕性,等等。經常加入鋼中的合金元素有Si、W、Mn、Cr、Ni、Mo、V、Ti等。

合金鋼的資源相當豐富,除Cr、Co不足,Mn品位較低外,W、Mo、V、Ti和稀土金屬儲量都很高。21世紀初,合金鋼在鋼的總產量中的比例將有大幅度增長。

含碳量2%~4.3%的鐵碳合金稱生鐵。生鐵硬而脆,但耐壓耐磨。根據生鐵中碳存在的形態不同又可分為白口鐵、灰口鐵和球墨鑄鐵。白口鐵中碳以Fe3C形態分布,斷口呈銀白色,質硬而脆,不能進行機械加工,是煉鋼的原料,故又稱煉鋼生鐵。

碳以片狀石墨形態分布的稱灰口鐵,斷口呈銀灰色,易切削,易鑄,耐磨。若碳以球狀石墨分布則稱球墨鑄鐵,其機械性能、加工性能接近於鋼。在鑄鐵中加入特種合金元素可得特種鑄鐵,如加入Cr,耐磨性可大幅度提高,在特種條件下有十分重要的應用。

鋼鐵中碳的來源:煉鐵的原料之一是鐵礦石,鐵礦石主要成份是Fe2O3,沒有碳。煉鐵的原料之二是焦碳。煉鐵過程部分焦碳留在了鐵水中,導致鐵水中含碳。鋼鐵的生產 由鐵礦石煉生鐵。

由生鐵作原料煉鋼,煉鋼的過程主要是除碳的過程.還不能將碳除盡,鋼需要有一定量的碳,性能才達到最佳。

按冶煉設備

⑴轉爐鋼 用轉爐吹煉的鋼,可分為底吹、側吹、頂吹和空氣吹煉、純氧吹練等轉爐鋼;根據爐襯的不同,又分酸性和鹼性兩種。

⑵平爐鋼 用平爐煉制的鋼,按爐襯材料的不同分為酸性和鹼性兩種,一般平爐鋼多為鹼性。

⑶電爐鋼 用電爐煉制的鋼,有電弧爐鋼、感應爐鋼及真空感應爐鋼等。工業上大量生產的,是鹼性電弧爐鋼。

按鋼的品質分

⑴普通鋼 鋼中含雜質元素較多,含硫量ws一般≤O.05%,含磷量wP≤0.045%,如碳素結構鋼、低合金結構鋼等。

⑵優質鋼 鋼中含雜質元素較少,含硫及磷量ws、wp,一般均≤0.04%,如優質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合金工具鋼、彈簧鋼、軸承鋼等。

⑶高級優質鋼 鋼中含雜質元素極少,含硫量ws一般≤O.03%,含磷量wP≤0.035%,如合金結構鋼和工具鋼等。高級優質鋼在鋼號後面,通常加符號「A」或漢字「高」以便識別。

② 如何辨別明朝,清朝,民國,現代的宣德爐

宣德爐質量判斷

舊說有五色,分別為佛經紙,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 宣德爐
為第一。上海朵雲軒95年拍品中有一銅爐(高19.2厘米),其色澤就能達到佛經紙色。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種工藝製造的灑金、錯金銅爐,其價值要比一般的銅爐高數倍。
其次是看造型、鑄工、大小以及重量
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鑄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屬於小號;徑15厘米左右的爐是中號,數量比小號少,但價值比小號高;而徑大於20厘米的爐是大號,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
最後看款的質量
款鑄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緻、渾厚。 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緻。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緻,但總體上渾厚不足。下兩圖是筆者藏品,原倫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時期,紋飾較繁復,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19世紀及以後,銅爐鑄造的質量每況愈下,無論是包漿紋飾造型都比前期的差。值得一提的是帶有「石叟」款的銅爐。對這類銅器的考證專家有不同意見:英銅器專家Rose Kerr在她的《中國晚期銅器》書中提出「石叟」是始於明代後期的一江南作坊的「商標」(Rose Kerr, Later Chinese Bronzes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 1990]);另一專家Paul Moss不同意,他在《第二青銅時代》一書中認為明後期的專鑄「石叟」款銅器的作坊不存在,「石叟」是傳說中擅長作銀鑲嵌銅器的一僧侶的別號。他認為帶「石叟」款的銅器是19世紀的作品。下圖帶「石叟」款的銀線鑲嵌的銅爐,一說是17世紀,一說是19世紀。
編輯本段宣德爐真偽判斷
由於宣德爐價值不菲,市場上偽品很多,怎樣來分辨這些偽品便是讓收藏者們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 辨別宣德爐的真偽主要看三個方面:
看包漿
真品包漿溫潤,寶氣內蘊,長時間不變。偽品包漿枯槁,有的象油漆,越放久越難看。
看鑄工
真品鑄工質量平均,精品鑄工相當精。偽品鑄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或者鑄工粗糙。
看磨損
真品有自然均勻的磨損,特別是在足底。偽品無磨損或人為打磨。 爐是古代焚香燒炭之器,有熏爐、香爐、手腳爐之分。古人崇尚焚香,香爐用途極多,主要功能有三點:一是用來薰衣;第二是書房必備之器,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詩句為證;第三是用來供祀神佛。明代宣德年間所鑄的銅爐屬焚香供祀之類,是專為郊壇大廟鑄造的放在祭祀案桌上的供爐,宣德爐選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樸典雅,當時就十分珍貴。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製作的巔峰時期,宣德爐的色彩豐富,它以紫紅色為基調,有褐、青、綠、紅、藍、黃、白、金等數十種顏色。爐的構造由爐耳、爐身、爐足三部分組成。爐耳有:象耳、獅耳、環耳等,都成對置於爐身的兩側。有的爐不飾耳,爐身光素不作紋飾;有時還在爐身外部敲上些小塊金箔。宣德爐爐壁厚重,拿在手上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款識規范端莊,大多落於爐外底部。據記載:宣德爐僅在宣德三年鑄造過一次,一共5000隻,以後就封爐不鑄了。由於宣德銅爐名冠天下,所以後世多有仿製,但是無論怎麼仿,它的顏色、銅質都與真正的宣德爐相差甚遠。 價值 包漿 鑄工 磨損
不菲 長時間不變 鑄工質量平均,精品鑄工相當精 自然均勻的磨損

編輯本段宣德爐色質
宣德銅爐經6煉到12煉之後,基本接近純銅,所以顏色為紫紅色的,雖然添加了金銀等材料,但數量較少,對製成品的色質改變不大。所以宣德以後的仿品在鑄爐中不把金溶入銅料中的原因,而把金材料用灑金、鎏金、錯金、割金等工藝裝飾在爐表面,達到美觀的效果。 宣德爐的表面經過長時間的氧化,形成栗紅色的氧化層,這就是判別真假宣德爐的基本色調。宣德爐原料在冶煉過程中,合金成份的不同,也會造成宣德爐材料顏色有些差異,也導致這些銅合金錶面的氧化層顏色的差異。但萬變不離其中,真宣德爐的表面顏色與栗紅色不離左右。 因此,要從表面顏色上判別真假宣德爐已經很清楚了。如銅爐表面氧化層顏色顯黑色或黑色帶綠,那是銅材料中含鉛太高,不屬純銅;如銅爐表面生成綠銹,那是含錫太高,已接近青銅合金;如銅爐表面一擦就黃爛爛的,氧化層不緻密,那是含鋅太高,是黃銅合金。從表面質地上看,如被氧化的粗糙、不平,或者能見到砂眼等,那是黃銅合金鑄造或是粗銅鑄造。從重量上看,爐直徑12厘米的,重量大約在1千克以上,爐直徑15厘米的,重量大約在1.7千克以上,爐直徑18厘米的,重量大約在3千克以上,在考慮爐壁厚度相同情況下,近似半圓球環的體積。
編輯本段特色
一是原料多,除銅之外,還有金、銀等貴重材料加入,所以爐質特別細膩,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二是煉次繁,一般爐料要經四煉,而宣德爐要經十二煉,因此爐質會更加純細,如嬰兒膚。 三是閃金光,鎏金或嵌金宣德爐金光閃閃,給人—種不同凡器的感覺。傳世的宣德爐很少很少,且價格為天文數字,非常昂貴。因此,各朝歷代都紛紛仿製,如今很多仿品充斥市場,無論到哪個舊貨市場或古玩店,均可見到「大明宣德年制」款的宣德爐,然而如果想從這里找到真宣德爐簡直是大海撈針,但事物不是絕對的,河裡總會有魚,也許我們會在某個古董攤上遇到真品,那麼你如何斷定它的真偽?這就需要你掌握一些鑒定知識。其實古玩中最容易鑒別的就是宣德爐,因為真偽之間相差太懸殊了,通常認為不易鑒別的,是因為沒有見過真的宣德爐,一旦見過真的宣德爐,真假優良一目瞭然。 鑒別時,首先要知道真宣德爐選用的是一種風磨銅。反復提煉,同時銅中加入金、銀等貴金屬,這樣,愈燒愈純,金銀等貴金屬便浮於表面,輕輕擦拭,便泛出光澤,所以說銅質非常精細,而作假者不知其內加入金銀等貴金屬。 宣德爐最奇妙處在於色彩。偽造的宣德爐色彩炫於外表,真的宣德爐色彩融於內質,從黯淡中放出奇妙的光澤,如同美麗的女子,其肌膚柔滑細膩,惹人撫弄。宣德爐放在火上燒久了,色彩燦爛多變,如果長時間放在火上即使扔在污泥中,拭去泥污,也與從前—樣,偽造的宣德爐,即使用火培養數十年,一旦脫火,則形容枯槁。
內腔特徵
宣德爐的造型只是它的外形,提及爐的內腔。宣德爐的內腔亦有欣賞和斷代價值,反映了匠心和時代的審美情趣。感覺明匠更注重內腔的造型設計,尤其想表達爐腔的縱深感(橫向的和豎向的)。橫向的縱深感以弧線大來體現,豎向的縱深感以爐腔深來表達。 有幾個特徵充分體現匠心: A.爐壁不等厚,上下厚,中間薄。 B.爐口壁直,向內腔過度有稜角。 C.內腔底低。 D.內腔底面徑小。 E.內腔的最凸處低於外形的最凸處。 這些特徵的意義:內腔底低是為了增加豎向的縱深感。然而底低了,腔的豎中點(內腔的最凸處)必然要低,否則不好看,所以必然形成內腔的最凸處低於外形的最凸處,但若要形成這種效果,就必須是爐壁不等厚。 內腔底低了,底面徑就必定要小(因有爐壁的厚度),產生的視覺效果是增加了橫向的縱深感,因為底徑小,腔下半部的弧度就大了,所以內腔底低亦有增加橫向縱深感的意義。
含金及拋光爐
不少收藏者認為宣德爐中含金。有些人認為有些銅爐表面的「雪花金」斑點就是銅質中含金的體現。有些人認為宣德爐若比重超過銅,就一定有金的成分。「雪花金」是一種色斑,不是銅質中含金,因為就算銅中加入金,煉出的成品也不可能呈金和銅分離的狀態。有些宣德爐比重是比銅大,但這並不足以說明爐中含金,有多種金屬的比重都大於銅,這些爐的鑄造中有可能是加入了其他比重大的金屬。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的東亞部負責人Rose Kerr曾對維多利亞博物館館藏的宣德爐作過成分分析,她的結論是絕大多數爐的成分是含29%到35%鋅的黃銅,其中未發現有金的成分。 國外迴流的拋光爐。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收藏隊伍的擴大,文物的迴流正向縱深發展,宣爐也不例外。從國外迴流的宣爐一大部分都是曾經被清過皮殼的。這些爐因為外表亮堂,或許會被初學者認為是假爐,但實際上清過皮殼的爐和現做的假爐很容易區分。 看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看內腔。清過皮殼的爐內腔的銹、香灰或土基本保留,內腔壁近口唇處多有磨損或不規則的綠銹堆積,和新做的偽爐截然不同 二是看耳足等轉折處的縫隙,清過皮殼的爐在這些縫隙處多有白色或青白綠色的粉狀殘留物。 三是看款,清過皮殼爐的款在筆劃中有殘留的銹或青白綠色的粉狀殘留物。四是看爐足,清過皮殼的爐在足底處有明顯磨損,受力接觸面的銅色比其他銅色略淡。在這些清過皮殼的爐中,爐的缺陷(如修補,撞擊痕等)和銅質的精粗一覽無余。由於皮殼是被擦亮而非新銅,這些爐放一段時間後色澤就會逐漸變暗,呈一種溫潤的老銅色。 有些藏家認為這些爐被動過皮殼,不值得收藏,但筆者認為不妨拓寬一下思路。單從皮殼而言,這些爐雖然比不上原包漿未受損的爐,但至少不比入過土、銹重斑駁的爐差。清過的爐能展示爐的銅質之美。如果玩爐側重於精度和銅質,這些清過皮殼的爐也值得青睞。從2004年起,這類外表亮堂的爐也經常出現在佳士得的拍賣中,成交率和成交價均較好。
編輯本段精粗爐的區分
古人在宣德爐上力求完美,今人玩爐可不辨年代,但卻不可不辨精粗。筆者以為,精度和質量是宣德爐的生命,無論是在辨偽方面還是收藏方面,精度應是主要的著眼點。宣爐的精度主要體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看造型:精爐的造型規整,從哪角度看對稱性都很好,口沿很平,耳和都很規矩。粗爐劣爐則歪歪扭扭,怎麼都不舒服。 二看銅質:精爐的銅質非常純凈,澤好,爐表有嬰兒肌膚般幼滑的感覺。爐的銅質不精,看上去悶雜,光澤暗淡。 三看爐款:精爐的款韻味足工藝佳,書法規整,字口乾凈利落,地章平整。爐的款書法拙劣,筆劃和地章中沙眼較重。 四看打磨:精爐的打磨非常細致,佳者能夠磨去失蠟鑄造所形成的微小沙眼,以致表面極其平滑。粗爐的打磨粗糙,有的甚至沒有經過細磨,爐體尚存挫痕。 同樣類型的爐子,上等精爐和粗劣爐的差距不亞於上品官窯瓷器和粗製民窯瓷的差距。如果說造型和款式(比如私款及書體的種類)能夠使我們橫向地區分爐的類別,那麼,精度便能使我們縱向地拉開爐和爐之間的距離。兩者結合起來,玩爐便有多姿多彩的樂趣。 以上是看精粗的一般特徵。精度和質量在不同時期還有不同側重點。明爐重韻味,不管是整體或者細部的設計,都耐人尋味。明末清初的爐有拙樸的厚重感。雍正時期的爐線條柔和,而乾隆時的精爐工藝水平達到歷史最高點。
判斷標准
通常在判斷宣爐的好壞時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1、最主要是看包漿、色澤。舊說有五色,分別為佛經紙,栗殼,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經紙色為第一。上海朵雲軒95年拍品中有一銅爐(高19.2厘米),其色澤就能達到佛經紙色。此外,一些使用了特種工藝製造的灑金、錯金銅爐,其價值要比一般的銅爐高數倍。 2、其次是看造型、鑄工、大小以及重量。造型以古雅渾厚為上,有耳足的比無耳足的要好,鑄工越精越好。以大小而言,徑8-12厘米的爐最常見,屬於小號;徑15厘米左右的爐是中號,數量比小號少,但價值比小號高;而徑大於20厘米的爐是大號,工藝精者稀見,價值也很高。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只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 3、最後看款的質量。款鑄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緻、渾厚。 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緻。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緻,但總體上渾厚不足。下兩圖是筆者藏品,原倫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時期,紋飾較繁復,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爐的色質
宣德銅爐經6煉到12煉之後,基本接近純銅,所以顏色為紫紅色的,雖然添加了金銀等材料,但數量較少,對製成品的色質改變不大。所以宣德以後的仿品在鑄爐中不把金溶入銅料中的原因,而把金材料用灑金、鎏金、錯金、割金等工藝裝飾在爐表面,達到美觀的效果。 宣德爐的表面經過長時間的氧化,形成栗紅色的氧化層,這就是判別真假宣德爐的基本色調。宣德爐原料在冶煉過程中,合金成份的不同,也會造成宣德爐材料顏色有些差異,也導致這些銅合金錶面的氧化層顏色的差異。但萬變不離其中,真宣德爐的表面顏色與栗紅色不離左右。 因此,要從表面顏色上判別真假宣德爐已經很清楚了。如銅爐表面氧化層顏色顯黑色或黑色帶綠,那是銅材料中含鉛太高,不屬純銅;如銅爐表面生成綠銹,那是含錫太高,已接近青銅合金;如銅爐表面一擦就黃爛爛的,氧化層不緻密,那是含鋅太高,是黃銅合金。從表面質地上看,如被氧化的粗糙、不平,或者能見到砂眼等,那是黃銅合金鑄造或是粗銅鑄造。從重量上看,爐直徑12厘米的,重量大約在1千克以上,爐直徑15厘米的,重量大約在1.7千克以上,爐直徑18厘米的,重量大約在3千克以上,在考慮爐壁厚度相同情況下,近似半圓球環的體積。

③ 有關地球環保的宣傳標語

1.工資你高我也高,環保意識要提高
2.綠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壞他
3.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4.環境與人類共存,開發與保護同步
5.貫徹環保教育,宣導環保資訊
6.生產綠色產品,節約地球資源
7.全員參與改善,持續環保社區
8.落實環保責任,完善環保制度
9.推展減廢運動,做好廢棄管理
10.團結一條心,石頭變成金
12. 推動全員品質活動,提高全員工作士氣
13. 全員參與、強化管理;精益求精、鑄造品質
14. 講求實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質,增創效益
15.預防保養按時做,生產流暢不會錯
16.時時尋求效率進步,事事講究方法技術
17. 老毛病、要根治,小問題、要重視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qOrzzI1-u_lWoXfnJyCFIg

?pwd=f1nt 提取碼: f1nt

④ 我們應當怎樣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呢

1、減少污染物排放

改革能源結構,多採用無污染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氣),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燒煤前先進行脫硫),改進燃燒技術等均可減少排污量。

另外,在污染物未進入大氣之前,使用除塵消煙技術、冷凝技術、液體吸收技術、回收處理技術等消除廢氣中的部分污染物,可減少進入大氣的污染物數量。

2、綠化造林

茂密的林叢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絨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飄塵。蒙塵的葉子經雨水沖洗後,能繼續吸附飄塵。如此往復攔阻和吸附塵埃,能使空氣得到凈化。

3、合理使用農葯,重視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

合理使用農葯,這不僅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還能經濟有效地消滅病、蟲蚯蚓可以改善土壤污染、草害,發揮農葯的積極效能。

在生產中,不僅要控制化學農葯的用量、使用范圍、噴施次數和噴施時間,提高噴灑技術,還要改進農葯劑型,嚴格限制劇毒、高殘留農葯的使用,重視低毒、低殘留農葯的開發與生產。

4、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機肥

根據土壤的特性、氣候狀況和農作物生長發育特點,配方施肥,嚴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圍和用量。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可增強土壤膠體對重金屬和農葯的吸附能力。

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雜苯除草劑及某些農葯,腐殖質能促進鎘的沉澱等。同時,增加有機肥還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動條件,加速生物降解過程。

5、積極響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倡議活動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已經極大地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我們只有通過改變全球民眾對於二氧化碳排放的態度,才能減輕這一威脅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亞洲熄燈日:2010年6月21日亞洲城市熄燈活動是繼2008年3月29日世界自然基金會組織的「地球一小時」接力後又一次大型的熄燈環保活動,活動主題為「熄燈亮心」,由香港地球之友、北京地球村等環保團體聯手推動。

該活動旨在倡議亞洲的各個城市在這一天熄燈一小時(晚上9點-10點),藉此來引起人們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的重視,同時倡導人們選擇節能減排、愛護環境、敞開心靈、親善人際關系的生活方式。

⑤ 防治廢氣、粉塵和惡臭污染採取的措施可歸納為哪四種

一,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如工廠上脫硫工藝,減少粉塵排放等等;

二,採取集中供熱等措施,節約能源的同時,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多植樹造林,改善下墊面,減少風吹塵;

四,鼓勵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能源浪費的同時減少溫室氣體等的排放;

五,區域協同控制,大氣污染不是一個城市的問題,在特定的天氣條件下污染物會輸送到其周邊等等。
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污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在水中不易凈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

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引起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業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業廢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廠種類不同而千差萬別,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過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質和量也不一樣。工業除了排出的廢水直接注入水體引起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農業污染首先是由於耕作或開荒使土地表面疏鬆,在土壤和地形還未穩定時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懸浮物。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農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農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著或被吸收,其餘絕大部分殘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氣中,通過降雨,經過地表徑流的沖刷進入地表水和滲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廢氣引起水體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廚房、洗滌房、浴室和廁所排出的污水。

⑥ 如何避免鑄造出現的氣孔

避免鑄造出現氣孔的措施有:

1、控制金屬液的含氣量,熔煉金屬時,要盡量減少氣體元素溶入金屬液中,主要取決於所用原材料,合理的熔煉操作和合適的熔煉設備。

2、減少砂型(芯)在澆注時的發氣量。

3、採用一定的措施使澆注時產生的氣體容易從砂型中排出。如保證砂型有必須的透氣性,多扎出氣孔,使用薄壁或空心和中間填焦炭的砂芯,避免大平面在水平澆注位置,設置出氣口,適當的提高澆注溫度和注意引氣等。

4、提高氣體進入金屬液的阻力。例如保證直澆道有所需的高度和金屬液在型內的上升速度,在砂芯(型)表面實用塗料以減小砂型(芯)表面孔隙等。

5、澆築時保證受熱均勻。例如呋喃樹脂粘結劑鑄型,對澆注溫度很敏感,小於1350度不會出現熱皮下氣孔,型腔各部分受熱程度不同也會在熱區產生熱皮下氣孔,所以澆注系統應將金屬液分散引入型腔,使其熱場均勻,縮短充型金屬液流動距離,不使型腔局部受熱過劇而使呋喃樹脂分解。

(6)鑄造球環怎麼脫硫擴展閱讀

一、侵入性氣孔這種氣孔的數量較少,尺寸較大,多產生在鑄件外表面某些部位,呈梨形或圓球形。主要是由於鑄型或砂芯產生的氣體侵入金屬液的未能逸出而造成。

防止措施:

(1)減少發氣量:控制型砂或芯砂中發氣物質的含量,濕型砂的含水量不能過高,造型與修模時脫模劑和水用量不宜過多。砂芯要保證烘乾,烘乾後的砂芯不宜存放太長時間,隔天使用的砂芯在使用前要回爐烘乾,以防砂芯吸潮,不使用受潮、生銹的冷鐵和芯撐等。

(2)改善型砂的透氣性,選擇合適的型空緊實度,合理安排出氣眼位置以利排氣,確保砂芯通氣孔道暢通。

(3)適當提高澆注溫度,開排氣孔和排氣冒口等,以利於侵入金屬液的氣體上浮排出。

二、析出性氣孔這種氣孔多而分散,一般位於鑄件表面往往同批澆注的鑄件大部分都發現有。這種氣孔主要是由於在熔煉過程中,金屬液吸收的氣體在凝固前未能全部析出,便在鑄件中形成許多分散的小氣孔。

防止措施:

(1)採用潔凈乾燥的爐料,限制含氣量較多的爐料使用。

(2)確保「三干」:即出鐵槽、出鐵口、過橋要徹底烘乾。

(3)澆包要烘乾,使用前最好用鐵液燙過,包中有鐵液,一定要在鐵液表面放覆蓋劑。

(4)各種添加劑(球化劑、孕育劑、覆蓋劑)一不定期要保持乾燥,濕度高的時候,要烘乾後才能使用。

⑦ 造成環境惡劣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經濟增長的方式仍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來支撐。據介紹,與發達國家相比,廣東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差距很大,單位GDP水資源消耗是美國的5.5倍,韓國的5.2倍,墨西哥的1.46倍;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是國外先進水平的10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單位GDP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6.6倍,美國的2.5倍……

二是污水、廢氣的排放量仍大量增加。例如,去年全省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已達到114.8萬噸,比上年增加6.7%,但完成脫硫的裝機容量僅比上年增加了5%;全省城鎮污水處理率僅為35%,污水收集管網配套不完善,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和農灌水直接排入江河;城鎮生活垃圾產生量以10%的速度增長,但大多數為簡易填埋,沒有採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准,對土壤、水體造成二次污染。

三是氣候異常,環境的自凈能力降低。去年廣東遇到了4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氣候極其異常,降低了城市空氣和江河地表水的環境自凈能力。

⑧ 脫硫鐵水渣鐵如何分離

脫硫後鐵水在進混貼爐前進行撈渣或扒渣,目前各煉鋼廠採用較多的是扒渣設備,但建議使用撈渣機,目前煙台盛利達公司生產的鐵水撈渣機相對較完善,各項優勢均明顯優於扒渣機。

⑨ 鑄造球鐵環如何脫硫

目前脫硫方法一般有燃燒前、燃燒中和燃燒後脫硫等三種。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能源的渴求也不斷增加,燃煤煙氣中的SO2 已經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減少SO2 污染已成為當今大氣環境治理的當務之急。不少煙氣脫硫工藝已經在工業中廣泛應用,其對各類鍋爐和焚燒爐尾氣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閱讀全文

與鑄造球環怎麼脫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肋夾玻璃幕牆配套五金件 瀏覽:356
錄音有什麼攜帶型設備 瀏覽:764
機床皮帶跑偏怎麼調 瀏覽:986
上海新建高檔五金電器批發市場 瀏覽:195
戰斧機械鍵盤怎麼樣 瀏覽:863
天水商用廚房設備哪裡有 瀏覽:666
samp工具箱手機下載 瀏覽:775
熒光筆怎麼開安全閥門 瀏覽:114
數控車床後軸承怎麼緊 瀏覽:218
設備日常檢查注意哪些 瀏覽:646
煤礦井下設備三證一標志是什麼 瀏覽:111
鑄造企業土地使用稅怎麼計算 瀏覽:780
管道蝶形閥門 瀏覽:703
家用燃氣閥門怎樣安裝 瀏覽:906
閥門銘牌的壓力是什麼壓力 瀏覽:406
軸承代號LF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22
手動控制噴泉用什麼閥門 瀏覽:148
閥門閥桿閥芯怎麼製作 瀏覽:970
用圖1裝置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實驗中 瀏覽:861
空調閥門結冰是怎麼回事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