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HMK3000型卧式珩磨機怎樣更換主軸軸承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6
② 磨床主軸軸承怎麼裝
軸徑和軸承座直徑 d1, D1, d2, D2
主軸 70 0.004 前端d1 = +0.002 後端d2 = 0
軸承座110 – 0.004 / +0.006 前端D1 = +0.003 後端D2 = +0.003
長度差值L 中間隔圈最大值0.002 實測值: 0
間隙S 螺栓緊固前額定值0.01 至 0.03 實測值: 0.02
旋轉部件動平衡❑ OK
主軸軸承 前端軸承型號: HC7014-E-T-P4S-UL
主軸軸承 後端軸承型號: HC7014-E-T-P4S-UL
正確型號❑ OK ❑ 其它:
特殊說明
潤滑脂填充量單個軸承9.2 cm3 ❑ OK ❑ 其它:
鎖緊螺母鎖緊扭矩,初始按3 倍額定數值鎖緊219 Nm ❑ OK,隨後松開,然後擰緊至
鎖緊螺母鎖緊扭矩,按額定數值鎖緊73 Nm ❑ OK
③ 磨床主軸軸承怎麼拆裝
1、 軸承必須清洗干凈、涼干(用航空汽油或高標號汽油)
2、 油脂不能塗的過多
3、 軸承之間的隔套平行不能大於0.005mm
4、 軸承預緊力不能過大
5、 調整主軸後螺母使軸後端徑向跳動不能大於0.015mm
④ 怎麼換軸承
1.核對該電動機是否是工作票上的電動機,准備材料、工具; 2.查看更換的軸承是在負載端或在風扇端;在風扇端時,將電動機的風罩取下,然後取出風扇,(注意風扇的卡子),然後用扳手擰松外油盒蓋的螺栓,並取出外油盒蓋(做好標記)。 3.用扳手將電動機的四個端蓋螺栓擰松取出,將一字改刀插入端蓋縫隙,並用榔頭輕輕敲擊,當縫隙較大時,用活動扳手將端蓋撬出,(做好標記)。 4.取出卡軸承的卡子,用抓勾將軸承拔出,取出方鍵,清洗轉子軸頸和內油盒蓋,內油盒蓋清洗完後,在抹上2/3的潤滑脂; 5.更換新的軸承,上好鍵槽的鍵,套上軸承,用銅棒均勻地敲至適當位置。 6.裝配好後,然後加入2/3的潤滑脂,套上卡軸承的卡子,同時用白沙帶穿過內油盒蓋、端蓋、外油盒蓋其中2個螺栓孔,端蓋裝回電動機的端蓋子口後,收緊白沙帶用螺栓從外油盒蓋對齊到內油盒蓋並吃住絲牙,取出白沙帶用螺栓裝回。 7.裝配按分解時的程序相反進行,裝配完畢後盤車是否靈活。 8.如需要更換的軸承在負載端,應先將電機挪開(注意電機地腳螺絲的墊片),用拉馬將靠背輪拆下,再按照上述工序拆卸更換。 9.電機回裝後連接注意同心度,在連軸器上選取4個點,用直尺及燈光檢查4個點的間隙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調整電機位置; 10.清理工作現場,會同值班員用500V搖表搖測電動機絕緣合格。
⑤ 平面磨床調換主軸軸承的更換方法都有哪些
對於很多的平面磨床設備來說,在使用的時候因為需要更換一些主軸角軸承,所以需要操作人員了解一些相關的操作知識。主軸是精密磨床的關鍵部件,可以說是磨床的心臟,如M8612型花鍵磨床、M250A型內孔磨床、M3A64工具磨床等,它們的主軸都是採用的隔圈式角軸承。隔圈式角軸承的安裝和調整要求非常嚴格,是維修中的老大難問題,經常困擾著機床修理工作。工件的粗糙度或圓度超差一般都跟主軸角軸承有關,應調整或更換新的軸承。
精密磨床上常用的是角接觸球軸承.可同時受徑向和軸向負荷,負荷由接觸角決定,接觸角越大,承受軸向負荷能力就越高,接觸角度有15°、25°、40°三種。隔圈式角軸承成對使用,調整要精細、認真,要有一定的維修經驗。調整方法有:
(1)測量法。這種方法較,需測算,但操作繁瑣。因此只在專用廠家使用,在設備維修工作中,由於條件不具備,維修人員很少用。
(2)感覺法。這種方法不需要測量儀器,只憑實踐經驗來確定內外隔圈的厚度,因而在設備維修中應用得比較廣泛。
①用雙手大拇指及食指壓緊兩軸承,消除全部間隙,中指伸入軸承內孔撥動內隔圈.感覺其阻力是否與外隔圈一致。
②一隻手以兩手指消除兩軸承全部間隙並壓緊,另一隻手的手指撥動內外隔圈,感覺其阻力是否一致。
③將成對的兩軸承按其裝配方式及內外隔圈放好,在其上部加一個相當於預載入荷的重物,然後通過事先鑽好的三個等分小孔推動內隔圈,感覺內、外圈阻力應一致,否則研磨隔圈,直至感覺內、外圈阻力一致為止。無論用那種方法測量,在安裝時要都和軸承測量時的方向一致,即定向裝配。主軸的精度要求很高,距磨頭前端面150mm處,徑向跳動允差只有0.005mm。因此要求軸承內外隔圈平面度和平行度都不得超過0.002mm。因此對維修人員的技藝要求非常高,形成了上述修理難的問題。
⑥ 軸承怎麼換
1.核對該電動機是否是工作票上的電動機,准備材料、工具; 2.查看更換的軸承是在負載端或在風扇端;在風扇端時,將電動機的風罩取下,然後取出風扇,(注意風扇的卡子),然後用扳手擰松外油盒蓋的螺栓,並取出外油盒蓋(做好標記)。 3.用扳手將電動機的四個端蓋螺栓擰松取出,將一字改刀插入端蓋縫隙,並用榔頭輕輕敲擊,當縫隙較大時,用活動扳手將端蓋撬出,(做好標記)。 4.取出卡軸承的卡子,用抓勾將軸承拔出,取出方鍵,清洗轉子軸頸和內油盒蓋,內油盒蓋清洗完後,在抹上2/3的潤滑脂; 5.更換新的軸承,上好鍵槽的鍵,套上軸承,用銅棒均勻地敲至適當位置。 6.裝配好後,然後加入2/3的潤滑脂,套上卡軸承的卡子,同時用白沙帶穿過內油盒蓋、端蓋、外油盒蓋其中2個螺栓孔,端蓋裝回電動機的端蓋子口後,收緊白沙帶用螺栓從外油盒蓋對齊到內油盒蓋並吃住絲牙,取出白沙帶用螺栓裝回。 7.裝配按分解時的程序相反進行,裝配完畢後盤車是否靈活。 8.如需要更換的軸承在負載端,應先將電機挪開(注意電機地腳螺絲的墊片),用拉馬將靠背輪拆下,再按照上述工序拆卸更換。 9.電機回裝後連接注意同心度,在連軸器上選取4個點,用直尺及燈光檢查4個點的間隙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調整電機位置; 10.清理工作現場,會同值班員用500V搖表搖測電動機絕緣合格。
⑦ 平面磨床立柱絲杠軸承怎麼換
平面磨床立柱絲杠換軸承:
全可以通過使用能自鎖的渦輪渦輪減速機來實現傳動自鎖,如果負載很小而電機夠大,只使用帶電磁剎車的電機就可,不過不如純機械自鎖可靠性好。滾珠絲杠不能自鎖並非因為摩擦角比較小(應該是螺旋角或導程角大),而是傳動效率太高(或者說摩擦系數過低)。
龍門刨床主要用於刨削大型工件,也可在工作台上裝夾多個零件同時加工,是工業的母機。龍門刨床的工作台帶著工件通過門式框架作直線往復運動,空行程速度大於工作行程速度。橫樑上一般裝有兩個垂直刀架,刀架滑座可在垂直面內回轉一個角度,並可沿橫梁作橫向進給運動 。
⑧ 平面磨床動壓軸承故障怎麼進行維修
一、分析故障產生的原因
經過對設備中出現故障的原因分析,發現平面磨床中砂輪軸的軸頸部分表面有縱向裂紋,前、後軸承外觀則沒有明顯缺陷,磨損量也不大,對磨頭進行拆檢,未發現砂輪軸有彎曲,僅在軸頸部分有淺表縱向裂紋。前、後軸承的外錐凸緣與軸承座孔接觸良好,軸承內孔無明顯損傷。由此認為磨頭無法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前、後軸承的幾何精度發生變化,三油楔形狀及大小不一致所造成的。故決定修理採用的方案為:修復前、後軸承和鍍硬鉻(0.02mm)修復砂輪軸。
二、採用刮與研相結合的方法修理軸承
採用刮與研相結合的方法修理軸承,既先對前、後軸承進行刮削顯點,再以研磨擴大接觸面積並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刮削時採用輕刮法,絕不能刮成魚鱗狀。
1、將前、後軸承安裝到工作位置,按軸承孔配磨一長400mm的圓柱芯軸(直徑為55mm),其配磨程度以轉動自如為准。在芯軸上薄薄塗一層紅丹油,將芯軸穿入軸承,適當調整前、後軸承的松緊程度,轉動芯軸,抽出芯軸輕刮劃點。此項工作須反復進行以達到在前、後軸承內表面的3條矩形帶接觸中顯點均勻密集為止。然後磨製一根直徑比該芯軸小0.02mm長400mm的鑄鐵研磨棒,塗以W5氧化鉻研磨膏對前、後軸承同時進行研磨,隨時收緊前、後軸承並注意清除軸承端部多餘的研磨劑。經過研磨,使軸承的接觸面為完整的3條矩形接觸帶,最後拆下軸承座仔細清洗,使之不能有任何雜質。
2、將前、後軸承安裝到位,按軸承孔配磨一長為350mm的圓柱芯軸,與軸承內孔的配合程度以剛度能穿入為宜。調整前、後軸承至芯軸轉動困難時為止。在調整過程中,前、後軸承要交替進行,切不可先調緊其中的一個再調整另一個,按此芯軸直徑小0.01mm尺寸精磨砂輪軸軸頸,拋光後即可組裝。
3、加註潤滑油依次進行裝砂輪前和裝砂輪後的空運轉試驗,最後進行磨削試驗。經過研磨,使前後軸承有3條與其外錐凸緣相對應寬為15mm的通長矩形接觸面。為了進一步降低軸承內孔的粗糙度值,我們試用牙膏對其進行了拋光處理。檢查研磨棒的最終集合精度未發現明顯變化,即以此直徑減去0.01mm作為砂輪軸軸頸的尺寸。
三、採用以研代刮的方法修理軸承
1、採用車削有三頭120mm導程正反螺旋槽的鑄鐵研磨棒進行整體研磨以保證前、後軸承的同軸度。研磨棒的直徑是在與前、後軸承配合較緊的基礎上減小0.02mm.。所用研磨劑為M28氧化鋁加煤油調合而成。為了使前、後軸承有盡可能的調整餘量,在裝配時用手將前、後軸承輕輕推人軸承座、帶上調整螺母,然後將調整螺桿稍用力旋緊即可。
2、研磨時磨頭置於垂直狀態。為便於研磨棒在研磨過程中做適當的軸向移動並減輕勞動強度,在研磨棒正下方放一液壓千斤頂,通過鋼珠支承研磨棒。為在研磨過程中使手持力對中,在研磨棒的上端加裝手輪裝置。
四、在研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使研磨棒的旋轉方向與砂輪軸的工作旋轉方向一致。這樣有利於工作時自吸油流迅速通過徑向間隙形成油楔,從而能改善運轉性能。
1、研磨過程中要不斷地調緊前、後軸承(保持一定的手感)以提高研磨效率和保證軸承的幾何精度。
2、隨時清除軸承端部多餘的研磨劑以避免前、後軸承出現喇叭口。
3、研磨一定時間後抽出研磨棒,清除研磨棒和前、後軸承中的研磨劑,檢查研磨效果和研磨棒的研損情況,如研磨棒出現研損,則需對其進行修整以保證前、後軸承孔徑的一致性。
4、在做最後研磨時,研磨劑盡量少並適當收緊前、後軸承以保證前、後軸承的最終幾何精度。
⑨ 車床平面軸承壞了,怎麼更換
機械維修中的平面軸承維修
1、平面軸承的檢修
在機械設備中,當平面軸承發生故障時,在拆卸和修理平面軸承時,需要記錄平面軸承的外觀,檢查平面軸承內的潤滑油殘留量,在潤滑油取樣保存後,簡單地選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平面軸承。
對平面軸承進行清洗和拆卸,經過精細清洗後進行粗清洗。將平面軸承放在容器上,並將金屬網作為襯墊,防止平面軸承直接清除容器底部的污垢。進行粗清洗時,必須避免使平面軸承旋轉,避免損壞平面軸承的滾動面。用刷子除去粘合劑和潤滑脂後,進入清潔步驟。平面軸承放置在清洗油中,在旋轉清洗時,清洗油時,應及時更換,以保證精密清洗效果。為了判斷拆下的飛機軸承是否可以繼續使用,必須在清洗後對飛機軸承進行檢查。平面軸承的檢測項目包括:平面軸承異物、平面軸承間隙、平面軸承尺寸精度、平面軸承架磨損、匹配表面狀態、滾動表面狀態、軌道表面狀態、滾珠或滾子運行狀態等。對於不可分離的小球面平面軸承,用一隻手將平面軸承內圈整平,通過旋轉外圈來確認平面軸承的平穩運行。圓滾子平面軸承應檢查外環的滾道表面和滾子體。
2、平面軸承的維護及注意事項
(1)平面軸承安裝
在機械維修過程中,平面軸承的維修對安裝有很高的要求。由於平面軸承在外觀上沒有明顯的外部特徵,所以可以安裝在正方向,也可以安裝在反方向,極易出現在反方向。在飛機軸承裝配過程中,要求維修人員充分了解飛機軸承的結構和安裝要求,熟悉安全技術要點,並根據設計要求正確安裝。圓形平面軸承的安裝方法有背對背和面對面兩種。如果安裝誤差導致軸向移動而無法調整。如果對平面軸承的結構和安裝不太了解,當面對平面軸承的緊環和松環時,很容易使安裝反向,造成裝配後的失效。正常運行,使機械設備發生較大故障。
(2)平面軸承自身缺陷
在機械維修過程中,要充分了解設備的平面軸承規范和模型等技術指標信息,盡可能地對原模型進行旋轉,以避免替代模型的使用。在實際中,一些設備經常更換平面軸承,更換後的平面軸承很容易燒壞。這通常是由於平面軸承的類型不同,使用替代平面軸承,以及平面軸承本身的質量缺陷。由於市場上銷售的飛機軸承質量參差不齊,出現了分充現象。劣質飛機軸承附件的長期使用,對機械設備造成長期磨損,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在機械維修中,旋轉平面軸承應避免長期存放旋轉部件。同時,對平面軸承的外觀進行檢查和功能測試,以保證平面軸承的質量。
⑩ 平面磨床主軸軸承應如何修復
主軸的修復:主軸軸頸的圓柱度0.003、徑向跳動小於0.002;前後軸頸與前端錐體的同軸度要求0.005mm,軸肩的端面跳動小於0.005。 研磨修復,研套加W14~W7磨料作研磨劑,以20 米/分的線速度 研正主軸頸的圓度,然後用研魔平板研,最後拋光(煤油調氧化鉻),光 前軸承座錐孔和後蓋滾動軸承座孔間同軸度(刮研修復16點/25 25mm2,豎起來刮研)。 後蓋滾動軸承座孔中壓入一銅材工藝套(長度為座孔長度2倍約100,套孔與帶錐專用芯棒後端軸頸的配合間隙為0.02~0.03)。 上述精度修復後,將前軸承裝入座孔,並用一直徑與主軸(修復後)軸頸尺寸相同的芯軸作研棒,研刮軸承內孔,顯點(12~16 點/2525mm2), 然後以前軸承座錐孔為基準,配磨軸承外錐體,接觸大於75%(大端硬)。外磨時軸承套在外徑等於修磨後的主軸直徑的芯軸上,軸承內孔須調整至自由狀態下與芯軸直徑滑動配合(用鋼絲收縮軸承)。修復方牙(車床)達2級精度。裝好前軸承和帶有工藝套的後蓋軸承座後,用刮研芯軸(外圓尺寸為主軸軸頸尺寸0.002)對前軸承孔進一步刮研,以消除其裝配誤差,要求圓度0.005、圓柱度0.01,顯點數前端(靠砂輪端)長30mm 18~22點/2525mm2,即軸承內孔向後端略有微小錐度,有利於潤滑油的輸入。使軸承內孔尺寸調整至研磨棒稍緊的滑動配合,這時軸承不再拆下,直接在箱體內進行清洗,然後用氧化鉻作研磨劑對軸承進行研磨,以消除刮削時刀痕毛刺,研磨時垂直安放為宜。松開燕尾吊緊塊,調節軸承間隙、調整螺母使主軸用手回轉不動(此時軸承在自由狀態下的間隙為0)。
吊緊燕尾吊緊塊(吊緊力不宜太大),使軸承在吊緊塊的脹力作用下擴大孔徑,並與軸承座套孔緊密貼合,此時用手已能轉動主軸,如轉不動或在主軸前端螺紋上旋入螺母,並用銅等軟金屬輕擊螺母四周,以分散吊緊的應力,使軸承外錐與座孔貼合得更好,用手轉動主軸應靈活、無異常感覺,否則應重調。略倒旋軸承間隙調整螺母,並輕輕的再次扳緊螺母,以減少螺母間垂直度誤差對軸承孔精度的影響。將千分表觸於主軸前端,在表測的相反方向以20公斤左右的力抬動主軸,測量軸承間隙在0.008~0.015 范圍內,超差時應重新調整。 空運轉試車:運轉2 小時,溫升不超過20,軸向竄動和徑向圓跳動小於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