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戰國時期是什麼器材

戰國時期是什麼器材

發布時間:2022-10-29 06:27:14

『壹』 戰國時期的兵器大多用什麼材料

春秋戰國時期是指公元前770年-前221年這段時間,有史料記載的共有劍、弩等16種兵器,材質為青銅。

春秋時代,諸侯紛爭。劍,作為一種短兵器,在越國眾多兵器群中數量最多,型制最工。史籍記載,紹興城東南的鑄鋪、上灶、下灶等地,為越人鑄劍的寶地。「吳戈越劍」名重一時,譽滿海內外 。而且也反映了越國匠師們掌握這一工藝的嫻熟程度。「越民鑄寶劍、出匣吐寒光」的贊嘆。

春秋戰國時期,劍在戰爭中大量使用,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等社會上也盛行佩劍的風氣,不僅軍士佩劍,而且貴族、官吏亦佩劍。君王以佩劍為愛好,除護身外也常作為禮儀上的必佩之物。在紹興市區已出土了數十柄,柄柄造型美觀、質地堅硬,它們雖在地下長埋二千餘年,卻仍寒光逼人。可以說,越國青銅劍的製造,獨具特色的越國青銅文化的最高成就。紹興博物館展出的七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質地精良,造型各異。其中的一把平脊劍,通長42.2厘米,劍身寬3.8厘米,劍格飾有香草虺紋,劍首滿飾斜方格紋,莖上鑄有兩周凸箍,箍上鑄有橫豎相間的條紋,劍鋒留有明顯的淬火痕跡,似未經使用,擬為越軍將士殉葬之物。



『貳』 戰國時期的武器主要是由哪些材料製成的有什麼差別

戰國時期,正處於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交替時期,鐵制兵器生產技術有很大提高,但青銅兵器的製造技術更為成熟。所以戰國時期鐵制兵器的使用並不普遍,多數士兵仍然使用青銅兵器,珍貴的鐵制兵器屬於貴族所有。武器的種類,戰國時主要有戈、矛、戟、劍、弓、弩等武器,甲胄多位皮製,盾牌為皮製、木製。

『叄』 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各國制式兵器是什麼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
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這是當年戰國初年精銳魏國(戰國初年,魏國最強)步兵的裝備標准,
單兵裝備
長戈(或者長矛)、劍,強弩,五十支弩矢、同時攜帶三天軍糧,全副鎧甲(當時是
皮甲
)。
從春秋到戰國武器是有一些變化的,步兵
長兵器
一般是矛和戈並用,到
戰國後期
是矛和戟並用;同時大量裝備弩,包括臂
張和
鞠張(利用腿的力量開弩)兩種;長劍在當時是比較昂貴的兵器,按照歷史記載,魏國武卒是配備長劍的,但是從兵馬俑的考古來看,
秦軍
長劍只配備軍官,當然魏國武卒是精銳,可能裝備更加精良。

『肆』 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各國制式兵器是什麼

弓、弩、槍、刀、劍、盾、鉞、戟、殳(棍)

弓、拋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種彈射武器。它由富有彈性的弓臂和柔韌的弓弦構成,當把拉弦張弓過程中積聚的力量在瞬間釋放時,便可將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彈丸射向遠處的目標。

『伍』 戰國時期士兵使用的兵器是什麼樣的

戰國時期諸國林立,各國所使用的兵器也不盡相同,兵器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有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這些都是戰國中各國出現過且使用過的兵器。但是這其中最主要使用的兵器是劍、矛、戟、弓、弩。

但是也有特殊的軍隊穿著特殊的衣服用著特殊的武器,比如說當時的趙國,趙國由於毗鄰邊境,經常和胡人作戰,所以為了應對胡人,就有一支特殊訓練的精銳軍隊,叫做魏武卒。魏武身著精銳重甲 ,左手持盾 ,右手握矛 ,腰上配劍, 另背重弩和箭矢,是很稀罕的精銳部隊。各國有些國家也有這樣的精銳,武器配備很完整,但是這樣的軍隊數量在總數中佔比很小。

『陸』 在中國戰國時期有哪些攻城器具和防攻城器具謝謝!

在戰國的時候有
雲梯

中國古代戰爭中用以攀登城牆的攻城器械。《淮南子·兵略訓》許慎注說:「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故登高偵察敵情,是雲梯的另一功用。一般認為,雲梯的發明者是春秋時期的魯國巧匠公輸般。戰國時期的雲梯,從戰國水陸攻戰紋銅鑒所示圖案判斷 ,系由3部分構成:底部裝有車輪,可以移動;梯身可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於城牆壁上;梯頂端裝有鉤狀物,用以鉤援城緣,並可保護梯首免遭守軍的推拒和破壞。唐朝的雲梯比戰國時期有很大改進:梯身(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裝置在底盤上;在主梯之外,又增設一具活動的上城梯(副梯),其頂端裝有一對轆轤,登城時可以沿著城牆壁面上下滑動,謂之飛雲梯;雲梯的底部則「以大木為床,下置六輪」。由於主梯採用了固定式裝置,簡化了架梯程序,縮短了架梯時間,而活動的上城梯的設計,則大大降低了雲梯在接敵前的高度。攻城時只需將主梯停靠城下,然後再在主梯上架設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從而減少了敵前架梯的危險和艱難,同時又保證雲梯在登城前不過早與城緣接近,免遭守軍破壞。宋朝的雲梯結構有了更大的改進,採用了中間以轉軸聯接的折疊式結構,並在梯底部增添了防護設施。此外,上城梯(副梯)也出現了多種形式,有飛梯、竹飛梯、躡頭飛梯等。這些改進,使登城接敵運動簡便迅速。明朝以後,這種笨重的巨大雲梯,因無法抵禦火器的攻擊,遂逐漸廢棄。
雲梯是一種攀登城牆的工具。相傳雲梯是春秋時的巧匠魯班發明的,其實早在夏商周時就有了,當時取名叫「鉤援」。春秋時;魯班加以改進。戰國時雲梯由車輪、梯身、鉤三部分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牆壁上;梯頂端有鉤,用來鉤援城緣;梯身下裝有車輪,可以移動。唐代的雲梯比戰國時期有了很大改進:雲梯底架以木為床,下置六輪,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裝置於底盤上,並在主梯之外增設了一具可以活動的「副梯」,頂端裝有一對轆轤,登城時,雲梯可以沿城牆壁自由地上下移動,不再需人抬肩扛。同時,由於主梯採用了固定式裝置,簡化了架梯程序,縮短了架梯時間,軍隊在攻城時,只需將主梯停靠城下,然後再在主梯上架副梯,便可以「枕城而上」,從而減少了敵前架梯的危險和艱難。另外,由於雲梯在登城前不過早地與城緣接觸,還可以避免守軍的破壞。到了宋代,雲梯的結構又有了更大改進。據《武經總要》所記,宋代雲梯的主梯也分為兩段,並採用了折疊式結構,中間以轉軸連接。這種形制有點像當時通行的折疊式飛橋。同時,副梯也出現了多種形式,使登城接敵行動更加簡便迅速。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宋代雲梯吸取了唐末雲梯的改進經驗,將雲梯底部設計為四面有屏蔽的車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員在棚內推車接近敵城牆時,可有效地抵禦敵矢石的傷害。古代攻城用的梯子種類很多,雲梯算是巨大笨重、結構較為復雜的一種。三國時,孫權手下大將甘寧,率兵攻打曹操的皖城,攻城的時候,原打算派兵士運土築土山,豎雲梯,架飛橋,接近敵城牆,但大將呂蒙認為此法費時費力,不如乘軍隊士氣正銳,用弓弩石炮強攻,可速戰速勝。果然,最後以強攻取勝。

攻城在古代有多種方法,但多是以迅速登城為決勝前提,架梯必須果敢、迅速、乘虛入城。所以常用的有各種輕便簡單的飛梯。漢代時,漢軍攻打郅支城,該城外設一道木城牆,內設土城牆,防守相當嚴密。攻城兵士先用弓弩仰射,擊退城上守兵,用火燒毀木城,持弩弓,操長戟沖入木城,然後迅速接近土城,四面架梯,緣梯登城,很快搗破了內城。這種攻城方式便是強攻,盡量縮短雙方對峙時間,一鼓作氣,迅速攻破城防,所以必須使用輕便飛梯,飛梯結構簡單,重量輕,多是木製竹製。宋代飛梯長二三丈,首端裝有雙輪,便於蟻附登城。另外還有「避檑木飛梯」、「躡頭飛梯」、「竹飛梯」,形制略有差異,但都輕便實用。

撞車
人抱的叫撞木,車載的叫撞車.更高級的叫沖車.
撞木,撞車上的部件。 明 王圻 《三才圖會·器用五·撞車圖說》:「撞車:上設撞木,以鐵葉裹其首,逐便移徙,伺飛梯臨城,則撞之。」
沖車:也叫「臨沖」或「對樓」,是一種被裝甲起來的攻城塔,即以沖撞的力量破壞城牆或城門的攻城主要兵器,屬於中國古代攻城器械。
臨沖呂公車,是一種安有八個車輪、高五層的攻城塔。最下層是推動車前進的士兵,其它四層裝載攻城的戰鬥士兵。車高約12米、寬6米、長8米。
沖車利用自身的高度,從車中直接向城內射擊,也可用來接近城牆,破壞女牆(垛牆),直接攻打城牆上的守敵。車中除了裝備有各種長兵器,還常常裝載強弩、石炮等重武器

因為字數有限防城工具就簡單的說下

在戰國時期大多都是有箭和石頭防禦

『柒』 春秋戰國時期都有什麼樂器啊

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器有編鍾、編磬、鼓、竽、琴瑟等。
(一)編鍾。編鍾是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據《戰國曾侯乙編鍾》記載,編鍾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1978年,在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約公元前433年戰國時代的曾侯乙墓考古出土的編鍾,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鍾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鍾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鍾,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鍾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二)編磬。據史料記載,編磬古代多為宗廟所用。漢代有「四時嘉至磬」的說法,這里的「嘉至」是西漢宗廟迎神樂名。王國維也曾指出,「鍾磬獨以嘉至名者,以其為廟樂之首也。」編磬是古代漢族樂器一種,用石或玉製作,十六面一組。它的音色,除十二正律外,又加四個半音,演奏打擊時,發出不同音響。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編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兩層懸掛,上層十六枚,下層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隨時調用,這套編磬與編鍾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調高上進行合奏或同時轉調演奏。其音響效應「近之則鍾聲亮,遠之則磬音彰」。
(三)鼓。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據《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記載,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
(四)竽。竽為古簧管樂器,屬於吹奏器,形似笙而較大,管數亦較多。戰國至漢代曾廣泛流傳。《荀子·正名》記有「竽,竹三十六簧,,管樂也。調竽奇聲以耳異」。《韓非子·解老》也曰,「竽也者,五聲之長也,故竽先則鍾瑟皆隨,等唱則諸樂皆和」。竽原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製,髹絳色漆。
(五)琴瑟。瑟是漢族撥弦樂器,形狀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三皇五帝年表》記載,琴瑟均在伏羲時代發明。《禮記·明堂位》曾提到「大瑟小瑟」;《爾雅》曰,「大瑟謂之灑」,「二十七弦。世本,皰犧作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也曾提及瑟,「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閱讀全文

與戰國時期是什麼器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化學實驗蒸餾裝置如何安裝 瀏覽:873
機械加工要求符號有哪些 瀏覽:381
泰安市江山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27
鋼筋機械連接頭個數怎麼計算 瀏覽:730
自動供水裝置設計圖 瀏覽:785
機械手的論文提綱怎麼寫 瀏覽:970
水管閥門漏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96
軸承蛻皮怎麼 瀏覽:326
x5排氣閥門 瀏覽:491
鐵桶改成工具箱 瀏覽:855
軸承運輸多少錢 瀏覽:731
超聲波玻璃管用什麼顏色 瀏覽:530
進水閥門怎麼包 瀏覽:512
混凝土試塊抗壓強度試驗自動化裝置 瀏覽:539
塑料筐生產設備哪裡買 瀏覽:85
自動扣緊裝置 瀏覽:33
捷達運動儀表怎麼刷431 瀏覽:279
台州光谷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加裝可變排氣閥門有影響嗎 瀏覽:288
注塑機機械手吸盤吸不住怎麼辦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