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軸承跑外套如何處理

軸承跑外套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2-10-25 17:11:43

Ⅰ 轉子有哪些常見故障,怎麼修理

轉子因換向困難、轉速高、各種故障多發。常見的故障有換向器損壞、軸承損壞、風葉損壞、電刷磨損、轉子繞組燒毀等。
1、換向器損壞
換向器常見的故障是表面燒成洞、換向片飛出、換向片與換向片之間短路、換向器失圓、換向器磨損過度、雲母片凸出、換向片與線圈引線虛接等。
換向器表面燒成洞、換向片飛出、換向片與換向片之間短路、換向器磨損過度的故障,要對換向器進行更換,同時轉子繞組也需要更換。
對於換向器失圓的故障,用卧式車床進行加工處理後,還可繼續使用。
換向片與線圈引起虛接的,視情況可對虛接的故障點進行沖洗鉚接或焊接。如無法找到故障點的,只能對換向器進行更換,同時轉子繞組也需要更換。
換向器雲母片凸出的,可將鋼鋸條帶齒的一側打磨薄後,將雲母片刻低,並進行倒角和研磨處理。
2、軸承損壞
電動工具常用的軸承型號有608、629、101、102、200、201等。
軸承的常見故障是間隙過大、軸承碎裂、跑外套、跑內套、抱死等。
對於軸承間隙過大、軸承碎裂、抱死等故障,需要換上新軸承。對於某些跑外套、間隙過大的,可墊薄鐵皮(如可用某些鐵制的飲料瓶)或更換機殼。而對於某些間隙不是特別大的,可塗AB萬能膠來解決。對於某些跑內套的,可在轉軸上用沖麻點的方法來解決。
3、風葉損壞
風葉多見故障時風葉碎裂、變形、松動,可拆舊件或換上新品。對於鐵質風葉變形的,也可用尖嘴鉗進行校正。對於風葉與軸之間松動的,也可塗AB萬能膠來粘牢。
4、電刷磨損
一般情況下,當電刷的長度磨損到原長度的1/3時,應進行更換。電刷過短,很容易燒毀換向器而造成轉子報廢。電刷的尺寸,一般用長×寬×高表示,更換時除要求尺寸一樣外,還要用相同的牌號來更換。一般情況下,2個電刷應同時更換。

Ⅱ 有什麼好方法把卡死的軸承內外套卸下來

1,如果環境允許,高水平的氣焊工可以用乙炔槍把軸承的內外圈割下來而不損傷軸。
2,還可以在內圈上焊個鐵塊,用液壓拉馬拉下來,要注意安全
3,有時用乙炔槍加熱一下軸承的內圈,也能用錘子打下來
以上幾個辦法你都試試吧

Ⅲ 軸承跑外圈的情況怎麼解決

一般滾動軸承與軸聯絡在一起應用,滾動軸承內墊與軸安裝在一起,滾動軸承外衣與帶座軸承安裝在一起。若內墊隨軸轉,則內套與軸選用相互配合,滾動軸承外衣與滾動軸承體選用過渡配合;相反,若滾動軸承體與滾動軸承外衣一起轉,則滾動軸承外衣與滾動軸承體選用相互配合,而滾動軸承內墊與軸選用過渡配合。在運行全過程通常會產生跑圈常見故障,這就必須剖析解決,要不然便會造成安全事故,導致很大損害。
滾動軸承跑圈的緣故:
滾動軸承跑圈是一種機械故障,跑圈的緣故也是各個方面的。陌貝網一站式軸承交易平台。最先是相互配合不善,我們知道,運行著的滾動軸承會生產製造發熱量,軸與內墊、外衣與滾動軸承體存有著溫度差,這種溫度差會導致相互配合松緊的轉變,若相互配合的滾動軸承的內墊規格超過軸的直徑,伴隨著時間的增加,便會造成損壞,跑圈就難以避免,便會傳出大量的發熱量,滾動軸承體的溫度也會上升,一旦滾動軸承體的澎漲,軸承游隙消退,滾動軸承內外衣即成一體,伴隨著軸轉,那麼,滾動軸承外衣即在滾動軸承體做轉動健身運動,並造成很多的熱,安全事故就發生了,滾動軸承體的內螺紋也磨變大。這就是溫度差產生因相互配合緊松不善造成的跑圈。

Ⅳ 電機端蓋軸承跑外圓要怎麼處理

如果是普通電機換端蓋,如是特種電機須用電焊補,後上車床車才能保證質量

Ⅳ 我的電動車前軸承老是跑外徑,換了一套新的軸承和鋼圈還是一樣,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

兩種方法,一是在軸承外圈和鋁套之間填入AB膠,二是在軸承上分120度用電焊均勻點三個焊點,打磨高度要看間隙大小而定,然後在充填AB膠,安裝軸承時先在鋁外套上與焊點對應處開三個豎槽以便於安裝軸承。

Ⅵ 轉子有哪些常見故障,怎麼修理

轉子因換向困難、轉速高、各種故障多發。常見的故障有換向器損壞、軸承損壞、風葉損壞、電刷磨損、轉子繞組燒毀等。
1、換向器損壞
換向器常見的故障是表面燒成洞、換向片飛出、換向片與換向片之間短路、換向器失圓、換向器磨損過度、雲母片凸出、換向片與線圈引線虛接等。
換向器表面燒成洞、換向片飛出、換向片與換向片之間短路、換向器磨損過度的故障,要對換向器進行更換,同時轉子繞組也需要更換。
對於換向器失圓的故障,用卧式車床進行加工處理後,還可繼續使用。
換向片與線圈引起虛接的,視情況可對虛接的故障點進行沖洗鉚接或焊接。如無法找到故障點的,只能對換向器進行更換,同時轉子繞組也需要更換。
換向器雲母片凸出的,可將鋼鋸條帶齒的一側打磨薄後,將雲母片刻低,並進行倒角和研磨處理。
2、軸承損壞
電動工具常用的軸承型號有608、629、101、102、200、201等。
軸承的常見故障是間隙過大、軸承碎裂、跑外套、跑內套、抱死等。
對於軸承間隙過大、軸承碎裂、抱死等故障,需要換上新軸承。對於某些跑外套、間隙過大的,可墊薄鐵皮(如可用某些鐵制的飲料瓶)或更換機殼。而對於某些間隙不是特別大的,可塗AB萬能膠來解決。對於某些跑內套的,可在轉軸上用沖麻點的方法來解決。
3、風葉損壞
風葉多見故障時風葉碎裂、變形、松動,可拆舊件或換上新品。對於鐵質風葉變形的,也可用尖嘴鉗進行校正。對於風葉與軸之間松動的,也可塗AB萬能膠來粘牢。
4、電刷磨損
一般情況下,當電刷的長度磨損到原長度的1/3時,應進行更換。電刷過短,很容易燒毀換向器而造成轉子報廢。電刷的尺寸,一般用長×寬×高表示,更換時除要求尺寸一樣外,還要用相同的牌號來更換。一般情況下,2個電刷應同時更換。

Ⅶ 電機端蓋軸承跑外圓怎麼處理

1、你說的應該是電機端蓋軸承室吧?(是否端蓋與軸承的接觸位有磨損?)
2、如果是,根據不同的磨損程度,有不同的維修方法。
3、少量磨損(約0.05毫米),採用電刷鍍方法,電鍍一層金屬鎳;
4、磨損較大(1mm以內),採用噴塗方法。在端蓋內噴塗一層金屬粉末,然後機加工到正確的尺寸;
5、磨損嚴重,如果軸承室的壁厚尺寸夠大,可以採用鑲套的方式。鑲一個內套,再加工到合適的尺寸。
6、一般加工到比軸承外圈大
0.02-0.05左右(不同尺寸,公差不同)
7、如果是小型電機,簡單處理就打麻點、打膠。

Ⅷ 電動機軸承外套松該怎麼處理

用幾十安幾伏的電接上軟銅線在軸承室里拉孤燒溶一些細小的銅粒在上面一周,要均勻。視松動程度拉幾次才好。這樣就跟新的一樣好用。不能用尖銳物打麻點,效果不好。我徑常這樣修理,效果不錯。

Ⅸ 水泵軸承座與軸承外套松動的解決方法 請說具體點 謝謝

水泵軸承座與軸承外套松動的解決方法:
1、把軸承座對稱的幾點打入幾個銷孔,便可以固定的作用;
2、在結構允許的情況下,採取將軸承座孔加工擴大,嵌人合適的套後重新安裝軸承;
3、採用在軸承外圈上焊鍍鉛合金的方法恢夏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之間的配合,其具體做法如下:
(1)用鹼水將軸承外圈表面的油污洗干凈,並用清水沖洗,用細砂布將外圈拋光;
(2)將心軸夾在台鉗上,把軸承加熱至的C左右立即套在心軸上,在外圈待鍍表面塗以王水「稀鹽酸加鋅皮」;用5w電烙鐵將加熱後的鉛合金焊條均勻地焊鍍在外圈表,焊鍍層厚度視需要而定;
(3)冷卻後用細砂布將表面磨平即可。

軸承座的作用:
是用來支撐軸的部件,軸承安裝於軸承座內,作為轉動部件,泵中常用的軸承為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兩類。滑動軸承轉動摩擦力較大但等承受較大徑向力;滑動軸承轉動摩擦力較小,但不能承受較大徑向力。滾動軸承按荷載大小可分為滾子軸承和滾柱軸承兩種。其構造基本相同。一般荷載大的採用滾柱軸承,按荷載特性又分為只承受徑向荷載的徑向軸承。只承受軸向荷載的推力軸承。同時承受徑向荷軸向荷載的叫徑向推力軸承。
一般在軸承發熱量較大。單用空氣冷卻不足以將熱量散逸時,可採用這種水冷套的形式來冷卻,水套的形式來冷卻。水套上要另外接冷卻水管。
大中型泵(一般泵軸直徑大於75mm時)常採用青銅或鑄鐵(巴氏合金襯里)製造的金屬滑動軸瓦,用油進行潤滑。也有採用橡膠.合成樹脂.石墨等非金屬材料製成的滑動軸承,可使用水潤滑和冷卻。

Ⅹ 軸承打黃油從外套擠咋么辦

軸承跑內套也可稱為軸承跑內圈,通常是指軸承的內圓與軸的接觸有了間隙,產生與軸不同步旋轉現象。

什麼是軸承跑外套?

軸承跑外套也可稱為軸承跑外圈,通常是指軸承的外圓與軸承室配合間隙過大,產生外圈在軸承室內打滑,有跟隨軸旋轉的現象。

導致軸承跑內圈的主要原因:

1、軸承滾珠、或是保持器損壞,使內外圈卡死為-體,在軸的扭矩作用下, 強制的使內圈或外圈轉動。

2、軸承與軸配合的過盈量不足,導致軸承與軸頸之間的摩擦力不足而跑內圈。

3、軸的定位不好,導致軸在軸向的較大竄動,引起軸承跑內圈。

4、軸承的軸向固定不合理,或者軸承的內墨和軸肩不穩固。

5、軸承不合格,使用劣質材料。

6、潤滑不足,導致軸承轉動不暢,造成跑內圈。

軸承跑外圈的原因:

軸承與軸(孔)的配合,對軸、孔、軸承的加工精度、配合公差、安裝裝配精度、材質、以及使用維護方面要求非常嚴格,哪一方面不好都有可能使軸承跑圈。

1、配合公差:軸承與軸(孔)的配合公差有嚴格的標准,不同規格、精度、受力狀況,使用環境等對配合公差要求不同。滾動體與軸承內外套的磨擦為滾動磨擦,兩接觸面的摩擦系數都非常小,摩擦力也就非常小。軸承與軸(孔)配合的非常緊,一般為過盈配合,少數情況為過渡配合。如果軸承與軸、孔的配合公差偏大,為間隙配合,擠壓力變小,軸(軸承)會在扭力作用下,破壞相互間的靜止,產生滑動,發生了小編們稱之為的「跑圈現象」。

2、加工精度、安裝精度:是指軸、軸承、軸承座孔的加工工差、表面粗糙度、安裝裝配的精度等技術參數。這些都有行業標准。一旦達不到標准,會影響到配合公差,造成軸承跑圈。再如,安裝的同軸度不夠,會使軸承振動大、造成軸彎曲、載荷變大、造成軸承失效、增加更換軸承的次數、影響了軸承與軸或孔的尺寸公差,進而破壞了其與軸(孔)的配合公差,所有這一切都有可能造成軸承跑圈和軸承失效。

3、軸、軸承的材質也是非常關鍵。不同種類的軸承要用相適應的軸承鋼製造,強度、剛度要大,耐磨性要好,軸承合金的摩擦系數要小,這樣才能保證軸承的正常使用,減少跑圈的可能性。

4、日常維護保養不佳:

(1)聯軸器及其易損件磨損嚴重,同軸度、同心度超差都會破壞安裝度。

(2)軸承的鎖緊件,如鎖母,卡圈,端蓋等鎖緊不到位,破壞軸承的配合精度。

(3)潤滑不良,滾珠磨損增大,溫度增高,軸承及配合件的熱膨脹不均勻,也破壞配合精度。

(4)軸承拆裝的時候不規范,損壞軸或軸承,破壞配合精度。

軸承跑圈的危害:

1、對設備造成的負面影響非常大,它加劇配合部件的磨損,嚴重的甚至報費,損壞了設備,降低了機器精度;

2、由於增大了摩擦力,把大量能量轉化成了無用的熱能和雜訊,降低了運行效率。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停止運行,安排檢修。

針對軸承跑內圈常見的解決方法:

針對軸跑內圈,緊急情況下有採用打麻點方式,但僅是應急;條件允許情況下有補焊機加工、鑲軸套刷鍍、噴塗、微弧焊、激光焊等,下面文明就幾種修復技術的優劣勢做簡單分析,供大家參考。

1、打麻點工藝

打麻點修復工藝是一種應急措施,修復後軸承內圈和軸的配合僅為點接觸,所以當重載運行情況下,麻點極易產生疲勞磨損,修復失效。

2、電刷鍍工藝

其優點就是可以實現在線修復,其缺點非常明顯。電刷鍍工藝其刷鍍塗層受到磨損量的限制,一般電刷鍍塗層刷鍍厚度小於0.2mm。當磨損量大於0.2mm時,其刷鍍效率將成倍下降,且刷鍍層過厚時,使用過程中刷鍍層容易脫落,使用壽命短。

3、熱噴塗修復技術

熱噴塗是指一系列過程,在這些過程中,細微而分散的金屬或非金屬的塗層材料,以一種熔化或半熔化狀態,沉積到一種經過制備的基體表面,形成某種噴塗沉積層。它是利用某種熱源(如電弧、等離子噴塗或燃燒火焰等)將粉末狀或絲狀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加熱到熔融或半熔融狀態,然後藉助焰留本身或壓縮空氣以一定速度噴射到預處理過的基體表面,沉積而形成具有各種功能的表面塗層的一種技術。利用由燃料氣或電弧等提供的能量。

熱噴塗工藝最大的局限性就是無法實施現場修復,且噴塗後仍然需要機加工,效率低,對於大型軸頭磨損應用局限性大。

4、補焊機加工工藝

補焊機加工修復工藝是傳統工藝修復工藝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其特點就是修復精度高。其缺點熱應力對材質造成的損傷大,運行過程中易出現斷軸現象,造成停機或停產事故。

5、索雷碳納米聚合物修復技術

索雷碳納米聚合物材料修復技術屬於一種「冷補」技術,可實施離線機加工修復,也可以實施現場在線修復,應用比較靈活。該技術對軸頭磨損的形式及缺損程度無嚴格要求,只要軸頭的基本機械強度滿足使用,均可以利用此技術修復。

索雷碳納米聚合物修復技術分為在線修復和離線修復兩大類,其中在線修復即為工裝修復、刮研修復和部件定位修復;離線修復即為機加工修復,索雷碳納米聚合物材料具有優異的車、銑、刨、磨特性。

5.1、機加工修復工藝

5.2、工裝修復工藝

5.3、多點定位修復工藝

針對軸承跑外圈常見的解決方法:

1、應急搶修

1.1、軸承室打麻坑或滾花處理。軸承室打麻坑是將電棚拆卸取下端蓋,用磨尖的鋼沖將端蓋軸承室與軸承配合的圓周面均勻地布沖小坑,每個小坑周邊翻起毛刺使軸承室表面粗糙度增加,從而孔徑減小,清理灰塵等雜物後重新裝上即可。如此處理後,運轉一段時間或再拆裝幾次,小坑或滾花凸起的峰值很快被磨壓變小,軸承室粗糙度降低,孔徑很快恢復原來尺寸,軸承外套可能再次發生旋轉。這種修理方法只能作短時應急維修處理。

1.2、墊波形墊片處理。中心高H160及以下的一般小型電機,其軸承結構比較簡單,甚至沒有軸承內蓋或外蓋,軸承與端蓋軸向墊有波形彈簧墊片調整軸向間隙以減少軸承雜訊和振動,如圖1。

如遇軸承外套旋轉,可增加一個波形墊片或鐵平墊加大軸向壓力以緩解軸承外套旋轉。亦可加墊耐油耐熱的石棉橡膠墊(可用國標GB539耐油石棉橡膠板剪制),加大軸承與外蓋或波形墊片的摩擦力,減緩外套的旋轉。這種處理是在軸承單面加墊,會加大原結構軸承的軸向壓力,易導致雜訊、振動的加大,加速軸承的損壞,因此這種加墊要適度,這種處理也只能作短時應急搶修採用。

1.3、卡住軸承外套。若電機兩端分別採用一個球軸承,一個柱軸承,如軸承外套旋轉可在軸承外套兩端面加墊卡緊軸承外套,以防外套在軸承室中旋轉(如圖2)。對隔爆電機,若其隔爆面設置在內蓋平面上,這種處理會因加硬質墊片造成原有隔爆間隙加大。注意控制內蓋與端蓋的平面隔爆間隙應小或等於0.2mm(ⅡB類工廠用隔爆電機),如屬Ⅰ類礦用隔爆電機該間隙應小或等於0.5mm。

2、簡便修理

2.1、軸承室加放O型橡膠條處理。將電機拆卸取下端蓋,上車床找正,在軸承室撤一個安放橡膠條的槽,寬和深為3×1.6~6x3.2mm,清除加工後的毛刺,然後用氯丁膠把Ø2~Ø4耐油耐熱的O型橡膠條粘在其中,如圖3。注意保證膠條圓弧面略高於軸承室內圓柱面,待粘牢干透後重新裝配電機,組裝後軸承擠壓橡膠條,橡膠條的O形截面變成橢圓形,加大了橡膠條與軸承外套的摩擦,從而阻止了外套在軸承室內爬行旋轉,這是一種簡便可行的修理措施,也是近年來國產和國外電機常採用的類似結構。這種措施適用范圍較寬,可在大小軸承室採用。

2.2 軸承內、外蓋加放繞制壓簧。拆卸電機取下內、外蓋,在它們的止口平面處加工三個Ø6~Ø11等深、均布的安放彈簧的孔,如圖4。一般內、外蓋的止口平面較窄,可在止口內緣配焊三個搭子,車平後再加工繞制壓簧比孔徑小0.5~1mm,宜為平頭,長短一致,壓力適中,繞簧的一端用膠粘牢在小蓋的銑孔內,裝配後內、外彈簧把軸承外套壓(抱)緊,使外套很難再旋轉。這一措施適用於310以上稍大的軸承,它可承受轉軸的冷縮熱脹,不改變原機結構的軸向預留間隙。類似這種結構在新系列電機中已開始採用,也是一種可行的好措施。

3、復原修理

3.1、電鍍軸承室。將軸承外套旋轉的端蓋清洗干凈後低溫刷鍍鐵層,控制鍍層均勻和厚度,鍍後用細砂紙清理,最後軸承室尺寸公差應在H6范圍內,採用這種措施修理效果較好,但需具備刷鍍設備和掌握刷鍍的工藝。

3.2、軸承室粘附膠層。將端蓋的軸承室加工車大1.5~2mm,粗糙度為40~63μm,用酒精、丙酮仔細擦洗干凈,熱風吹乾。用結構膠XHI1~13號或AR一5號耐磨膠粘劑調勻,均勻塗在加工後熱風烘乾的軸承室內徑上,塗膠厚度1.5~2mm,室溫固化24h以上,上車床加工,公差控制在H6范圍內,粗糙度為1.6μm。裝配時軸承塗抹一薄層潤滑脂即可。

3.3、軸承室鑲套處理。將端蓋軸承室內徑放大6~10mm,精車鋼套與其配鑲,鋼套內徑和長度預留嵌套後的加工餘量,可加熱端蓋熱套,也可冷縮鋼圈冷套,將鋼套過盈配合在軸承室內,在嵌套接合面附近雙面鑽2~4個螺孔,擰平端緊定螺釘並用膠粘加固,防止鋼套轉動或拆卸時鋼套軸向串動,最後精車軸承室內徑和端面,內徑公差控制在H6,粗糙度1.6μm為宜,同時注意控制軸承室與止口的同軸度,徑向跳動不超過7級和軸承室圓柱度不超過7級。這種修理效果可靠,適用於310以上稍大軸承的軸承室修理。

4 更換端蓋

4.1、用原機廠家端蓋替換。按電機型號規格及出廠年代向生產廠家或配件生產廠或配件供應商購買對號的端蓋予以更換。買到後注意驗收相關裝配的尺寸及公差,特別是止口部位和軸承室部位,經檢查無誤後更換使用。這種措施是最理想的修配方案之一。

4.2、用仿製原機端蓋替換。若因種種原因買不到原機的端蓋,可利用原端蓋做模型,翻砂鑄造或鋼板焊接毛坯,注意修理砂型留出需金加工部位的加工餘量和鑄件冷卻的收縮量,粗車、精車最好間隔24h以上,以釋放毛坯的內應力,減少變形誤差。加工尺寸公差、粗糙度及形位公差與前幾項相同。這種修理方法亦不失為較理想的修配方案。

總結:以上是中華軸承網針對軸承跑圈問題的介紹,針對內、外跑圈的常見原因及解決方法做出了詳細的回答,希望當大家遇到這樣故障問題是要找到正確的原因,根據具體情況採用最佳解決方法,好讓軸承重回正常運行的軌道。

閱讀全文

與軸承跑外套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力工具箱部分 瀏覽:554
深圳健身器材在哪裡 瀏覽:34
閥門用於工程什麼部位 瀏覽:801
直埋暖氣管閥門濾網檢修嗎 瀏覽:571
製冷配件什麼牌子好 瀏覽:109
實驗室加熱製取氧氣的裝置 瀏覽:430
自動反吹裝置 瀏覽:103
運動儀表盤靠什麼運轉的 瀏覽:966
家庭水電解實驗裝置圖 瀏覽:610
鄭州有哪些食品包裝機械市場 瀏覽:319
化學實驗蒸餾裝置如何安裝 瀏覽:873
機械加工要求符號有哪些 瀏覽:381
泰安市江山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27
鋼筋機械連接頭個數怎麼計算 瀏覽:730
自動供水裝置設計圖 瀏覽:785
機械手的論文提綱怎麼寫 瀏覽:970
水管閥門漏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96
軸承蛻皮怎麼 瀏覽:326
x5排氣閥門 瀏覽:491
鐵桶改成工具箱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