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相機拍食物好看
就美食攝影而言,若是只用於家庭的記錄,對於畫質並無太高要求,有部分手動功能的消費數碼也並非不能使用,暫不推薦用全自動的卡片機。當然若是對攝影有一定的興趣,對於畫質有稍高的追求,建議上一部入門級單反也未嘗不可。鏡頭的選擇很重要,理論上自然是越貴越好,但便宜也並非無好頭,50mm/1.8F便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好頭,它也曾陪伴了我兩三年多的時間。頂多,我們可以再進階一枚微距頭,但價格也非常之
『好』,尤其是105,要6000左右。所以,可以考慮一下副廠頭,60mm與90mm都是合適的焦距。對於入門級或中低檔單反,因為感光晶元小於135膠片的面積要小,因此一般鏡頭的焦距就會存在變化,大多是1、5倍,所以60mm用在非全副相機上焦距為90mm,而90mm則成了135mm。全畫幅相機則不存在這個問題,但因為價格之高,暫不推薦非專業人士購買。T家90微是公認非常不錯的一個鏡頭,也是我現在拍攝美食經常用的。這樣,拍攝美食便足夠了。
而無論進什麼樣的機器與鏡頭,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我們自己的需要。弄清楚需要,明白自己的興趣所在,再衡量一下價格,選對相機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B. 美食拍攝都需要什麼設備
如何把美食拍的有食慾 ?食物是最好拍攝的素材,但如何拍的令人有食慾
1、光線,對於美食的拍攝來說,表現出質感和肌理很重要,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恰到好處的光。一般來說,拍美食光線偏向明調,藉助透光的門窗,自然光可以讓食物更柔和清新。如果光線不對稱,可使用白色反光板或者紙巾補光,放光源對面,讓光反射到食物上。
2、特寫局部,要讓食物有足夠誘人的賣相,最好是懂食材的誘人之處。如A菜的精華在於醬料,B菜特色是肉質及烹飪方法,那表現它美味的最好方式就是放大局部,對准精華區。移動相機機位的同時,也開大光圈,這樣可以排除干擾元素,讓視線更加集中。「色香味」也撲面而來。
3、擺盤,不同的食物有自己的樣子,食物的形狀和擺盤、環境和光照有很大關系。而擺盤方式相當於拍攝前的第一次「構圖」,屬於廚師的構圖。食物本身造型、顏色和擺盤方式都是影響食慾的第一印象。
選誰為視覺中心?僅有一個主體食物的話沒爭議,但如果是多個差不多均等大小的食物擺盤,則可以將常用的美食攝影構圖方式放在擺盤的時候,參照拍美食的構圖,想像盤內的元素是獨立的個體,連接點線面,在畫面中保持平衡和對稱,可以讓視覺更加舒服。
4、有動態趨向,美食不同於靜態攝影,它因為「色香味」的存在而變得有動態,它是一個趨勢,可以讓畫面的元素流動,刺激味蕾,更加誘人。如剛開的汽水,畫面中的氣泡會刺激渴感;咬掉一半的食物也因為代入感讓人想咽口水。
C. 拍美食視頻該買那個相機
拍美食視頻的話,推薦松下GH5相機。
松下GH5是一款全手動操作中端微單。從2009年發布GH1到2017年1月正式發布GH5,GH系列是松下旗下的旗艦系列,而且來看,松下將這類設備定位為視頻發展方向,更加突出GH與G系列的視頻拍攝功能。
而且隨著2000萬像素時代的到來,GH5上原有的4K照片全家桶(4K連拍、4K後對焦、4K裁切等等)已經開始向6K全家桶方向升級。我們可以把GH5當作一台極高規格的4K視頻機型來看待,也可以當作是6K視頻的過渡機型。
拍攝性能
防抖性能機身五軸防抖。
短片拍攝3840×2160(4K超清)。
自拍功能2秒,10秒。
連拍功能支持(最高約7張/秒)。
D. 朋友想做美食博主,有什麼好的拍攝設備可以送她
需要做博主,一定要准備一些拍攝器材。第一個一個像素過關的手機。第二個一個手機支架。第三個。一盞射燈。第四個。就是准備各種拍攝的食材。
E. 美食視頻相機鏡頭設備推薦
首先,不太推薦a7m3,因為這個機器視頻能力不算很強,而且索尼的鏡頭比較貴,你的預算說少也不少,但也談不上很多。
其次,a7m3為啥非得有個100mm焦段的大光圈鏡頭啊,這個是要拍啥啊?老蛙65f2.8不是個微距鏡頭嘛,拍吃的用微距鏡頭這個我倒是能理解。另外,m6或者說感測器小的機身拍微距效果要更好。
第三,雙機位拍攝,我建議你最好用相似度比較高的設備,這樣後期處理起來比較方便。a7m3倒是可以拍log,m6就完全不行了啊。
總之,我建議你再考慮考慮,個人感覺這個方案還比較不成熟。m6那套不行就出了吧,換成錢。然後用這些錢買兩套松下不好么,哪怕是二手的。
F. 做美食賬號需要什麼拍攝工具
攝像機 、系列燈光器材、遮光罩 、白平衡的調節 。
1、攝像機 (根據宣傳片製作客戶預算費用的高低,選擇不同的型號,配不同的鏡頭,當然拍攝出來的效果也不同)。2、系列燈光器材 (分別有低色溫、高色溫、散光、聚光、氣球燈等)。3、宣傳片拍攝中重要的工具,在很多場合它都能起到穩定的作用,從而使你拍攝出穩定的畫面。4、遮光罩 (鏡頭遮光罩在逆光、側光拍攝時,能防止非成象光的進入,避免霧靄;在順光和側光攝影時,可以避免周圍的散射光進入鏡頭;在燈光攝影或夜間攝影時,可以避免周圍的干擾光進入鏡頭。使用遮光罩可減輕光線經過鏡頭折射後在CCD影像感應器上所產生的光斑,可以更好的表現拍攝主體,較少雜光對主體的干擾,使夜景拍攝的畫面顯得比較純凈)。5、白平衡的調節 (攝像機的感光元件CCD沒有辦法像人眼一樣會自動修正光線的改變,所以我們要重視白平衡的調節。選擇不同的白平衡,將直接影響到影片的色調以及所表達的意境。一般來說不要選擇自動白平衡,這樣會影響到燈光固有的顏色,使之失去特有的色溫感覺,使用一本校色譜進行白平衡的調節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其實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為美食。中國素有「烹飪王國」這個美譽。在中國這個大家庭里,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享受美食也要看場合,場合好美食吃起來才有味道。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營養物質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也讓人吃的更加開心。美食不僅僅是餐桌上的食物。還包括休閑零食、各種餅干、糕點、糖類,蜜餞、乾果、肉制食品、茶飲沖泡等製品,各有各的風味,都可稱之為美食。
G. 求問美食攝影入門應該選擇什麼相機和鏡頭
買入門級消費相機,因為你馬上就會發現機器不適合你使用。作為攝影愛好者內,首選的是入門級容全畫幅單反。比如D810或者5DIII,作為准專業級機器,價格也能承受的級別,可以為你日後的創作帶來極大的提升空間。如果預算緊,那麼專業級的APS-C畫幅機器也是可以考慮的,比如nikon D300s或者canon 7D
H. 拍攝美食視頻,需要用到哪些器材以及如何才能拍得更好
找短視頻可以去微視
打開後,點下面的頻道
然後選擇不同的分類,就可以看到不同種類的短視頻
I. 拍攝美食用什麼樣的相機和配什麼樣的鏡頭
首先,從相機談起。
就美食攝影而言,若是只用於家庭的記錄,對於畫質並無太高要求,有部分手動功能的消費數碼也並非不能使用,暫不推薦用全自動的卡片機。當然若是對攝
影有一定的興趣,對於畫質有稍高的追求,建議上一部入門級單反也未嘗不可。鏡頭的選擇很重要,理論上自然是越貴越好,但便宜也並非無好頭,50mm/1、
8f便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好頭,它也曾陪伴了我1年多的時間。頂多,我們可以再進階一枚微距頭,n家105與c家100自然是好頭,但價格也非常之
『好』,尤其是105,要6000左右。所以,可以考慮一下副廠頭,60mm與90mm都是合適的焦距。對於入門級或中低檔單反,因為感光晶元小於135
膠片的面積要小,因此一般鏡頭的焦距就會存在變化,大多是1、5倍,所以60mm用在非全副相機上焦距為90mm,而90mm則成了135mm。全畫幅相
機則不存在這個問題,但因為價格之高,暫不推薦非專業人士購買。
t家90微是公認非常不錯的一個鏡頭,也是我現在拍攝美食經常用的。這樣,拍攝美食便足夠了。
而無論進什麼樣的機器與鏡頭,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我們自己的需要。弄清楚需要,明白自己的興趣所在,再衡量一下價格,選對相機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J. 美食視頻用什麼相機拍攝
首先,從相機談起。
就美食攝影而言,若是只用於家庭的記錄,對於畫質並無太高要求,有部分手動功能的消費數碼也並非不能使用,暫不推薦用全自動的卡片機。當然若是對攝影有一定的興趣,對於畫質有稍高的追求,建議上一部入門級單反也未嘗不可。鏡頭的選擇很重要,理論上自然是越貴越好,但便宜也並非無好頭,50mm/1、8F便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好頭,它也曾陪伴了我1年多的時間。頂多,我們可以再進階一枚微距頭,N家105與C家100自然是好頭,但價格也非常之
『好』,尤其是105,要6000左右。
所以,可以考慮一下副廠頭,60mm與90mm都是合適的焦距。對於入門級或中低檔單反,因為感光晶元小於135
膠片的面積要小,因此一般鏡頭的焦距就會存在變化,大多是1、5倍,所以60mm用在非全副相機上焦距為90mm,而90mm則成了135mm。全畫幅相機則不存在這個問題,但因為價格之高,暫不推薦非專業人士購買。
T家90微是公認非常不錯的一個鏡頭,也是我現在拍攝美食經常用的。這樣,拍攝美食便足夠了。
而無論進什麼樣的機器與鏡頭,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我們自己的需要。弄清楚需要,明白自己的興趣所在,再衡量一下價格,選對相機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