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軸承配合面的粗糙度如何確定
請參閱國家標准GB/T 307.3 滾動軸承 通用技術規則,表1 軸承配合表面和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值進行查閱。根據精度等級,外圈粗糙度按外徑尺寸查詢,內圈粗糙度按內徑尺寸查詢,具體看此表下面的說明。
⑵ 軸承的表面粗糙度是什麼
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表面質量的一個指標。所謂粗糙度是指零件表面微觀的平整情況。
零件表面看上去很光亮,摸起來也很平整,在顯微鏡下一看,卻是波浪起伏,有峰有谷。這種不平整度影響使用效果。影響耐磨性,耐腐蝕性,耐疲勞性,影響配合性質。所以對零件表面提出粗糙度要求。有相應的對照檢查樣品用於檢測,重要的零件表面要用專用設備檢測。
軸承是精度要求非常高的零部件,所有的表面都要使用磨削加工才能夠達到粗糙度要求。看看圖紙,上面除了尺寸精度、形狀位置精度外,還有粗糙度符號,表明粗糙度要求。查查機械手冊就能夠明白。
⑶ 影響軸承工件表面粗糙度有哪些因素
軸承表面粗糙度分析
軸承在磨加工過程中,其工作表面是通過高速旋轉的砂輪進行磨削的,因此在磨削時如果不按規定進行操作和調整設備,就會在軸承工作表面出現種種粗糙度缺陷,以致影響軸承的整體質量。軸承在精密磨削時,由於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工作表面出現的磨削痕跡往往能用肉眼觀察到,其表面磨削痕跡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表現出現交叉螺旋線痕跡
出現這種痕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砂輪的母線平直性差,存在凹凸現象,在磨削時,砂輪與工件僅是部分接觸,當工件或砂輪數次往返運動後,在工件表現就會再現交叉螺旋線且肉眼可以觀察到。這些螺旋線的螺距與工件台速度、工件轉速大小有關,同時也與砂輪軸心線和工作台導軌不平行有關。 (一)螺旋線形成的主要原因:
1.砂輪修整不良,邊角未倒角,未使用冷卻液進行修整; 2.工作台導軌導潤滑油過多,致使工作台漂浮; 3.機床精度不好; 4.磨削壓力過大等。
(二)螺旋線形成的具體原因:
1.V形導軌剛性不好,當磨削時砂輪產生偏移,只是砂輪邊緣與工作表面接觸; 2.修整吵輪時工作台換向速度不穩定,精度不高,使砂輪某一邊緣修整略少; 3.工件本身剛性差;
4.砂輪上有破碎太剝落的砂粒和工件磨削下的鐵屑積附在砂輪表面上,為此應將修整好的砂輪用冷卻水沖洗或刷洗干凈; 5.砂輪修整不好,有局部凸起等。 二、表面出現魚鱗狀
表面再現魚鱗狀痕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砂輪的切削刃不夠鋒利,在磨削時發生「啃住」現象,此時振動較大造成工件表面出現魚鱗狀痕跡的具體原因是: 1. 砂輪表面有垃圾和油污物; 2. 砂輪未修整圓;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 砂輪變鈍,修整不夠鋒利;
4. 金剛石緊固架不牢固,金剛石搖動或金剛石質量不好不尖銳; 5. 砂輪硬度不均勻等。 三、工作面拉毛
表面再現拉毛痕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粗粒度磨粒脫落後,磨粒夾在工件與砂輪之間而造成。工件表面在磨削時被拉毛的具體原因是: 1. 粗磨時遺留下來的痕跡,精磨時未磨掉; 2. 冷卻液中粗磨粒與微小磨粒過濾不幹凈; 3. 粗粒度砂輪剛修整好時磨粒容易脫落; 4. 材料韌性有效期或砂輪太軟; 5. 磨粒韌性與工件材料韌性配合不當等。
⑷ 合金軸瓦及軸的對表面粗糙度有什麼要求
合金軸瓦及軸的對表面粗糙度有
要求軸的硬度HRC50以上。
要求軸的表面粗糙度是0.8以上。
這樣軸對銅合金軸瓦的損傷就好一點。合金軸瓦有很多形式,自潤滑合金軸瓦,自潤滑銅合金軸瓦,高錫鋁合金軸瓦,榮昌石墨鑲嵌合金軸瓦,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合金軸瓦。
⑸ 那軸與軸承的粗糙度有什麼要求,標準是因為裝配之後有沙沙的響聲
軸承內孔和軸的配合精度要求為IT6,與之對應的表面粗造度應該是Ra0.8,並經過磨工序,影響軸承與軸的安裝問題不僅僅是軸的表面粗造度問題,還有軸的圓柱度、配合座別的正確選擇以及軸承游隙的選擇等綜合因素。
⑹ 關於軸承表面粗糙度的一些問題等等!高手近!
1、一般的軸承套圈及滾動體都採用高碳鉻軸承鋼或滲碳鋼,保持架採用的材料主要有:沖壓鋼,尼龍,黃銅
2、加工表面粗糙度是根據軸承精度和軸承尺寸來決定的,精度越高,表面粗糙度越小,直徑越大,表面粗糙度越大,至於精密的和一般的分別是多少,這個是有一個固定表格來決定,而且不同的品牌,其數值也不同
3、軸承與軸配合採用的是過盈配合
4最後一個問題,不明白。機械加工中的黃銅不就是黃銅么,難道還有別的材質么
⑺ 如何提高軸承安裝時的實際配合精度
為了提高軸承安裝時的實際配合精度,必須利用不使軸承變形的測量方法和測量工具,對軸承的內孔和外圓的配合表面尺寸進行實際的精密測量,可將有關內徑和外徑的測量項目全部予以測出,並且對測得數據作出全面分析,以此為據,精密配作軸與座孔的軸承安裝部位的尺寸。在實際測量所配作的軸與座孔的相應尺寸和幾何形狀時,應在與測量軸承時相同的溫度條件下進行。
為保證有較高的實際配合效果,軸和座孔與軸承相配的表面,其粗糙度應盡可能地小。
在作上述測量時,應該在軸承的外圓和內孔上,以及軸和座孔的對應表面上,在靠近裝配倒角的兩側,分別作出能示明最大偏差方向的兩組標記,以便在實際裝配時,使相配兩方的最大偏差對准同一方位,這樣在裝配後,雙方的偏差得以部分抵消。
作出兩組定向標志的目的,在於對偏差的補償可以綜合考慮,既使兩端支承各自的旋轉精度有所提高,又使兩支承間的座孔和兩端軸頸的同軸度誤差得到部分消除。對配合表面實行表面強化措施,如噴砂處理,用直徑略大的精密塞柱插塞一次內孔等,都有利於提高配合精度。
⑻ 與軸承配合段的軸的表面粗糙度是多少啊
這要看軸承及軸的精度等級,若所選的軸承是高精軸承(D級及以上),說明你設計的結構精度要求很高,那麼軸承的孔、軸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必須在Ra0.8以上(需磨削加工),如果選用的軸承是普通軸承(E級及以下),說明設計的結構的精度要求不高,那麼一般和軸承配合Ra1.6。
軸承(Bearing)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並保證其回轉精度。
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大類。其中滾動軸承已經標准化、系列化,但與滑動軸承相比它的徑向尺寸、振動和雜訊較大,價格也較高。
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按滾動體的形狀,滾動軸承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兩大類。
⑼ 軸承配合面的粗糙度如何確定
一般和軸承配合起碼ra1.6,孔一般取ra1.6,軸取ra0.8多。按公差等級給粗糙度是可以,但一般和軸承配合的地方精度等級不會太低,對應的粗糙度也小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