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工實習常用的特種鑄造方法有哪些分別適用於什麼場合
金工實習常用的特種鑄造方法有哪些?分別適用於什麼場合?常用的特種鑄造方法有硅溶膠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金屬型鑄造、壓鑄、低壓鑄造、擠壓鑄造、離心鑄造、殼型鑄造。
以上是我本人工作中遇到過的特種鑄造方式。
搶首贊
分享評論
踩
鑄造-寧波隆興鑄業-國內熔模鑄造的大型規模化生產基地
值得一看的鑄造相關信息推薦
鑄造,始於1992,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金屬成型加工的整體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鑄造,年可供2萬多噸,強大的深加工能力,專注歐美中高端客戶的高技術含量終端產品。
寧波市鄞州隆興機械製造廠廣告
鑄造-寧波華偉鑄造-25年經驗沉澱-高質量鑄造專家
鑄造,大規模失蠟鑄造環保自動生產線+150多台CNC機加工設備+40多台先進檢測設備。鑄造,4萬平方米廠房,IATF16949+ISO14001及5S+ERP,年出口歐美成品鑄件1.5萬噸。
寧波奉化華偉精密鑄造有限公司廣告
Ⅱ 常用的鑄造方法有哪些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主要有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2大類。
1 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鑄造方法:濕型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
1.2 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2.1 金屬模鑄造法
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2.2 脫蠟鑄造法
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膠)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確性,更可用作高熔點金屬(如鈦)的鑄造。但由於陶瓷價格頗高,而且製作需要多次加熱和復雜,故成本頗為昂貴。
Ⅲ 常用的鑄造工藝有哪些
通常情況下來說,常用的鑄造工藝一般有鍛鑄,壓鑄等等,不同的鑄造工藝所製造出來的產品使用范圍和使用的特性上,都是有所不一樣的,所以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工藝,才會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Ⅳ 鑄造生產的步驟有哪些
鑄造生產的步驟有:
准備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樣、芯盒、砂箱等工藝裝備、造型與制芯、 熔化與澆注、 落砂清理、鑄件檢驗等工序。
鑄造是將通過熔煉的金屬液體澆注入鑄型內,經冷卻凝固獲得所需形狀和性能的零件的製作過程。鑄造是常用的製造方法,製造成本低,工藝靈活性大,可以獲得復雜形狀和大型的鑄件,在機械製造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如機床佔60~80%,汽車佔25%,拖拉機佔50~60%。
Ⅳ 鑄造廠都有哪些工藝
1 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1) 砂型(芯)鑄造方法:濕型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
(2) 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2 脫蠟鑄造法: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膠)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3 消失模鑄造(又稱實型鑄造)是將與鑄件尺寸形狀相似的石蠟或泡沫模型粘結組合成模型簇,刷塗耐火塗料並烘乾後,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動造型,在負壓下澆注,使模型氣化,液體金屬占據模型位置,凝固冷卻後形成鑄件的新型鑄造方法。
4 精密鑄造,指的是獲得精準尺寸鑄件工藝的總稱。相對於傳統砂型鑄造工藝,精密鑄造獲的鑄件尺寸更加精準,表面光潔度更好。等
合肥的權盛機械目前擁有消失模生產線5條,年產鑄鋼件7000噸,鑄鐵件5000噸。技術團隊於2000年起一直從事著鑄造工藝技術和生產的工作,對一些疑難雜件,結構復雜件,批量小的,或是新品開發試制有著非常專業的技術力量。可為客戶免費提供從鑄造及加工工藝角度,提出對產品結構及使用性能更佳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Ⅵ 鑄銅件的鑄造方法有哪些
鑄銅件的鑄造方法有
1澆鑄——將河南大山有色金屬化學成分合格、變質效果好,含氣量和含渣量均達到要求的鋁合金鑄成錠,打成包捆。
2 熔煉——按一定的加料順序把原料加入爐內,將其熔化成化學成分平均的合金。
重力鍛造成的鑄件,有河南大山有色金屬一個特點就是比較的美觀,外表沒有粗拙感,還有就是價格比較合適,實用性很強,在良多方面都有一定的應用,不亂又可靠。
3 爐前化驗——合金熔化河南大山有色金屬平均後,取樣化驗,檢查各種化學成分是否符合技術尺度要求。
發展的速度那麼的快,也讓現代良多的消費者得到了良多的福利,就像鋁鍛造的工藝,不但精巧,製作出來的效果也展現了很豐碩的一面,一起來看看吧。
4 調整成分——經化驗,假如河南大山有色金屬發現合金中某種或幾種化學成分超出技術尺度的劃定,則要進行調整,使化學成分達到技術尺度。
5 檢查入庫——經由檢修,化學成分、含氣量、夾雜物、變質效果、力學機能和外觀都合格的鋁合金錠作為合格產品入庫。
6 原料預備——包括原料外觀檢查,化學河南大山有色金屬成分分析,配料和按配料計算結果稱量各種原料。
7 細化變質——向鋁合金液中添加適量的細化劑和變質劑,改善合金力學機能和機械切削加工機能等。另外,還包括精煉劑、變質劑的烘乾和稱量。
8 精煉——化學成分復合要求後,要用河南大山有色金屬精煉劑清除合金中溶解的氣體和夾帶的固體顆粒。
Ⅶ 金屬的鑄造成型工藝包括哪些鑄造方法
主要有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2大類。
1 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鑄造方法:濕型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
1.2 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2.1 金屬模鑄造法
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2.2 脫蠟鑄造法
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膠 )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確性,更可用作高熔點金屬(如鈦)的鑄造。但由於陶瓷價格頗高,而且製作需要多次加熱和復雜,故成本頗為昂貴。
成型工藝
1.重力澆鑄:砂鑄,硬模鑄造。依靠金屬自身重力將熔融金屬液澆入型腔。
2.壓力鑄造:低壓澆鑄,高壓鑄造。依靠額外增加的壓力將熔融金屬液瞬間壓入鑄造型腔。
Ⅷ 鑄造工藝流程
砂型鑄造的主要流程有:
模具生產部分:按照圖紙要求製作製作模具,一般單件生產可以用木模、批量生產可以製作塑料模、金屬模,大批量鑄件可以製作模板。
2.混砂階段:按照砂型製造的要求及鑄件的種類不同,配製合格的型砂,以供造型所用。
3.造型(制芯)階段:包括了造型(用型砂形成鑄件的形腔)、制芯(形成鑄件的內部形狀)、配模(把坭芯放入型腔裡面,把上下砂箱合好)。造型是鑄造中的關鍵環節。
4.熔煉階段:按照所需要的金屬成份配好化學成份,選擇合適的熔化爐熔化合金材料,形成合格的液態金屬液(包括成份合格,溫度合格)
5.澆注階段:把合格的融熔金屬注入配好模的砂箱里。澆注階段危險性比較大,要特種注意。
6.清理階段:澆注後等融熔金屬凝固後,把型砂清除掉,打掉澆口等附設件,就形成了所需要的鑄件了。
(8)鑄造操作方法有什麼擴展閱讀
總體概述
製造砂型的基本原材料是鑄造砂和型砂粘結劑。最常用的鑄造砂是硅質砂。硅砂的高溫性能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時則使用鋯英砂、鉻鐵礦砂、剛玉砂等特種砂。為使製成的砂型和型芯具有一定的強度,在搬運、合型及澆注液態金屬時不致變形或損壞,一般要在鑄造中加入型砂粘結劑,將鬆散的砂粒粘結起來成為型砂。應用最廣的型砂粘結劑是粘土,也可採用各種乾性油或半乾性油、水溶性硅酸鹽或磷酸鹽和各種合成樹脂作型砂粘結劑。砂型鑄造中所用的外砂型按型砂所用的粘結劑及其建立強度的方式不同分為粘土濕砂型、粘土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種。
粘土濕砂
以粘土和適量的水為型砂的主要粘結劑,製成砂型後直接在濕態下合型和澆注。濕型鑄造歷史悠久,應用較廣。濕型砂的強度取決於粘土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粘土漿。型砂一經混好即具有一定的強度,經舂實製成砂型後,即可滿足合型和澆注的要求。因此型砂中的粘土量和水分是十分重要的工藝因素。
以型砂和芯砂為造型材料製成鑄型,液態金屬在重力下充填鑄型來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由於砂型鑄造所用的造型材料價廉易得,鑄型製造簡便,對鑄件的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均能適應,長期以來,一直是鑄造生產中的基本工藝。
砂型鑄造所用鑄型一般由外砂型和型芯組合而成。為了提高鑄件的表面質量,常在砂型和型芯表面刷一層塗料。塗料的主要成分是耐火度高、高溫化學穩定性好的粉狀材料和粘結劑,另外還加有便於施塗的載體(水或其他溶劑)和各種附加物。
粘土濕砂型鑄造的優點是:①粘土的資源豐富、價格便宜。②使用過的粘土濕砂經適當的砂處理後,絕大部分均可回收再用。③製造鑄型的周期短、工效高。④混好的型砂可使用的時間長。⑤砂型舂實以後仍可容受少量變形而不致破壞,對拔模和下芯都非常有利。缺點是:①混砂時要將粘稠的粘土漿塗布在砂粒表面上,需要使用有搓揉作用的高功率混砂設備,否則不可能得到質量良好的型砂。②由於型砂混好後即具有相當高的強度,造型時型砂不易流動,難以舂實,手工造型時既費力又需一定的技巧,用機器造型時則設備復雜而龐大。③鑄型的剛度不高,鑄件的尺寸精度較差。④鑄件易於產生沖砂、夾砂、氣孔等缺陷。
粘土干砂型製造這種砂型用的型砂濕態水分略高於濕型用的型砂。
粘土砂芯用粘土砂製造的簡單的型芯。
Ⅸ 鑄造中手工造型的幾種方法及各自所用的場合
一、手工造型的定義
手工造型是全部用手工或手動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手工造型操作靈活、適應性廣、工藝裝備簡單、成本低,但其鑄件質量差、生產率低、勞動強度大、技術水平要求高,所以手工造型主要用於單件小批生產,特別是重型和形狀復雜的鑄件。
二、手工造型的方法:
1、根據砂型的不同特徵:
兩箱造型、三箱造型、脫箱造型、地坑造型、組芯造型;
2、根據模樣的不同特徵:
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假箱造型、活塊造型、刮板造型。
1)兩箱造型:兩箱造型是造型的最基本方法,鑄型由成對的上型和下型構成,操作簡單。適用於各種生產批量和各種大小的鑄件。
2) 三箱造型:三箱造型的鑄型由上、中、下三型構成。中型高度需與鑄件兩個分型面的間距相適應。三箱造型操作費工。主要適用於具有兩個分型面的單件、小批生產的鑄件。
3) 脫箱造型主要採用活動砂箱來造型,在鑄型合型後,將砂箱脫出,重新用於造型。 一個砂箱可制出許多鑄型。金屬澆注時為防止錯型,需用型砂將鑄型周圍填緊,也可在鑄型上套箱。常用於生產小鑄件,因砂箱無箱帶,故砂箱一般小於400mm。
4)地坑造型:地坑造型是利用車間地面砂床作為鑄型的下箱。大鑄件需在砂床下面鋪以焦炭,埋上出氣管,以便澆注時引氣。
5) 組芯造型:組芯造型是用若干塊砂芯組合成鑄型,而無需砂箱。它可提高鑄件的精度,但成本高。適用於大批量生產形狀復雜的鑄件 。
6)
整模造型:整模造型的模樣是整體的,分型面是平面,鑄型型腔全部在半個鑄型內,其造型簡單,鑄件不會產生錯型缺陷。適用於鑄件最大截面在一端,且為平面的鑄件。
7)挖砂造型:挖砂造型的模樣是整體的,但鑄件分型面為曲面。為便於起模,造型時用手工挖去阻礙起模的型砂、其造型費工、生產率低,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用於分型面不是平面的單件、小批生產鑄件。
8)假箱造型是為克服挖砂造型的挖砂缺點,在造型前預先做個底胎(即假箱),然後在底胎上制下箱,因底胎不參予澆注,故稱假箱。比挖砂造型操作簡單,且分型面整齊。適用於成批生產中需要挖砂的鑄件。
9)
分模造型:分模造型是將模樣沿最大截面處分成兩半,型腔位於上、下兩個砂箱內,造型簡單省工。常用於最大截面在中部的鑄件。
10)
活塊造型:活塊造型是在制模時將鑄件上的妨礙起模的小凸台,肋條等這些部分作成活動的(即活塊)。起模時,先起出主體模樣,然後再從側面取出活塊。其造型費時,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主要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帶有突出部分、難以起模的鑄件。
Ⅹ 鑄造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1、混砂階段:制備型砂和芯砂,供造型所用,一般使用混砂機放入舊圖和適量黏土就行攪拌。
2、制模階段:根據零件圖紙製作模具和芯盒,一般單件可以用木模、批量生產可製作塑料模具或金屬模,大批量鑄件可以製作型板。現在模具基本都是用雕刻機所以製作周期大大縮短,制模一般需要2~10天不等。
3、造型階段:包括了造型(用型砂形成鑄件的形腔)、制芯(形成鑄件的內部形狀)、配模(把坭芯放入型腔裡面,把上下砂箱合好),造型是鑄造中的關鍵環節。
4、熔煉階段:按照所需要的金屬成份配好化學成份,選擇合適的熔化爐熔化合金材料,形成合格的液態金屬液。熔煉一般採用沖天爐或者電爐(由於環保要求,沖天爐現在基本取締,基本使用電爐)。
5、澆注階段:用鐵水包把電爐里融化的鐵水注入造好的型里。澆注鐵水需要注意澆注的速度,讓鐵水注滿整個型腔。另外澆注鐵水比較危險需要注意安全!
6、清理階段:澆注後等融熔金屬凝固後,拿錘子去掉澆口並震掉鑄件的砂子,然後使用噴砂機進行噴砂,這樣鑄件表面會顯得很乾凈,對要求不嚴格的鑄件毛坯經過檢查基本就可以出廠了。
7、鑄件加工:對於一些有特別要求的鑄件或一些鑄造無法達到要求的鑄件,可能需要簡單加工。一般使用砂輪或磨光機進行加工打磨,去掉毛刺,讓鑄件更光潔。
8、鑄件檢驗:鑄件檢驗一般在清理或加工階段過程中,不合格的一般就已經發現挑出來了。但有一些鑄件有個別要求,需要再進行檢查一遍。比如有些鑄件需要中心孔能插入5厘米的軸,那麼就需要拿5厘米的軸進行穿一下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