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壓鑄
壓鑄是在壓鑄機上進行的金屬型壓力鑄造,是目前生產效率最高的鑄造工藝。
壓鑄機分為熱室壓鑄機和冷室壓鑄機兩類。熱室壓鑄機自動化程度高,材料損耗少,生產效率比冷室壓鑄機更高,但受機件耐熱能力的制約,目前還只能用於鋅合金、鎂合金等低熔點材料的鑄件生產。當今廣泛使用的鋁合金壓鑄件,由於熔點較高,只能在冷室壓鑄機上生產。
壓鑄的主要特點是金屬液在高壓、高速下充填型腔,並在高壓下成形、凝固,壓鑄件的不足之處是:因為金屬液在高壓、高速下充填型腔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把型腔中的空氣夾裹在鑄件內部,形成皮下氣孔,所以鋁合金壓鑄件不宜熱處理,鋅合金壓鑄件不宜表面噴塑(但可噴漆)。否則,鑄件內部氣孔在做上述處理加熱時,將遇熱膨脹而致使鑄件變形或鼓泡。此外,壓鑄件的機械切削加工餘量也應取得小一些,一般在0.5mm左右,既可減輕鑄件重量、減少切削加工量以降低成本,又可避免穿透表面緻密層,露出皮下氣孔,造成工件報廢。
② G-AlSi10Mg、GK-AlSi10Mg、G-AlSi10Mg wa、GD-AlSi10Mg中G、GK、GD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G砂型鑄造
GK金屬型重力鑄造
GD高壓鑄造(壓鑄)
AC就是Aluminum Casting鋁鑄造意思
③ 鑄造的意思是什麼
鑄造是將金屬熔化後澆入鑄型中以形成預定的物件。包括製造鑄型、熔化金屬、澆鑄和清理等工序。用砂製作的鑄型應用較廣,故又名翻砂。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指將固態金屬熔化為液態倒入特定形狀的鑄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
被鑄金屬有:銅、鐵、鋁、錫、鉛等,普通鑄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樹脂及其他輔助材料。特種鑄造的鑄型包括: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金屬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鎂砂、鋯砂、鉻鐵礦砂、鎂橄欖石砂、蘭晶石砂、石墨砂、鐵砂等)。
(3)高壓鑄造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鑄造的分類
1、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④ 模具鑄造中,高壓與低壓鑄造到底有什麼區別啊
高壓鑄造是通過液壓缸驅動壓射頭將金屬液高速壓入模具型腔中,由於是用油壓,壓力較高,故俗稱高壓鑄造;而低壓鑄造是通過氣壓將金屬液壓入模具型腔中,氣壓一般在0-2Kg/cm2,故一般稱為低壓鑄造。
模具(mú jù),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1] 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⑤ 鑄造中,下芯、合箱分別是什麼意思,都有什麼作用
下芯是在鑄造型腔的下型分型面上安放泥芯。合箱是指形成鑄造外表面。
安放泥芯後再蓋上鑄造型腔的上腔,這個安放泥芯的工序過程就叫「下芯」。
合箱形成鑄造外表面。對潮模砂起箱時注意先使砂箱有個小的位移,避免砂粘到平板上。對有蓋箱的,注意翻箱安全和翻箱過程中垮砂。合箱注意銷子定位是否到位或劃線定位是否對准確,避免錯箱。
(5)高壓鑄造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重力澆鑄:砂鑄,硬模鑄造。依靠金屬自身重力將熔融金屬液澆入型腔。壓力鑄造:低壓澆鑄,高壓鑄造。依靠額外增加的壓力將熔融金屬液瞬間壓入鑄造型腔。
鑄型(使液態金屬成為固態鑄件的容器)准備,鑄型按所用材料可分為砂型、金屬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數可分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鑄型准備的優劣是影響鑄件質量的主要因素;
鑄造金屬的熔化與澆注,鑄造金屬(鑄造合金)主要有各類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金屬及合金;鑄件處理和檢驗,鑄件處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鑄件表面異物、切除澆冒口、鏟磨毛刺和披縫等凸出物以及熱處理、整形、防銹處理和粗加工等。
⑥ 精鑄和鑄造區別
鑄造是將鑄鐵或鋼融化後澆注到事先准備好的模殼中,冷卻後去掉外殼既成為零件毛坯,採用這種工藝減少了加工量,特別是外形曲面較多難於加工的零件採用鑄造就解決了加工困難,並且提高了生產效率,砂鑄就是用石英砂做砂型乾燥後就可澆注,特點是簡單成本低,外形比較粗糙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可以採用,熔模鑄造就是用塑料泡沫製成的模胎外表滾上塗層,乾燥後放入砂箱中對砂箱抽真空後再澆鑄,高溫的鐵水將泡沫燃成氣體冷卻後就成為零件這種鑄造也叫真空鑄造,成本較高燃燒的氣體對環境影響較大,精密鑄造也就是蠟模鑄造,用石蠟做成模胎再滾上塗料和石英砂涼干後再脫蠟後就成為模殼,鐵水澆進去冷卻後將模殼打掉就成為零件,這種工藝制出的零件外表光潔度好,尺寸精確,所以叫精密鑄造。
⑦ 高壓鑄造和低壓鑄造之間有什麼區別
高壓鑄造與低壓鑄造區別
1. 高壓鑄造(簡稱壓鑄)的實質是在高壓作用下,使液態或半液態金屬以較高的速度充填壓鑄型(壓鑄模具)型腔,並在壓力下成型和凝固而獲得鑄件的方法。 壓力鑄造,有高壓和高速充填壓鑄型的兩大特點。它常用的壓射比壓是從幾千至幾萬kPa,甚至高達2×105kPa。充填速度約在10~50m/s,有些時候甚至 可達100m/s以上。充填時間很短,一般在0.01~0.2s范圍內。
低壓鑄造的情況:
(1)澆注時的壓力和速度可以調節,故可適用於各種不同鑄型(如金屬型、砂型等),鑄造各種合金及各種大小的鑄件。
(2)採用底注式充型,金屬液充型平穩,無飛濺現象,可避免捲入氣體及對型壁和型芯的沖刷,提高了鑄件的合格率。
(3)鑄件在壓力下結晶,鑄件組織緻密、輪廓清晰、表面光潔,力學性能較高,對於大薄壁件的鑄造尤為有利。
(4)省去補縮冒口,金屬利用率提高到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