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把軸承內圈取下來
1、首先要先把軸承的防塵蓋拆掉。
㈡ 怎麼把軸承從軸上拆卸下來
拆卸較小型軸承時,可通過合適的沖頭,輕輕敲擊軸承套圈的側面以將其從軸上卸下,更佳的方法是使用機械拉拔器。拉抓應作用於內圈或相鄰部件。如果軸肩和軸承座孔肩預留了可容納拉拔器拉抓的凹槽,則可以簡化拆卸過程。此外,在孔肩的位置加工一些螺紋孔,便於螺栓把軸承頂出。
大中型軸承所需的力通常要比機械工具所能提供的更大。因此,可使用液壓助力工具或注油法,或兩者一起使用。這意味著需要在軸上設計有油孔和油槽。
有敲擊法、拉出法、推壓法、熱拆法、感應加熱法等,所謂感應加熱,也叫電頻感應加熱,通過磁線圈導電產生熱量,使軸承膨脹,從而拆除軸承。
從使用角度,保證軸承能可靠地工作要注意以下幾點:
1、改善潤滑質量,控制機油的壓力、溫度及流量,加強機油濾清。
2、採用符合規定的燃油及潤滑油。
3、控制柴油發電機組的溫度狀態,在過冷過熱的情況下工作都是不利的。冷天,柴油機起動前應先預熱,並用手轉動曲軸使機油進入磨擦表面。
4、軸承及軸頸表面質量和幾何形狀應嚴格得到保證。
5、軸承間隙要適當,發電機組過大產生沖擊,過小則潤滑不良,可能燒瓦。
㈢ 電機軸承怎樣拆
1)用專用拉具拆卸軸承 採用專用拉具拆卸時,將拉具的腳放在軸承的內套圈上,而不能放在外套圈上,以防拉壞軸承,如圖所示。拉具絲杠的頂點應對准轉軸中心,拉具要與轉軸保持平行,轉動手柄時用力需均勻,且旋轉緩慢,以防過急拉壞軸承。為使拆卸容易,亦可在軸承內套圈與轉軸間滲入些煤油再拉。
(2)用金屬棒拆卸軸承 當沒有專用拉具或不適於採用拉具拆卸時,可將金屬棒頂在軸承的內套圈上,用手錘敲打金屬棒,將軸承慢慢地從轉軸上敲出,如圖所示。敲打時為防止軸承損壞,用力不能過於猛急,應輪流敲打軸承兩對應側,不能只敲打一側,以使軸承內套圈受力均勻。
(3)置於圓筒上拆卸軸承 將軸承放置在圓筒上,在軸承內套圈的下面墊兩塊鐵板,再將鐵板擱置在一隻內徑略大於轉軸外徑的圓筒上,如圖所示。為防止轉軸彎曲及端部變形,不能用手錘直接敲打轉軸端面,應在轉軸端面上墊一塊硬木板或銅塊,再用手錘敲打木板或銅塊。敲打時的著力點應對准轉軸的中心,用力亦不能過於猛急。為防軸承脫落下時損壞轉子或轉軸,圓筒的底部應放置一些柔軟的東西。此外,當軸承逐漸松動時,敲打力度亦應隨之減小
㈣ 軸承外圈拆卸工具
軸承外圈拆卸工具,那當然是班子了,也有鉗子配合的螺絲刀都行啊,主要還是半子
㈤ 軸承在軸上如何安裝和拆卸在設計軸的結構時如何考慮軸承的裝卸
1、安裝:把軸擦洗干凈,把軸承的內徑和軸的外徑測量准,在過渡配合的范圍內,把軸承裝上軸,用套筒或者墊木墊好後均勻敲擊到位;
2、拆卸:同樣是清洗干凈後架在平穩的鉗工台或平地上,配合較松的用錘子敲擊,稍微緊的用專業的拉馬進行扒拉,切忌實在不是拆不掉的話禁止使用氧割割除;
3、軸在設計時軸肩的高度一般都會比軸承內圈的高度低一點,便於拆卸時的扒拉用力,有的還會在軸肩和軸承之間加一個活動的軸承墊圈,通過敲擊墊圈來拆卸軸承。
㈥ 常用滾動軸承的拆卸方法有哪些
(1) 敲擊法
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容易損傷軸和軸承,拆卸時應當小心。拆卸時用小於軸承內徑的銅棒或其他軟金屬材料抵住軸端,軸承下部加墊塊(墊塊應能同時抵住軸承內外圈)用手錘輕輕敲擊,或者用軟金屬沖子沿軸承內圈端面對稱均勻地朝軸端沖擊,要注意這個方法是不允許用錘子直接敲擊。
(2) 拉出法
採用拉桿拆卸器(亦稱拉馬)將軸承拉出。拆卸游樂場設備軸承時將拉桿爪牢固地卡住軸承內圈端面,輕旋螺桿,檢査拆卸器有沒有歪斜,然後旋緊螺桿加大力將軸承拉出。
(3) 推壓法
用機械式或液壓式壓力機推壓。或藉助於專門工具,用人工推壓。經適當改制的千斤頂亦可代用。拆卸時,在軸承下面墊一個分成兩半的墊圈。加壓前檢査軸承有無歪斜,軸承被壓出時會不會彈出傷人或損傷軸的表面,然後加壓,直至軸承從軸上脫出。
(4) 熱拆法
熱拆法用於拆卸游樂園設備內緊配合的軸承。將加熱至100℃左右的機油用油壺繞注在待拆卸的軸承圈上,待軸承套圈受熱膨脹後,即可使用拉具將軸承拉出。加熱前,應先將拉具安裝在侍拆的軸承上,並先給軸承施加一定拉力,還要用石棉繩或薄鐵板將軸包好,防止軸受熱脹大,否則很難拆卸。
㈦ 軸承斷了拆不下來怎麼辦
可以用小型拉碼器拉出。
滾動軸承的拆卸,是機械維修中的重要拆卸內容之一。拆卸必須遵照軸承拆裝的基本規則,而且還要針對不同的軸承採用不同的拆卸工具和拆卸方法。軸承與軸為緊配合、與座孔為較松配合時,可將軸承與軸一起從殼體中拆出,然後用壓力機或其它拆卸工具將軸承從軸上拆下來。
拆卸過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殼的圓周上設置幾處外圈擠壓螺桿用螺絲,一面均等地擰緊螺桿,一邊拆卸。
這些螺桿孔平常蓋上盲塞,圓錐滾子軸承等的分離型軸承,在外殼擋肩上設置幾處切口,使用墊塊,用壓力機拆卸,或輕輕敲打著拆卸。
拆卸比較小型的帶緊定套軸承,用緊固在軸上的擋塊支撐內圈,將螺母轉回幾次後,使用墊塊用榔頭敲打拆卸。
大型軸承,利用油壓拆卸更加容易,在錐孔軸上的油孔中加壓送油,使內圈膨脹拆卸軸承的方法。操作中,有軸承突然脫出的危險,最好將螺母作為擋塊使用為好。
㈧ 料盤壓力軸承怎麼拆卸
第一步:拆解頭罩
前頭罩里有個螺絲是固定車把中間絲,內部一個長螺絲桿,深入前叉管內,螺絲底端有個斜面拉絲,拉緊方能定住車把,拆解頭罩的目的就是讓車把從前叉內部「解脫」,頭罩屬於塑料件,拆的時候不可強行硬掰,除了螺絲將其固定住,裡面還有塑料扣,可用一字螺絲刀「探入」內部,看清卡扣輕輕一撬頭罩與儀表就「分開」了。
第二步:噴塗螺絲松動劑潤滑螺絲
電動車風里來雨里去,水劑產生銹跡,時間久了有些螺絲很難拆,「緊緊抱成團」,讓潤滑劑清除銹跡,讓拆卸更好卸,強制硬卸,擰壞了絲,碰傷了手,拉斷了線,犯了難,別看小小潤滑劑,它可是小「神器」!
第三步:打理打理「礙事」的線
頭罩「肚子」里匯集很多接插件,條條線都有他的用途,當你把車把拔出時,有些線短容易斷,把妨礙的線打點打點,比如剎線,轉把線,儀表線,剎車斷電線,前大燈線……,哪裡礙事理哪裡!確保把出,線安然無恙。
第四步:正確拆解前叉螺絲。
車把中間螺絲最好用套筒或梅花扳手拆,一般用12cm的扳手,螺絲難拆可以用錘平行震一震,然後用扳手拆拆上上,來來回回擰幾個回合就下來了,(卸松即可)不然硬拆很容易把螺絲外棱擰成「圓形」,給下一步帶來困難,同樣前叉上的螺絲也不可強制硬卸「如果實在拆不掉,裡面銹跡蔓延賭死,就用「切割機」切了它,該換啥就換啥吧!
第五步:去除已壞掉的八件碗
前叉脖最下面的是下阻擋,阻擋上面是珠架,珠架上面是碗,上端上面是碗,珠架,蓋板絲,蓋板防滑絲,和固定螺絲,經過時間的磨合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損珠架散架,鋼碗不圓潤,下阻擋磨變形,蓋板螺絲凸凹不平,需要通通換掉,當拆解上下碗時要對角砸下,以免砸爛上面「碗脖」遺留車架管內。
第六步:正確安裝壓力軸承八件碗
下阻擋,上下珠架碗平行敲擊入位,如果難砸不可強力砸,可選擇用小方木擋著平行用錘敲擊到位,硬砸碗變了形,珠不安分,偏離「跑道」易壞,上下珠架一定要塗抹潤滑油,油在,靈巧,摩擦力小,耐用好,另外蓋板絲不可過緊,以免轉彎費力,珠架散架磨爛快!
第七步:調整車把固定好線
車把中間螺絲是調整前叉車把的正不正,車把和前叉中端要在一條直線上,如果偏移騎行別扭不舒適,另外打開電源鎖試試各項「功能」是否健全,看看頭罩里的線是否「平安無事」,確保一切正常,將線用線束子進行固定,以免轉彎碰到,磨到線,合上頭罩,螺絲松緊要適度,不可硬擰,以免把塑料柱擰劈。
㈨ 對於小型軸承一般可用什麼工具進行拆卸
1、外圈的拆卸
拆卸過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殼的圓周上設置幾處外圈擠壓螺桿用螺絲,一面均等地擰緊螺桿,一邊拆卸。這些螺桿孔平常蓋上盲塞,圓錐滾子軸承等的分離型軸承,在外殼擋肩上設置幾處切口,使用墊塊,用壓力機拆卸,或輕輕敲打著拆卸。
2、圓柱孔軸承的拆卸
內圈的拆卸,可以用壓力機械拔出最新簡單。此時,要注意讓內圈承受其拔力。
大型軸承的內圈拆卸採用油壓法。通過設置在軸上的油孔加以油壓,以使易於拉拔。寬度大的軸承則油壓法與拉拔卡具並用,進行拆卸作業。
NU型、NJ型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圈拆卸可以利用感應加熱法。在短時間內加熱局部,使內圈膨脹後拉拔的方法。
3、錐孔軸承的拆卸
拆卸比較小型的帶緊定套軸承,用緊固在軸上的檔塊支撐內圈,將螺母轉回幾次後,使用墊塊用榔頭敲打拆卸。
㈩ 電機軸承有那些拆卸方法
1、外圈的拆卸
過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殼的圓周上設置幾處外圈擠壓螺桿用螺絲,一面均等地擰緊螺桿,一邊拆卸。這些螺桿孔平常蓋上盲塞,圓錐滾子軸承等的分離型軸承,在外殼擋住肩上設置出幾處切口,使用墊塊,用壓力機拆卸,或輕輕敲打著拆卸。
2、內圈的拆卸
可以用壓力機拔出最簡單。此時,要注意讓內圈承受其拔力。再者,所示的拔拉卡具也多為使用,無論哪種卡具,其都必須牢牢地卡在內圈側面。為此,需要考慮軸擋肩的尺寸,或研究在擋肩處加工上溝,以便使用拉拔卡具。
3、大型軸承的內圈拆卸
採用油壓法。通過設置在軸承的油孔加以油壓,以使易於拉拔。寬度大的軸承則油壓法與拉拔卡具並用,進行拆卸作業。
4、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圈拆卸
可以利用感應加熱法。在短時間內加熱局部,使內圈膨脹後拉拔的方法。需要安裝大批這類軸承內圈的場合,也使用感應加熱法。
(10)長桿軸承怎麼拆擴展閱讀
電機軸承利用光滑的金屬滾珠或滾柱以及潤滑的內圈和外圈金屬面來減小摩擦。這些滾珠或滾柱「承載」著負載,支撐著電機主軸,使電機(轉子)可以平穩旋轉。
中小型電機多數採用滾動軸承。大中型號電機也採用滾動軸承。小型電機兩端軸承採用滾珠軸承(深溝球軸承)。中型電機在負載端採用滾柱軸承(一般用於高負載工況),非負載端採用滾珠軸承(但也有相反情況,如1050kW電機)。滾動軸承採用潤滑脂潤滑,但也有用潤滑油潤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