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軸承拉絲怎麼磨

軸承拉絲怎麼磨

發布時間:2022-07-18 18:04:40

㈠ 軸承上的鋼球,是如何製作的

軸承鋼珠生產工藝其實並不復雜,舉個例子來講,有點像餃子皮還沒擀之前的過程。

先把面團搓成條形,然後切成一個個小段,然後將小段搓成球形,只不過軸承鋼珠的後續加工過程是淬火和拋光,而餃子皮的後續加工過程是壓成薄片。

簡單地來說,就是把圓形棒狀的鋼材切成小段,壓製成球形,熱處理,改變物理性質,然後進行各種研磨。大致如下圖所示。

㈡ 如何給軸承做保養常見軸承維修的幾種方法

一、軸承的保養:

1、改善潤滑質量,控制機油的壓力、溫度及流量,加強機油濾清。

2、採用符合規定的燃油及潤滑油。

3、控制柴油發電機組的溫度狀態,在過冷過熱的情況下工作都是不利的。冷天,柴油機起動前應先預熱,並用手轉動曲軸使機油進入磨擦表面。

4、軸承及軸頸表面質量和幾何形狀應嚴格得到保證。

5、軸承間隙要適當,發電機組過大產生沖擊,過小則潤滑不良,可能燒瓦。

二、軸承的維修方法:

1、將軸承拆下檢查時,先用攝影等方法做好外觀記錄。另外,要確認剩餘潤滑劑的量並對潤滑劑采樣,然後再清洗軸承。

(1)軸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進行,並可在使用的容器底部放上金屬網架。

(2)粗洗時,在油中用刷子等清除潤滑脂或粘著物。此時若在油中轉動軸承,注意會因異物等損傷滾動面。

(3)精洗時,在油中慢慢轉動軸承,須仔細地進行。通常使用的清洗劑為中性不含水柴油或煤油,根據需要有時也使用溫性鹼液等。不論用哪種清洗劑,都要經常過濾保持清潔。清洗後,立即在軸承上塗布防銹油或防銹脂。

2、檢查與判斷:為了判斷拆下的軸承能否重新使用,要著重檢查其尺寸精度、旋轉精度、內部游隙以及配合面、滾道面、保持架和密封圈等。大型軸承因不能用手旋轉,注意檢查滾動體、滾道面、保持架、擋邊面等外觀,軸承的重要性愈高愈須慎重檢查。

(2)軸承拉絲怎麼磨擴展閱讀:

軸承的質量檢測:

1、外包裝是否明晰:一般情況下,正規廠家生產的品牌都有自己專門的設計人員對外包裝進行設計,並且安排生產條件過關的工廠進行製作生產,因此,產品的包裝無論從線條到色塊都應該是非常清晰,毫不含糊。

2、鋼印字是否清晰:每一個軸承產品都會在軸承產品體上印有其品牌字樣、標號等。雖然字體非常小,但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都採用了鋼印技術印字,而且在未經過熱處理之前就進行壓字;

因此其字體雖然小,但是凹得深,非常清晰。而通常情況下,仿冒產品的字體非但模糊,由於印字技術粗糙,字體浮於表面,有些甚至輕易地就可以用手抹去或者手工痕跡嚴重。

3、是否有雜響:左手握住軸承體內套,右手小幅度的往復撥動外套使其旋轉,聽軸承運轉過程中是否有雜響。由於大部分仿冒產品的生產條件落後,完全手工作坊式操作,在生產過程中軸承體內難免會摻進灰塵、沙子一類的雜質;

所以在軸承旋轉的時候會出現雜響或者運行不順暢的現象。這一點是判斷產品是否出自生產標准嚴格,並且用機器操作的正規廠商的品牌產品的關鍵。

4、表面:表面是否有渾濁的油跡這需要我們在購買進口軸承時應該特別注意。由於國內的防銹技術與國外先進製造國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對軸承體進行防銹處理時很容易留下厚厚的油跡,用手接觸時感覺粘粘稠稠的;

而國外原裝進口的軸承上幾乎看不到任何防銹油的痕跡。據業內人士介紹,特別細心的人可以在進口軸承上聞到一種特殊的味道,這就是防銹油的味道。

5、倒角是否均勻:所謂軸承的倒角,也就是橫面與豎面的交接處,仿冒的軸承產品由於生產技術的限制,在這些邊邊角角的部位處理得不盡人意,這一點我們可以輕松辨別。

㈢ 軸承的內圈外表面是如何加工的是磨出來的么

軸承內外圈是磨出來的。軸承的加工過程:
1、套圈的加工過程: 軸承內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或管料(有的棒 料需經鍛造和退火、正火)----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精研或拋光----零件終檢----防銹----入庫----(待合套裝配)。
2、鋼球的加工過程, 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 過程為: 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3、滾子的加工過程 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4、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保持架的加工過程依設計結構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下述兩類:
(1)板料→剪切→沖裁→沖壓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噴丸或串光→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實體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實體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可分為下述四種毛坯型式,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管料、鍛件、鑄件----車內徑、外徑、端面、倒角----鑽孔(或拉孔、鏜孔)----酸洗----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㈣ 軸承內圓磨各項問題如何解決

1.內圓磨削方法
(1)普通內圓磨床的磨削方法 普通內圓磨床是生產中應用最廣的一種,磨削時,根據工件的外形和尺寸不同,可採用縱磨法、橫磨法,有些普通內圓磨床上備有專門的端磨裝置,可在一次裝夾中磨削內孔和端面,這樣不僅輕易保證內孔和端面的垂直度,而且生產效率較高。
(2)無心內圓磨床磨削
磨削時,砂輪除了完成主運動ns外,還作縱向進給運動fa和周期性橫向進給運動fr。加工結束時,壓緊輪沿箭頭A方向擺開,以便裝卸工件。這種磨削方法適用於大批大量生產中,外圓表面已精加工的薄壁工件,如軸承套等。
2.內圓磨削的工藝特點及應用范圍
內圓磨削與外圓磨削相比,加工條件比較差,內圓磨削有以下一些特點:
(1)砂輪直徑受到被加工孔徑的限制,直徑較小。砂輪很輕易磨鈍,需要經常修整和更換,增加了輔助時間,降低了生產率。
(2)砂輪直徑小,即使砂輪轉速高達每分鍾幾萬轉,要達到砂輪圓周速度25~30m/s也是十分困難的,由於磨削速度低,因此內圓磨削比外圓磨削效率低。
(3)砂輪軸的直徑尺寸較小,而且懸伸較長,剛性差,磨削時輕易發生彎曲和振動,從而影響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內圓磨削精度可達IT8~IT6,表面粗糙度Ra值可達0.8~0.2μm。
(4)切削液不易進進磨削區,磨屑排除較外圓磨削困難。
固然內圓磨削比外圓磨削加工條件差,但仍然是一種常用的精加工孔的方法。特別適用於淬硬的孔、斷續表面的孔(帶鍵槽或花鍵槽的孔)和長度較短的精密孔加工。磨孔不僅能保證孔本身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還能進步孔的位置精度和軸線的直線度;用同一砂輪,可以磨削不同直徑的孔,靈活性大。內圓磨削可以磨削圓柱孔(通孔、盲孔、門路孔)、圓錐孔及孔端面等。
3.普通內圓磨床
磨削時,砂輪軸的旋轉為主運動,頭架帶動工件旋轉運動為圓周進給運動,工作台帶動頭架完成縱向進給運動,橫向進給運動由砂輪架沿滑鞍的橫向移動來實現。磨錐孔時,需將頭架轉過相應角度。

㈤ 軸承套圈磨削加工工藝有哪些

軸承的類型、尺寸和精度不同,其套圈的磨削工藝過程也不一樣,但基本加工工藝差別不大,外圈磨削工藝一般都是磨端面、磨外徑(多次循環)、磨外溝(滾)道、超精外溝(滾)道,內圈磨削工藝為磨端面、磨內外徑、磨內徑、磨內溝(滾)道、超精內溝(滾)道,實際生產過程中,要根據留量的大小,決定是否採用粗、精二次磨削,從而來達到產品的技術要求。

1. 小型、中小型球軸承套圈磨加工工藝外圈:磨雙端面—粗磨外徑—細磨外徑—終磨外徑—自動上料—磨外溝—退磁—自動提升—超精外溝道—自動排料—修磨外徑內圈:磨雙端面—磨內外徑—自動上料—磨內溝—退磁—自動提升—磨內徑—退磁清洗—內徑檢測—自動提升—超精內溝道—自動排料

2. 中大型球軸承磨超自動線加工工藝外圈:自動上料—粗磨外溝—退磁—自動提升—精磨外溝—退磁—自動提升—超精外溝道內圈:自動上料—粗磨內溝—退磁—自動提升—精磨內溝—退磁—自動提升—粗磨內徑—退磁—自動提升—精磨內徑—退磁清洗—內徑檢測—自動提升—超精內溝道

3. 中小型圓錐滾子軸承磨超自動線加工工藝外圈:不等速磨雙端面—粗磨外徑—細磨外徑—終磨外徑—自動上料—粗磨外滾道—退磁—自動提升—精磨外滾道—退磁—自動提升—超精外滾道—自動排料內圈:不等速磨雙端面—自動上料—粗磨內滾道—退磁—自動提升—精磨內滾道—退磁—自動提升—磨內徑—退磁清洗—內徑檢測—自動提升—磨擋邊—退磁—自動提升—超精內滾道—自動排料

㈥ 軸承內圈怎麼磨

最近做的機器有根軸是英制的,是1英寸也就是25.4mm,但英制的軸承不好找。所以想找個公制的軸承如6205,把它的內徑通過內圓磨磨到25.4。沒見過內圓磨,所以不知道它怎麼裝夾,也不知道這種方法行不行。
向各位大俠請教一下.如果不行就准備用銅套了。謝謝!

㈦ 軸承是如何加工製造的

滾動軸承的滾動體主要有鋼球和滾子2類。它們的加工製造過程簡要如下:

1.鋼球的加工過程, 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 過程為: 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滾子的加工過程 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滾動軸承的知識
第一節 滾動軸承的基本結構
以滑動軸承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滾動軸承,其工作原理是以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一般由兩個套圈,一組滾動體和一個保持架所組成的通用性很強、標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機械基礎件。由於各種機械有著不同的工作條件,對滾動軸承在負荷能力、結構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各種不同要求。為此,滾動軸承需有各式各樣的結構。但是,最基本的結構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所組成。

各種零件在軸承中的作用分別是:
對於向心軸承,內圈通常與軸緊配合,並與軸一起運轉,外圈通常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成過渡配合,起支承作用。但是,在某些場合下,也有外圈運轉,內圈固定起支承作用或者內圈、外圈都同時運轉的。對於推力軸承,與軸緊配合並一起運動的稱軸圈,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成過渡配合並起支承作用的稱座圈。滾動體(鋼球、滾子或滾針)在軸承內通常藉助保持架均勻地排列在兩個套圈之間作滾動運動,它的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軸承的負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保持架除能將滾動體均勻地分隔開以外,還能起引導滾動體旋轉及改善軸承內部潤滑性能等作用。

第二節 滾動軸承的分類

1.按滾動軸承結構類型分類
(1) 軸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載荷方向或公稱接觸角的不同,分為:
1) 向心軸承----主要用於承受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從0到45。按公稱接觸角不同,又分為:徑向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為0的向心軸承:向心角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大於0到45的向心軸承。
2) 推力軸承----主要用於承受軸向載荷的滾動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大於45到90。按公稱接觸角不同又分為: 軸向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為90的推力軸承:推力角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大於45但小於90的推力軸承。
(2) 軸承按其滾動體的種類,分為:
1) 球軸承----滾動體為球:
2) 滾子軸承----滾動體為滾子。滾子軸承按滾子種類,又分為: 圓柱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柱滾子的軸承,圓柱滾子的長度與直徑之比小於或等於3 ;滾針軸承----滾動體是滾針的軸承,滾針的長度與直徑之比大於3,但直徑小於或等於5mm; 圓錐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錐滾子的軸承; 調心滾子軸承一一滾動體是球面滾子的軸承。
(3) 軸承按其工作時能否調心,分為:
1) 調心軸承----滾道是球面形的,能適應兩滾道軸心線間的角偏差及角運動的軸承;
2) 非調心軸承(剛性軸承)----能阻抗滾道間軸心線角偏移的軸承。
(4) 軸承按滾動體的列數,分為:
1) 單列軸承----具有一列滾動體的軸承;
2) 雙列軸承----具有兩列滾動體的軸承;
3) 多列軸承----具有多於兩列滾動體的軸承,如三列、四列軸承。
(5) 軸承按其部件能否分離,分為:
1)可分離軸承----具有可分離部件的軸承;
2)不可分離軸承----軸承在最終配套後,套圈均不能任意自由分離的軸承。
(6) 軸承按其結構形狀(如有無裝填槽,有無內、外圈以及套圈的形狀,擋邊的結構,甚至有無保持架等)還可以分為多種結構類型。

2.按滾動軸承尺寸大小分類 軸承按其外徑尺寸大小,分為:

(1) 微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6mm以下的軸承;
(2) 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8-55mm的軸承;
(3) 中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60-115mm的軸承;
(4) 中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120-190mm的軸承
(5) 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00-430mm的軸承;
(6) 特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440mm以上的軸承。

第三節滾動軸承的基本生產過程

由於滾動軸承的類型、結構型式、公差等級、技術要求、材料及批量等的不同,其基本生產過程也不完全相同。
一、各種軸承主要零件的加工過程:
1.套圈的加工過程: 軸承內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或管料(有的棒 料需經鍛造和退火、正火)----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精研或拋光----零件終檢----防銹----入庫----(待合套裝配〉
2.鋼球的加工過程, 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 過程為: 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3.滾子的加工過程 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4.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保持架的加工過程依設計結構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下述兩類:
(1)板料→剪切→沖裁→沖壓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噴丸或串光→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實體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實體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可分為下述四種毛坯型式,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管料、鍛件、鑄件----車內徑、外徑、端面、倒角----鑽孔(或拉孔、鏜孔)----酸洗----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二、滾動軸承的裝配過程:
滾動軸承零件如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等,經檢驗合格後,進入裝配車間進行裝配,其過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內、外滾〈溝〉道尺寸分組選別→合套→檢查游隙→鉚合保持架→終檢→退磁、清洗→防銹、包裝→入成品庫(裝箱、發運〉。

第四節 滾動軸承的特點

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滾動軸承的摩擦系數比滑動軸承小,傳動效率高。一般滑動軸承的摩擦系數為0.08-0.12,而滾動軸承的摩擦系數僅為0.001-0.005;
2.滾動軸承已實現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適於大批量生產和供應,使用和維修十分方便;
3.滾動軸承用軸承鋼製造,並經過熱處理,因此,滾動軸承不僅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和較長的使用壽命,而且可以節省製造滑動軸承所用的價格較為昂貴的有色金屬;
4.滾動軸承內部間隙很小,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較高,因此,運轉精度較高。同時,可以通過預加負荷的方法使軸承的剛性增加。這對於精密機械是非常重要的;
5.某些滾動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負荷和軸向負荷,因此,可以簡化軸承支座的結構;
6.由於滾動軸承傳動效率高,發熱量少,因此,可以減少潤滑油的消耗,潤滑維護較為省事;
7.滾動軸承可以方便地應用於空間任何方位的鈾上。

但是,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滾動軸承也有一定的缺點,主要是:
1. 滾動軸承承受負荷的能力比同樣體積的滑動軸承小得多,因此,滾動軸承的徑向尺寸大。所以,在承受大負荷的場合和要求徑向尺寸小、結構要求緊湊的場合〈如內燃機曲軸軸承),多採用滑動軸承;
2. 滾動軸承振動和雜訊較大,特別是在使用後期尤為顯著,因此,對精密度要求很高、又不許有振動的場合,滾動軸承難於勝任,一般選用滑動軸承的效果更佳
3. 滾動軸承對金屬屑等異物特別敏感,軸承內一旦進入異物,就會產生斷續地較大振動和雜訊,亦會引起早期損壞。此外,滾動軸承因金屬夾雜質等也易發生早期損壞的可能性。即使不發生早期損壞,滾動軸承的壽命也有一定的限度。總之,滾動軸承的壽命較滑動軸承短些。

可是,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相比較,各有優缺點,各佔有一定的適用場合,因此,兩者不能完全互相取代,並且各自向一定的方向發展,擴大自己的領域。但是,由於滾動軸承的突出優點,頗有後來者居上的趨勢。目前,滾動軸承已發展成為機械的主要支承型式,應用愈來愈廣泛。

㈧ 軸承磨削工藝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案是什麼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並保證其回轉精度。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在軸承製造過程中,如何採用新工藝以高精度、高效率、低投入地完成磨削,便是軸承磨削的主要任務。
軸承磨削工藝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案:
一、軸承磨削工藝的常見問題
(1)軸承精度問題
軸承精度主要由機床精度、夾具精度和磨削工藝參數綜合形成的。所以合理確定數控機床磨削坐標,砂輪修正坐標的位置也是推進工件質量的重要參數。
(2)軸承燒傷問題
軸承磨削過程中工藝參數不合理或毛坯的尺寸精度控制不好會出現磨削燒傷的現象,這種磨削燒傷產生的主要因素有砂輪的線速度低、切削力低、砂輪和工件表面法向受力大等。
(3)軸承裂紋問題
當磨削參數選擇不合理,磨削後中孔座面磨削表面會產生裂紋或細微裂紋,使軸承的疲勞強度下降。
二、軸承磨削工藝的解決方案
(1)軸承的裝夾方式
軸承磨削時以大外圓和工藝角定位,可以避免中孔座面磨削軸向跳動。
(2)軸承的切削餘量
切削餘量是保證高效高精度軸承磨削的一個重要參數,通常餘量都控制在微米級別。
(3)軸承的磨具選擇
磨具選用時應能滿足高速磨削工藝,以保證砂輪在磨削的過程中磨屑不會粘堵砂輪,保持良好的自銳性。
(4)軸承的磨削轉速
工件回轉轉速和軸承磨削表面的直徑有關,工件的轉速會對磨削切痕和表面粗糙度產生較大的影響,過低的轉速會使磨削表面產生波紋,增大表面殘余應力,轉速過高會會引起磨削表面燒傷。
三、軸承磨削技術的發展趨勢
(1)高速軸承磨削技術
高速磨削能提高質量和效率,在高速磨削中砂輪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外,還需要保證具有良好的磨削性能才能獲得高磨效果。
(2)新型軸承磨削砂輪
新型砂輪的製造技術、修整技術、專用軸承磨床和磨削油等正在進行技術升級改造以便滿足磨削工藝的進步。
(3)砂輪自動平衡技術
機床砂輪上直接安裝上機械的或其他方式的自動平衡裝置,推動了磨削技術的發展,同時能夠極大限度地延長砂輪、修整用金剛石及主軸軸承壽命,減小機床振動,長期保持機床的原有精度。
(4)軸承磨削數控技術
數控技術在高轉速及低速運轉都能保證定位精度,可以完成快跳、快趨、修整、,使機床進給機構大大簡化,性能可靠性大大提高。
四、高速軸承磨削油的研製
高速磨削油在軸承磨削製造工藝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良好的冷卻性能和極壓抗磨性能對於砂輪的使用壽命和軸承精度的提升有了質的飛躍。
(1)磨削油的極壓性能
專用的磨削油含有硫化極壓抗磨添加劑成分,可以有效的保護磨具,提高工藝精度。
(2)磨削油的化學性能
專用的磨削油與菜籽油、機械油、再生油相比,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不會對設備、人體、環境產生危害。
(3)磨削油的其他性能
專用的磨削油在粘度、閃點、傾點、導熱等方面均通過嚴格的測試,以滿足各種工藝需求。

㈨ 現在軸承磨削一般用什麼砂輪

軸承鋼可用——棕剛玉,白鋼玉砂輪磨削均可。
棕剛玉,白剛玉砂輪,主要成份:AL2O3, 91-96%。它的主要特性:硬度高,韌性好,價格便宜。適用范圍:可以磨削,碳鋼、合金鋼、可鍛鑄鐵、硬青銅等材質。
一般砂輪磨料的粒度主要與加工表面粗糙度和生產率有關,粗磨時,磨削餘量大,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較大,應選用較粗的磨粒。因為磨粒粗、氣孔大,磨削深度可較大,砂輪不易堵塞和發熱。精磨時,餘量較小,要求粗糙度值較低,可選取較細磨粒。一般來說,磨粒愈細,磨削表面粗糙度愈好。
選擇砂輪硬度的一般原則是:加工軟金屬時,為了使磨料不致過早脫落,則選用硬砂輪。加工硬金屬時,為了能及時的使磨鈍的磨粒脫落,從而露出具有尖銳稜角的新磨粒(即自銳性),選用軟砂輪。

㈩ 軸承裡面的鋼珠是怎樣加工出來的

一、鋼球的簡單生產工藝流程球坯成形→去環帶→粗磨→軟磨→ 熱處理→ 球坯成形→光球(或銼削→軟磨)→硬磨→細研→精研(或拋光)→超精研。 二、鋼球詳細生產工藝流程1.伸線(拔絲):將線材用拉絲機拉伸至所需要的線徑;2.冷鐓(鍛壓):將拉好的線材置入鋼球冷鐓機,由機內的鋼模鐓打成球胚;3.光球:光球機內的兩塊鑄鐵磨球圓板將冷 鐓球胚子加壓銼磨,去除球胚上的外環帶和兩極點;4.軟球:軟球機內的兩塊鑄鐵磨球圓板將光球球胚子銼磨使球胚子磨成所需球徑及表面粗糙度;5.熱處理:將球裝入熱處理爐內加以滲碳後淬火再回火使球具有一定的滲碳層及硬度,韌性和壓碎負荷;6.硬磨:研磨機內的砂輪圓板將熱處理球胚加壓磨削,以去除球表面的黑色氧化層及修正球的精度 ;7.精研/拋光清洗:精研:將研磨球胚在精研機內精研磨,使球達到成品所需要的精度和光潔度;拋光清洗:將球倒入拋光滾桶內轉動並用拋光清洗劑加水清洗使球面清潔光亮;8.外觀選別:用人工目測檢查鋼球表面有無任何瑕疵,並用千分尺測量真圓度,批直徑變動量及用表面粗糙度儀檢測表面粗糙度來作為終檢;9.包裝:將鋼球/不銹鋼球/軸承鋼球塗上防銹油後裝入紙箱或編織袋後打包。
10.出貨:在客戶有要求的前提下,要按照客戶要求進行包裝出貨!

閱讀全文

與軸承拉絲怎麼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西健身器材屬於哪裡 瀏覽:29
吉利帝豪製冷劑要多少罐 瀏覽:146
儀表485通訊和物聯網如何連接 瀏覽:906
阿曼工具箱視頻 瀏覽:240
廚盾廚房自動滅火裝置 瀏覽:590
無人機設備有哪些 瀏覽:389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論文怎麼寫 瀏覽:159
長虹空調為什麼一會不製冷 瀏覽:110
凱里最大的五金市場 瀏覽:391
機械轉運費怎麼套定額 瀏覽:586
節能儀器儀表包括哪些 瀏覽:230
中國警用器材是什麼 瀏覽:407
塑料製品超聲波焊接機維修怎麼選 瀏覽:215
機床用什麼切削液好 瀏覽:342
山東省重晶石設備哪裡有 瀏覽:245
松下自動門吊輪架裝置 瀏覽:16
cod國標檢測裝置 瀏覽:166
科科閥門是什麼閥門 瀏覽:288
修電動工具照片 瀏覽:206
凱迪拉克srx儀表盤如何調節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