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使用什麼清洗化學實驗器皿有什麼好用的產品介紹下嗎謝謝
用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比鉻酸洗液環保,而且效果也更好,浸泡時間也更短。
泡泡漂漂晾起來~
不過這個方法不能用來洗那些精確量體積的玻璃容器,例如移液管、容量瓶……
㈡ 化學實驗器材被粉末污染了 有什麼好的辦法進行清潔
如果是水溶性的就水洗洗
如果是有機物什麼的可以試試乙醇或者乙酸乙酯什麼的,對很多有機物都有很好的溶解性,毒性也不大
有時候水或者有機溶劑溶不了可能就要加酸或者加鹼什麼的試了,反正化學就是要多試
㈢ 如何清洗實驗器皿
一、常規洗滌法(一般容器)
1.清洗實驗器皿前先用肥皂洗手。
2.先用自來水沖去灰塵,再用毛刷蘸洗滌劑液仔細刷凈內外表面,之後邊刷邊用水沖至無洗滌劑液;
3.再用自來水沖洗3~5次,去離子水沖洗3次。
4.不便刷洗的實驗器皿先用洗滌劑液浸泡後用水沖洗。洗凈的玻璃器皿內外不掛水珠,器壁上殘留的水用指示劑檢查為中性。
5.去污粉不得用於洗滌刻度器皿和玻璃儀器內壁,以防劃傷玻璃。
二、不同材質器皿的洗滌
1.銀、鎳和鐵質器皿用NaOH熔融,也可用1:3稀HCl短時間浸泡後用水沖洗
2.瑪瑙器皿不宜浸洗,要先用洗滌劑洗後用水沖洗倒置架空晾乾,不可烘乾。
3.塑料、瓷質和玻璃器皿用稀HCl浸泡後沖洗。
三、特殊器皿的洗滌
1.砂芯漏斗用熱HCl或鉻酸洗液邊抽濾邊清洗,再依次用自來水、蒸餾水抽洗。用後的砂芯漏斗應針對不同的沉澱物,採用適當的洗滌劑先溶解後抽洗。
洗凈後可在乾燥箱中120℃烘乾,但烘乾前要除去水滴,以免濾片烘裂。洗凈的砂芯漏斗要特別注意防塵。
2.成套組合玻璃器皿用常規洗凈安裝後,使用前應用水蒸氣洗滌一段時間。用於微量、痕量分析的玻璃容器要用1:1~1:9HNO3浸泡後用常規方法洗滌。
3.污垢較重器皿的洗滌首次一般均需用HNO3浸泡進行預處理;洗液確定後增加浸泡時間和加溫浸煮能強化洗滌效果;用超聲波清洗器清洗。
四、特殊污垢的清洗
1.鐵銹水垢用稀HCl或稀HNO3清洗;
2.盛高錳酸鉀的器皿,用氯化亞錫的鹽酸液或含草酸的硫酸溶液清洗;
3.難溶的銀鹽用硫代硫酸鈉或氨水洗滌;
4.鋁鹽、磷鉬酸喹啉、白色MoO3用稀NaOH溶液清洗;
5.四苯硼鉀用丙酮清洗;
6.有脂肪性污物的器皿用汽油、甲苯、丙酮、酒精、二氯甲烷等有機溶劑擦洗或浸泡。
五、有毒有害物質器皿的洗滌
1.對分析致癌性物質或氰化物等劇毒物質容器洗滌時,為防止對人體的危害,在洗滌之前,要使用對這些有害物質有破壞作用的洗滌液進行浸泡,然後再進行洗滌。
2.分析氰化物的容器可用3%NaOH溶液浸泡消毒,然後用常規方法清洗;
3.分析苯並芘的玻璃容器用20%HNO3溶液浸泡24h,取出後用自來水沖去殘留酸液,再按常規方法清洗。
㈣ 如何洗滌實驗室中使用的玻璃器皿
1.新玻璃器皿的洗滌方法。新購置的玻璃器皿含游離鹼較多,應在酸溶液內先浸泡數小時。酸溶液一般用2%的鹽酸或洗滌液(見本小節「3」)。浸泡後用自來水沖洗干凈。2.使用過的玻璃器皿的洗滌方法(1)試管、培養皿、三角燒瓶、燒杯等可用瓶刷或海綿沾上肥皂或洗衣粉或去污粉等洗滌劑刷洗,然後用自來水充分沖洗干凈。熱的肥皂水去污能力更強,可有效地洗去器皿上的油污。洗衣粉和去污粉較難沖洗干凈而常在器壁上附有一層微小粒子,故要用水多次甚至10次以上充分沖洗,或可用稀鹽酸搖洗一次,再用水沖洗,然後倒置於鐵絲框內或有空心格子的木架上,在室內晾乾。急用時可盛於框內或搪瓷盤上,放烘箱烘乾。玻璃器皿經洗滌後,若內壁的水是均勻分布成一薄層,表示油垢完全洗凈,若掛有水珠,則還需用洗滌液浸泡數小時,然後再用自來水充分沖洗。裝有固體培養基的器皿應先將其颳去,然後洗滌。帶菌的器皿在洗滌前先浸在2%煤酚皂溶液(來蘇爾)或0.25%新潔爾滅消毒液內24小時或煮沸半小時,再用上法洗滌。帶病原菌的培養物最好先行高壓蒸汽滅菌,然後將培養物倒去,再進行洗滌。盛放一般培養基用的器皿經上法洗滌後,即可使用,若需精確配製化學葯品,或做科研用的精確實驗,要求自來水沖洗干凈後,再用蒸餾水淋洗三次,晾乾或烘乾後備用。(2)玻璃吸管吸過血液、血清、糖溶液或染料溶液等的玻璃吸管(包括毛細吸管),使用後應立即投入盛有自來水的量筒或標本瓶內,免得乾燥後難以沖洗干凈。量筒或標本瓶底部應墊以脫脂棉花,否則吸管投入時容易破損。待實驗完畢,再集中沖洗。若吸管頂部塞有棉花,則沖洗前先將吸管尖端與裝在水龍頭上的橡皮管連接,用水將棉花沖出,然後再裝入吸管自動洗滌器內沖洗,沒有吸管自動洗滌器的實驗室可用沖出棉花的方法多沖洗片刻。必要時再用蒸餾水淋洗。洗凈後,放搪瓷盤中晾乾,若要加速乾燥,可放烘箱內烘乾.吸過含有微生物培養物的吸管亦應立即投入盛有2%煤酚皂溶液或0.25%新潔爾滅消毒液的量筒或標本瓶內,24小時後方可取出沖洗。吸管的內壁如果有油垢,同樣應先在洗滌液內浸泡數小時,然後再行沖洗。(3)載玻片與蓋玻片用過的載玻片與蓋玻片如滴有香柏油,要先用皺紋紙擦去或浸在二甲苯內搖晃幾次,使油垢溶解,再在肥皂水中煮沸5—10分鍾,用軟布或脫脂棉花擦試,立即用自來水沖洗,然後在稀洗滌液中浸泡0.5—2小時,自來水沖去洗滌液,最後用蒸餾水換洗數次,待干後浸於95%酒精中保存備用。使用時在火焰上燒去酒精。用此法洗滌和保存的載玻片和蓋玻片清潔透亮,沒有水珠。檢查過活菌的載玻片或蓋玻片應先在2%煤酚皂溶液或0.25%新潔爾滅溶液中浸泡24小時,然後按上法洗滌與保存。
㈤ 實驗室器具怎麼清洗
實驗室玻璃儀器、器皿如果清潔不到位,會影響某些實驗結果的准確性,使得實驗結果出現較大的誤差,甚至可能出現相反的實驗結果,最終導致實驗失敗,對於長期呆在實驗室做科研工作的小夥伴們來說,絕對不希望一場好好的實驗因為這種細節問題而失敗。所以實驗室玻璃儀器的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
傳統的噴淋、手工刷洗方式效率低、容易對實驗室玻璃儀器造成損傷,並且很難將一些形狀不規則的物件清洗干凈,對於一些容量較小的玻璃容器,無法用刷子清洗。而超聲波清洗技術比噴淋、手工刷洗等清洗方式更加高效快速,不受玻璃儀器的形狀外觀所限制,潔凈度也更高,超聲波清洗機在實驗室玻璃儀器清洗中具有很大的優勢。
如果是人工清洗,需要直接接觸各種化學清洗劑,強酸、強鹼、鉻酸等,有可能對實驗人員的身體健康受到傷害和物理傷害,使用超聲波清洗機則可以避免這一問題。超聲波清洗機多年以前就已經被廣泛用於實驗室玻璃儀器的清洗了,而且還可用於實驗混勻、萃取等用,因此在實驗室得到廣泛應用。
㈥ 實驗室一般用哪種清洗機
通常在實驗室場景中我們對應用在實驗室的清洗設備要求也是很高的,目前在國內外也有越來越多的實驗室選擇超聲波清洗機清洗一些實驗器材?那麼如果准備下單一台這種設備,在選購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實驗室超聲波清洗機如何選購?
1、超聲波清洗機的可操作性要強
以便可以盡可能的簡單化實驗室超聲波清洗設備的實際操作,因此選用AUTO一鍵全自動的按鍵設計方案,而且也有人性化的挑選設定,能夠充足考慮到各個製造行業的實驗室需求。此外,某些廠家生產的實驗室超聲波清洗機還配置了液晶顯示屏顯示,能夠讓設備的信息顯示的更為清楚,不僅能夠簡化操作還能對各種參數了解得更為詳盡。
2、清洗機運用覆蓋面廣
由於實驗室是依據製造行業的不一樣,其所具有的特性也是不盡相同的。而實驗室內的超聲波清洗設備不僅可以對各行各業的實驗室專用型器材開展清理以外,還可以對其剖析的另一半試品開展一些粉碎、乳化、分散化、獲取提純、加快放熱反應、納米技術製取等等,因此實驗室超聲波清洗機需要具備的應用領域較廣。
3、機器的散熱性能要好
因為實驗室的超聲波清洗機選用了一些良好的工藝技術,所以超聲波清洗設備具備更良好的設計構造,在應用該清洗設備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合理的提升超聲波聲能轉換效率,還能夠在開展總體設計時選用的共振點偏少,因而可以保證在超聲波清洗設備在運作之際的失效能源降至較少,因此實驗室超聲波清洗機應該要滿足對負荷溫度高的需求。
㈦ 實驗室常用玻璃器皿,試管等如何清洗
玻璃儀器的一般洗滌步驟
實驗中要使用各種玻璃儀器,這些玻璃儀器是否清潔,會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准確性,因此,在實驗前必須將玻璃儀器清洗干凈。
一般的玻璃儀器,如,燒杯、燒瓶、錐形瓶、試管和量筒等,可以用毛刷從外到里用水刷洗,這樣可刷洗掉水可溶性物質、部分不溶性物質和灰塵;若有油污等有機物,可用去污粉、肥皂粉或洗滌劑進行洗滌。用蘸有去污粉或洗滌劑的毛刷擦洗,然後用自來水沖洗干凈,最後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潤洗內壁2~3次。洗凈的玻璃儀器其內壁應能被水均勻地潤濕而無水的條紋,且不掛水珠。在有機實驗中,常使用磨口的玻璃儀器,洗刷時應注意保護磨口,不宜使用去污劑,而改用洗滌劑。
對不易用毛刷刷洗的或用毛刷刷洗不幹凈的玻璃儀器,如,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通常將洗滌劑倒入或吸人容器內浸泡一段時間後,把容器內的洗滌劑倒入貯存瓶中備用,再用自來水沖洗和去離子水潤洗。
砂芯玻璃濾器在使用後須立即清洗,針對濾器砂芯中殘留的不同沉澱物,採用適當的洗滌劑先溶解砂芯表面沉澱的固體,然後用減壓抽洗法反復用洗滌劑把砂芯中殘存的沉澱物全部抽洗掉,再用蒸餾水沖洗干凈,於110℃烘乾,保存在防塵的櫃子中。
難洗污物的洗滌方法
結晶和沉澱物的洗滌
如,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形成碳酸鹽以及存在氫氧化銅或氫氧化鐵沉澱時,可用水浸泡數日,然後用稀酸洗滌,使之生成能溶於水的物質,再用水沖洗。如存有有機物沉澱,則可用煮沸的有機溶劑或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洗滌。
殘留汞齊的洗滌
汞與一些金屬形成金屬合金(汞齊),附著在玻璃壁上形成深色斑痕,可用體積分數為10%的硝酸溶液將汞齊溶解,再用水洗凈。
乾性油、油脂、油漆的洗滌
可用氨水或氯仿進行洗滌,未變硬的油脂可用有機溶劑洗滌;煤油可用熱肥皂水洗滌;黏性油可用熱氫氧化鈉溶液浸泡洗滌。
污斑的洗滌
玻璃上的白色污斑,是長期貯鹼而被鹼腐蝕形成的;玻璃上吸附著的黃褐色的鐵銹斑點,可用鹽酸溶液洗滌;電解乙酸鉛時生成的混濁物,可用乙酸洗滌;褐色的二氧化錳斑點可用硫酸亞鐵、鹽酸或草酸溶液洗滌;玻璃上的墨水污斑可用蘇打或氫氧化鈉溶液洗滌。
銀鹽污跡的洗滌
氯化銀、溴化銀污跡可用硫代硫酸鈉溶液,銀鏡可用熱的稀硝酸溶液使之生成易溶於水的硝酸銀加以洗除。
常用洗滌劑
針對玻璃上的不同粘污物,採用相應的洗滌劑洗滌,並通過化學或物理的方法能有效地將玻璃儀器清洗干凈。目前幾種常用的洗滌劑見表2。要注意在使用各種不同性質的洗滌劑時,必須要把前一種洗滌劑清除後再用另一種洗滌劑,以免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生成更難清除的產物。答案來自
㈧ 實驗室儀器如何專業的除塵與清洗
一、除塵
灰塵多為帶有微量靜電的微小塵粒,常飄浮於空氣中,隨氣流而動,遇物便附著其上,幾乎無孔不入。灰塵附著在模型標本上會影響其色澤,運動部件上有灰塵會增大磨損,電器上有灰塵,嚴重者會造成短路、漏電,貴重精密儀器上有灰塵,嚴重者會使儀器報廢。
清除灰塵的方法很多,主要應依灰塵附著表面的狀況及其灰塵附著的程度而定。在乾燥的空氣中,若灰塵較少或灰塵尚未受潮結成塊斑,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撣刷,軟毛刷刷等方法,清除一般儀器上的灰塵;對儀器內部的灰塵可用皮唧、洗耳球式打氣筒吹氣除塵,也可用吸塵器吸塵;對角、縫中的灰塵可將上述幾種方法結合起來除塵。
不過對貴重精密儀器,如光學儀器、儀表表頭等,用上述方法除塵也會損壞儀器,此時應採用特殊除塵工具除塵,如用鏡頭紙拭擦,沾有酒精的棉球拭擦等。
在空氣潮濕,灰塵已結成垢塊時,除塵應採用濕布拭擦,對角、縫中的灰垢可先用削尖的軟大條剔除,再用濕布試擦,但是對掉色表面、電器不宜用濕布拭擦。若灰垢不易拭擦乾凈,可用沾有酒精的棉球進行拭擦,或進行清洗。
二、清洗儀器
在使用中會沾上油膩、膠液、汗漬等污垢,在貯藏保管不慎時會產生銹蝕、霉斑,這些污垢對儀器的壽命、性能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清洗的目的就在於除去儀器上的污垢。通常儀器的清洗有兩類方法,一是機械清洗方法,即用鏟、刮、刷等方法清洗;二是化學清洗方法,即用各種化學去污溶劑清洗。具體的清洗方法要依污垢附著表面的狀況以及污垢的性質決定。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儀器和不同材料部件的清洗方法。
(一)玻璃器皿的清洗
玻璃器皿又分為一般的玻璃器皿和特殊玻璃器皿附著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用水即可清洗干凈的,另一類則是必須使用清洗劑或特殊洗滌劑才能清洗干凈的。在實驗中,無論附在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屬哪一類,用過的器皿都應立即清洗。盛過糖、鹽、澱粉、泥砂、酒精等物質的玻璃器皿,用水沖洗即可達到清洗目的。應注意,若附著污物已干硬,可將器皿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毛刷邊沖邊刷,直至洗凈。玻璃器皿沾有油污或盛過動植物油,可用洗衣粉、去污粉、洗潔精等與配製成的洗滌劑進行清洗。清洗時要用毛刷刷洗,用此洗滌劑也可清洗附有機油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用洗滌劑清洗後,還應用清水沖凈。對附有焦油、瀝青或其他高分子有機物的玻璃器皿,應採用有機溶劑,如汽油、苯等進行清洗。若還難以洗凈,可將玻璃器皿放入鹼性洗滌劑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濃度為5%以上的碳酸鈉、碳酸氫鈉、氫氧化鈉或磷酸鈉等溶液清洗,甚至可以加熱清洗。在化學反應中,往往玻璃器皿壁上附有金屬、氧化物、酸、鹼等污物。清洗時,應根據污垢的特點,用強酸、強鹼清洗或動用中和化學反應的方法除垢,然後再用水沖洗干凈。使用酸鹼清洗時,應特別注意安全,操作者應帶橡膠手套防護鏡,操作時要使用鑷子,夾子等工具,不能用手取放器皿。光學玻璃表面發霉,是一種常見現象。當光學玻璃生霉後,光線在其表面發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嚴重者將使儀器報廢。光學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微生物孢子,在溫度、濕度適宜,又有所需″營養物″時,便會快速生長,形成霉斑。對光學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為重要,一旦產生霉斑應立即清洗。消除霉斑,清洗黴菌可用0.1~0.5%的乙基含氫二氯硅烷與無水酒精配製的清洗劑清洗,濕潮天氣還要摻入少量的,或用環氧丙烷、稀氨水等清洗。使用上述清洗劑也能清洗光學玻璃上的油脂性霧、水濕性霧和油水混合性霧等。
(二)橡膠件的清洗
實驗儀器中用橡膠製成的零部件很多,橡膠作為一種高分子有機物,在沾有油膩或有機溶劑後會老化,使零部件產生形變,發軟變粘;用橡膠製成的傳動帶,若沾有油污會使摩擦系數減小,產生打滑現象。
清洗橡膠件上的油污,可用酒精、四氯化碳等作為清洗劑,而不能使用有機溶劑作為清洗劑。清洗時,先用棉球或絲布蘸清洗劑拭擦,待清洗劑自然揮發干凈後即可。應注意,四氯化碳具有毒性,對人體有害,清洗時應在較好通風條件下進行,注意安全。
有金屬、氧化物、酸、鹼等污物,清洗時,應根據污垢的特點,用強酸、強鹼清洗或動用中和化學反應的方法除垢,然後再用水沖洗干凈。使用酸鹼清洗時,應特別注意安全,操作者應帶橡膠手套防護鏡,操作時要使用鑷子,夾子等工具,不能用手取放器皿。光學玻璃表面發霉,是一種常見現象。當光學玻璃生霉後,光線在其表面發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嚴重者將使儀器報廢。光學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微生物孢子,在溫度、濕度適宜,又有所需″營養物″時,便會快速生長,形成霉斑。對光學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為重要,一旦產生霉斑應立即清洗。消除霉斑,清洗黴菌可用0.1~0.5%的乙基含氫二氯硅烷與無水酒精配製的清洗劑清洗,濕潮天氣還要摻入少量的,或用環氧丙烷、稀氨水等清洗。使用上述清洗劑也能清洗光學玻璃上的油脂性霧、水濕性霧和油水混合性霧等。
答案來自
㈨ 實驗室試管用什麼清洗
用水洗,根據要洗滌的玻璃儀器的性狀選擇合適的毛刷,如試管刷、燒杯刷、平刷、滴定管刷等。用毛刷蘸水洗刷,可使溶性物質溶去,也可使附著在玻璃儀器上的塵土和不溶物脫落下來,但往往洗不去油污和有機物質。
(9)清洗實驗器材用什麼好擴展閱讀:
使用注意事項
1、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1/2,加熱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1/3。
2、用滴管往試管內滴加液體時應懸空滴加,不得伸入試管口。
3、取塊狀固體要用鑷子夾取放至試管口,然後慢慢豎起試管使固體滑入試管底,不能使固體直接墜入,防止試管底破裂。
4、加熱使用試管夾,試管口不能對著人。加熱盛有固體的試管時,管口稍向下,加熱液體時傾斜約45°。
5、受熱要均勻,以免暴沸或試管炸裂。
6、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破裂。
7、加熱時要預熱,防止試管驟熱而爆裂。
8、加熱時要保持試管外壁沒有水珠,防止受熱不均勻而爆裂。
9、加熱後不能在試管未冷卻至室溫時就洗滌試管。
10、使用試管夾夾取試管時,將試管夾從試管的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中上部,若將試管長度三等分時,則試管夾夾在靠試管口的那端的三分之一的部位以內為合理。
11、加熱應用外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試管
㈩ 實驗後實驗器材表面有污垢用什麼清洗
玻璃儀器使用後會有污垢或者變色。一般用專業的清洗劑。也可以根據自己做用的試劑來配製出對應的能中和掉的清洗劑。http://www.shhk.com.cn/proct_detail-453.htm 推薦一種比較常規的。但是成本是偏高的。我們以前用過氫氟酸之類的清洗重要的玻璃儀器。但是有腐蝕性的。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