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車輪芯軸承屬於主要零部件嗎
輪轂軸承(hub bearing)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為輪轂的轉動提供精確引導,它既承受軸向載荷又承受徑向載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零部件。
傳統的汽車車輪用軸承是由兩套圓錐滾子軸承或球軸承組合而成的,軸承的安裝、塗油、密封以及游隙的調整都是在汽車生產線上進行的。這種結構使得其在汽車生產廠裝配困難、成本高、可靠性差,而且汽車在維修點維護時,還需要對軸承進行清洗、塗油和調整。
輪轂軸承單元是在標准角接觸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兩套軸承做為一體,具有組裝性能好、可省略游隙調整、重量輕、結構緊湊、載荷容量大、為密封軸承可事先裝入潤滑脂、省略外部輪轂密封及免於維修等優點,已廣泛用於轎車中,在載重汽車中也有逐步擴大應用的趨勢。
Ⅱ 汽車軸承和工業軸承的區別
兩種軸承的區別如下:
區別一:
專門為滑板設計的軸承和工業軸承雖然尺寸規格一樣,但是二者的工作環境相差巨大,所以需要滿足的性能也相差甚遠。工業軸承一般是在高速平穩無振動無塵的環境中工作,而滑板軸承的工作環境是在戶外,戶外的灰塵,水;使用者彈跳落地給軸承帶來的巨大沖擊力,還有很多側滑帶來的側向扭力,使得滑板軸承必須克服這些惡劣的工作環境,當然這也是工業軸承完全無法滿足滑板需求的原因。
區別二:
工業軸承的一個數據標準是ABEC系統。系統包括1;3;5;7;9.等級越高所允許的公差就越小,該軸承就越精密,高精度和小公差的軸承主要適用於高速運轉的電機。而這類電機運轉的速度以每分鍾2-3萬轉運行。不過,按照每分鍾2萬轉的速度,54毫米的滑板輪就會達到每小時127公里。因為所有滑板的速度都在每小時30-50公里以下,相當於每分鍾轉速4700轉,正因為這個原因,滑板軸承不需要使用高精度的電機軸承,所以滑板軸承的精度做到-7就已經足夠了,在提升滑板軸承的精度對於使用者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你不可能用自己的雙腳讓輪子達到電動機的轉動速度。
Ⅲ 輪轂軸承單元(帶ABS)是什麼
帶ABS感測器的輪轂軸承單元,主要包括法蘭盤、齒圈旋轉體、密封組件和輪轂,在輪轂上設有ABS感測器,ABS感測器中的磁鋼套裝在齒圈旋轉體上,並與之相配合;齒圈旋轉體與法蘭盤呈固定連接。ABS感測器主要包括殼體、磁鋼和線圈,磁鋼套裝在齒圈旋轉體上,磁鋼與齒圈旋轉體相配合;線圈通過信號線和插頭相連接。齒圈旋轉體與法蘭盤呈花鍵連接。法蘭盤的端面設有與螺栓配合的孔,可以直接與懸掛、制動裝置及輪胎連接。法蘭盤內孔中設有花鍵槽,可以與等速驅動軸配合使用。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該結構替代了原來的汽車轉向節、輪轂、軸承的組合,既將三者的功能集成為一體,又大大減小了原結構的體積,減少了重量,同時還大大提高了可靠性。
Ⅳ 汽車傳動系統組成與作用
汽車行駛過程中採用的傳動操作系統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轉運傳動設備以及相關的驅動橋共同構成的,也就是進行發動機和汽車四輪驅動器之間互相連接的動力傳輸設備。汽車的傳動操作系統的主要應用功能有促使汽車起步的功能、變速功能、主要減慢速度的功能以及差速功能等等不同應用功能,給行駛過程中的汽車以足夠充足的牽引力和行車速度變化,進而可以順利地確保行駛中的汽車可以更加安全、穩定的運行和駕駛。 [2]
離合器
離合器作為發動機與傳動系的結合工具,其由主動部分(飛輪、離合器蓋等)、從動部分(摩擦片)、壓緊裝置(膜片彈簧)和操縱機構組成。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①保證汽車平穩的起步;②保證擋位改變時的順滑性;;③防止傳動系統過載造成機件損壞。 變速器是實現不同行駛路況下的行駛速度改變的重要工具,主要有變速器殼、蓋、輸入軸、輸出軸、中間軸、倒擋軸、齒輪、軸承、油封、操縱機構等組成,利用不同直徑的齒輪嚙合實現轉速和轉矩的轉變,為實現變速變矩、實現汽車倒行、中斷傳輸動力和實現動力傳輸的功能。 [3]
隨著科技的發展,離合器可以分為以下幾種::①液力偶合器,也稱液力變矩器,通過油液傳動,用油液帶動渦輪實現動力的傳遞;②電磁離合器是通過線圈的電磁感應,通電時產生磁性實現動力傳遞;③摩擦式離合器又分為乾式和濕式摩擦離合器兩種,根據從動盤的數量又分為單雙多盤式等種類。隨著電子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一些自動離合器也應運而生,由控制單元(ECU)來代替手動的離合器操作,減少了汽車駕駛者在使用過程中的不規范操作造成的能量損失。自動離合器可分為機械電機式自動離合器和液壓式自動離合器兩種。機械式是通過ECU分析油門、發動機轉速和車輛行駛速度後控制馬達拉動拉 桿驅使離合器工作的運動形式,而液壓式是用電動油泵代替拉桿。裝有自動離合器的汽車比AT和CVT汽車有耗油低、成本低的優勢。 [3]
萬向傳動裝置
萬向傳動裝置是實現汽車傳動系動力傳輸的關鍵裝置,位於傳動軸的末端,鏈接傳動軸驅動橋和半軸等零件。 作用是在汽車車身空間、汽車軸距、裝配誤差等各方面因素引起的發動機與汽車軸線不在同一位置,解決動力傳遞過程、適應轉向和汽車運行時所產生的上下跳動角度變化問題。 [3]
驅動橋
驅動橋即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的總稱。其中主減速器是通過增加轉矩、減少轉速來實現動力傳遞。差速器是主減速器傳遞的動力傳遞給兩輪,其目的是實現轉彎時兩車輪的不同速度需求。 [3]
半軸
半軸是將差速器的動力傳遞給驅動輪的裝置。 現以輕型轎車為例,從離合器、變速器以及傳動部件材料等方面分析研究汽車傳動系的傳動效率的改進方向。 [3]
變速器
傳動系的動力傳遞主要通過變速器將發動機的動力以改變傳動比的方式傳遞給車輪,用來適應周圍環境的變 化及自身重量的改變,在汽車發展的歷程中,汽車的變速器經歷了從手動到自動的技術變革。 [3]
手動變速器(MT)也就是通俗講的手動擋,是需要駕駛者在使用汽車時根據個人意願和實際情況自我調節汽車的一種變速方式。它通過大小不同的齒輪在駕駛者的操控下完成高速和低速的不同動力傳輸需求。 採用新型技術進行技術升級是MT發展的道路,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①採用高性能的鋼材,增加齒輪的剛度, 減少變速器齒輪在轉動過程中的變形磨損,增加齒輪間的結合,減少滑動產生的能量損失;②採用不同的軸承結構,用球和柱軸承結構替換錐軸承,減少齒輪轉動的摩擦錯位帶來的能量損失;③採用高性能的潤滑劑,減少換擋時齒輪的摩擦,增加契合度減少能量損失;④減少變速器潤滑油的油量,可以減少汽車在空載時能量損失6%~8%。 [3]
液力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T)是通過液體壓力的方式傳遞和改變扭矩,實現控制機構的閉鎖功能。運用液體壓力和齒輪傳動與電控系統相結合實現速度的改變和扭矩的轉換。9G-TRONIC 變速器把齒比擴大到了9:15,發動機的轉速被有效地降低,節油效果較好。採用了雙扭減振和離心技術保證了舒適性,運用最新式的行星齒輪直控單元,使齒輪控制迅速;在材料方面採用了新型的鋁合金材料,將整車質量減小;在箱體中採用了兩個油泵,鏈傳動的離軸式設計主油泵在保證潤滑的同時增加了冷卻效果。 [3]
無級變速器(CVT)是通過傳動帶將動力傳遞給一個可改變槽齒寬度的棘輪完成動力的傳遞,達到變速的目的。某公司提出了對CVT進行改進,用鏈條作傳動方式,能實現更大的扭矩,但噪音大。傳動比的范圍越大,對 提高燃油經濟性更有利,所以CVT的最大傳動比為7.7,燃油經濟性能相對較好。 [3]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是在原來的固定軸式有級變速器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控制機構,即ECU。簡單的就是在手動變速箱的基礎上增加電控離合系統和電控換擋系統。AMT繼承了MT的優點在燃油經濟性方面比傳統的 4AT 相比,油耗降低20% ~30%,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據,AMT相比於MT減少了不熟練駕駛者在操作時的燃油消耗,但舒適性與其他車型相比略差,在換擋時存在頓挫感,一直沒有被廣泛使用。 [3]
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DCT)通過兩組被自動控制的離合器交替工作, 實現無時間間隔換擋。小扭矩濕式雙離合自動變速器,質量相對較輕,適合小排量的發動機,同時採用電機驅動適時精確控制換擋時機,能使發動機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較低速度運轉,效率高,更加省油,在離合器方面採用了格特拉克獨有的微滑摩技術,摩擦器片和摩擦片之間會有一層油膜,能緩解發動的瞬時轉速。 [3]
純電動汽車傳動系統
傳動方案
機械式傳動:最早的電動汽車主要採用的都是機械式傳動系統,結構類似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以電動機取代發動機,配備的驅動電機一般具有較小的轉矩與較高的轉速等特點,而配備的變速器大多結構較為復雜。但由於其零部件多、在傳動效率方面受到比較大的限制,無法在性能上滿足電動汽車的設計需求。 [4]
機電集成式傳動:顧名思義,機電集成主要是指將傳動系與電動機集成於一體,其傳動系統主要包括主減速器和差速器等單元。該傳動方式多採用傳動比在5-20的行星齒輪減速器。行星減速器相對其他減速器,具有精度高、剛性強、傳動效率高、扭矩/體積比大的優勢。該傳動方式通過對傳動系統及電動機的集成設計,結構小巧體積輕便,同時可以滿足純電動汽車對承載力、抗沖擊力及抗震能力等的性能需求且安全系數較高、循環壽命較長。但整車通過性變差,維修不便等。 [4]
電動橋傳動:該傳動系統多採用在驅動橋內同時安置兩部驅動電機的布置方式。其中,差速器僅在車輛轉彎時參與對車輪的控制,協助轉彎,而在車輛直行時停止工作。等輸出功率的單電機與雙電機相比,體積更為龐大,質量也更高。採用電動橋傳動方式的電動汽車具有比前兩種傳動方式更好的機電集成水平,且在傳動效率方面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但另一方面,若保證驅動電機可滿足更多行駛工況下的行駛需求,就必須適應更寬的轉矩變化范圍,對控制和加工技術要求較高,電動橋內部的結構也隨之更為復雜,增加整車成本,不利於後期維修。 [4]
主要發展問題和解決方法
制約純電動汽車發展的首先是蓄電池的續航能力問題。目前市場上使用的電動汽車完成一次充電後,續航里程一般為100~300km,且僅在保持適當行駛速度及具有良好的電池調節系統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保證,續航問題成為電動汽車的主要弊端。其次是蓄電池壽命較為短暫,普通蓄電池可允許的充放電次數僅為300~400次,即使性能良好的蓄電池充放電次數也不過700~900次,按每年充放電200次計算,一個蓄電池的壽命最多為4年。 [4]
針對以上問題,在控製成本的前提下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一是減少成員數量或增大車內空間,以攜帶更多數量的電池,但是一味增加電池數量的方法存在很大限制。電池數量的增加必然會增大整車質量及車輛的行駛阻力,所以急需開發具有更高的比功率及比能量的電動汽車能量儲存裝置。二是對電動汽車進行節能設計。
Ⅳ 汽車車輪軸承用的是滾動軸承嗎
汽車車輪軸承一般稱汽車輪轂軸承,轎車等輕型車用雙列角接觸球,重型車用雙列圓錐軸承,軸承外圈有法蘭,新的輪轂軸承本身集成感測器用於測速!
Ⅵ 汽車輪轂軸承一般是什麼系列的
錐軸承系列的
Ⅶ 汽車四輪軸承正常行駛可以跑幾萬公里
汽車四輪軸承正常行駛可以跑幾萬公里?
一般來說汽車輪轂軸承正常情況5萬公里檢查,10萬公里左右更換。但是這個答案並不能一概而論。汽車輪轂軸承生命周期還與路況和個人駕駛習慣有關。
不同的車會有不同的輪轂軸承,有可能有的車的輪轂一輩子都沒有換過,也有可能有的車已經換了好幾個輪轂軸承。如果是這輛車通病是輪轂軸承的話,那就請你認。如果不是的話,那就請好好思考是路況不好還是自己駕駛習慣不好。
如果大家有不同想法,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Ⅷ 汽車輪轂軸承都是什麼結構,怎樣生產的
所謂「輪胎」就是車「軲轆」當中的橡膠部分,它本身是軟體的,所以輪胎內廓支撐輪胎的圓桶形的、中心 是裝在軸上的部件就叫輪轂,由於語言習慣不同,很多人對於輪轂有著不同的稱呼,比如「輪圈」,而南方的朋友,很多都稱呼它為「胎鈴」或者「車鈴」,千萬不要在有人說「車鈴」的時候,會誤會成說的是「車鈴鐺」。
軸承是汽車傳動部件中的基礎, 汽車上的驅動裝置的一部分,其素有「汽車產業的關節」之稱,用於支撐輪胎轉速。
汽車軸承是其軸承產業的一大部分,有輪轂軸承,空調風機軸承,皮帶輪軸承等等。又分為高速汽車軸承和低速汽車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