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期使用密胺餐具有毒嗎
長期使用密胺餐具一般來說是沒有毒的,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加工製作而成的密胺餐具,只要使用得當,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可是如果生產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和成型時間等參數沒有控制好,材料中可能就會有少量的三聚氰胺和甲醛殘留。
密胺餐具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幾點,溫度不能超過120°,不要在烤箱微波爐中使用,不能用鋼絲球用力擦,不然會更加速有害物質的溶出。
密胺餐具是否合格在購買之後,可以先將餐具放在沸水中煮半個小時,觀察有沒有明顯變化,變色,起泡,裂紋;或者把醬油放在餐具里一個小時,做污染測試,如果沾染上顏色,餐具質量可能就不過關。
② 密胺餐具有毒嗎
密胺餐具,這名字聽著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其實說白了密胺餐具就是仿瓷餐具,就是現在很多小朋友都會用,或者一些快餐店、美食店等都會使用的一種仿瓷餐具,雖是仿瓷但終究不是瓷器,那密胺餐具有毒嗎?密胺餐具品牌哪個好?我們了解下:
密胺餐具是什麼?
密胺餐具又稱仿瓷餐具,由密胺樹脂粉加熱加壓壓製成型。以其輕巧、美觀、能耐低溫、耐煮、不易碎等性能,被廣泛用於快餐業及兒童飲食業等。
密胺餐具特點:
1、耐溶劑性能優異;2、製品表面具有平整、無毒、無味、耐摔、能自動熄滅電弧等特性;3、廣泛應用於餐具、日常生活用品件等方面;4、安全衛生,無毒無味;5、質硬、耐用、不易破碎;6、耐酸鹼,對油脂、酸、鹼及各種溶劑都具備優越抵抗性;7、表面光潔,便於洗滌;8、耐溫性能好,-20℃~+110℃之間性能優良;9、重量輕,比重為,適度的重量感;10、表面可印製精美、鮮艷圖案,產品著色穩定,色澤美觀,光澤度好,且不易剝離。質感佳,有傳統陶瓷之美感;11、導熱性低,即使裝盛熱的物品,也可以輕松握持。
密胺餐具有毒嗎?
真正的密胺餐具,是由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原料(又叫100%密胺或A5料),經高溫壓制而成,性能穩定,游離甲醛含量和三聚氰胺遷移量都在國家標准GB9690-88之下,是國外都普遍在使用的食品包裝容器之一。密胺樹脂加工成型後具有穩定的化學結構,長期使用的結果證明未檢出三聚氰胺析出物。而使用脲醛樹脂加表面密胺粉製作餐具,本身也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工藝,只要生產廠家使用合格的工藝進行生產,產品本身不存在安全隱患,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密胺餐具品牌哪個好?
密胺餐具品牌中日本的龍華、langsifu、台順等幾個品牌都是挺不錯的,篩選密胺餐具品牌時要肯定篩選一些品牌的著名度,信用好的品牌。
除了考慮品牌,更要看這些品牌產品的質量:
密胺餐具的好壞,重要取決於密胺餐具的原材料,由於密胺粉的價格較高,故有些不法商為追求利潤,直接用脲醛類的模塑粉作為原料來生產;有的在用脲醛類的模塑粉作為原料,做好後再在餐具的外表面塗上一層密胺粉。用脲醛製造的餐具,對人體是有害的。消費者選購時,首先要到正規的商店、超市中去買,千萬不要貪便宜,在地攤上購買;其次,選購時要看器具是否有明顯變形、色差、表面是否光滑、底部有否不平、貼花圖案是否清晰、有否起皺及氣泡、有顏色的餐具用一張白色餐巾紙來回擦擦是否有褪色等現象。
現在比較多的地方都在使用密胺餐具,我們平時在外飲食等都會接觸到,所以了解下密胺餐具是比較有必要的,密胺餐具的相關信息就和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我們。
③ pp材料和密胺材料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一些請從質量、價格、性能等方面進行分析!!
PP屬於熱塑性材料,即可以回收融解使用。密胺屬於熱固性塑料,即只能一次使用。你如果想區別:1,點燃測試,密胺一般為V0級,較難燃燒。PP如果是原材料的化易燃。2,聞味道,密胺刺鼻,PP較溫和,3,比較密度,這個比較難判斷,如果你有具體的牌號,也可以根據數據上的密度判斷。4,硬度,密胺製品的硬度比PP要硬一些。
PP(聚丙烯)更安全,密胺(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其實也安全,建議用PP的好。
④ 密胺瓷是無毒的嗎那怎麼像塑料啊
密胺基材質的餐具對人體是無害的,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因其使用由密胺樹脂粉加熱加壓壓製成型,所以很像塑料材質。
但是市場上銷售的一些劣質仿瓷餐具的原料並不是密胺樹脂,而是尿素和甲醛合成的脲醛樹脂,脲醛樹脂主料是甲醛、尿素、木漿,用這種原料生產的餐具有一種刺鼻的氣味,長期使用危害人體健康。
(4)密胺器材質量怎麼樣擴展閱讀:
消費者在購買仿瓷餐具的時候,要看是不是「三無」產品,這是最直接區分正品與偽劣產品的方法。
合格的仿瓷餐具底部大都貼有產品合格證,並印有生產廠家的企業名稱、地址和電話,並且其中大部分產品都有QS標志,並標明了產品的主要成分、性能和適用的溫度范圍,有的還明確標出產品保質期和「禁止放入微波爐加熱」的字樣。
⑤ 密胺餐具對人體有危害嗎
沒有。
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加工製作而成的密胺餐具,只要使用得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可是如果生產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和成型時間等參數沒有控制好,材料中可能就會有少量的三聚氰胺和甲醛殘留。
(5)密胺器材質量怎麼樣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勿用火燒烤,或接近爐火。
2、請避免在熾熱狀況下撞擊或施予急遽的溫度變化,以免破裂。
3、請勿施予強力沖擊,以免破裂或破損。
4、請勿使用邊緣破損或破裂的商品。
5、在清洗密胺餐具時最好不要使用鋼絲球,不然會影響密胺餐具的表面光澤,直接用洗潔精對其進行清洗即可。
⑥ 密胺餐具寶寶可以用嗎
密胺屬於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成分是密胺樹脂,以輕巧、美觀、能耐低溫、不易碎等特性,被廣泛的用於兒童餐具中。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加工製作而成的密胺餐具,只要使用得當,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寶寶是可以使用的。
2
密胺餐具的優點
符合國家標準的密胺餐具無毒無味,重量很輕,質地光滑,有陶瓷般的手感。加上導熱性很低,就算是裝很熱的食物,都不會讓人感覺燙手。密胺餐具的表面可以印製很多精美、鮮艷的圖案,但如果是給嬰幼兒使用的話,還是盡量避免選擇色彩過於鮮艷的餐具,因此合格的密胺餐具的可用性是很高的。
3
寶寶使用密胺餐具注意事項
1.家長一定要到正規商店購買,正規密胺餐具的底部有企業詳細信息、生產許可證及QS標志和編號。
2.選購時要注意產品是否上色均勻,是否有變形,表面是否光滑。貼花圖案是否清晰、不起皺,有顏色的餐具可用白色餐巾紙來回擦試是否褪色等。
3.買回家以後用開水煮半小時,晾半小時後再煮半小時,反復4次,若有發白和黑點、變色、起泡、裂紋等情況,則說明是質量不過關的產品。
4.把醬油放在餐具里一個小時,做污染測試,如果沾染上顏色,餐具質量可能就不過關。
5.密胺餐具使用或消毒時溫度不能超過120°,不適合在微波爐、電子消毒櫃、烤箱中使用,否則會出現開裂現象。用煮沸的熱水浸泡消毒即可。
6.清洗時用較柔軟的抹布,千萬不要用百潔布、鋼絲球之類的東西清潔餐具表面,不然會擦毛餐具的表面,會加速有害物質的溶出,也使之更容易受污染。
⑦ 密胺有毒嗎能用嗎
密胺無毒,謠言有罪,仿瓷餐具被誰中傷
「仿瓷密胺餐具風波」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典型案例,屬於「輿論危機」和「謠言營銷」。其事情的起源十分簡單:就是 「三聚氰胺」因為「毒奶」成為一個恐怖名詞,也有就「風水先生」指點江山,把為國家出口創匯的「密胺仿瓷製品」形容為「毒碗」,在提及三聚氰胺風聲鶴唳的環境下,一時引得國內媒體也「誤入歧途」。
而今各大超市已經對仿瓷密胺製品和餐具恢復上架,密胺仿瓷製品餐具依然風風火火出口創匯,每年為國家贏得10億美金,為數百萬人提供就業機會,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可以說是「中國驕傲」,而由於談「三聚氰胺」色變,使得媒體和大眾失去了判斷力,成為2008年底一個重大的媒體事故。
目前,復旦大學陳新教授、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敏、北京化學工業大學教授苑會林、河北師范大學魏雨教授、蘇州大學材料工程學院教授張明祖博士、密胺專家袁彥、高分子學專家馮紹華等業內知名專家,主管部門領導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占峰秘書長都對「密胺仿瓷」餐具發表了正面支持和聲援,均公開表示:目前世界食品衛生最嚴格的歐洲、美國和日本都對中國生產的密胺進行嚴格檢測,沒有發現任何質量問題和違禁成分,完全符合民用餐具製品要求,從上世紀60年代,密胺餐具在我國使用以來已經走過了40多年的歷史。經歷過40年考驗的密胺仿瓷餐具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密胺塑料製品行業,絕大多數企業注重產品質量,按照國家標准生產。並加大技術創新,開發新品,使產品更加人性化、環保化,企業注重自身形象的建設,產品中80%是用於出口的。而且使用而且由於其安全、方便、色彩鮮艷等特點,深受兒童、家長和機關單位的厚愛,成為大型公眾場合(比如機關食堂、機場、醫院)的餐具采購和使用事實標准。
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
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占峰介紹:我國的塑料工業隨著經濟的持續繁榮也獲得了迅猛發展,2007年消費者已經達到了4578萬噸,塑料製品的產量達到3330多萬噸,產值超過8千億元,出口一千多萬噸,出口額達223億美元,在輕工行業中排第三位,出口居第五位。
以工業基地泉州為例,近年來,泉州市逐漸發展成為國內出口塑料製品(密胺餐具)的主要基地之一。泉州市共有出口密胺餐具生產企業40多家,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迅速發展成為一項大宗出口新產品。像泉州密胺行業所帶來的地區發展,還在江蘇、浙江、福建、上海、廣東、山東、北京等地發揮著密胺產業的經濟帶動作用。
據記者獲得的行業資料不完全統計,2008年密胺餐具出口額突破10億美元,占國際市場份額80%以上。密胺產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現在國內具有營業執照的密胺餐具生產企業有1000多家,能夠為超過200萬人提供就業機會。
那為什麼還會有「密胺碗有毒論」這樣可笑的言論呢?
首先是利益,利益鏈條使無辜的「密胺仿瓷餐具製品」流下了悲傷的淚水。2008年6月1日起 「限塑令」正式實行,因此空餘巨大的市場蛋糕就屬於可降解餐具和密胺餐具,兩者的優劣勢可以說各有千秋,但是由於密胺餐具更適合家庭和機關單位,某些生產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企業就動了歪心思。歪則歪矣,但是無計可施,牛奶風波出現後,這些「21世紀最貴的人才」果斷抓住「三聚氰胺」的集體恐慌,將原本安全使用了40年,獲得最嚴格檢驗的產品「密胺仿瓷製品餐具」描述成「毒碗」,莫須有的冠以「密胺有毒」,引起市民和主管部門的恐慌,成為科學的罪人。更可恨的是:某些偽專家公然違反廣告法,在自己的博客和網站上以國家領導人的名義做廣告宣傳,嚴重影響和敗壞政府形象,其罪累累,不可饒恕。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輿論的中心,因此才有「互動和分享」,這是時代的進步,但是不意味著可以隨意製造謠言和恐怖消息。汶川地震期間就有些不法分子出於各種目的製造謠言,唯一的結果就是被繩之以法,「密胺仿瓷製品」的背後則是一小撮「一次性餐具企業」和偽「專家」身份的人在從中作梗,據悉有關部門已經在開展深入調查,使這些惡意製造謠言的不法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
烏雲遮不住陽光,虛假掩蓋不了真實,無論是「正龍拍虎」還是「密胺有毒」,相信其始作俑者都不會逃脫法律的制裁,筆者相信黨和政府有信心、有能力處理好這次莫須有的風波,而且在目前的網路環境下更科學的做好輿論監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