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碳鋼的鍛造性能較好而白口鐵的鑄造性能較好
碳鋼含碳量低,加熱固態高溫區後可以得到單一的奧氏體組織,塑性好,適合於鍛造加工;而白口鑄鐵則不能得到,鑄鐵在固態高溫區是雙相組織,塑性差,無法鍛打,所以鍛造性能差。
而白口鑄鐵含碳量高,在液態時,其固體和液體的共存溫度區間小,鐵水的流動性好,而且比碳鋼的收縮小,因此鑄造性能好;而碳鋼正好相反,因此鑄造性能差。
㈡ 鑄鋼是什麼它的種類和特點是什麼
304 316鑄鋼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不銹鋼
304,C≤0.08 Ni8.00~10.00 Cr18.00~20.00,Mn<=2.0
Si<=1.0 S<=0.030 P<=0.035
304LC≤0.03其他的元素與304相同
304 316是奧氏體鑄鋼,無磁性或者弱磁性,430 403 410 這些是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有磁性。
鑄鋼是以鐵、碳為主要元素的合金,碳含量0-2%。鑄鋼又分為鑄造碳鋼、鑄造低合金鋼和鑄造特種鋼3類。
①鑄造碳鋼。以碳為主要合金元素並含有少量其他元素的鑄鋼。含碳小於0.2%的為鑄造低碳鋼,含碳0.2%~0.5%的為鑄造中碳鋼,含碳大於0.5%的為鑄造高碳鋼。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鑄造碳鋼的強度增大,硬度提高。鑄造碳鋼具有較高的強度、塑性和韌性,成本較低,在重型機械中用於製造承受大負荷的零件,如軋鋼機機架、水壓機底座等;在鐵路車輛上用於製造受力大又承受沖擊的零件如搖枕、側架、車輪和車鉤等。
②鑄造低合金鋼。含有錳 、鉻、銅等合金元素的鑄鋼。合金元素總量一般小於5%,具有較大的沖擊韌性,並能通過熱處理獲得更好的機械性能。鑄造低合金鋼比碳鋼具有較優的使用性能,能減小零件質量,提高使用壽命。
③鑄造特種鋼。為適應特殊需要而煉制的合金鑄鋼,品種繁多,通常含有一種或多種的高量合金元素,以獲得某種特殊性能。例如 ,含錳11%~14%的高錳鋼能耐沖擊磨損,多用於礦山機械、工程機械的耐磨零件;以鉻或鉻鎳為主要合金元素的各種不銹鋼,用於在有腐蝕或650℃以上高溫條件下工作的零件,如化工用閥體、泵、容器或大容量電站的汽輪機殼體等。
㈢ 鑄造合金鋼分為哪幾類,其成分,組織和性能各有什麼特點
(1)鋁硅系合金,也叫硅鋁明或矽鋁明。有良好鑄造性能和耐磨性能,熱脹系數小,在鑄造鋁合金中品種最多,用量最大的合金,含硅量在10%~25%。有時添加0.2%~0.6%鎂的硅鋁合金,廣泛用於結構件,如殼體、缸體、箱體和框架等。有時添加適量的銅和鎂,能提高合金的力學性能和耐熱性。此類合金廣泛用於製造活塞等部件。
(2)鋁銅合金,含銅4.5%~5.3%合金強化效果最佳,適當加入錳和鈦能顯著提高室溫、高溫強度和鑄造性能。主要用於製作承受大的動、靜載荷和形狀不復雜的砂型鑄件。
(3)鋁鎂合金,密度最小(2.55g/cm3),強度最高(355MPa左右)的鑄造鋁合金,含鎂12%,強化效果最佳。合金在大氣和海水中的抗腐蝕性能好,室溫下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和可切削性,可用於作雷達底座、飛機的發動機機匣、螺旋槳、起落架等零件,也可作裝飾材料。
(4)鋁鋅系合金,為改善性能常加入硅、鎂元素,常稱為鋅硅鋁明。在鑄造條件下,該合金有淬火作用,即自行淬火。不經熱處理就可使用,以變質熱處理後,鑄件有較高的強度。經穩定化處理後,尺寸穩定,常用於製作模型、型板及設備支架等。
㈣ 鑄造性能最好的是
灰鑄鐵的組織可看成是碳鋼基體和片狀石墨組成。由於石墨的存在,使鑄鐵具有良好的減振性、減摩性、低的缺口敏感性、優良的鑄造性和切削加工性。
球墨鑄鐵球墨鑄鐵是力學性能最好的鑄鐵,由於石墨呈球狀,大大減少了對基體的割裂和尖口作用,力學性能比灰鑄鐵要高很多,強度與鋼接近,仍有灰鑄鐵的一些優點,如較好的減振性、減摩性、低的缺口敏感性、優良的鑄造性和優良的切削加工性。缺點是收縮率較大,白口傾向大,流動性較差,對原材料和熔煉、鑄造工藝的要求要比灰鑄鐵高。
可鍛鑄鐵可鍛鑄鐵是將白口鑄鐵通過石墨化或氧化脫碳退火處理,改變其金相組織或成分而獲得的有較高韌性的鑄鐵。由於石墨呈團絮狀,對基體的割裂和尖口作用減輕,故可鍛鑄鐵的強度、人性比灰鑄鐵提高不少。
蠕墨鑄鐵蠕墨鑄鐵的力學性能介於灰鑄鐵和球墨鑄鐵之間。與球墨鑄鐵相比,有較好的鑄造性、良好的熱導性、較低的熱膨脹系數。
總之,我覺得灰鑄鐵更適合做承重鑄件,球墨鑄鐵更適合做殼類鑄件。
了解球墨鑄鐵用增碳劑可以看下文。
嘉碳球墨鑄鐵專用增碳劑
球墨鑄鐵的力學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球化率。球化率級別越高,性能相對優越。風電鑄件球化率為90%以上,增碳劑的質量好壞決定了鐵液質量的好壞,也決定了石墨化效果,能夠減少鐵液收縮,因此球墨鑄鐵的增碳劑的選擇很重要。
1、經過3000℃高溫石墨化的增碳劑,碳原子由原來的無序排列變成片狀排列,石墨晶體結構好,片狀石墨才能成為石墨形核的最好核心,提高原鐵液的行核能力,增加球墨鑄鐵的球墨數量,改善組織結構。
2、高碳,低硫、氮、氫等有害元素,能有效防止鑄件產生氮氣孔,減少缺陷產生。
3、針對不同的熔煉方式、爐型以及熔煉爐尺寸,選擇合適的顆粒度,顆粒大小適中,可有效提高鐵液對增碳劑的吸收率和速溶度,避免因顆粒度過小而易氧化燒損。
4、高超強通,高孔隙度,吸收速度塊,溶解速率高。
5、經嚴格的產品細分技術,產品的碳含量、硫含量可精確到0.01%,性能穩定。
編
㈤ 什麼材料最適合鑄造什麼材料最適合鍛造什麼材料焊接性能最好舉例說明下。
灰鑄鐵最適合鑄造,大多數機床、設備的機座、立柱等,都是灰鑄鐵材料的。低碳鋼、中碳鋼(包括其合金鋼)材料最適合鍛造,大多數的批量生產的齒輪、軸等重要零件,都是用這種材料鍛造毛坯的。低碳鋼材料焊接性能最好。中碳鋼焊接性就開始變差了,汽車車身等焊接件均為低碳鋼及其合金鋼。
㈥ 哪種鑄造工藝的成型性最好,鑄件質量最優
鑄造工藝的成型性最好,鑄件質量最優是樹脂砂造型的消失模鑄造。
消失模鑄造特點
1.設計靈活
為鑄件結構設計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度。可以通過泡沫塑料模片組合鑄造出高度復雜的鑄件。
2.降低投資和生產成本
減輕鑄件毛坯的重量,機械加工餘量小。(1)鑄件的批量(2)鑄件材質(3)鑄件大小(4)鑄件結構
3.無傳統鑄造中的砂芯
因此不會出現傳統砂型鑄造中因砂芯尺寸不準或下芯位置不準確造成鑄件壁厚不均。
4.鑄件精度高
消失模鑄造是一種近無餘量、精確成型的新工藝,該工藝無需取模、無分型面、無砂芯,因而鑄件沒有飛邊、毛刺和拔模斜度,並減少了由於型芯組合而造成的尺寸誤差。鑄件表面粗糙度可達Ra3.2至12.5μm;鑄件尺寸精度可達CT7至9;加工餘量最多為1.5至2mm,可大大減少機械加工的費用,和傳統砂型鑄造方法相比,可以減少40%至50%的機械加工間。
5.清潔生產
型砂中無化學粘結劑,低溫下泡沫塑料對環境無害,舊砂回收率95%以上。
消失模鑄造設備工藝與其他鑄造工藝一樣,有它的缺點和局限性,並非所有的鑄件都適合採用消失模工藝來生產,要進行具體分析。
主要根據以下一些因素來考慮是否採用這種工藝。
1.鑄件材質其適用性好與差的順序大致是:灰鑄鐵--非鐵合金--普通碳素鋼--球墨鑄鐵--低碳鋼和合金鋼;通過必要的准備以不致使工藝實驗、調試周期過長。
2.鑄件的批量批量越大,經濟效益越可觀。
3.鑄件結構鑄件結構越復雜就越能體現消失模鑄造工藝的優越性和經濟效益,對於結構上有狹窄的內腔通道和夾層的情況,採用消失模工藝前需要預先進行實驗,才能投入生產。
4.鑄件大小主要考慮相應設備的使用范圍(如振實台,砂箱)。
㈦ 比較灰鑄鐵和碳鋼鑄造性能哪個更好為什麼
灰鑄鐵和碳鋼鑄造性能,灰鑄鐵的鑄造性能好。
灰鑄鐵是指具有片狀石墨的鑄鐵,因斷裂時斷口呈暗灰色,故稱為灰鑄鐵。主要成分是鐵、碳、硅、錳、硫、磷,是應用最廣的鑄鐵,其產量占鑄鐵總產量80%以上。
碳鋼也叫碳素鋼,指含碳量Wc小於2.11%的鐵碳合金。碳鋼除含碳外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
(1)按用途可以把碳鋼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易切削結構鋼三類,碳素結構鋼又分為工程構建鋼和機器製造結構鋼兩種;
(2)按冶煉方法可分為平爐鋼、轉爐鋼;
(3)按脫氧方法可分為沸騰鋼(F)、鎮靜鋼(Z)、半鎮靜鋼(b)和特殊鎮靜鋼(TZ);
(4)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鋼分為低碳鋼(WC ≤ 0.25%),中碳鋼(WC0.25%—0.6%)和高碳鋼(WC>0.6%);
(5)按鋼的質量可以把碳素鋼分為普通碳素鋼(含磷、硫較高)、優質碳素鋼(含磷、硫較低)和高級優質鋼(含磷、硫更低)和特級優質鋼。
說明:一般碳鋼中含碳量較高則硬度越大,強度也越高,但塑性較低。
㈧ 什麼是合金的鑄造性能試比較鑄鐵和鑄鋼的鑄造性能!!!!
合金的鑄造性能主要是指合金的流動性能和收縮性能等。鑄件的結構,如果不能滿足合金鑄造性能的要求,則可能產生澆不足、冷隔、縮松、氣孔、裂紋和變形等缺陷。
一、合金的鑄造性能分流動性能和收縮性能
1、流動性主要受化學成分、澆注溫度以及鑄型等因素影響,流動性好的材料容易充滿型腔,從而獲得外形完整、尺寸精確和輪廓清晰的鑄件。
金屬的流動性可用螺旋線長度來測定,下圖為螺旋形試樣。將金屬液澆注入螺旋形鑄型中,在相 同的鑄造條件下,獲得的螺旋線越長,表明金屬液的流動性越好。
2、收縮性能包括液態收縮、凝固收縮、固態收縮三個階段。
二、鑄鐵的性能
1、鑄鐵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基體的性能和石墨的數量、形狀、大小、分布狀況。其中以細晶粒的珠光體基體和細片狀石墨組成的灰鑄鐵的性能最優,應用范圍最廣。
2、鑄鐵的抗拉強度和塑性大大高於具有相同基體的鋼,但石墨片對灰鑄鐵的抗壓強度影響不大,所以灰鑄鐵廣泛用作承受壓載荷的零件,如機座、軸承座等。
3、鑄鐵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而且石墨的存在可以起到減磨、減震作用。
(8)什麼鋼的鑄造性能最好擴展閱讀:
工藝性能是指金屬材料對不同加工方法的適應能力,包括鑄造性能、壓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熱處理性能等,是設計零件、選擇材料和編制零件加工工藝流程的重要依據之一,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有著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