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铸造厂都有哪些工艺
1. 普通砂型铸造:这种工艺使用砂作为铸模材料,也被称为砂铸、翻砂。砂型铸造分为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三类。尽管砂模成本较低,因为沙子可以重复使用,但其制作耗时且砂模本身不能重复使用,需在破坏后才能取出成品。
2. 砂型(芯)铸造方法:包括湿型砂型、树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实型铸造、负压造型等。
3. 砂芯制造方法:砂芯的制造根据其尺寸、形状、生产批量及具体生产条件来选择。在实际生产中,砂芯制造分为手工制芯和机器制芯。
4. 脱蜡铸造法:这种方法首先用蜡复制所需的铸造物品,然后将其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胶)的池中并干燥,使蜡制品外覆上一层陶瓷外膜。重复此过程,直到外膜足够坚固以支撑铸造过程(约1/4英寸到1/8英寸厚)。随后,熔解模中的蜡并移除铸模。铸模需要经过多次高温处理以增强硬度,然后才能用于铸造。
5. 消失模铸造(实型铸造):这种方法涉及制作与铸件尺寸和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将其粘结成模型簇,并刷涂耐火涂料后烘干。接着,将模型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金属,使模型气化,金属液体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
6. 精密铸造:精密铸造是指获得尺寸精确和表面光洁度高的铸件的工艺。与传统的砂型铸造相比,精密铸造能够提供更精确的铸件尺寸和更好的表面光洁度。例如,合肥的权盛机械目前拥有5条消失模生产线,年产铸钢件7000吨,铸铁件5000吨。该公司的技术团队自2000年起一直专注于铸造工艺技术和生产,对复杂结构件、小批量生产或新品开发试制拥有专业的技术力量,并能为客户提供免费建议,从铸造和加工工艺角度优化产品结构和性能。
2. 常用的铸造方法有哪些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主要有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2大类。
1 普通砂型铸造,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又称砂铸,翻砂,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铸造。好处是成本较低,因为铸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复使用;缺点是铸模制作耗时,铸模本身不能被重复使用,须破坏后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铸造方法:湿型砂型、树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实型铸造、负压造型。
1.2 砂芯制造方法:是根据砂芯尺寸、形状、生产批量及具体生产条件进行选择的。在生产中,从总体上可分为手工制芯和机器制芯。
2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2.1 金属模铸造法
利用熔点较原料高的金属制作铸模。其中细分为重力铸造法、低压铸造法和高压铸造法。
受制于铸模的熔点,可被铸造的金属也有所限制。
2.2 脱蜡铸造法
这方法可以为外膜铸造法和固体铸造法。
先以蜡复制所需要铸造的物件,然后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胶)的池中并待乾,使以蜡制的复制品覆上一层陶瓷外膜,一直重复步骤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铸造过程(约1/4寸到1/8寸),然后熔解模中的蜡,并抽离铸模。其后铸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温,增强硬度后方可用以铸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更可用作高熔点金属(如钛)的铸造。但由于陶瓷价格颇高,而且制作需要多次加热和复杂,故成本颇为昂贵。
3. 金属的铸造成型工艺包括哪些铸造方法
主要有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2大类。
1 普通砂型铸造,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又称砂铸,翻砂,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铸造。好处是成本较低,因为铸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复使用;缺点是铸模制作耗时,铸模本身不能被重复使用,须破坏后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铸造方法:湿型砂型、树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实型铸造、负压造型。
1.2 砂芯制造方法:是根据砂芯尺寸、形状、生产批量及具体生产条件进行选择的。在生产中,从总体上可分为手工制芯和机器制芯。
2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2.1 金属模铸造法
利用熔点较原料高的金属制作铸模。其中细分为重力铸造法、低压铸造法和高压铸造法。
受制于铸模的熔点,可被铸造的金属也有所限制。
2.2 脱蜡铸造法
这方法可以为外膜铸造法和固体铸造法。
先以蜡复制所需要铸造的物件,然后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胶 )的池中并待乾,使以蜡制的复制品覆上一层陶瓷外膜,一直重复步骤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铸造过程(约1/4寸到1/8寸),然后熔解模中的蜡,并抽离铸模。其后铸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温,增强硬度后方可用以铸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更可用作高熔点金属(如钛)的铸造。但由于陶瓷价格颇高,而且制作需要多次加热和复杂,故成本颇为昂贵。
成型工艺
1.重力浇铸:砂铸,硬模铸造。依靠金属自身重力将熔融金属液浇入型腔。
2.压力铸造:低压浇铸,高压铸造。依靠额外增加的压力将熔融金属液瞬间压入铸造型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