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固定支承有哪几种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固定支承形式及适用场合有:
1、两端固定(又称双支点单向固定)。
轴系两端由两个轴承支承,每个轴承分别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力。这种结构较简单,适用于工作温度不高、支承跨距较小(跨距≤400mm)的轴系。
2、一端固定一端游动(又称单支点双向固定)。
轴系由双向固定端的轴承承受轴向力并控制间隙,由轴向浮动的游动端轴承保证轴伸缩时支承能自由移动。为避免松动,游动端轴承内圈应与轴固定。这种结构适用于工作温度较高、支承跨距较大的轴系。
3、两端游动。
轴系两端的支承轴承(采用圆柱滚子轴承)轴向均可游动,以适应人字齿轮传动工作时,主、从动轮须对正的要求。这种结构形式用的较少,仅用于类似的特殊场合。
弯矩作用
弯矩是受力构件截面上的内力矩的一种,即垂直于横截面的内力系的合力偶矩,根据物理学的知识,力矩的方向是用右手螺旋法则来确定的。其大小为该截面截取的构件部分上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矩的代数和,其正负约定为是构件下凹为正,上凸为负(正负区分标准是构件上部受压为正,下部受压为负;反之构件上部受拉为负,下部受拉为正。
弯矩作用平面是指构件的中性轴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成曲线,该曲线所在平面即为弯矩作用平面;或指取构件的横截面,与该截面垂直,沿着荷载方向的平面为弯矩作用平面内;与该平面垂直,且垂直于横截面的那个面就是弯矩作用平面 。
② 滚动轴承如何进行固定
两边支撑板摆动:一对人字形齿轮啮合时,因生产制造和安装偏差,会造成轻度的径向晃动。为避免传动齿轮卡住,常将奸险小人字轴套上两只承设计方案成摆动方法,成年人字轴套上两只承为移动式。当轴的支撑板为滚动轴承时,轴借助轴肩径向精准定位。当必须一端固定不动时,则固定不动端电动机轴两边都作出轴肩或轴环,或是用轴向滚动轴承与扭力滚动轴承的组成。
两边单边固定不动:这类精准定位方法是滚动轴承内孔靠过渡配合拧紧在电动机轴上,且用轴肩遮挡,滚动轴承外侧用滚动轴承轴承端盖遮挡。两边滚动轴承各自阻拦轴的单边晃动。为避免轴遇热伸展将滚动轴承卡住,对向心轴承,滚动轴承轴承端盖与滚动轴承外侧内孔中间留出0.2~0.2mm的空隙。
滚动轴承注意事项
小心谨慎地使用:在使用中给轴承强烈冲击,会产生伤痕或压痕,诱发事故。严重时会引起裂缝、断裂,必须加以注意。
保持轴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即使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灰尘,也会给轴承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要保持周围清洁,使灰尘不会侵入轴承。
使用轴承专用工具: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不可随意替代。
避免轴承生锈:操作轴承时手汗会造成生锈。要注意用干净的手操作,尽量带手套,留意腐蚀性气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滚动轴承
③ 轴承双支点单向固定
1、双支点单向固定支承
每个轴承内、外圈沿轴向只有一个方向受约束。也叫两端固定。
一个支承限制轴的双向轴向位移(称固定支承),另一个支承可沿轴向移动(称游动支承),不能承受轴向负荷。适合于工作温度较高和支点跨距较大的场合。
3、双支点游动支承
两个支承均无轴向约束,又称两端游动支承。常用于人字齿轮场合,以防齿轮卡死和人字齿两侧受力不均匀。
三、滚动轴承的固定
1、周向固定
其作用是保证轴承受力后,轴承的内圈与轴颈、外圈与座孔之间不致于产生相对圆周运动。
利用外圈与轴承座孔、内圈与轴颈之间的配合进行固定;
以轴承为基准件。轴承内孔与轴颈采用基孔制,外径和座孔采用基轴制配合;
转动圈比坚定圈紧。旋转座圈一般应保证有过盈量,不转的座圈应保证有较小的间隙的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2、轴向固定
见表13-11
四、滚动轴承支承的调整
1、轴向间隙的调整
调整垫片:增减轴承端盖与机座结合面之间的垫片厚度进行调整。
调节压盖:用螺钉调节可调压盖(调节杯)的轴向位置。
调整环:增减轴承端面和压盖间的调整环的厚度进行调整。
2、轴系位置的调整
五、滚动轴承的游隙和预紧
1、轴承的游隙
ü轴承游隙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ü游隙过大,旋转精度降低;
ü游隙过小,摩擦增大,温度升高,轴承寿命降低。
ü游隙代号在轴承代号的后置代号中标注出。共分六组:1、2、0、3、4、5,以字母C和游隙组别数字表示。
2、滚动轴承的预紧
预紧:在安装轴承时采用某种措施,使滚动轴承内保持一个相当的轴向力,以消除轴承游隙,并使滚动体和内、外套圈之间产生预变形。
作用:增加轴承刚度,减小轴承工作时的振动,提高轴承的旋转精度。
预紧方法:
ü定位预紧:在轴承的风(或外)套圈之间加一金属垫片或磨窄某一套圈的宽度,在受到一定轴向力后产生预变形而预紧。
ü定压预紧:利用弹簧的压紧力使轴承承受一定的轴向负荷并产生预变形而预紧。
④ 轴系的固定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场合
固定形式特点及适用场合有:
1、两端固定(又称双支点单向固定)。 轴系两端由两个轴承支承,每个轴承分别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力。这种结构较简单,适用于工作温度不高、支承跨距较小(跨距≤400mm)的轴系。
2、一端固定一端游动(又称单支点双向固定)。 轴系由双向固定端的轴承承受轴向力并控制间隙,由轴向浮动的游动端轴承保证轴伸缩时支承能自由移动。为避免松动,游动端轴承内圈应与轴固定。这种结构适用于工作温度较高、支承跨距较大的轴系。
3、两端游动。轴系两端的支承轴承(采用圆柱滚子轴承)轴向均可游动,以适应人字齿轮传动工作时,主、从动轮须对正的要求。当然这种结构形式用的较少,仅用于类似的特殊场合。
轴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旋转零件和传递转矩。它主要由3部分组成:安装传动零件轮毂的轴段称为轴头、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联接轴头和轴颈的部分称为轴身。
常用的滚动轴承已标准化,由专门的工厂大批量生产,在机械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依据寿命计算确定规格尺寸,并进行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
⑤ 滚动轴承的基本支承结构有哪些
有三种形式:① 双支点单向固定(两端固定式) ②单支点双向固定(一端固定,一端游动式) ③两端游动
⑥ 1,锥齿轮,高转速,中载荷,轴与齿轮分开在常用滚动轴承中应该选哪个轴承。2,支承轴向固定方式是两端
摘要 1、轴向力大就选角接触或者圆锥滚子。
⑦ 轴承安装什么叫做一端固定一端浮动
【1】.两端单向固定 如图20-7所示,两端的轴承都靠轴肩和轴承盖作单向固定,两个轴承的联合作用就能限制轴的双向移动。为了补偿轴的受热伸长,对于深沟球轴承,可在轴承外圈与轴承端盖之间留有补偿间隙C,一般C=0.25~0.4mm;对于向心角接触轴承,应在安装时将间隙留在轴承内部。问隙的大小可通过调整垫片组的厚度实现。这种固定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调整容易,适用于工作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2】.一端固定、一端游动支承 如图20-8a所示,一端轴承的内、外圈均作双向固定,限制了轴的双向移动。另一端轴承外圈两侧都不固定。当轴伸长或缩短时,外圈可在座孔内作轴向游动。一般将载荷小的一端做成游动,游动支承与轴承盖之间应留用足够大的间隙,C=3~8 mm。对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不可能留有很大的内部间隙,应将两个同类轴承装在一端作双向固定,另一端采用深沟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做游动支承(图20-8b)。这种结构比较复杂,但工作稳定性好,适用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
⑧ 一些机械设计问题求高手回答
2,改成同步带不会打滑,打滑原因:过载
3,接触应力大小,循环次数,措施:表面淬火,渗碳,渗氮
4,在开式齿轮传动中,磨粒磨损的速度比产生点蚀的速度还快,在点蚀形成之前,齿面的材料已经被磨掉,故而一般不会出现点蚀现象
5,长剑?
6,轴承的平均压力p是为了保证润滑油不被过大得压力挤出。因为对于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为了使承载区得到充分润滑,有时宁可牺牲一部分承载面积,将油槽延伸到或直接开在承载区内。轴承的pv是为了控制接触面不至于过热而导致胶合。
7,齿轮设计在载荷小时候根据结构齿轮确定模数,齿数,载荷大时根据抗弯强度和抗疲劳强度决定,抗弯强度由模数和齿宽决定,疲劳强度由齿数,齿宽和表面处理决定。齿轮传动失效形式:点蚀,疲劳强度不够;齿根折断,抗弯强度不够
8,根据抗剪切强度决定平键截面尺寸,180度布置是为了对称,热处理变形小
10,无油润滑轴承,轴承材料表面耐磨强度不够,或是不清洁有异物,造成摩擦表边破坏,有磨损出现磨斑,造成旋转工件在旋转中有跳动现象
11,同7
12,轴的载荷:扭矩,弯矩,剪切
13,油膜侧边空气压力一定,油膜压力超出时候因为压力差会飞溅出去,压力低时候会有油补充进来,所以会形成动压油膜,汽车里面高速润滑是这样子的
14,大的叫螺栓,小的叫螺钉,法兰连接之类的便于双侧拆卸的一般用双头螺柱,单侧装拆用螺栓,螺钉
15,轴承固定: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最多,两端固定也有,很少两端铰支,两端固定就是指的两个轴承在轴向都不移动;一端固定一端铰支就是一个轴承轴向没法移动,另一个轴承在轴向可以移动,为了防止热膨胀变形
16,节距跟齿轮的模数类似,小齿轮齿数越多减速比越小,链速高对链轮,链条强度要求高
⑨ 滚动轴承为什么要进行轴向固定及间隙调整,有几种轴向
为了使轴在工作时保持正确的位置并能承受轴向载荷,滚动轴承必须进行轴向固定。为了使滚动轴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既不在轴受热膨胀时卡死,又不出现过大的轴向窜动,也必须进行间隙调整。
有三种轴向固定方式:
(1)两端支承均单向固定:适用于支承跨距较小,温升不大的情况;
(2)一端支承双向固定,一端支承游动:适用于支承跨距较大,温升较大的情况;
(3)双支承均游动:适用于小人字齿轮轴(或双斜齿轮轴)。
⑩ 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方式有两端固定式,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等形式,试说明这两个形式分别适用什么场合
滚动轴承的两端固定式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一般为了补偿轴的受热伸长,轴承盖与外圈端面之间留有一定的补偿间隙,间隙值可用改变轴承盖和箱体之间的垫片厚度予以调整,适用于轴较短、工作中温度变化不大的场合;一端固定另一端游动式适用于轴较长、工作中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固定端轴承可承受双向轴向力,内外圈均需固定,游动端轴承可沿轴向自由游动,以补偿轴的热胀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