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轴承压盖和轴承外圈为什么要留有间隙 间隙的大小怎么调整
参考此法可调整端盖与外圈的间隙:
轴向间隙可以借助外圈的轴向位置来实现。内
1、调整垫片法: 在轴承端盖与轴容承座端面之间填放一组软材料(软钢片或弹性纸)垫片;调整时,先不放垫片装上轴承端盖,一面均匀地拧紧轴承端盖上的螺钉,一面用手转动轴, 直到轴承滚动体与外圈接触而轴内部没有间隙为止;这时测量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的间隙,再加上轴承在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轴向间隙;这就是所需填放垫片的总厚度,然后把准备好的垫片填放在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最后拧紧螺钉。
2、调整螺栓法: 把压圈压在轴承的外圈上,用调整螺栓加压;在加压调整之前,首先要测量调整螺栓的螺距,然后把调整螺栓慢慢旋紧,直到轴承内部没有间隙为止,然后算出调整螺栓相应的旋转角。
B. 三洋直驱滚筒洗衣机油封和轴承安装时的间隙
0.01mm--0.023mm。山昌颂安装时轴和外壳孔的轴线必须保持同心,否则将由于应力集中引起轴承过早损坏。
1、用十字改锥打开后面板。
2、将电机转子中心的主轴螺母去下,因为固定的很紧可以用活扳子卡住用锤子敲击扳子柄。螺母下有一枚弹簧垫片注意收好。
3、取下转子,因为磁铁的原因取下时很费力。转子取下后主轴上有一枚垫片收好。
4、取下固定定子的四枚带有十字牙的螺栓和定子下方的底线和导线夹的固定螺丝。将定子拆下放在洗衣机下方用纸盒颠起来,再用毛巾盖住以免落入杂物。
5、将轴承座上的十二枚螺栓用套筒扳子取下。
6、用三组拉马比对好三足的下足迅世位置,因为拉马上的足钩很大不能直接插入,可将对应位置的外桶格子形状的加固梁,用小刀和钳子去掉大约一厘米的深度。
7、将拉马的钩子卡入对应位置,拉马螺杆顶针定在主轴中心的小圆孔内。在螺杆逗郑末端架好扳手。
8、慢慢旋转扳手是顶针向主轴方向延伸,速度要慢,轴承座有一定弹性,会以顿进的方式向外移动,并且每次移动都会发出响亮“嘎”声。直到完全拉出。
9、用冲子将轴承水封取下,换上新的。
10、用主轴螺母和转子将轴承座推上去,推不动后,将垫片转子弹簧垫螺母依次按上后再推。零件必须按装全,否则不能完全推到位。
11、将定子转子依次按回,封闭后盖。
C. 轴承的内、外径公差各是多少
轴承公差一般是内圈H7,外圈h6。D. 电动机的轴承,端盖间隙是多少
电动机的轴承,端盖间隙在1.5-2.5mm之间,端盖上公差是0.02,下公差是0。
电动机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
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
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电动机的轴承安装步骤
1、轴承用煤油洗净,压入轴承座,向轴承外圈的滚柱处填充壳牌三号锂基脂至三分之二满,用净手涂抹均匀,装上轴承压盖,用加涂螺栓防松胶的紧固螺栓压紧轴承压盖;
2、轴承为内外套可分离的圆柱滚子轴承,应将轴承内套装于转轴上并到位;
3、将轴承座装于机壳上,如有润滑脂注油孔,必须对准位置。用加涂螺栓防松胶的紧固螺栓压紧轴承座;
4、内外偏心块装于转轴上并到位,有轴键者应将轴键装入键槽内再装外偏心块,将轴用挡圈装于转轴上;
5、紧固定偏心块紧固螺栓,转动可调偏心块,使其到达卸下前的角度位置并拧紧其紧固螺栓。以上组装完成后,转轴应有一定的轴向串动;
6、上振动电机两端的防护罩,用螺钉紧固。
E. 轴承在安装时的配合间隙大约是多少
0.01mm--0.023mm。
安装时轴和外壳孔的轴线必须保持同心,否则将由于应力集中引起轴承过早损坏。为了消除这一不良现象,可在座圈外径和外壳孔之间留0.5~1mm的径向间隙。
轴中心线与外壳支承面应保证垂直,不允许轴发生倾斜和挠曲,否则也会由于载荷分布不均匀引起轴承过早损坏。为消除轴承轴线的倾斜,可在座圈的支承表面上垫以弹性材料,如耐油橡皮、皮革等,或采用带球面座的推力球轴承。
(5)轴承座上盖跟轴承外圈一般留多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轴承表面涂有防锈油,必须用清洁的汽油或煤油仔细清洗,再涂上干净优质或高速高温的润滑油脂方可安装使用。清洁度对滚动轴承寿命和振动噪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安装时勿直接锤击轴承端面和非受力面,应以压块、套筒或其它安装工具(工装)使轴承均匀受力,切勿通过滚动体传动力安装。
3、如果安装表面涂上润滑油,将使安装更顺利。如配合过盈较大,应把轴承放入矿物油内加热至80~90℃后尽快安装,严格控制油温不超过100℃,以防止回火效应硬度降低和影响尺寸恢复。在拆卸遇到困难时,建议使用拆卸工具向外拉的同时向内圈上小心的浇洒热油,热量会使滚动轴承内圈膨胀,从而使其较易脱落。
F. 在进行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 轴承的固定
在确定了轴承的类型和型号以后,还必须正确的进行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才能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
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包括:
1)轴系支承端结构;
2)轴承与相关零件的配合;
3)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4)提高轴承系统的刚度。
1. 两端固定(两端单向固定)
普通工作温度下的短轴(跨距L<400mm),支点常采用两端单向固定方式,每个轴承分别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力。如图,为允许轴工作时有少量热膨胀,轴承安装时应留有轴向间隙0.25mm-0.4mm(间隙很小,结构图上不必画出),间隙量常用垫片或调整螺钉调节。
特点:限制轴的双向移动。适用于工作温度变化不大的轴。
注意:考虑受热伸长,轴承盖与外端面之间留补偿间隙c,c=0.2~0.3mm。
2.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
当轴较长或工作温度较高时,轴的热膨胀收缩量较大,宜采用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的支点结构,如图。
固定端由单个轴承或轴承组承受双向轴向力,而游动端则保证轴伸缩时能自由游动。为避免松脱,游动轴承内圈应与轴作轴向固定(常采用弹性挡圈)。用圆柱滚子轴承作游动支点时,轴承外圈要与机座作轴向固定,靠滚子与套圈间的游动来保证轴的自由伸缩。
特点:一个支点双向固定,另一个支点作轴向游动。
深沟球轴承作为游动支点,轴承外圈与端盖留间隙。
圆柱滚子轴承作为游动支点,轴承外圈应双向固定。
适用: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
2 轴承组合的调整
1.轴承间隙的调整
调整方法:(1)轴承盖与机座的垫片厚度调整;
(2)用螺钉调整轴承外圈压盖的移动。
2.轴承预紧
目的:提高精度、刚度,减小振动。
安装时根据轴承的预紧力要求使轴承中保持一定轴向力,从而确保一定游隙,
3.轴承组合位置的调整
使轴上零件(齿轮、带轮等)具有准确的工作位置。
3. 滚动轴承的配合
轴承内圈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4. 滚动轴承的的装拆
金工设计中,应考虑装拆轴承时不损坏轴承和其它零部件。
l在机器保养和修理中需要拆卸某些结构,如果这些结构的拆卸很困难,或者在拆卸中很容易损坏某些零件,则会给保养和修理带来困难或增加成本。结构设计中应事先考虑拆卸的需要。
l滚动轴承通常的设计寿命与整机不一致,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多次更换,当与轴承之间有装配关系的零件损坏时也需要对轴承进行拆卸,拆卸轴承时应使拆卸力不经过滚动体传递,以防使滚动体发生塑性变形。
拆卸滚动轴承通常使用专门的工具,设计轴系结构式应为工具的使用留有足够得为空间,这些数据可以在滚动轴承手册中找到。
G. 请问安装轴承在轴承座中,轴承与压盖需要留膨胀间隙吗轴承运行温度70度。
和工作环境等很多因素有关吧?我问了下,有以下说法:
1.轴承和压盖应该留有热膨胀间隙。具体的间隙应根据使用条件确认。安装离心泵的检修规范,应该是0.02~0.05mm.
2.轴承有三种游隙即;原始.配合.工作游隙。所装配的轴承受力形式是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推力轴承,是单只还是成对的安装。在轴承装配时成对轴承应该一端固定,一端留有不大于0.1mm的间隙,留有膨胀量,否则轴承在运行时就会发热,影响轴承的运行周期。
3.圆锥滚子轴承不但不能压紧,而且要留有一定的间隙。具体间隙的数值可以查阅手册。调整方法是在轴承盖与箱体之间加调整垫片或者配车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