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测量前为什么将设备中的空气排尽
某些情况下
空气中的物质
如氧气要和实验中的物质反应,或者实验要求反应物生成物纯度较高
考虑到空气中有杂质等,那么这时就要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㈡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
流动阻力的测定时,测量值与测压孔的大小无关,与测压管的粗细和长短无关。压回力传播到传感器的感应答面是压力波的形式,感受的是压强因此跟测压孔的大小和测压管的粗细无关。水中声波的速度为1440m\s,因此一般几米的测压管测量值的延迟是可以忽略的。如果关心摩擦阻力的话,测量值与测量位置是相关的,下游的压力会比上游压力值小。如果局部损失相比摩擦阻力大一个量级,测量位置引起的摩擦阻力可以忽略,测压孔位置在哪里也就无所谓了。
关键是测量的压力一定是动压,而不是停滞压力(总压)。
第二个问题没看明白。
㈢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中相同的实验装置,镀锌粗糙管和不锈钢光滑管每年测量的摩擦系数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致。粗糙管内部会长生物膜,摩擦系数变小
㈣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时,如何检验实验装置中的空气已经排净
我随便答答啊.空气不是容易被压缩吗?如果是密封的区域,对液体加压,有空气的话压力是提不上来的..
㈤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实验名称: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 掌握测定流体流动阻力实验的一般方法。
2. 测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及突然扩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数。
3. 验证湍流区内摩擦阻力系数为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
4. 将所得光滑管的方程与Blasius方程相比较。
二、实验原理:
流体输送的管路由直管和阀门、弯头、流量计等部件组成。由于粘性和涡流作用,流体在输送过程中会有机械能损失。这些能量损失包括流体流经直管时的直管阻力和流经管道部件时的局部阻力,统称为流体流动阻力。
1. 根据机械能衡算方程,测量不可压缩流体直管或局部的阻力
如果管道无变径,没有外加能量,无论水平或倾斜放置,上式可简化为:
Δp为截面1到2之间直管段的虚拟压强差,即单位体积流体的总势能差,通过压差传感器直接测量得到。
2. 流体流动阻力与流体性质、流道的几何尺寸以及流动状态有关,可表示为:
由量纲分析可以得到四个无量纲数群:
欧拉数,雷诺数,相对粗糙度和长径比
从而有
取,可得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到实验中摩擦系数的计算式
当流体在管径为d的圆形管中流动时,选取两个截面,用压差传感器测出两个截面的静压差,即可求出流体的流动阻力。根据伯努利方程摩擦系数与静压差的关系,可以求出摩擦系数。改变流速可测得不同Re下的λ,可以求出某一相对粗糙度下的λ-Re关系。
㈥ (流体流动阻力测得实验)在对装置做排气工作时,是否一定要关闭流程尾部的出口阀为什么
流量计校核实验过程一、文丘里流量计(一)实验目的 1、找出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和压差之间的关系曲线。 2、测定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系数。(二)基本原理 根据柏努利原理,流量与文氏流量计前后的压差有如下关系: (4-14)式中: —体积流量m3/s; —文氏管喉颈截面积,m2; Cv —文丘里流量计流量系数,无因次; R —U形压差计的读数,m; —压差计内指示液密度,kg/m3。—流体密度。kg/m3。但是,流量系数的数值,往往要受到文氏计的结构和加工精度,以及流体性质、温度、压力的影响。因此,在现场使用这类数量计之前往往需要对流量计进行校正,即测定不同流量下的压差计读数,直接绘成曲线,或求得CV与Re之间关系曲线(流量系数CV在喉径与管径之比一定时随Re数而变,其值由实验测得),以备使用时查校。(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流程如图4-12所示,文氏流量计装在φ34×3mm不锈钢管上,为了保证正常测量条件,流量计前、后必须有足够长的直管段,其长度应使流体流过管件产生的涡流全部消失(具体安装尺寸应查规定)。文氏计的压差用U形压差计测量,压差计上部装有放气夹和平衡夹,放气夹用以排出测压管中积存的空气,平衡夹用以平衡压差计两臂的压力,防止冲走水银,实验用水,由泵从水箱输入管路,由计量槽计量流量,然后放回水箱,循环使用,水温由温度计测量。图4-12 流量计实验装置流程图1、入口阀;2、文氏计;3、排水管;4、计量槽;5、液面计;6、排水阀;7、U形水银压差计;8、平衡夹;9、放气夹。(四)实验方法 1、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观察压差计测压导管与文氏计测压接头的连接,打开平衡夹和放气夹。 2、打开管道进口阀,排除管道中的气体,逐渐关小出口阀,使管道处于正压,让水经测压导管由放气管流出,以排出测压系统中的空气,待空气排净后,先关闭U形压差计上部的放气夹,然后关闭平衡夹。 3、关闭出口阀门,检查压差计左右两臂读数是否相等,否则,表明测压系统中有空气积存,需要重新排气。 4、在进口阀全开的条件下,用出口阀调节流量进行实验,由小流量到大流量或反之,记取8~10组数据,水的体积流量可根据计量槽中水量的增长和相应时间确定。 5、做完实验后,将出口阀关闭,检查压差计读数是否为零,若不为零应分析原因,并考虑是否要重做。 6、最后,将进口阀门关闭。松开压差计上部平衡夹和放气夹。(五)数据处理 1、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用流量 对压差计数R作图,确定流量与压差之关系。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流量系数Cv和对应点的Re数,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CV-Re数之间的关系。(六)讨论 1、试分析流量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2、在你所绘制的 ~R图中,所得直线斜率是多少?理论上斜率应是多少? 二、孔板流量计(一)实验目的 1、找出孔板流量计的流量和压差计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2、测定孔板测量计的孔流系数,并给出C0~Re的关系曲线。(二)基本原理 根据柏努利原理,流量与孔板流量计前后的压差有如下关系: (4-15)式中 —体积流量,m3/s; —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无因次; —孔口面积,m2; R —U形压关计的读数,m; —压差计内指标液密度,kg/m3; — 被测流体密度,kg/m3; 孔流系数的数值,往往要受到流量计本身的结构和加式精度,以及流体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现场使用这类流量计往往需对流量计进行校核,即测定不同流量下的压差计读数,直接绘成曲线,或求得Co与Re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备使用时查校。(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流程如图4-13所示,水从水箱经离心泵,经出口阀(调节流量用),再经过孔板流量计,最后由活动摆头控制,流入计量槽,流量计量结束后,放回水箱,孔板流量计的孔径为24.33mm,管道采用1 聚丙烯塑料管(内径36.26mm),水温由温度计测量。图4-13 流量计校核及流体阻力实验流程图1.离心泵 2.出口阀 3.孔板流量计 4.U形压差计5.倒U形压差计 6.计量槽 7.水箱 8.活动摆头
㈦ 流体流动阻力测得实验)在对装置做排气工作时,是否一定要关闭流程尾部的出口阀为
当然要先出口阀,除了出口阀前面都是些工艺用阀或者保护类阀。只有出口阀是用于排气的,一般阀门容易冲坏阀内件。出口阀特殊设计的。额
我也在做这道题目
这
是别的地方搬来的
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