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的实验.已知SO3的熔点是 16.8℃,沸点是44.8℃.已知发
(1)SO2转化成SO3之前必须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可以用浓硫酸,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当温度低于16.8℃时,三氧化硫以晶体状态存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尾气处理用烧碱溶液吸收,故答案为:B、A、D;
(2)为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三氧化硫,应先加热催化剂再进行滴加浓硫酸操作,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硫尽可能的参与反应,故答案为:加热催化剂;
(3)影像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等,亚硫酸钠变质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和浓硫酸不反应;此外亚硫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速率会很慢,故答案为:Na2SO3变质;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的蒸馏水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亚硫酸钠已变质;硫酸浓度较低;用洁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试样,滴到白纸上,如果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4)SO2通入含1.0mol次氯酸的溶液中,转移的电子为2mol,所以是1molSO2和1mol次氯酸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故答案为:SO2+H2O+HClO═HCl+H2SO4;
(5)根据元素守恒Na2SO3~SO2,则25.2gNa2SO3(即0.2mol)会生成二氧化硫0.2mol,装置Ⅲ增重了3.2g,说明剩余的二氧化硫为3.2g(即0.05mol),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0.2mol?0.05mol |
0.2mol |
Ⅱ 请用如图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从左到右的
(1)因从溶液中反应生成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所以产生的气体首先经过干燥装置Ⅴ,然后再进行二氧化硫气体的催化氧化即经过装置Ⅱ,然后是收集S03,S0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所以选择装置Ⅳ进行冷却,使三氧化硫与二氧化硫分离,最后在Ⅲ中吸收未反应的SO2,连接顺序为a→h→i→b→c→f→g→d→e,
故答案为:a→h→i→b→c→f→g→d→e;
(2)甲可使分液漏斗与圆底烧瓶压强一致,有利于液体顺利流出,故答案为:可使分液漏斗与圆底烧瓶压强一致,有利于液体流下;
(3)为保证产生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三氧化硫,应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故答案为:先加热,后缓缓滴入浓硫酸;
(4)装置IV处是用来冷却三氧化硫气体,使之变成液态或固态,从而收集得到三氧化硫,所以可以在Ⅳ处看到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
故答案为: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
(5)大火加热,生成二氧化硫较快,不能充分反应,则转化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6)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nmol二氧化硫,当反应结束时,Ⅲ处增重的部分为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则转化了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n-m,所以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64n?m |
64n |
64n?m |
64n |
Ⅲ 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的实验
(1) B A E(2)先加热催化剂再滴入浓硫酸 降低 (3)①原因 Na2SO3变质 ,验证方法 取待测试样于试回管中,加适量答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2SO3固体变质 ②原因 不是浓硫酸 ,验证方法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4)SO2 + 2HClO3 = H2SO4 + 2ClO2
Ⅳ 矿粉三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供参考三氧化硫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本推荐方法采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三氧化硫本方法适用于天然石膏硬石膏中三氧化硫的测定 2 原理试样用盐酸分解在酸性溶液中用氯化钡溶液沉淀硫酸盐经过滤灼烧后以硫酸钡形式称量测定结果以三氧化硫计 3 试剂 3.1 盐酸1+1 3.2 氯化钡镕液(100g/L) 将100g 二水氯化钡(BaCl2 2H20)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 3.32 硝酸银溶液(10g/L) 将1g 硝酸银(AgNO3)溶于90mL 水中加10mL 硝酸(HNO3) 摇匀储存于棕色滴瓶中仪器 4.1 天平不应低于四级精确至0.0001g 4.2 瓷坩埚带盖容量15 30 mL 4.3 马弗炉隔焰加热炉在炉膛外围进行电阻加热应使用温度控制器准确控制炉温并定期进行校验 4.4 滤纸无灰中速慢速滤纸 4 试样制备按GB/T200.1 方法取样取得具代表性且均匀的样品采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 100g 经0.080 mm 方孔筛筛析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将筛余物经过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0.080mm 方孔筛将样品充分混匀后装入带有磨口塞的瓶中并密封 5 操作步骤 6.1 空白试验与试样同步操作做空白试验 6.2 称样称取约0.2g 试样(m) 精确至0.0001g 6.3 试样测定将称取的试样置于300mL 烧杯中加入30mL 40mL 水使其分散加入10mL 盐酸 (1+1) 用平头玻璃捧压碎块状物慢慢地加热溶液直至试样分解完全将溶液加热微沸 5min 用中速滤纸过滤以热水洗涤10 12 次滤液及洗液收集于400mL 烧杯中调整滤液体积至200mL 煮沸在搅拌下滴加15mL 氯化钡溶液(100g/L) 继续煮沸数分钟然后移至温热处静置4h 以上或静置过夜(此时溶液体积应保持在200mL) 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并以温水洗涤至用硝酸银溶液(10g/L)检验无氯根反应为止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灰化后在800 的高温炉内灼烧30min 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Ⅳ 三氧化硫的测定
加水是润湿样品,加盐酸是使三氧化硫转化成可溶性硫酸盐,使过滤后让硫酸盐与不溶的残渣分离,加氯化钡是沉淀硫酸跟(BaSO4)沉淀.然后再过滤干燥后称重,计算得出了SO3的含量
Ⅵ 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的实验.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已知发生装
(1)SO2转化成SO3之前必须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可以用浓硫酸,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当温度低于16.8℃时,三氧化硫以晶体状态存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尾气处理用烧碱溶液吸收,故答案为:B;A;E;
(2)为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三氧化硫,应先加热催化剂再进行滴加浓硫酸操作,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硫尽可能的参与反应,故答案为:先加热催化剂再滴入浓硫酸;
(3)影像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等,亚硫酸钠变质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和浓硫酸不反应;此外亚硫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速率会很慢,可能的原因是Na2SO3变质或不是浓硫酸;可通过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的蒸馏水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亚硫酸钠已变质或者用洁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试样,滴到白纸上,如果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故答案为:Na2SO3变质;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的蒸馏水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亚硫酸钠已变质;不是浓硫酸;用洁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试样,滴到白纸上,如果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4)SO2通入含1.0mol次氯酸的溶液中,转移的电子为2mol,所以是1molSO2和1mol次氯酸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
故答案为:SO2+H2O+HClO═HCl+H2SO4;
(5)根据元素守恒Na2SO3~SO2,则amol会生成二氧化硫amol,装置Ⅲ增重了bg,说明剩余的二氧化硫为bg
(即
bg |
64g/mol |
b |
64 |
a?
| ||
a |
1600a?25b |
16a |
1600a?25b |
16a |
64a?b |
64a |
Ⅶ 三氧化硫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操作中“将一片小滤纸放在平头玻璃棒下...”这在实际操作中起什么做用谢
小滤纸主要作用是用来清扫沉淀用的,把附着于烧杯上的沉淀擦下来,以便于清洗,不至损失。
Ⅷ 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的实验.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已知发生装
解;(1)Ⅰ装置必须要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二氧化硫气体;SO3的熔点是16,8℃,可以用冰水冷却来获得三氧化硫;未反应掉的二氧化硫对空气会产生污染,可以用碱石灰或者氢氧化钠溶液来进行尾气处理,故答案为:B;A;E(或C);
(2)为保证产生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三氧化硫,应先加热催化剂再滴入浓硫酸;SO2转化成SO3的过程为放热,升高平衡向逆向移动,转化率SO2的转化率会降低,
故答案为:①;②;降低;
(3)①Na2SO3变质变成Na2SO4,所以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2SO3固体变质,
故答案为: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2SO3固体变质;
②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故答案为: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4)根据硫原子守恒,Na2SO3~SO2~SO3,a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应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ag,测得装置Ⅲ增重了bg,即为剩余二氧化硫的质量,所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64ag-bg转化率α=
64a?b |
64 |
1600a?25b |
16a |
1600a?25b |
16a |
Ⅸ 若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
(1)因从溶液中反应生成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所以产生的气体首先经过干燥装置Ⅴ,然后版再进行二氧化硫气体权的催化氧化即经过装置Ⅱ,然后是收集S03,S0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所以选择装置Ⅳ进行冷却,使三氧化硫与二氧化硫分离,最后在Ⅲ中吸收未反应的SO2,故答案为:h;i;b;c;f;g;d;
(2)为保证产生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三氧化硫,应先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故答案为: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
(3)装置IV处是用来冷却三氧化硫气体,使之变成液态或固态,从而收集得到三氧化硫,所以可以在Ⅳ处看到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故答案为: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
(4)n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nmol二氧化硫,当反应结束时,Ⅲ处增重的部分为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则转化了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n-m,所以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64n?m |
64n |
64n?m |
64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