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验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产物,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已知SO2能使溴水褪色),请回答:
(1)依据装置图中操作的要求和图形分析,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需要把浓硫酸加入木炭加热反应,所以甲为分液漏斗,乙为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回合木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 | .
㈡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B处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浓氨水。
(1)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分子不断地运动(2)②防止C中液体倒吸④B处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㈢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备气体的探究.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1)实验室制取二氧抄化碳:碳酸钙+稀盐袭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所以CO 2 、HCl等气体均可使其变为红色,所以,紫色石蕊溶液不能用来检验CO 2 的存在,只能检验CO 2 的溶液的酸碱性; (2)乙、丙两个装置在试验中,主要区别是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的,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向下流时,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流量,若要终止反应,就要将活塞紧紧关闭,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体; (3)丁装置是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凡是难溶于水的气体均可使用该方法收集. 故答案为:(1)CaCO 3 +2HCl=CaCl 2 +CO 2 ↑+H2O;不能;氯化氢气体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量(或速率); (3)O 2 (或H 2 等难溶于水的气体). |
㈣ 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氨气性质实验.利用图1完成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其中箭头表示
(1)如果乙中是五氧化二磷,则甲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丙中产生的气体是氨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知,反应物是碳酸氢铵,在加热条件下,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 △ | .
㈤ 如下:1.(2013•朝阳区一模)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分析:(1)根据石灰石和稀盐酸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分离反应就会停止分析. (2)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气体、气体进入装置Ⅱ中液体会有气泡分析.
解答:解:(1)打开a,关闭b石灰石和稀盐酸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关闭a,打开b生成的气体就将酸经过b压入装置Ⅱ,反应停止.故答案: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 液面上升,浑浊液体变澄清,有气泡冒出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气体、气体进入装置Ⅱ中液体会有气泡,故答案:Zn和稀硫酸 干燥进入的气体 观察冒出气泡的速率.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OutsiderL夕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祝学习进步
㈥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C为有刻度的玻璃仪器,可装合适的液体,根
(1)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将药品、水装入各仪器中.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夹紧左端导气管,上提D管,C管中液面不持续上升则气密好. (2)要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来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首先需记录C的液面,然后使反应进行,当充分反应时在记下C的位置,最后可以对剩余固体进行处理,所以本题答案为:①④③②; 依据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可以来进行,所以本题答案为:Zn+H2SO4═ZnSO4+H2↑; (3)经一系列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一系列操作”是指过滤、洗涤、干燥. (4)如果知道铜锌合金的质量,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则可知锌的质量,从而可以求得锌的质量分数,故甲、乙同学要计算出锌的质量分数,都缺少的一个数据是合金样品的质量; (5)重新实验后,甲、乙同学分别求出锌的质量分数.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原因是未考虑所加入稀硫酸的体积. 故答案为: (1)夹紧左端导气管,上提D管,C管中液面不持续上升则气密好; (2)①③②④;Zn+H2SO4═ZnSO4+H2↑;(3)洗涤、干燥(只答对一个不得分) (4)合金样品的质量;(5)未考虑所加入稀硫酸的体积.
㈦ 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铁架台均已略去)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性质实验。图中用箭头表示气体流
(1)NH 4 HCO 3  4NO+6H 2 O(2分);放热(1分);反应开始后断开电键K,铂丝能继续保持红热(1分)。
与某化学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工具箱标配
发布:2025-07-26 08:02:52
浏览:66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