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________)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固固加热型
选择固液常温型(方便)
固固加热型: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KCLO3=加热(MNO2催化)=2KCL+3O2
固液常温型:2H2O2=MNO2=2H2O+O2
气闭行检查:加热试管若试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闭性良好
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加棉花(1:防止粉末进入水槽2:防止粉末堵塞导管 粉末为高锰酸钾固体粉末)
分液漏斗能控制反应速率(有活塞)
向下排空气法(ρO2>ρ空气)
试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再收集(防止刚开始排出的空气进入 导致纯度下降)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 复燃则验满反之则还没有满
结束时先撤掉酒精灯再撤掉玻璃仪器(防止撤走玻璃仪器后冷热不均而炸裂试管)
( ⊙ o ⊙ )累死了
②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一、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 二氧化锰2 加热 1.反应原理: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MnO2 △ 分子式:KClO3 KCl +O2 2.制取装置:由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决定 △ 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 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分子式: KMnO4 K2MnO4 + MnO2 + O2 2.发生装置: (同氯酸钾) 二氧化锰2 三、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氧气 MnO2 1.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分子式: H2O2 H2O + O2 2.发生装置: 3.收集装置: 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可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或加热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氧气。这三种方法在实验室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都是很常用的方法。
③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一种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采用固固加热装置,用排水法收集原理2lO3===加热MnO2===2l+3O2
第二种加热高锰酸钾装置同上原理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第三种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过氧化氢装置采用固液型,用排水法原理2H2O2==MnO2===2H2O+O2以上均是初中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乙装置:液体与固体不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液常温型)。
④ 在常温下实验室制取氧气需要注意哪些事 需要哪些装置,
圆底烧瓶、酒精灯、长尾夹子、大号试管、石棉网、三角支架、滴管、橡胶塞子玻璃弯管。
化学方法
第一种:双氧水制取法
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锰:MnO2(催化剂)
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MnO2===2H2O+O2↑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水和氧气,所以常温下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能够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反应的进行。
优缺点:无需加热,可以控制实验反应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同时操作方便,节能节源,并且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
第二种: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氧气
氯酸钾:KClO3 二氧化锰:MnO2(催化剂) 氯化钾:KCl
化学反应方程式:2KClO3===加热MnO2===2KCl+3O2↑
反应原理: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热,能够加速氯酸钾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进行。
优缺点:需要加热,控制实验反应开始与结束。
第三种:高锰酸钾加热法
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
化学反应方程式: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优缺点:需要加热,不能控制实验反应速率,且实验产物多,实验操作比较复杂。
第四种:电解水制成氧气
水:H2O
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通电==2H2↑+O2↑
反应原理: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生产氢气和氧气。
物理方法
液化分离法:压缩降温空气到液态,抄然后升温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使氮气先挥百发,剩下的为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