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图是“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__(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
(1)由于实验是常温下在教室内进行的,室内温度高于冰的熔点,可以使冰吸收到热量,这样熔化更慢,更容易观察和记录数据,因此甲缺少酒精灯加热是正确的;
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2)表中物质的温度越来越低,是物质放出热量凝固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第8分钟和第12分钟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79℃不变,可以推知,第10分钟的温度错误,69℃应该是79℃;
物质在8到12min,温度都是79℃,保持不变,说明物体的凝固点就是79℃;
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温度高于凝固点时是液体,低于凝固点是固态,第16min时,物体温度为71℃,低于凝固点,所以是固态.
故答案为:正确;使加热的物体受热均匀;69;79℃;固.
⑵ 如图是小明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为了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他不用酒精灯加热,而将装
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版度升高较慢,便权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故答案为:慢;均匀;较小;搅拌.
⑶ 如图甲、乙分别是常温下“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__(填“正确”
由于冰的熔点为0℃,常温下冰熔化过程可从空气中不雹野断吸热,因此缺少酒精灯加热是可以的.
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从图2看,从第8分钟开始,物质的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为80℃.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虽核链然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吸热,内能增大.
故答案为:正确;源氏喊受热均匀;80;不变;增大.
⑷ 如图是“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__(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
冰可以在室温下熔化,而蜡却不能,由于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所以应用到酒精灯进行加热,因此甲缺少酒精灯加热是正确的.
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正确、受热均匀、不变.
⑸ 如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图.(1)指出这套装置中存在的错误______、______.(2)
(1)该反应需要加热条件下发生,且氯气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会倒吸,则图中错误版为缺少酒精灯权、尾气处理的导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或应利用倒扣的漏斗),故答案为:缺少酒精灯;尾气处理的导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
(2)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气中,则烧杯里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O+NaCl+H2O,
故答案为: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Cl2+2NaOH=NaClO+NaCl+H2O;
(3)Cl2通入NaBr溶液中,生成单质溴,并向其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分层后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橙黄色,故答案为:无;橙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