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❷ 右图为实验室研究炼铁的化学原理的装置,请回答和该实验有关的问题。
应该选择乙组的数据
原因分析:石灰水不足以全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来算有误差
应该根据玻璃管的质量差来算,57.9—55.2=2.7
2.7就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
据减少的氧元素的质量,可以求得氧化铁的质量为 ,进而求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2.7÷(48/160)=9
9/10=90%
❸ 某班同学利用了右图的发生装置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后对回收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盐酸与碳酸钙制取,所以对应的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由于开始加入的碳酸钾没有生成对应的沉淀,说明溶液中有物质能够消耗碳酸根而无法使碳酸根与钙离子结合.所以溶液为酸性的.由于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后的液体,所以溶液中一定有 Ca2+、H+、Cl-、H2O.水分子很容易被忽略掉.这个在解题时要多加注意.故填:酸; Ca2+、H+、Cl-、H2O.
(3)当沉淀产生2g时,与沉淀有关的溶液消耗是30g-10g=20g.所以设碳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
K2CO3+CaCl2═2KCl+CaCO3↓
138 100
20g×x 2g
=
x═13.8%
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碳酸钾溶液的总质量为30g,所以共有碳酸钾的质量为13.8%×30g=4.14g.
设反应后所得固体氯化钾的质量为y.
由于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KCl和碳酸钾中钾元素相等,所以根据关系式法可得
K
2CO
3~~~~2KCl
138 149
4.14g y
=
y=4.47g.
(4)为获得平稳气流,需要加入试剂的速度保持平稳,所以可以采用分液漏斗来适当控制反应的速度.故填:分液漏斗.
❹ 右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1)写出试管A中各试剂的名称______(2)试管A中的要放入碎瓷片,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乙酸、乙醇、浓硫酸;
(2)对于液体加热蒸馏,应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溶液分层,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故现象为溶液分层,油层在上;
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油层在上;反应掉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4)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使乙酸、乙醇溶解,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分液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等.
故答案为:分液;分液漏斗、烧杯.
❺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CO 2 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_______;(2)CO能
(1)长颈漏斗来;源 (2)  ; (3)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4)不能;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能溶于水 (5)把燃着的木炭放在集气瓶瓶口,若燃着的木炭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以集满;
❻ 右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稀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
A、看起来行,但由于抄锥形瓶中液袭体太多,所以不适合将液体压回的操作,故A错误; B、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时气体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大从而迫使稀盐酸排出球形瓶并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放开弹簧夹时,稀盐酸进入球形瓶,并和烧杯中的液面相平同时与大理石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来达到使盐酸和大理石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B正确; C、操作错误导管在液面以下,不适合气体的排出,导管应该刚露出试管塞为宜.故C错误; D、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来达到使盐酸和大理石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D正确. 故选:BD.
❼ 右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图 实验室,燃烧匙里红磷要过量,其目的
(1)耗尽氧气(2)变为原来的4/5(3)不能;因为碳、硫燃烧后会产生气体,使瓶内气压不发生大波动,实验也就失败了(嫌多就概括一下吧!)(4)不助燃,不可燃
与右图装置为实验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怎么扭是开
发布:2025-05-17 08:46:23
浏览: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