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真空中频感应炉装置设计

真空中频感应炉装置设计

发布时间:2024-06-12 01:07:56

① 中频炉电路原理

中频炉主要由电源、感应圈及感应圈内用耐火材料筑成的坩埚组成。坩埚内盛有金属炉料,相当于变压器的副绕组,当感应圈接通交流电源时,在感应圈内产生交变磁场,其磁力线切割坩埚中的金属炉料,在炉料中就产生了感应电动势,由于炉料本身形成闭合回路,此副绕组的点是仅有匝而且是闭合的。所以在炉料中同时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炉料时,对炉料进行加热促使其熔化。

中频电炉利用中频电源建立中频磁场,使铁磁材料内部产生感应涡流并发热,达到加热材料的目的。中频电炉采用200-2500Hz中频电源进行感应加热,熔炼保温,中频电炉主要用于熔炼碳钢,合金钢,种钢,也可用于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熔炼和提温.设备体积小,重量轻,率高,耗电少,熔化升温快,炉温易控制,生产率高。

简单说中频炉熔炼原理就是;电能通过设备转换成热能的过程。

工频50HZ的三相交流电通过设备里的可控硅整流,变成脉动的直流电源,再通过可控硅逆变,向炉体输出1KHZ左右的交流[称中频]电能,中频电流通过炉体线圈时,把电能转换成磁场形式的磁能,也就是在炉体内产生交变磁场,当炉体内有钢材时,会在钢材内部感应出涡流,这个涡流会使钢材很快升温,将磁能转换成热能,从而 终完成电能和热能的转换。

② 涓棰戠倝鎰熷簲绾垮湀杩涙按绠″簲璁剧疆鍦ㄥ摢閲

璁剧疆鍦ㄤ腑棰戠倝涓閮ㄩ潬涓婄殑浣嶇疆銆傛牴鎹涓棰戠倝鐨勭粨鏋勭壒鐐癸紝杩涙按绠″簲璇ヨ剧疆鍦ㄤ腑棰戠倝涓閮ㄩ潬涓婄殑浣嶇疆锛岃繖鏍峰彲浠ユ洿濂藉湴涓庢劅搴旂嚎鍦堣繛鎺ワ紝骞朵笖鍙浠ヤ繚璇佹按娴佺殑鍧囧寑鎬с

③ 中频炉原理

中频感应电炉工作原理:
PS系列电源采用交流-直流-交流变频方式,由一个(或二个)三相桥式整流器将三相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由一个单相桥式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中频交流电,再将中频交流电送给感应线圈,当感应线圈通以中频交流电时即产生交变的纵向磁通,一部分磁通穿过金属炉料,在金属炉料表面一定深度内产生涡流,此涡流使金属炉料发热直到熔化。在整个金属炉料的加热过程中,热量从金属炉料表面向中心传递。此处整流器和逆变器均由可控硅(SCR)构成。

④ 中频炉的设备简介

中频感应电炉( 以下简称中频炉) 的工作频率在50~ 10 Hz 之间, 广泛用于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熔炼。与其他铸造设备相比较, 中频感应电炉具有热效率高、熔炼时间短、合金元素烧损少、熔炼材质广、对环境污染小、能精确控制金属液的温度和成分等优点。
这种涡流同样具有中频电流的一些性质,即,金属自身的自由电子在有电阻的金属体里流动要产生热量。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例如把一根金属圆柱体放在有交变中频电流的感应圈里,金属圆柱体没有与感应线圈直接接触,通电线圈本身温度已很低,可是圆柱体表面被加热到发红,甚至熔化,而且这种发红和熔化的速度只要调节频率大小和电流的强弱就能实现。如果圆柱体放在线圈中心,那么圆柱体周边的温度是一样的,圆柱体加热和熔化也没有产生有害气体、强光污染环境。中频炉广泛用于有色金属的熔炼[主要用在熔炼钢、合金钢、特种钢、铸铁等黑色金属材料以及不锈钢、锌等有色金属材料的熔炼,也可用于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升温,保温,并能和高炉进行双联运行。]、锻造加热[用于棒料、圆钢,方钢,钢板的透热,补温,兰淬下料在线加热,局部加热,金属材料在线锻造(如齿轮、半轴连杆、轴承等精锻)、挤压、热轧、剪切前的加热、喷涂加热、热装配以及金属材料整体的调质、退火、回火等。]热处理调质生产线[主要供轴类(直轴、变径轴,凸轮轴、曲轴、齿轮轴等);齿轮类;套、圈、盘类;机床丝杠;导轨;平面;球头;五金工具等多种机械(汽车、摩托车)零件的表面热处理及金属材料整体的调质、退火、回火]等。
中频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1000HZ)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金属。

⑤ 中频炉、电渣炉炼钢有没有国家标准

DB32/T 4264-2022
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频感应电炉(简称中频炉)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安全装置、生产前检查、 炉料及操作、筑炉及烘炉、应急管理的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冶金、有色、机械行业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的使用。其他行业使用中频炉和工频炉的 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067.1 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AQ 2001 炼钢安全规程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频感应电炉medium frequency inction furnace
工作频率在60Hz~10kHz范围内,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熔化金属的工业炉。
3.2感应线圈inction coil
由铜管按照一定匝数绕制成螺旋状,通过交变电流产生感应磁场加热金属的装置。
3.3磁轭magnet yoke
由硅钢片垒叠而成,约束感应线圈漏磁,提高感应加热效率的装置。
3.4中频炉作业人员medium frequency furnace operator
从事中频炉操作、加料、 筑炉、烘炉、检维修等人员,包含以上岗位的班组长。
3.5危险作业区域Dangerous operation area
中频炉周边、熔融金属吊运输送沿线及浇铸区等可能受高温熔融金属喷溅影响的区域。
3.6作业坑Operation pit
中频炉炉前储存坑、模铸浇铸坑以及砂型铸造中的地坑等统称为作业坑。
3.7结露condensation of moisture
物体表面温度低于附近空气露点温度时,表面出现冷凝水的现象。
4 基本要求
4.1 管理要求
4.1.1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中顿炉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1.2 企业应制定中频炉使用管理制度,并参照设备及耐火材料使用说明书等资料编制日常检查维护标准、筑炉及烘标准、坩埚或炉衬判废标准、岗位作业报导书(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规程。
4.1.3 企业应健全并落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要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安全风险。企业应当于每年第一年度完成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定期报告。企业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覆盖所有中频炉安全专项检验,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整改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4.1.4 中频炉使用的废钢铁原料需进行放射性检测或提供供应商放射性检测证明。
4.1.5 中频炉检修时,必须切断中频炉电源井上锁挂牌。采取验电、放电等技术措施后方可作业,作业全程连接感应线圈的铜排应做好接地措地措施。
4.2 人员要求
4.2.1 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熟悉中频炉使用安全特点、掌握相关安全技能,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人数应符合《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企业主要负责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取得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书。
4.2.2 中频炉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4.2.3 受磁场影响范围内的作业人 员不得佩戴金属手环、手镯、项链、可磁化或硅、碳或类似物制成的物品,有金属植入物的人员也不应从事相应作业.
4.3 设备设施要求
4.3.1 不得使用0. 25吨及以上无磁轭的铝壳中频炉。
4.3.2 中频炉感应线圈 及其匝间应由坚固的结构支承传(胶木柱)螺栓螺母和拉杆等固定和定位。
4.3.3 磁轭应由硅钢片 叠加而成,其截面积和长度应能限制漏磁通和支撑感应线圈载荷,中频炉磁轭应均匀分布在感应线圈外表面并应与炉体紧固成一体,磁轭顶块顶杆应齐全、无松动。
4.3.4 中频炉电容器柜、 电源装置与炉体在同-层布置时,之间应设隔墙,动力管线穿墙、穿层孔洞应封堵(一体式炉座或开放式设置炉体、电容、控制柜的炉座除外) .
4.3.5 熔炼区、熔融金属输送沿线、浇铸区等可能受熔融金属喷溅影响的建筑构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4.3.6 中频炉炉前设置的作业坑内不应渗水, 若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防水措施.具有应急储存功能的作业坑,其容积应能满足中频炉或熔融金属转运包最大容积要求。
4.4 场地环境要求
4.4.1 熔炼区、 熔融金属吊运区、浇铸区等危险作业区域及周边禁止设置会议室、交接班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不应设置可燃和易燃物品的仓库、储物间等:独立操作室的出口(含窗口)不得正对炉口,且应在远离熔炼区的方向设置应急逃生门.
4.4.2 中频炉下 方地面及作业坑内,禁止设置水管、燃气管道、燃油管道、液压油管和电线电缆等管线,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4.4.3 熔融金属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不得存在积水,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4.4.4 作业坑内、 地下室内不应敷设有害气体和易燃气体的管道.
4.4.5 熔炼区厂房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厂区周围地面标高0.3m以上,并采取防止屋面漏水和天窗飘雨等措施,区域内地面不应有积水。
4.4.6 炉台工作面应平坦, 物料堆放整齐,炉台两端或后方应设置不少于二处符合逃生要求的应急通道,并保持畅通。炉台周边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 05m护栏。
4.4.7 炉台下方熔融金属泄漏、喷溅或火灾等影响区域应封闭管理,多个炉座的下方空间按照贯通方式布置的,区域内任何一台中频炉熔炼时,整个区域禁止人员进入。
4.4.8 金属冶炼车间应 设置安全通道,通道应保持畅通。
4.4.9 中频炉空炉时, 炉口应采取防止人员坠入的措施。
5 安全装置
5.1 中频炉感应线圈冷却水应设置进水压力、进出水流量差、每个回路出水温度等检测报警装置,进水压力和每个回路出水温度检测报警信号应独立连锁切断中频电源。检测历史数据应可查看,报警信号应安装到炉台上作业人员易于观察处置的位置,检测报警系统应配置不间断电源。
5.2 中频炉感应线圈进水管应设有自动或手动控制的快速切断阀,控制设施安装点应在炉台上便于作业人员快速处置的位置。
5.3 企业应设有炉体冷却应急备用水源,当正常冷却水供应中断时,应能自动转换。
5.4 对中频炉所有 馈电部分的易触及处,均应设置网罩等隔离防护措施。炉架、电容器柜、中频电源装置、操作控制台外壳等均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
5.5 1t 及以上的中频炉应安装炉衬漏炉报警装置,漏电流监测达到报警值时应发出报警信号并联锁切断中频电源。
5.6 中频炉应设置倾动限位并具备应急倾动功能。
6 生产前检查
6.1 作业条件
6.1.1 炉前作业坑、炉体下方应保持干燥,不能有积水和易燃易耀物品。
6.1.2 熔炼、浇铸及熔融金属吊运区域工作照明应能满足作业要求,并设置应急照明。
6.1.3 真空感应熔炼炉的熔炼室观察窗应完好,并能保证熔炼和浇铸全过程的观察。
6.2 炉体
6.2.1 作业前检查炉衬内表面是否存在严重裂纹、耐材剥落、严重侵蚀等现象。
6.2.2 检查炉体翻转 机构、炉盖运动机构是否运行正常。
6.2.3 检查电缆是否有裂纹、 划痕、磨损等现象。
6.2.4 检查受力框架是否变形。
6.2.5 中频炉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未经修复不得继续使用。
a) 中频炉炉衬侵蚀严重,最薄弱区域小于新炉衬厚度的40%。
b) 中频炉液压系统阀门、油缸、管路及油管接头出现松动、漏油、破损现象。
c) 冷却水管阀门、管路及接头漏水。
d) 感应线圈胶泥剥落露出打结料。
e) 感应线圈胶木柱断裂、固定螺栓螺母缺失。
f) 磁轭项块顶杆缺失、松动。
g) 进水压力、进出水流量差、每个回路出水温度等检测报警装置失效,水压、回水温度与电容柜电源联锁功能失效。
h) 漏炉报警装置失效。
6.3 安全附件
6.3.1 漏炉监测报警装置应可靠有效。
6.3.2 炉体进出水流量差、出水温度、进水压力等检测报警装置应完好。
6.3.3 中频炉感应线圈进水管快速切断设施应完好、操作灵活有效。
6.3.4 柴油机应急供水系统应每周检查启动电源、柴油发电机油量和出水情况。
6.3.5 高位水箱作为停电、停水事故应急供水措施,储存水量应至少达到15分钟正常生产时冷却水量的要求,并保持箱内水质清洁。
6.3.6 电源柜冷却水压力检测和断电联锁应完好。
6.4 其他
6.4.1 换炉开关、铜排联接点应定期检查,不得出现松动、拉弧积碳情况。
6.4.2 检查中频炉变压器,油量应正常、试电无异响。
6.4.3 中频炉所有馈电部分易触及处的隔离防护措施应完好。
6.4.4 电控柜应保持干净整法。无杂物、无异响、无异味:操作台仪表、显示屏成显示正常.
6.4.5 真空感应熔炼炉的线圈、磁轭等表面的金属粉尘应定期清理,不得影响线圈绝缘性能,出现拉弧
6.4.6 中频炉感应线圈冷却水水质应符合GB/T10067.1要求.
6.5 检查记录
企业应建立检查记录表,其内容应包含本标准6.1、6.2、 6.3、6.4的相关内容。
7 炉料及操作
7.1 炉料使用要求
7.1.1 入炉金属料、 合金、辅料等不能有潮湿和重油污现象,不能含密闭或半密闭容器,不能夹有弹药、放射性物品、爆炸物以及会破坏炉衬的废金属料。
7.1.2 入炉的废钢铁料尺寸宜小于炉口直径的1/2, 应避免出现熔池上方钢铁料搭桥现象。
7.1.3 熔炼加料应 采用适宜的工具且加料速度要均匀,避免造成对炉衬冲击损伤或熔融金属喷溅。
7.1.4 真空感应熔炼炉不宜使用渣质过多的金属材料,每炉添加总量应保证真空脱气需要的自由空间。
7.2 操作要求
7.2.1 出现以下情况之-,应立即停炉处理:
a) 中频炉工作时如有漏电或漏炉报警信号;
b) 中频炉电柜水压、水温有异常信号;
c) 中频炉炉体水压、水温、流量有异常信号;
d) 熔融金属温度超过耐材的工艺允许温度。
7.2.2 采用双回路供电作为应急措施的应具有自投自复功能,备用泵应具有自动切换功能,操作台上应设有启动显示信号。
7.2.3 熔炼操作过程中使用金属工具取样、测温、扒渣等作业,应切断中频炉电源,作业人员站立部位应铺设绝缘材料或配置绝缘鞋。
7.2.4 熔炼加料过程中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包含防高温熔液烫伤防护用品。
7.2.5 真空感应熔炼炉在到达极限压力出现真空度反弹时,应停炉确认是否出现漏水。
8 筑炉及烘炉
8.1 筑炉准备
8.1.1 参与筑炉打结人员不应随身携带金属物件。
8.1.2 在炉衬与感应线圈之间应有H级以上绝缘材料的绝缘层和工作温度不低于500"C保温材料的绝热层。当要求炉衬整体可推出时,应设置炉衬的松散层。禁止使用含石棉的材料。
8.1.3 干式捣打料应存 放在干燥处,存放过程中要避免铁屑、氧化铁等金属混入,使用前应检查确认干燥度,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2个月。
8.2 筑炉要求
8.2.1 中频炉的炉衬厚度应符合设计尺寸,炉衬的捣筑、烘烤和烧结等应严格按耐火材料厂商提供的工艺操作。
8.2.2 用耐火纤维制品铺 设炉底时,应铺设平整、厚度均匀,炉底边沿不应有空隙。
8.2.3 采用不定 型耐火材料捣打炉衬的,捣打炉底前,应对炉基进行干燥处理并清理干净。捣打料铺料应均匀,采用风动锤捣打时,每层铺料厚度不应超过100mm,并应-锤压半锤,连续均匀逐层捣实,第二次铺料应将已打结的捣打料表面刮毛后才可进行。风动锤的工作风压,不应小于0. 5MPa.
8.2.4 采用预制坩埚,模具上下口位置应摆放均匀,并采取必要的固定措施。坩埚外的炉壁应逐层打结。
8.2.5 打结完成后,未烘烤使用前不应倾动炉体,不应撞击坩埚模具。
8.3 烘炉要求
8.3.1 使用废钢铁料烘炉,应选择长宽不超过炉口尺寸1/3的小块料,加料速度应保证不冲坏炉衬,按照中频炉烘炉工艺升温曲线进行烘烤。
8.3.2 使用熔融金 属注入方式烘烤新筑炉衬时,应在注入前做好炉衬预热工作,预热曲线应符合耐火材料工艺技术要求。
8.3.3 烘炉过程应注意感应线圈出 水温度,并检查感应线圈外表层结露情况,不得造成线圈匝间放电.
9 应急管理
9.1 应急设施
9.1.1 企业应按照要求配置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包含并不限于:
a) 熔炉车间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GB 50140 的相关要求。
b) 每套中频炉配置的灭火沙不应少于2m、消防铲不少于2个。灭火沙应保持干燥,灭火沙箱应有防止雨水浸湿措施。
c) 灭火器、灭火沙箱应放置在门口附近或重点防护设备附近。
9.1.2 炉下区域的设计应满足在发生漏炉事故时熔融金属能快速流入炉前作业坑的要求。炉下区域和炉前作业坑内不得潮湿有积水。高温熔融金属输送沿线及浇铸区域应设置必要的应急储存设施。
9.1.3 工作场所照明 (障碍照明、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 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灯等)和作业场所最低照度应遵守GB50034的规定.
9.2 应急预案及演练
9.2.1 应根据企业中频护数量、吨位。综合考虑实际安全风险。开展安全凤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中至少应该包括中顿炉停电、断水和漏炉等应急处置.
9.2.2 企业应按照 AQ/T 9007的规定组织公司、车间、班组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中频炉停电、断水和漏炉等相关内容。
9.2.3 企业应 及时吸取中频炉安全生产事故教训,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⑥ 感应炉的实验

感应炉冶炼
一、目的:
1、掌握(真空)感应炉冶炼的工艺过蚂前程,(真空)感应炉冶炼设备操作。
2、了解(真空)感应炉冶炼原理和特点,根据冶炼品种制定冶炼衫物握工艺。
二、(真空)感应炉冶炼原理和特点
1、原理:感应电炉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流热效应原理。当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圈时,在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炉内导电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势.在炉料表面一定深度,形成电流(涡流)。炉料靠涡流加热熔化。如果炉内熔化的是钢铁金属材料.处在强磁场中的钢液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产生强烈的运动。磁场对钢液的这种作用称为电磁搅或庆拌作用。同一匹线圈产生的磁场对埚内两点A,、B,的作用力如图1,由于埚中部磁场强度最大.坩埚中部受压力最大,上下两端依次减小.这种压力差使炉内钢液产生运动。 真空感应电炉是将感应坩埚和锭模放人真空室中,冶炼和浇注同在真空状态下完成。冶炼在真空下进行,由于碳氧反应产物为气体CO,使反应向生成C0方向移动,可使碳的脱氧能力达到和硅、铝相近的水平。根据气体在钢液中的溶解服从平方根定律,可知真空下冶炼,有利于钢液去气。对某些蒸气压较高的合金元素,如Pb、As、B1、sn、zn等,当外界压力降低到小于蒸气压时,变可从合金中蒸馏出来,从而改差钢和台金的性能。
三、实验过程
1、坩埚制备:为了提高电效率.感应炉坩埚壁不能太厚,加上电磁搅拌的冲刷和坩埚内外温差大,坩埚寿命往往较低,坩埚制备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1)原料:电熔镁砂:MgO>98%,不得混入杂物,新烘磁选后使用:粘土:粒度<0.3mm;玻璃水;磷酸:粒度<0.5mm;石墨芯,外部包3层纸,底角要求圆滑;玻璃布;石棉板;炉底砖;坩埚材料配比:电熔镁砂98.0~98.5%;硼酸1.5~2.0%,总量30kg。
(2)打结:真空感应炉打结前要抽真空检漏,漏气率应< 1.5μ/分。 10 P 1 2P 漏气率 图1 电磁力对钢液的作用 及钢液运动方向 P1—停泵时真空度,μ; P2一停泵10分钟后真空度,μ。 用摇表检查托盘与感应器之间是否绝缘。 感应器托盘下要垫好木块,以防止大轴转动。石棉板放人玻璃布口袋,再将口袋放入感应器内。在石棉板上放置炉底砖。加入混合镁砂5kg左右;用钎子、平锤捣打结实,打结后的炉底厚度40mm左右。把石墨芯固定在炉底正中间,坩蜗壁分层打结,每层打结前用钎子划松镁砂2~3mm,再加镁砂l.5~2Kg,捣实。打结最后第二层时镁砂中加入适量玻璃水。最后一层用80%镁砂加20%粘土及适量玻璃水混合均匀,轻握成团即可,以便加固出钢口和炉沿。
(3)烧结坩锅:送电前,检查电气、水冷、机械系统是否正常。正常后.方可送电。功率从4kw起送电.功率间隔2kw,每挡送10分钟。送至功率为32kw.时间达20分钟停止送电。30分钟拨出石墨芯子.迅速清理坩埚。坩埚壁如有细小裂缝,用细镁砂修补。如有整圈横裂,大口纵裂则拆除重打。
(4)洗炉烧结:清理完坩埚后。用纯铁、金属镍或返回钢洗炉,洗炉料比正常料稍多。洗炉时间3小时。炉料保持2小时不熔。
2、真空系统操作:打开5〃阀,用机械泵抽低真空。
1、旋片式机械真空泵
2、油扩散喷射泵
3、真空熔炼室
4、预真空阀门
5、低真空阀门
6、高真空阀门 如需要高真空.先关5〃阀,再打4〃、6〃阀;如需要转低真空,先关6〃、4〃阀,再开5〃阀。破真空时。依次关闭所有阀门,管道、炉体内充气后,打开炉体。
3、熔炼:真空感应炉冶炼所用原料必须清洁、无油、无锈、无污物。称量准确。
(1)装料:装料时,要上松下紧,一次装完,补加的合金小料装入炉盖上的料仓内。返回 钢、纯铁、镍、铬、铝、钨、钴、高钒等可装入坩埚内。返回钢在底部,纯铁在四周,钴在底部或中下部,镍在中下部,铬在中部,钼、钨、高钒在中上部,铜在中上部。其它补加的合金料按如下顺序加人料仓:硅、钛、铝、铌、锰、硅钙、硼铁、钙、稀土、碳。装料的同时,把经过烘烤的锭模、帽头、漏斗装入浇注室。
(2)熔化:电气、水冷、真空系统.机械系统、测温装置、加料槽、感应圈、窥视孔经检查合格后:关闭4〃、6〃阀门,打开5〃阀,合炉抽真空,小功率送电。真空度满足要求后,可适当提高功率。熔化期间,不可随意倾动坩埚,以防炉科掉出,发现炉料架桥可倾动坩埚使料下落。炉料熔化80~90%,后加装在科槽中的铜铌等。全熔后,钢液面平稳,温度达到要求.进入精炼期。
(3)精练期:锰、硅钙、硼铁、钙、稀土合金在预真空下加入;硅、钛、铝在高真空下加入。合金小料加入后,倾动坩埚,提高功率进行磁力搅拌。达到出钢温度,关闭所有阀门,停泵出钢。
4、浇注:开始慢浇,中间适中,浇至帽口线上三分之一处迅速充填直至浇注完毕。迅速撤除真空,吊出钢锭模,注后40分钟方可脱模。
5、特殊情况处理
(1)破真空:遇有下列情况需破真空。炉料严重架桥;真空度达不到要求,检查炉内是漏水、渗水;低真空有严重打弧。
(2)突然停电时,迅速关闭所有阀门。
(3)功率表(见右图)、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突然剧烈摆动,要注意发生漏炉,立即停电,如果料全熔,可加入合金小料,倾动坩埚搅拌.关用所有阀门。停泵出钢。
(4)熔炼过程中,需调节补偿电容值,必须先调励磁调节钮,使中频电流、中频电压、中频功率回零,再改变电容按钮。

阅读全文

与真空中频感应炉装置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连接是什么设备 浏览:525
启辰D50分离轴承多少钱 浏览:386
牙机雕刻机与电动工具 浏览:208
外汇期货交易实验装置 浏览:791
设备投资怎么算 浏览:95
好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浏览:463
温州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93
锦州五金机电城出租出售 浏览:417
卡尔蔡司公司有哪些医学器材 浏览:261
重庆市机械凿打岩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557
阀门外面加个框是什么意思 浏览:756
会议设备系统哪里有 浏览:340
打印室需要哪些设备多少钱 浏览:577
通用型机床设备加工用于什么 浏览:290
书画工具箱套装 浏览:772
燃烧固体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969
2213ktn1是什么轴承 浏览:640
电脑固体硬盘怎么加机械硬盘 浏览:197
昆山汽车门板超声波焊接机怎么样 浏览:787
发说说怎么隐藏设备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