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SO2的性质及其有关实验.(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一定浓度的硫酸反应制备SO
答案:(1)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32-+2H+═SO2↑+H2O.
故答案为:SO32-+2H+═SO2↑+H2O.
(2)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所以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所以溶液会变红;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但不能使石蕊褪色,所以继续通入过量SO2气体,现象是不褪色或不明显.
故答案为:变红;不褪色或不明显.
②二氧化硫有还原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所以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或紫色消失,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故答案为:颜色逐渐变淡或紫色消失;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③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亚硫酸钙和水,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硫、水能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亚硫酸氢钙,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2OH-+SO2=CaSO3 ↓+H2O;CaSO3+SO2+H20=Ca2++2HSO3-.
故答案为: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Ca2++2OH-+SO2=CaSO3 ↓+H2O;CaSO3+SO2+H20=Ca2++2HSO3-.
④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双氧水有强氧化性,所以二氧化硫和双氧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该同学制备的SO2气体中混有CO2气体,产生杂质的原因可能是亚硫酸钠固体中混有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故答案为:H2SO4;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2.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1)试验中,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1)AB、实验使用的电源必须是交流电源,故A正确,B错误;
C、刻度尺要用来测量纸带的点之间的距离,所以必须要有刻度尺,故C正确;
D、打点计时器本身就是计时的仪器,所以不需要秒表,故D错误;
E、在处理纸带求解速度与加速度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不需要知道,所以不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故E错误.
F、此实验使用钩码拉动小车,所以不需要重锤,故F错误.
故选:AC
(2)实验步骤的安排要符合逻辑,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进程,一般都是先要安装器材,准备实验,然后进行实验的总体思路进行,
本着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思路,如在该实验中,先固定长木板,安装打点计时器,准备完毕开始进行实验,注意要先打点后释放小车,做完一次实验要及时关闭电源,本实验不需要测量小车质量,也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C不需要,
故正确的实验步骤是:FDBEG
(3)从图中读出x5=13.20c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打点“1”时的瞬时速度v1=
=
=0.745m/s
故答案为:(1)AC;(2)FDBEG;(3)13.20;(4)0.745
3. (Ⅰ)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
Ⅰ
(1)该弹簧秤的最小刻度为0.2N,可以不估读,因此其读数为:3.6N.
故答案为:3.6N.
(2)A、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故A项也需要;
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B项也需要;
C、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故C项也需要;
D、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故D项不需要.
故选D.
(3)由实验原理可知该同学正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采取了等效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Ⅱ)(1)b纸带高度代表0.15s时的瞬时速度,所以为求出0.1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b段纸带的长度.b
(2)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时间时0.1s,所以平均速度也就是0.05s时的瞬时速度为0.2m/s;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所以平均速度也就是0.45s时的瞬时速度为1m/s;由由以上可知△v=0.8m/s,△t=0.4s;所以加速度为:a=
=2m/
s2
故答案为:2.0.
(3)纸带的高度之比等于中间时刻速度之比,也就是说图中a段纸带高度代表0.05s时的瞬时速度,b纸带高度代表0.15s时的瞬时速度,
c纸带高度代表0.25s时的瞬时速度,d的高度代表0.35s时的瞬时速度,e代表0.45s时的瞬时速度.
所以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如下所示:

由此可知:y轴相当于v轴.
故答案为:y轴相当于v轴.
4.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1)该同学为了能完成实验,除图甲器材外,还必须准
(1)A、打点计时器应该与交流电源连接.故A正确;
B、通过打点计时器计算时间,专故不需要秒表.属故B错误;
C、该实验可不测质量,因为mgh=
mv2,即只验证gh=v2即可,故C错误;
D、需要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故D正确;
故选:AD.
(2)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1个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4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即vC==3.1m/s
(3)若选取O点和C点为研究点,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mghOC,
动能增加量:△Ek=mvC2
则要验证重物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的计算式为mvC2=mghOC ,即vC2=ghOC.
(4)实验供选择的重物应该相对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物体,这样能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所以下落物体应选用200g重物.
故答案为:①AD;②3.1;③vC2=ghOC④200g重物
5.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
①在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气体进入D中,未反应的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所以,实验现象是: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且液面下降、石灰水沿右侧导气管进入E;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
高温 | .
6.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为提高实验精度,该同学多次改变小滑块下落高度胃的值.测出对
(抄1)①x 2 与H成正比 ②滑块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2)①ACE②实验电路连接如图所示。③正连接电压表与金属丝的两根导线是否断路
7.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SO2的性质及有关实验.(1)实验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2
(1)如果装置封闭,不漏气,用双手(或热毛巾)握住B时,相当于给装置中的气体加热,气体的体积热胀冷缩,C中有气泡产生,移开双手,温度降低,气体的体积缩小,C中导管形成一段水柱, 故答案为:用双手(或热毛巾)握住B,C中有气泡产生,移开双手,C中导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 (2)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较浓硫酸(H2SO4)在锥形瓶内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硫,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故答案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3)①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使紫色溶液变为红色;二氧化硫虽有漂白性,但它不能使指示剂褪色. 故答案为:紫色溶液变为红色;红色不褪去; ②二氧化硫有还原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紫红色褪去; ③二氧化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少量时反应为:SO2+Ca(OH)2=CaSO3↓+H2O,二氧化硫过量时:SO2+CaSO3+H2O=Ca(HSO3)2, 故答案为:首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白色沉淀消失; (4)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亚硫酸钙和水,溶液变浑浊,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2OH-+SO2=CaSO3 ↓+H2O,要证明气体中既有SO2又有CO2,先把混合气体通过品红试液,褪色证明含有二氧化硫,再通过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通过品红试液不褪色证明二氧化硫除净,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二氧化碳;或先把混合气体通过品红试液,褪色证明含有二氧化硫,再通过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再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证明二氧化硫除净,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D、F、D、E或D、F、F、E.
与某同学用如图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设备投资怎么算
发布:2025-05-18 03:56:19
浏览:95
书画工具箱套装
发布:2025-05-18 03:29:29
浏览:77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