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铜和浓硫
(1)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铜作还原剂,硫酸作氧化剂,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
故答案为:Cu+2H2SO4(浓)
△ | .
Ⅱ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的装置,研究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用一个5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
(1)浓硫酸溶于水时发出大量的热,使得温度升高,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以上,回白磷就会燃烧,从而答达到实验的目的,故答案为: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以上; (2)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并且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故答案为:铜导热性好且化学性质稳定; (3)此实验是为了研究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根据教材所学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这一结论,可以计算40-40×1/5=32 故答案为:32mL; (4)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来考虑,加水至内外液面相平是为了是量筒内外压强相等,不影响实验的精确性,故答案为:使气体内外压强相等,从而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 (5)根据教材所学我们知道,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的,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Ⅲ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示实验装置(图中省略了夹持仪器)来测定某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铁与
由装置图可知,该实验原理:通过测定干燥管E的质量增重确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铁碳合金中碳的质量,进而计算铁的质量,再计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故二氧化硫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测定,进入干燥管E的气体应除去二氧化硫、且干燥. (1)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没有二氧化硫生成,故A、B均无明显现象, 故答案为: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 (2)加热条件下,Fe、碳都与浓硫酸反应,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 △ | .
Ⅳ 在线等: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4P+5O2=2P2O5(条件:点燃) 2.容器密封性不好,漏气 3.使用药品量少,测量精确;15(试管50毫升专,消耗氧气10毫升,因此注属射器向试管输送10毫升气体 4.(题目有问题,是不是然后松开手,活塞仍返回至25ml刻度处?)密封性良好;10(系统贯通,因此总气体量为50+25=75毫升,消耗氧气75/5=15毫升,因此刻度为25-15=10)
Ⅳ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右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1)实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内目的是检查装置容的气密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方案①是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气体生成,不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方案②是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气体生成,不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③是利用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反应过程中无污染气体生成,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故答案为:③不产生有污染的氮氧化合物,消耗硝酸量最少.
Ⅵ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验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产物,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已知SO2能使溴水褪色),请回答:
(1)依据装置图中操作的要求和图形分析,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需要把浓硫酸加入木炭加热反应,所以甲为分液漏斗,乙为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回合木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 | .
与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设备投资怎么算
发布:2025-05-18 03:56:19
浏览:95
书画工具箱套装
发布:2025-05-18 03:29:29
浏览:77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