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实验方法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实验目的了解光照是光反应的必要条件。
2.实验材料、试剂和用具金鱼藻或黑藻等水生绿色植物的健壮嫩枝;碳酸氢钠,清水;玻璃圆筒,一端有弯钩的玻棒,秒表,刀片,200~300瓦电灯泡。
3.实验步骤
1)按1%比例在装有水的玻璃圆筒内放入碳酸氢钠并搅拌均匀。
2)把长3~4厘米的水生植物枝条切口的一端向上,用玻棒的弯钩钩住枝条中段部分后,放入圆筒内,并加水,使水面高出枝条3~4厘米,然后用刀片在水中把切口一端的枝条再次割去少许。
3)把上面的装置放在距灯光20厘米处,经过数分钟后可以看到有气泡从切口一端排出。
4)把盛有水生植物枝条的玻璃圆筒放在离光源的不同距离处。比较在同一时间的间隔(如一分钟)内气泡释放的数量并记录。
观察的程序
①距光源15厘米的A处,
②距光源30厘米的B处,
③距光源45厘米的C处,
④放回A处。
观察后把测得的每分钟气泡释放数填入表格:
4.结果分析
1)气泡计算法是中学实验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度影响的较好方法。以上观察可以见到A处的气泡形成速度最快,C处最慢。
2)二氧化碳通过叶面进入体内快,而等体积的氧扩散到体外水中慢,因此氧大多积累在细胞间隙内。当茎被切断时,过剩的氧气以连续的气泡流形式释放出来,气泡流形成的速度决定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强度;因此从单位时间内释放的气泡数可以测定光合作用的强度。
5.建议
1)本实验适用于初、高中演示实验和高中分组实验。
2)可以用标本瓶或量筒代替玻璃圆筒,如果用废日光灯灯管改制成的长玻璃管,效果更好。
⑵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
1.“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率
2.“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
这句话说明,在同一温度下,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是恒定的
3.读表,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光照下CO2吸收量,黑暗下CO2释放量
提取关键词:“光照”、“黑暗”、“CO2吸收量”、“CO2释放量”
“光照”,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
“黑暗”,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CO2吸收量”,光合作用,植物吸收CO2,积累有机物(葡萄糖)
“CO2释放量”,呼吸作用,植物释放CO2,消耗有机物(葡萄糖)
4.黑暗条件下,植物消耗葡萄糖,释放CO2(呼吸作用)
光照条件下,植物消耗葡萄糖,释放CO2(呼吸作用)、积累葡萄糖,吸收CO2(光合作用)
5.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来源有两个:外界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
6. 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合成的葡萄糖=光照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
消耗外界吸收的CO2合成的葡萄糖=黑暗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积累的葡萄糖
7.种植植物(蔬菜、水果)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植物积累的葡萄糖
8.当光照与黑暗交替,且光照时间=黑暗时间时:
某一温度下光照条件吸收的CO2量-黑暗条件下释放的CO2量越大
该条件下种植的作物积累的葡萄糖量就越多
即20℃时,积累的有机物(葡萄糖)最多。
9.当昼夜不停光照时,光照条件下吸收的CO2量越多,积累的葡萄糖量就越多
即25℃时,积累的有机物(葡萄糖)最多。
10.净光合量=积累的有机物(葡萄糖)量=CO2吸收量
⑶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
(1)光照下吸收的CO2量是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的差值.黑暗中回释放的CO2量是指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昼液不停的光照,25℃时CO2的吸收量最大,为3.75,故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
(2)在35℃时,光照下植物的净光合量为3.00mg/h,该温度下植物呼吸消耗则是3.50mg/h,故在该温度下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3.00mg/h+3.50mg/h=6.5mg/h.
(3)如果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小时,则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答=12×净光合-12×呼吸,温度保持在30℃的条件下,12小时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比12小时黑暗中消耗的有机物大于0,则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4)根据表中数据,先确定横、纵坐标的意义,然后在坐标轴上进行打点,最后连线,即可绘出光合作用消耗CO2总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故答:
(1)25℃
(2)6.5mg/h
(3)能
(4)如图
⑷ 研究人员以某植物为材料,利用多套如图装置,对影响植物生理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研究(1)为了探究温
(1)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上图装置的烧杯内加入二氧化碳缓冲液(NaHCO3溶液),该缓冲液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来源,此时装置中变化的气体是氧气;然后再打开该装置的活塞开关,使U形管两侧液面如图所示,关闭活塞,以保证容器内的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
画柱形图时,横轴为温度,纵轴为水柱上升高度,因此根据表格数据画柱形图即可.
由于水柱高度即为光合作用氧气的产生量,因此该高度可以表示光合速率.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2)根据题意可知,测定细胞的呼吸作用速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需要测定该植物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因此设置对照组(甲装置内的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而实验组的烧杯加入等量且足量的NaOH溶液,用来测定吸收的氧气量.
对照组中的L1-L0=二氧化碳释放和氧气吸收之间的差值,而实验组中L2-L0=氧气的吸收量,因此由两个值计算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缓冲液(NaHCO3溶液) 使容器内的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如右图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2)②等量且足量的NaOH溶液
③黑暗
⑸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1.是的来。是的
2.3.75最大,所以最快,源也表示积累(净光合)最大。
3.看看前提。前提是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所以要考虑黑暗下释放CO2。即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之后,20℃ 的时候净光合最大。3.25*12-1.5*12=24.
4.还是看看前提吧。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
10℃ 1.75*12-0.7*12=12 30℃ 3.5*12-3.0*12=6
积累的=净光合-呼吸 那是因为在一天中,12小时的净光合还要减去12小时黑暗的呼吸 剩下的才是净光合。所以才有积累的=净光合-呼吸
⑹ 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图
①烧杯中的小圆形叶片没有都沉于杯底; 将未沉入的叶片重新装入注射器,抽去叶片中的空气。 ②三个烧杯中放入不相同数量的叶片; 把三个烧杯中的叶片调整为相同数量。 ③三个烧杯中用了三种不同的水; 三个烧杯中要用同一种水,使CO 2 相同。
⑺ 甲图是某科研所在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乙图是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作
(1)乙图所示的曲线中,当光照强为b时,刚好达到光补偿点,此时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细胞中合成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由于该曲线表示的是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此时整个植物的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因此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其呼吸作用强度.
(2)根据题干可知,当温度调节到25℃,呼吸作用的酶活性减弱,光合作用的酶活性增强,因此呼吸作用减弱导致乙曲线中a点将向下移动;同时光合作用又增强,因此光补偿点前移,b点将向左移动.
(3)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照射的热量,排除光照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4)水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随着距离的增加,会导致水藻接受的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量减少;另一方面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
(5)甲图装置可以改变灯泡功率大小或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光照强度,因此可利用该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6)在其他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对植物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未遮光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对照组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则说明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大于
(2)下左
(3)吸收灯光的热量,排除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4)①光照强度减弱
②水中CO2含量逐渐下降
(5)改变灯泡功率大小(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
(6)下降上升
⑻ 为了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利用植物光合测定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甲),
(1)由于叶片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若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叶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CO2含量变化值表示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若将上述装置置于适宜强度的光照下(光照下),叶片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测定相同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CO2含量变化值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之间的差值.
(2)光照1小时,30℃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实际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即光照下测定的CO2吸收量)+呼吸作用(黑暗下测定的CO2释放量)=3.5+3=6.5mg/h.在上述条件下,图中净光合速率最大时最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图中对应的温度是25℃(26℃).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是呼吸作用释放CO2量的2倍或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比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多3.5mg/h(净光台速率与呼吸强度相等).
(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和矿质元素的含量等.
故答案为:
(1)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适宜强度的光照下(光照下)
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之间的差值
(2)6.525℃(26℃)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是呼吸作用释放CO2量的2倍或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比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多3.5mg/h(净光台速率与呼吸强度相等)
(3)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水分、矿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