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面机轴承被面塞住了怎么办
将其拆开清洗之后,在将其安装还原即可。
步骤:
第一步: 打开轴档
1、非驱动测使用一个5号内六角扳手,加一块17号薄片扳手。内六角扳手顺时针旋转,默认是内六角扳手朝上。如果没有17号扳手,可以在螺母上垫一个2号内六角扳手也可以。
2、非驱动测使用一个5号内六角扳手,加一块17号薄片扳手。内六角扳手逆时针旋转,默认是内六角扳手朝上。
第二步: 拆卸驱动轴承
1、拔出塔基。
2、一定是先拆非驱动侧的轴承,用长臂接法接好拉玛,调整好正心,使轴芯和顶尖,在一条直线上,并转动顶尖,给予轴心适当的压力,在一定压力下正对齐,才为真正的对齐了。如不在一条直线上,稍微松开一些拉玛,在偏移方向垫上一些纸片。如果您害怕您的花鼓刮花的话,也可在花鼓上垫些布之类的东西,经过我的测试,拉玛对花鼓的漆面损失很小。
3、慢慢转动拉玛,这时注意观察轴心和顶尖是否在一条水平线上。
4、拆驱动侧的轴承的方法和非驱动侧相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拆卸时,那颗已经拆下来的轴承还放在里面,起到一个稳固的作。
第三步: 拆塔基轴承
1、将最小的顶针放入塔基内,方面顶上一块小的飞轮。将拉玛接好。对正心。
2、将轴反接到塔基内。并转动拉吗将轴承取出。
至此,所有的4颗轴承被取出。下一步您可以更换轴承,或者对轴承进行保养。如果您的轴承损坏了,您需要更换轴承,大部分情况小只需要给轴承上一些润滑脂就好了。下面介绍轴承的清洁过程。
第四步: 培林清洗。
1、用工具套件中的11号手术刀片,从轴承内侧直插进去,需要进去1mm左右。
2、撬动封盖。
3、插入手术刀。
4、撬开密封盖。
5、在方便杯中加入适当的煤油,柴油、汽油也可,并用废旧的牙刷之类的东西,将轴承进行清洗。
6、等轴承干后,用手术刀挑一些SKF润滑脂进去,千万别用手,手里有汗什么的不好。少量多次。
7、两侧都涂上润滑脂。
8、把清洁好的胶盖盖上。
第五步: 安装塔基轴承(在安装轴承时,需要在轴承外壁,以及花鼓内壁薄薄得涂上一层润滑脂)
1、将塔基安装回花鼓套,顶上轴芯,压上轴承。
2、套上套筒以及顶针。
3、长臂接法接上拉玛.压入轴承。特别注意的是,在压第二个轴承时,需要控制力度,一遇上阻力的变化就停止。这点是保证完美安装的最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啥用敲击法,静压法,无法做到的重要的原因了。
第六步: 安装驱动轴承(请严格安装先驱动侧(又叫塔基侧),后非驱动侧的顺序安装)
1、反接轴芯,在非塔基侧套上轴承,这样可以让轴承安装时,轴芯稳固。
2、装上轴承,轴套,顶针、拉玛,并将轴承压入。这一侧需要压到底,因为只有压到底,安装塔基的时候才能保证塔基和花鼓之间的间隙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内。这会影响到以后的防水效果。
3、非塔基侧和塔基侧的安装很类似。
第七步: 安装还原
B. 刮削的刮削介绍
用刮刀刮除工作表面薄层的加工方法称为刮削。刮削加工属于精加工。
通过刮削加工后的工件表面,由于多次反复地受到刮刀的推挤和压光作用,因此使工件表面组织变得比原来紧密,并得到较细的表面粗糙度。
精密工件的表面,常要求达到较高的几何精度和尺寸精度。在一般机械加工中,如车、刨、铣加工后的表面、工具达到上述精度要求。因此,如机床导轨和滑行面之间、转动的轴和轴承之间的接触面、工具量具的接触面以及密封表面等,常用刮削方法进行加工。同时,由于刮削后的工件表面,形成比较均匀的微浅凹坑,给存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刮削工作是一种古老的加工方法,也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由于它所用的工具简单,且不受工件形状和位置以及设备条件的限制;同时,它还具有切削量小、切削力小、产生热量小、装夹变形小等特点,能获得很高的形状位置精度、尺寸精度、接触精度以及较细的表面粗糙度,所以在机械制造以及工具、量具制造或修理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手工业作业。刮削一般由钳工手持刮刀操作,有平面刮削和曲面刮削两种方法。刮刀一般用碳素工具钢或轴承钢制造,后端装有木柄,刀体部分淬硬到HRC60左右,刃口经过研磨,磨损后可进行复磨。工件表面先经切削加工,刮削余量为 0.05~0.4毫米。平面刮削的操作分推刮和拉刮两种。推刮主要依靠臂力和胯部的推压作用,切削力较大,适于大面积的粗刮和半精刮。拉刮仅依靠臂力加压和后拉,切削力较小,但刮削长度容易控制,适于精刮和刮花。
曲面刮削时用腕力控制曲面刮刀,使侧刀刃顺着工件曲面刮削。
每次刮削前,为了辨明工件误差的位置和程度,需要在精密的平板、平尺、专用检具或与工件相配的偶件表面涂一层很薄的显示剂(也可涂在工件上),然后与工件合在一起对研(来回摩擦)对研后,工件表面的某些凸点便会清晰地显示出来,这个过程称为显点。常用的显示剂是红丹油(氧化铁或氧化铅加机械油调制)或蓝油(普鲁士蓝与蓖麻油或机械油调制)。显点后将显示出的凸起部分刮去。经过反复地显点和刮削,可使工件表面的显示点数逐步增多并均匀分布,这表示表面的形状误差在逐步减小。因此,刮削通常在机床行业内也称刮研。
刮削表面的质量通常用25×25毫米面积内均布的显示点数来衡量。一般连接面要求有5~8点;一般导轨面要求有 8~16点;平板、平尺等检具的表面和滑动配合的精密导轨面要求有16~25点;某些高精度测量工具的表面要求有25~30点。在刮削后的外露表面上,有时再刮一层整齐的鱼鳞状花纹或斜花纹以改善外观。在精刨、精铣或磨削后的精密滑动面上刮一层月牙花纹或链状花纹,可改善工作时的润滑条件,形成微观油槽,提高耐磨性。
刮削一般平面时选用长条形的刮刀,材料一般为弹簧钢(用废旧轴承回炉锻打也可),可直接把刀头热处理后用于精刮,也可焊上合金刀片用于粗刮. 刮削回转面是一般用三角刮刀,材料一般为高碳钢.如刮削车床的主轴铜套,用行灯照明,用肘部的力量刮削,用红丹粉显点.这方面任何机械也代替不了. 刮削的同时要分时段测量形位公差,同时注意研点要求,要接近公差标准是注意提高刮研点数,在达到精度要求时同时点数也要达到检验要求才算成功刮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