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肆』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测定一定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图中仪器C称为液体量瓶,瓶颈上有110~130mL刻
(1)当A瓶加料口塞上橡胶塞,微热,储液瓶(B瓶)内导管中液面会上升,观察上升液面在一段时间内无明显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故答案为:储液瓶(B瓶)内导管中液面会上升,观察上升液面在一段时间内无明显下降;
(2)品红溶液呈红色,比水更直观观察液面变化;装置中的反应是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的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
故答案为:品红;Mg+2H+═Mg2++H2↑;
(3)①实验步骤分析,加入的硫酸溶液体积也计算在量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反应后抽出的气体体积调整液面平衡,所以需要在气体体积中加入抽出气体的体积;
图表数据分析气体体积X=110mL-10mL+6.5mL=106.5mL;
故答案为:106.5;
②实验1测定体积为106.5mL,计算得到1mol氢气的体积=
×1mol=25.9L;实验2测定氢气的体积=121mL-10mL+8mL=119mL,计算得到1mol氢气的体积=
×1mol=25.1L;两次测定的平均值=
=25.5L
故答案为:25.5;
③实验误差=
×100%=
×100%=4.08%
故答案为:4.08%;
④实际测得1mol氢气的体积为25.5L,理论上为22.4L,则实际上偏大,
A、镁带中含有跟硫酸不反应的杂质,对反应生成氢气量减少,体积偏小,故A错误;
B、镁条表面的氧化物没有除,部分氧化物和硫酸反应而没有气体生成,会导致气体体积偏小,故B错误;
C、镁带中含有少量的铝,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铝生成的氢气多,所以会导致气体体积偏大,故C正确;
D、所用稀硫酸不足量,镁条不能全部反应,生成氢气减小,体积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伍』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足量白磷,用胶塞塞住,并推入到玻璃管中
白磷燃烧产生大来量白自烟,并放出大量的热,使粗玻璃管内气体压强增大,胶塞向右移,冷却后由于消耗了玻璃管中的氧气导致压强变小胶塞左移,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所以应停在4处.故答案为:产生大量的白烟;右;左;4;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陆』 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分数
A、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被二氧化碳占据,不内能测定空气容中氧气的含量,因此不能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
B、如果装置漏气,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因此应该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如果红磷不足,则不能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因此该实验中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尽;
D、如果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因此该实验中可能是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故选:A.
『柒』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如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①测量实验需要的具
(1)往具支试管中装满水,然后倒入量筒中测量水的体积,即该具支试管的容积,故答案为:往具支试管中装满水,然后倒入量筒中测量水的体积,即该具支试管的容积.
(2)为防止橡胶塞弹出、注射器活塞弹出等,应在具支试管上固定小气球.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为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应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故答案为:防止橡胶塞弹出、注射器活塞弹出等;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3)假设具支试管的容积为50mL,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20mL,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6ml,则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为20ml-6ml=14ml;
=
,由此可得实验结论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a、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以防试管炸裂,故说法正确;
b、注射器中预先不留一定体积的气体,铜就会和氧气反应不充分,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故说法错误;
c、反应停止试管冷却后,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是测量更准确,故说法正确;
故选ac.
『捌』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____
(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烧杯版上方盖硬纸板;权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烧杯上方盖硬纸板;
(2)在中和反应中,必须确保热量不散失;
故答案为: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
(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所以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玖』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
A、该实验中来红磷只与空气自中氧气反应,所以只能确定空气中有氧气,剩余气体的成分不能确定,故A错误; B、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压着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就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但是如果没有冷却,气体受热膨胀,则不能准确的测得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故燃烧结束后,冷却以后再打开止水夹,故B错误; C、因硫或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物都为气体,不能用于该实验,故C错误; D、红磷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故形成浓厚的白烟,故D正确. 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