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钟罩式气体计量器操作规程怎么样写
钟罩式气体计量器操作规程
1.使用前检查
1.1设备整体检查橡洞
首先,标准装置在投入使用前,最好用专业工具检查钟罩底座的水平
度,液槽壳体钟罩导柱的垂直度,以免厂家安装时,由于水平度垂直
度不够而导致钟罩下降时,压力波动太大。
1.2参数及部件检查
1.2.1燃气表密封性试验前,一定要特别注意检查密封性试验台在检
验前批不同厂家或不同型号规格燃气表密封性时所设定的压力值。
注意重新调整压力设定值,以免若本批燃气表最大工作压力较小时,
对燃气表造成损坏。
1.2.2在示值误差检定前,要注意检查标准装置整个管路是否会漏气。
具体方法是:将所有表位的燃气表全部夹装在检定台上,将钟罩提升
到一定高度,并记准钟罩大镜水平横线所对应的钟罩标尺刻度。
在静止一定时间后,从放大镜中再次观察所对应的钟罩标识刻度是否会
发生变化。若钟罩下降,说明标准装置管路有漏气,应及时查找原因,
消除漏气现象,以免影响示值误差检定。
1.2.3连接测量表前压力的U型管压力计的橡胶管,在使用一段时间
后容易发生老化龟裂漏气现象。若想单独判断胶管是否发生漏气现
象,梁野枯则可采用将钟罩提升到一定高度(此时U型压力计应有一定压
力指示),然后将表前端通向u型管压力计的小阀门关闭。在经过数
分钟后,若u型压力计示值下降,则可判定该橡胶管有漏气,应及时
予以更换。
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管路出气口端的三个电磁阀经常会发生漏气现象。
可以通过在出气口端抹肥皂水,看是否会产生气泡,也可以通过开关出气口端的流量调节器看钟罩是否下降或停止来 判定电磁阀是否会漏气。
2.操作
2.1在示值误差检定时,为确保标准器处和燃气表处的温度基脊尘本一致,
简化修正环节,除燃气表在检定环境条件下放置4小时以上外,还可
以通过多次提升并放下钟罩,使钟罩内的气体充分流过燃气表,
从而使标准器处和燃气表处的温度尽量一致。
2.2在满足检验程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检定时间,以便消除温度对
检定结果的影响。
3.保养及其它注意事项
3.1气动夹顶装置的活塞杆须特别注意定期用润滑脂来润滑,减小密
封胶圈磨损,防止汽缸漏气,延长使用寿命。
3.2夹顶装置气路中的电磁阀较娇贵,在使用过程中较易损坏,因此
平时除了要防止工作电压较高外,在使用过程中,在确保检定结果准
确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夹表时间,也就是尽量减小电磁阀的
工作时间,防止电磁阀温度过高,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3.3作为钟罩密封液的水,定期更换,应保持清洁。特别是水质较硬
的地方,更要经常更换,最好使用蒸馏水,以免钟罩结垢。
3.4由于本装置是串联的四表位装置,如果检定的燃气表不足4
个,只能借用其他燃气表以便作为串联密封管路用具,这样就造成了极大
的不便。
❷ 氦气怎么制造
根据您的提问,氦气制造方法有四种:
1、天然气分离法:工业上,主要以含有氦的天然气为原料,反复进行液化分馏,然后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提纯,得到纯氦。
2、合成氨法:在合成氨中,从尾气经分离提纯可得氦。
3、空气法:从液态空气中用分馏法从氖氦混合气中提出。
4、铀矿石法:将含氦的铀矿石经过焙烧,分离出气体,再经过化学方法,除去水蒸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杂质提纯出氦。
拓展资料:
氦(旧译作氜)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He,它的原子序数是2,是一种无色的惰性气体,放电时发深黄色的光。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极轻的无色、无臭、无味的单原子气体。氦气是所有气体中最难液化的,是唯一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氦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一般状态下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氦是宇宙中第二最丰富的元素,在银河系占24%。
❸ 温州生产不锈钢高温管2520,Cr20Ni80,Cr10Ni90的厂家有几家
Cr20Ni80镍铬合金 电阻合金
Cr20Ni80介绍:
80Ni-20Cr 镍、铬含量高,含铁量少,在1000 ℃ 以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热强性和较低的正温度系数。常温下,有较高的塑性、冷冲压和焊接性能。合金经固溶处理后为单相奥氏体,使用过程中组织稳定。
Cr20Ni80执行标准:
GB/T1234-2012
Cr20Ni80 金相结构:
Cr20Ni80合金为单相奥氏体组织
Cr20Ni80应用范围应用领域有:
1.作为加热元件,主要用于使用温度在1000℃以下的周期性热处理炉,比如渗碳炉、钟罩炉、氨分解炉等
2.用于高档电热管和高档家用电加热器的电热丝
3.用于高品质电阻箱内的电阻带
4.也可作为高品质的耐热钢结构件,比如高温网带、烧架等
Cr20Ni80主要规格:
丝、线材、扁带、成型炉条、带材、锻棒、热轧棒、 冷、热板材、管材、机加工成品
篇幅有限,如需更多更详细介绍,欢迎咨询了解。
❹ 这是钟罩装置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特点、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消耗红磷比集气瓶装置较多、谢
首先,红磷燃烧需要加热,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装置内的空其会膨胀,导致气体的体积最大,所以液面下降了;之后反应一段时间,红磷消耗了气体中的氧气,使气体的总量下降了,装置内部的压强减小,气体的体积也减小,所以液面又上升了。
❺ 温室效应实验
[实验室用品]缸,玻璃烧杯,梯形铁皮,喷雾瓶,酒精灯,橡胶塞(带导管)的
集。
雪碧,矿泉水瓶(质地较软),蜡烛(几块每个的长度),沾上干花石蕊澄清石灰。
[教学]
教师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课件动画)有人牵着一条小狗到Java毒谷,狗晕倒了,谁却安然无恙;当人们弯腰御酒狗,谁也昏了过去。这是为什么?
[关于]这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那么,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这样吗?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吧。和黑板话题。
[板书]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宗旨。
学生观看动画。
学生回忆二氧化碳的知识,
觉得动画和提高。
①激发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动画的学习兴趣。
②通过动画的问题,其次是勘探活动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个学生实验探索
教师安排学生实验内容,同时预防措施,并提醒操作员检查指导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探究完成,该报告显示了一个大屏幕的交换)
1,物理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1),密度比空气。
2,化学性质:
①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老师分组实验的指导下,同学们:
(学生探究附件2的内容)
学生实验1
观察一瓶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
2学生实验教学[实验6-4]
3名学生的实验教学[实验6-5]
(学生探索,在完成良好的相关性“实验报告”,报告的交流,吸取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科学实验,观察记录,以及实验的学习现象初步分析。
[过渡]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化学变化?
(引导学生不断探索,调查报告后交流,然后在大屏幕显示)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碳酸
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碳酸不稳定,分解迅速加热时分解)
>
(前分析,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提问动画)
学生继续探索实验活动。
学生实验4:附件3
课本[实验6-6]
学生汇报交流结束后去探索。
前学生分析问题的动画类。
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和呼应课前提问,让学生有兴趣在继续保持。
[关于]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可以在这种性质的溶于水。 (显示了一瓶雪碧)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是?原则
(组织学生讨论,并要求学生示范阶段)
[关于]本反应的发生是二氧化碳与石灰的白色碳酸钙沉淀的缘故的反应。 (使用大屏幕显示器)
③二氧化碳与石灰
反应CO 2 +的Ca(OH)2 =的CaCO3↓+ H2O
>常见的这种反应,以验证或识别二氧化碳。
①学生思考,参与课堂讨论和评估。
②积极思维,观点大胆设想。
③阶段的演示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自己的实验,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
鼓励学生及时科学的评价,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感觉的情感体验。 经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媒体播放器]什么(见附件4)
冰是什么?什么是干冰和二氧化碳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5
什么二氧化碳的其他用途?继续阅读有关P116的内容材料,阅读在交易所上的报告后。
(大屏幕显示器)使用二氧化碳
[过渡]有二氧化碳如此重要的角色,二氧化碳是不是它的更好?
组织教学学生阅读有关的“温室效应”的内容,并思考如何防止“温室效应”。
关于“温室效应”
多媒体播放器的信息。
(见附件5)
[讨论]:如何防止温室效应?为了减轻温室效应,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完成后,用一个大屏幕显示器)
教导学生阅读学生的阅读
教学学生观看聆听,
和思考,并参与讨论。
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②学生插件,文本和阅读材料的习惯。
③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摘要]引导学生学会了这一课
实施纲要(然后在大屏幕显示)
(见附件1)
学生学会归纳,学会学习,使知识系统化。
让学生整理知识,使原则。
[课堂](见附件6)
学生猜想,动手验证,
和思维来分析原因。
培养学生的视野,促进知识的利用,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作业](见附件7)教训,完成练习。
及时巩固,加强理解和记忆。
附件1
[板书设计]:(用大屏幕显示)
主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首先,将二氧化碳
1物理性能: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可以溶解于水(1:1),空气的密度比。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 (未提供呼吸)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不稳定的。
CO2 + H2O = H2CO3
不稳定的碳酸盐分解,分解的速度会更快加热。
H2CO3 = CO2↑+ H2O
③与石灰反应
CO 2 +的Ca(OH)2 =的CaCO3↓+ H2O(用此反应可以识别的二氧化碳气体)
3用途:①原料进行光合作用;②气肥;③火;④“冰”被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⑤化工原料。
4的温室气体
⑴能产生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氯氟化碳和其他代表烷基。
⑵温室缓解措施
①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的能源。
②大力植树造林,砍伐森林,严禁以保护绿地。
③节省纸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附件2:
附件3:学生实验4
附件4:使用干冰人工降雨
中>美国地质调查队,并曾在油田勘探,他们用冲床加深,从地下突然喷出了很多像雪花固体钻孔机。好奇的玩家走近雪球,造成起泡变黑的手。原来,“雪”是不是雪,而是一个名为“冰”的材料的人。
“冰”不是冰,不形成冷凝水,但是由无色气体 - 由加压的二氧化碳冷却而成,因此,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空气温度的降低,并且没有液体留,从而作为制冷剂。如果从高空飞机播撒冰,因为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水汽迅速凝结在空气中变成水滴,所以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干冰人工降雨的秘密。附件5
温室效应100年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维持在一个恒定值。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燃料的燃烧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再加上人口的激增,森林继续被砍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人类活动,一方面我们消耗大量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渠道转化为吸收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平衡被破坏,导致温室效应。从1860年到1970年,二氧化碳含量在大气中由0.028%至0.032%,并继续增加。根据计算机模拟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二氧化碳将增加一倍,全球平均气温为2℃上升,将上升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1/3的海岸,或60公里内的海岸,有被吞噬的海上危险的城市。台湾当局的一项研究最近指出,如果海平面上升一米,台湾将失去2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0多万台湾人民将受到威胁。灾害造成可见的“温室效应”是全球性的。
为了避免这种灾难,人动了不少脑筋。当然,对付比二氧化碳有效利用碳的最佳途径,煤炭,科技,化工和中国研究所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一直致力于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合成醇,二氧化碳重整和其他酸合成的研究课题。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克服能源危机和环保左右逢源,相得益彰的方法。
附件6 [课堂练习]
1,(你猜怎么着,确切的答案),如上图右,两个点燃蜡烛的长度,然后一个大烧杯中预扣观察到的现象是:
[你猜怎么着,你预测的现象]
①从低到高两支蜡烛被熄灭; [你是基于]
BR />②两支蜡烛熄灭按降序排列; [确切的答案,实验结果看]
③两支蜡烛同时熄灭。 [你的解释是]
2,小明如下右图所示装置与“比二氧化碳人体呼出的气体是空气中的CO2含量吸”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和观察,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结果,小明的结论是肯定的。
(2)写出这个实验澄清石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3)鲍勃想了解更多关于人体的变化,呼出和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肺泡和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交流的机构。
巩固练习见附件7 []
1,蔬菜大棚中投的二氧化碳量,其目的是()
A,所以害虫窒息,有效防治病虫害B,避免火灾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D,气温节节攀升
2温室,测试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
A,紫色石蕊气体进入溶液B,气体从一个容器到另一个容器
C,将点燃的木伸缩套缸D的气体通入清石灰水
3,每个注入5毫升蒸馏水滴的两个管有石蕊试液,用二氧化碳气体,并加热,另一撒入少量的活性炭,它的颜色变化如下:①红 - 紫 - 无②紫 - 红 - 紫③紫 - 红 - 无④无 - 红 - 不,这是正确的()
A,①②乙,②④C,②③D,①③
4,该物质中均使用的材料的物理性质,而且还使用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下用途()
A,用于灭火乙二氧化碳,用石墨作电极C,冰人工降雨D,焦炭冶金行业
5,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人类生存,应该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全球变暖的日益严重的问题。
(1)使用“组件转换”技术,二氧化碳的一定比例,并在一定条件下氢气混合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的科学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6 H2 =()+4 H2O,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括号化学式。
(2)为了减缓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下的建议是可行的(填数字)
①大量植树造林,森林砍伐禁令; BR p>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6,17世纪,这项研究的英国著名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空气成分,做了如下实验:一个玻璃钟罩用点燃的蜡烛,将是一个考验固定连同一只小老鼠,经过一段时间后, ,逐渐熄灭蜡烛,小老鼠也开始抽搐,直至亡。普里斯特利是困扰这一现象,小鼠于空气污染?于是,他处理上述实验后,用干净的空气反复,用于实验的小鼠也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