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析比较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在频域和时域性能上的区别,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
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的区别:
1、频域上的区别。超前校正会提高开环截止频率,滞后校正会降低开环截止频率。
2、时域上的区别。超前校正可改善动态性能,比如提高响应速度,但是由于对高频噪声的抑制能力减小了,所以抗干扰能力下降。滞后校正可以改善稳态性能,但是相对的也会使响应速度变慢。
3、适用场合上的区别。超前校正可以在稳态性能足够的情况下,用来改善动态性能。滞后校正可以在待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比要求的截止频率高时使用。
4、超前校正的 作用相当于PD,滞后校正的作用相当于PI。
⑵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各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超前校正装置利用控制系统中的超前校正方法的装置,使用时需要获得校正指标,一般用电阻和电容就可连接而成,即通过对系统引入相位超前校正环节来改变系统的频率特性。
滞后校正装置利用校正装置的滞后相位特性(即相频特性小于零)对系统进行校正。
(2)简述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的作用是什么扩展阅读:
滞后校正对系统的影响:
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减小;
2、幅频特性在附近的斜率减小了,即曲线平坦了;
3、改善了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高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4、减小了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但上升时间等增大;
5、本身对系统的稳态误差没有影响,但由于对中高频段幅值的衰减,所以可以提高低频段的幅值,提高稳态性能。
参考资料:网络——超前校正装置
网络——滞后校正
⑶ 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主要作用
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高频增益会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变差。
2、串联滞后校正改善了了系统的快速性。
3、使校正装置的超前相角出现在校正后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