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公益性装置艺术设计

公益性装置艺术设计

发布时间:2023-09-07 23:36:41

① 公共艺术专业的就业状况如何

作为北京服装学院毕业的学生,我来为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公共艺术专业的就业状况。

公共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路上的难易程度需要根据自身实力而定。公共艺术设计是介于艺术和设计之间的一个专业。毕业后的学生也可以不一定从事和公共艺术相关的职业,可以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其他行业中。

但是,作为一个毕业两年的学生,我不得不说,这个专业,如果你想要有一个好的就业条件,你一定要去好的学校,如果你的学校只是一个普通的一本院校,那么,我认为,你的就业情况很不乐观,现在的社会,更看重的是,你的工作能力,可能理科生更好找工作一些。而作为艺术生,想要有一个好的工作,需要你很多的努力以及你很强的能力。

近年来,学校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建立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服装教学体系。

不仅如此,毕业生可到各级市政规划局、交通部门、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② 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的多维发展

公共艺术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广义上是指发生于公共领域的激做闷艺术,它不仅包括我们惯常所说的城市雕塑和壁画,还包括具有设计性和审美价值的公共建筑,具有群众参与性的行为表演和大型装置,以及宣传画、招贴、海报,甚至涂鸦。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或者流派,而是相对于“私有艺术”而言的艺术形式。不同于架上艺术的私密性和精英性,公共艺术代表着一种开放的、交流的、自由的态度,它要为人们喜闻乐见,并且完全融入大众生活。公共艺术不是单纯的个人灵感的迸发,它更是市民社会、民主政治和思想解放的产物,它体现的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的天赋和观念,更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所以,公共艺术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并且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多彩。
城市雕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它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兴起的,是高度城市化的结果。一件成功的城市雕塑,不仅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环境,陶冶市民情操的作用,更能唤醒市民对于自己城市的公共事务的热心和关注,甚至可以成为一座城市有别于其他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和象征。例如美国雕塑家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1969年为密歇根州的大急流市所创作的雕塑《大急流》(La Grand Vitesse),华裔设计师林璎1981年设计的华盛顿越站纪念碑,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为德国勃兰登堡设计的“大屠杀纪念碑”(2005)等等,无不体现了特定城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考尔德的《大急流》是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的“艺术在公共空间”项目的第一件公共雕塑。考尔德在创作这件作品时考虑到了建筑规划、比例和材料等诸多因素,使作品的颜色、大小、形状与其所在的广场和建筑环境交相呼应。虽然作品本身有54英尺长,43英尺高,30英尺宽,并且重达42吨,但是整体看来它仍显得极为轻巧通透,富有流动性。这件作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不仅是考尔德成熟期的巅峰之作,而且成为了大急流市的象征,它的形象频频出现在这个城市路牌的装饰带上、信笺的封皮上和公交车的车身上,它的名字“大急流”不仅仅代表了激情澎湃地迈向未来的大急流市,更体现了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激进主义浪潮之下,城市的急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所以,一件城市雕塑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它的社会学意义。
此外,由于公共空间是一种介于私人空间与国家机构之间的领域,公共艺术必然要承担起连接国家意识形态与大众生活的桥梁。如果说考尔德的《大急流》是60年代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那么美国波普艺术家克莱兹・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的一系列公共雕塑作品则是以贴近普通民众生活的亲和力取胜。他选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品如衣裳夹子、自行车等等作为母题进行创作,将其放大到纪念碑的体量,然后放置于公园草坪、广场、校园等公共场所。这些雕塑没有底座,人们可以随意触摸、依靠它们,孩子们常常在其间穿梭攀爬玩耍,这种随意性彻底打破了传统公共雕塑的崇高感和严肃感,完全融入了人们的休闲生活,将公共艺术所应具备的公众互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以往千篇一律的方盒子建筑已经令人们极度的审美疲劳,缺乏个性的建筑往往无法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风貌和建设理念,于是城市建筑越来越追求功能之外的设计性和艺术性。例如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1985年左右为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这座玻璃钢架结构的建筑从设计之初就遭到无数巴黎市民的反对,然而如今它却成为了巴黎的象征,与埃菲尔铁塔平分秋色。贝聿铭在谈到他以金字塔的形式来设计卢浮宫入口的初衷时说:“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而已,如果将建筑简化到如此就太肤浅了。建筑必须融入人胡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这是我对建筑的看法。我期望人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我的作品。”通体透明的玻璃金字塔,既能为馆内提供宝贵的光线,也能够反射周围的老建筑,让它们互相呼应,使卢浮宫这座古老的巴洛克式建筑重获生机;而且,有了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观众们不必绕道而可以直接进入自己喜欢的展厅,并且“金字塔”的存在还大大简化了卢浮宫服务设施所占据的面积。更重要的是,玻璃金字塔以其大胆开阔简约的现代主义风格展现了一个开放的巴黎,它不仅呼应了当时以密特朗总统为代表的政府激进派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和“新文艺复兴”政策,而且唤醒了作为世界艺术之都的巴黎的创新精神。
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本身可以作为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品,而且随着公共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公共建筑的外观如今也常被作为公共艺术实施的场所。例如克里斯托(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的“包裹”系列,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在古建筑表面所做的氖灯装置,克日什托夫?沃迪奇科(Krzysztof Wodiczko)对阿斯特大厦实施的“夜间方案”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典例。克里斯托和他的妻子珍妮・克劳德(Jeanne-Claude)自1961年开始就合作创作“包裹”系列作品,最为著名的当数包裹德国的柏林国会大厦。这件作品从1971年开始着手直至1995年完成,其间经历了长达24年的艰辛努力,克里斯托夫妇花费一千多万美元,采用银白色的化纤织物和深蓝的粗绳,将国会大厦包裹成通体闪烁着银色光芒的极为壮观的大地雕塑。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是艺术家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冷战的感受,柏林是东西欧相遇之处,国会大厦又是美、苏、英、法、两德的管辖的交集之地,在苏联控制东德时期,这座建筑曾经成为当地最为孤独的建筑。身为保加利亚人的克里斯托对于国会大厦的包裹不仅表达了他对苏联“铁幕”政策的切身感受,而且包裹凸显了建筑本身的在场,使观众意识到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冲击力。虽然这件作品仅存在了两周,但是它显示了柏林作为德国政治文化中心所承载的历史以及它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并且它那令人叹为观止的体量和视觉效果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为柏林旅游业带来了高达10亿马克的收入。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大批早年从事公共雕塑创作的艺术家纷纷转向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和大地艺术,公共艺术随之融入了新的艺术形式之中。在诸多新型公共艺术中,行为艺术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日益在公共领域活跃起来。例如米谢丽?尤克丽丝(Mierle Laderman Ukeles)在她的《接触卫生系统》(Touch Sanitation,1977~80)中,同8500名纽约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并向他们表示感谢,这使我们想起托马斯?克劳所描述的沙龙的身体层面。传统的公共艺术都将观众建构为一个消极的接受者,他们接受艺术家所事先安排好的审美体验,而新型公共艺术则暗示观者直接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一个全新的集体互动模式。同时,这种互动的亲密性赋予新型公共艺术以独一无二的更加宽容的政治形式,因为它最大限度地与最普通的民众发生了互动和交流。
此外广告招贴、墙壁海报、室外涂鸦等等都逐渐成为公共艺术所能采用的形式,它们在表达艺术家个体经验的同时,也往往提醒公众去注意诸如生态环境、种族性别、城市规划等社会问题,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例如美国艺术家基斯・哈林(Keith Haring)在地铁中的涂鸦作品,反映了80年代美国的同性恋身份问题,复仇女神小组(Gran Fury)则采用路牌和招贴的形式来号召人们关注社会边缘和弱势群体,中国艺术家赵半狄则采用与玩具熊猫拍摄公益广告的形式来影响公众的日常生活,我们最为熟悉的作品莫过于他的禁烟广告,这幅广告上只有两句简单的对话:赵半狄问“我抽烟你介意吗?”熊猫反问:“我杀死你你介意吗?”诙谐的形式,具有亲和力的形象,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即刻便引起了观众的普遍共鸣。
中国对于公共艺术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它是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结果。中国的公共艺术起步晚,发展慢,资金不足、缺乏理论建设和完善的公共管理体制都是导致其未能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但是,在某些城市仍不乏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的问世,1998至2000年在深圳市实施的大型公共艺术项目《深圳人的一天》可以算作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的策划者与组织者在1999年11月29日的深圳街头随机采访了18个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然后经过他们的同意,通过翻制手法,制成完全真实的等大青铜人像,人物保持着被采访时的衣着、动作和表情,之后这些雕像被放在园岭街心公园。这件公共艺术作品反映了深圳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极具亲和力;同时也体现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人口集散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状态,具有时代感。这些雕塑展出后的民意调查显示有90%的观众表示赞赏,并且它们还带动了园岭社区的旅游经济,改善了这块“老深圳人”居住区的环境。此外,应着2008年奥运会的开办而建设的国家体育中心鸟巢、水立方也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目光,奥林匹克公园中的环境雕塑也展示了中国当代公共雕塑的优良水准,深受观众喜爱。
随着经济的进步,思想的开放,城市设施的完善,以及公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公共艺术必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以满足社会文化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公共艺术开放多样的形式意味着公共艺术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艺术与群众互动的过程,是全体国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是一座城市乃至国家走向自由、民主、开放的过程。所以公共艺术代表着人类社会与文明的进步,它的日益繁荣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中国的公共艺术立足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强大的国家经济基础上,也必将迎来其辉煌的未来。

马小勇:四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特约策划:何桂彦
责任编辑:傅琳

③ 什么是公共艺术设计它的社会意义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公共抄领域是近年来来英语国家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以上论述可引申为一种关于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判断标准:从文化层面来看,公共艺术尊重自然原生态及重视其产生的异质性生态文化经验就是对文化脉络的一种最根本的延续,也是其公共性在更广义上的延伸。当我们的一部分公共艺术从业者还在乐此不疲地挑拣秦皇汉武留下的文化符号、生搬硬套地克隆皇宫别苑时,是否应着眼于更广阔的层面,更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④ 环境中生态雕塑的设计

环境中生态雕塑的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环境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认识,雕塑的设计越来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雕塑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从生态雕塑中我们看到了人们更加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雕塑的设计不仅从观念还是从选材以及制作等方面都有别于以往雕塑。

一、生态雕塑不同于以往雕塑的表现

树立生态观念的雕塑我们可称为“生态雕塑”,生态雕塑同传统的雕塑设计思维和价值观念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雕塑突破以往单一的思维设计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多维的、复合的思维方法,生态雕塑具有多元综合的雕塑理念。生态雕塑包括多方面的含义,它不断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不断满足都市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文化的需要。无论是在雕塑观念还是在雕塑材料和雕塑技术方面都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多维性。生态雕塑从观念、材料到制作都具有更加明显的多元性,它的创作者也从个人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生态雕塑在审美观念上注重不同地区、民族的独特文化审美差别,强调不同文化、设计观念应交流和互动。

第二,生态雕塑强族则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雕塑家和创作对象之间不再是对抗性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式关系。生态雕塑家把雕塑不再看作是个人的创作行为,而是作为实施生态行为的一个载体,生态雕塑设计的任务就是为生态的改善服务。生态雕塑应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角度为出发点,从根本上降低资源和能量消耗,防止和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在材料的选用上和对资源材料合理运用的态度上,充分体现生态观念,和谐发展,运用环保的、无污染的材料,旨在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生态观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切入点。

第三,在评价生态雕塑方面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纯粹的形式问题和自律性问题,而是看这个生态雕塑与它周围的环境或者情境的相适应,生态雕塑好坏的判断标准在于生态文化观念和他律性上。换句话说,生态雕塑放在公共环境当中,它必须要和周围的建筑、环境和地域文化等相互协调彼此共生。

第四,生态雕塑不再是以往单纯的雕塑创作和雕塑艺术,它突破了传统规范的禁锢,不断地与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环境艺术、建筑艺术等相互渗透和共融。

第五,生态雕塑不同以往的雕塑,它具有很强的公共性,生态雕塑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的形式而存在。这种公共性在于强调艺术的共享,它和艺术的大众化紧密相连。生态雕塑的公共性不同以往的雕塑,它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派别,而是一种社会公众意识和理念在雕塑领域的反映。

它具有社会公益理念和公共理念它关注大众文化和大众的审美情趣的演变。生态雕塑的设计、制作和欣赏都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它也正型穗帆是由大众的参与才完成的。人们的参与欣赏、讨论、交流对生态雕塑非常重要,大众的认可与关注是生态雕塑公共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由传统的以个人创作为中心转变为以大众的认可反映为中心,这是雕塑艺术的一次重大变革。

二、生态雕塑的注重点

生态雕塑它改变创作思考的程序,雕塑家的思考重点从雕塑的体量、色彩、空间、尺度及与背景的适应性转到建成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入手,考虑材料的废弃、重复利用和再生使用,考虑制作使用时如何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对人体、环境的侵害等。这些新的生态审美价值取向为雕塑家开辟了一个新的创造领域。如今出现一种“垃圾雕塑”,把生产、生活的废弃物经过艺术家的构思、整理和组合创作为现代雕塑,既创造了美,同时又用环境观念警示公众,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生态雕塑它着重研究雕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它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雕塑的风格论,强调雕塑的生态功能。生态雕塑的美学思想是集生态学、美学、雕塑学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美学研究体系。“它卜雹以审美生态思维为理论支点,以生态雕塑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平衡、生态和谐与生态雕塑、环境设计和生态美学的关系为研究内容,是一门以功利性美学客体为研究对象的新型美学,也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美学、技术美学、环境美学等诸种分类美学的多维美学综合体系。”

三、生态雕塑对人心灵的关怀

生态雕塑作为一门公共艺术、生态行为和社会行为,它不仅要不断满足生态雕塑审美主体的物质生活方面,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也就是说,物质方面生态雕塑要与自然环境生态成为共生关系;而精神方面生态雕塑要注重分析现代人的生理心理感受,重视信息适度和适应性原则,缓解不良环境给人的精神造成的生态失衡。生态雕塑应从人体工程学考虑,考虑人的生理特点,充分体现人性化特征,使雕塑欣赏符合人的生态特征,深入细微地考虑公共环境中人的欣赏活动和欣赏方式,这要求生态雕塑家要充分认识、理解和尊重公共环境的生态雕塑的空间环境,关照人的观赏角度和对雕塑的观赏尺度适应。

尤其是细部的处理,更要体现出对人生理、心理的关怀,体现雕塑与人的沟通,这是物质与生命之间关系的超越。非凡的细节体现出的正是雕塑家对艺术人性化的特殊感悟力和对人的细微关照。同时,雕塑家不能忽视人心理上的生态健康。许多城市中现代主义建筑泛滥,其单调死板的外观造成人的视觉饥渴和心情烦躁;建筑的彼此相似,街道模式的重复,封闭无窗的建筑内部空间,令人厌烦、单调和缺乏刺激的环境,造成人们无聊和寻求刺激的心态。

这些需要雕塑家不能只表现个人的艺术理想和生活体验,而要重视生态知觉原理和人的视觉心理,加强雕塑造型与环境形成的轶序感和韵律感,符合了人的视觉需求,有利于安抚调适都市人的心理紧张。再者,生态雕塑的创作主题和艺术造型的核心之一是接近自然。自然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之一,因此好的雕塑家会善于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把握创作元素中的自然意识和自然气息进行创作,尤其在嘈杂的现代都市,使人心理上靠近大自然的单纯、安详、合理、永恒,感受生命的美好,给予疲劳的都市人以心灵关怀。

四、生态雕塑的实例

生态雕塑在内容和理念上以生态和谐为目标,它更像是一次生态倡导行为,它一方面具备一定的审美形式,给人以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另一方面它又要具有生态效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下面针对国内外的生态雕塑实例来说明一下生态雕塑所体现的环保观念和生态保护思想。生态“社会雕塑”家约瑟夫·波伊斯(JosephBeuys,1921~1986)他在1982年第七届卡塞尔根据当代美术作品展上展出的《7000棵橡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波伊斯在6月19日画展开幕那天,在弗里德里希博物馆前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上种下了第一棵橡树,5年后他要在第八届卡塞尔国际当代美术作品展的第一天亲手种下7000棵橡树的最后一课。

波伊斯当时的计划就是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生态活动,在卡塞尔市区种植7000棵橡树,并且在每棵杏树旁边放置一个高1.2米的玄武岩石柱。1987年7月12日,第八届卡塞尔国际当代美术作品展开幕时,波伊斯的儿子索恩·文策尔在波伊斯的夫人爱娃·波伊斯在场的情况下,种下了第7000棵橡树。从此,卡塞尔有了一座可以生长的雕塑。卡塞尔希望这次植树行为体现一些根本思想——生态思想。《7000棵橡树》是卡塞尔实现他“社会雕塑”思想的一大成就,他旨在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唤起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

;
阅读全文

与公益性装置艺术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动进冷水装置 浏览:317
大同五金机电厂 浏览:758
仪器操作动画用什么做 浏览:866
pe排水管阀门关闭管子压扁是怎么回事 浏览:795
转向架上起到减震作用的装置是 浏览:50
指南者的轴承多少钱一个 浏览:355
煤气阀门经常忘记关了 浏览:90
东莞市咏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332
皮带机自动纠偏装置纠偏工作原理 浏览:724
氨制冷压缩机油是什么油 浏览:572
300平超市设备需要多少钱 浏览:757
bnt工具箱下载 浏览:713
长螺旋钻机械一天能打多少跟桩 浏览:970
铸造用滚筒落沙机用什么材料 浏览:495
自动搅拌装置PLC控制系统课设 浏览:408
农用机械都有哪些 浏览:71
局域网互联设备主要有哪些 浏览:656
燃气灶的阀门怎么开 浏览:33
网速慢用什么仪器好 浏览:444
豪华车需要排气阀门吗 浏览:572